体操术语 1

合集下载

自由体操有哪些专业的术语

自由体操有哪些专业的术语

自由体操有哪些专业的术语自由体操有哪些专业的术语手倒立体操中静止动作之一。

用手掌撑地,头部朝下,两臂和两腿均伸直的人体倒置动作。

按动作完成的姿态分为:屈臂屈体、屈臂直体、直臂直体、直臂屈体及双手倒立、单手倒立等。

对上肢力量及身体控制能力的要求较高。

手翻(beuypitch;handspring,semi—aerial tumbling;spring)体操翻腾动作之一。

指用手支撑于地面或器械上,人体径倒立,然后在手推撑的同时翻转的动作。

按翻转的方向,分向前、向后、向侧手翻三种。

也是技巧运动支撑跳跃等项目的`基本动作之一。

支撑体操动作之一。

指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一种静止动作。

分单纯支撑(只用手支撑器械)和混合支撑(手和身体的一部分同时支撑器械)。

是器械体操练习的基本动作之一。

水平支撑(front rest horizontal hanging scale lever)体操支撑动作之一。

指身体呈水平姿势的支撑或静用力动作。

力量素质要求较高。

是一种高难度的静止动作。

腾越体操动作之一。

指整个人体腾起后从器械上空越过的一类动作。

按人体运动的方向,分正腾越、背腾越、侧腾越三种;按腾起后人体的姿势,有分腿腾越、屈体腾越、挺身腾越等。

做此类动作时,人体腾起较高,飞行时间较长,具有惊险性。

静止动作体操动作的一种。

指通过肌肉的协调用力,维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按规定要求,在空间停止一定时间来完成的静止姿势。

如各种悬垂、支撑和倒立动作。

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就肌肉工作特点而言,属于等长收缩;就呼吸特点而言,有腹式和胸式两种呼吸形式。

悬垂体操动作之一。

指人体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一种静止动作。

只用手悬垂于器械的,称“单纯悬垂”。

如单杠上的悬垂。

手和身体的一部分同时悬垂于器械或接触地面的,称“混合悬垂”。

如单挂膝悬垂。

是器械体操练习的基本动作之一。

旋翻体操空翻动作之一。

指人体在腾空后沿横轴翻转两周的同时,绕纵轴转体的复合空翻动作。

体操名词、简答汇总

体操名词、简答汇总

一、名词解释。

体操: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

水平面:指与铅垂线正交的平面。

队列队形:是以集体操练为主的列队和队形变化的演练。

技巧运动:是以徒手完成身体造型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

屈:关节角度由大变小的动作。

矢状面:通过身体重心前后的连线。

绕环:移动围在360°或360°以上的圆形动作。

正握:两手与肩同宽、拇指向与其余4指相扣的握反握:两手与肩同宽、小臂外旋,拇指向外与其余4指相扣的握悬垂:身体某环节悬挂器械,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支点产生拉力的一种姿势单纯悬垂:只用手或只用身体某部分悬挂器械的姿势。

单纯支撑:只用手或只用身体某部分撑器械的姿势。

正:肩轴与器械平行。

摆动:在悬垂或支撑中,身体围绕器械轴或某支点做往返、对称的弧形运动。

依次:在单个动作中,人体不同部位先后做相同的动作用“依次”表达。

他人保护:指保护者直接接触练习者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

自我保护:指练习者在出现动作失败时,通过某种技巧缓冲或减少冲击力以避免伤害的一种保护方式。

帮助: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练习者助力、信号或放标志物或限制物等,使其更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好地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措施叫帮助。

间接帮助:指帮助者不直接加助于练习者身上,而是采用语言提示、信号、标志物或限制物等首都手段,使练习者掌握正确的用力时机和节奏,感受身体所在的空间和方位。

直接帮助:指给练习者直接助力的帮助。

列:左右排成一条直线。

路:前后重叠成一行。

队列:组成队伍的行列。

间隔:左右相隔的间隙。

距离:前后相隔的间隙。

基准学生:指挥员指定的作为队伍看齐目标的学生。

徒手体操:徒手进行人体各关节的屈伸和绕环等动作的组合练习。

纵轴:指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连线。

镜面示:面对你做相反方向的动作。

背面示:背对你做相同方向的动作。

侧面示:身体侧对练习者做动作。

伍:成二列或二列以上横队时,前后重叠站立的队员为“伍”。

体操方法术语

体操方法术语

体操方法术语1.立:两腿站立的姿势.如立正,直立,并脚步,分腿立,交叉立,提踵立,单脚立等.2.蹲:屈膝站立的姿势.屈膝约90°的站立称半蹲;屈膝小于90°的站立谓全蹲.3.跪:屈膝以膝或(和)小腿前侧着地(器械上)的姿势.4.弓步:两腿分开约一大步,一腿屈膝,另一腿伸直的站立姿势.有前,后,侧弓步之分.5.坐;以臀部和(或)大腿后侧着地(器械)的姿势.如正坐,屈体坐,锐角坐,交叉屈腿坐,跪坐,双杠分腿坐等.6.卧:身体躺地或躺器械上的姿势.如仰卧,俯卧,侧卧,直角仰卧等.7.撑;手或手和身体其它部分同时着地的姿势.如俯撑,蹲撑,俯卧撑,分腿屈体立挥笔.8.平衡:一脚站立,另一腿举高(一般脚应超过肩的水平面),身体保持一定时间静止的姿势.如俯平衡,侧平衡等.9.劈腿:两腿分开成直线着地(器械)的姿势.如纵劈腿,横劈腿,半劈腿等.10.桥:身体尽量后屈成弓形,手(或前臂)与脚(或小腿)同时撑地(在器械上)的姿势.如分腿桥,前臂桥,跪桥等.11.举:臂或腿,固定在空间某一方位上的姿势;或臂或腿伸直由低向高举起至某一部位时停止不动的动作.12.屈:身体某一关节弯曲成一定的角度,在某一方位上停止不动的姿势;或者使身体某关节角度缩小的动作.13.伸:身体某关节伸展的动作.若屈与伸依次进行则称"屈伸",如俯撑臂屈伸等.14.波浪:身体或具体某一部分邻近的关节按顺序做柔和屈伸的动作.如臂侧举波浪等.15.摆:臂或腿在一平面内,自然地由某一部位较匀速地运动到另一部位的动作.如右腿前摆转体成俯平衡等.16.摆动:来回一次的摆,如臂侧摆动.17.振:臂或上体做最大幅度的加速摆,如臂上举后振等.18.踢:一腿站立,另一腿由低向高做加速有力的摆动动作.19.绕:身体某一部分摆过180°以上,但小于360°的动作,如臂后绕至前举等.20.绕环:身体某一部分摆到360°或360°以上的动作.如臂前线环;臂前举向上绕环至上举等.21.倾:上体伸直,偏离垂直面45°左右的动作.如右腿后弓步体后倾等.22.倒:身体直立,肩部由高向低做弧形运动,如前倒成俯撑等.单个动作由下面几方面构成:1.预备姿势(开始姿势):如正立,分腿站立等.2.动作部位:如上肢,下肢,头部等.3.动作方向:如前,后,左,右等.4.动作方法:如举,绕,绕环,屈等.5.结束姿势:最后的姿态如正立,叉腰分腿站立等.广播操每一节最后一拍多数还原成正立(或直立). 体操比赛中的专业术语解释:。

体操基本理论

体操基本理论

体操基本理论⼀、解释专业名词:1、距离:2、完整法:3、⽀撑:4、⼝令:5、滚翻:6、内⼒:7、间隔:8、体操术语:9、倒⽴:10、⼝令:11、依次:12、路13、帮助14、队列练习15、绕⼆、填题空:1、队列队形练习分为()和()两部分。

队列练习有()队列练习和()队列练习;队形练习有()、()、()和()等。

2、体操⽐赛⼥⼦有()、()、()和()等四项。

3、徒⼿动作⽅向术语的中间⽅向术语是两个基本⽅向之间()的⽅向。

分()、()、()、()、()等。

4、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必须经过某⼀特定部位时⽤();在完成动作过程后,必须强调某⼀特定的结束姿势时⽤()。

5、动作⽰范的⽅法有()⽰范、()⽰范和()⽰范等三种。

6、体操动作技术能的形成⼤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和()。

7、基本体操的内容有()、()、()、()。

8、直接帮助通常⽤()、()、()、()。

9、体操教学对保护与帮助者要求有()、()、()、()、()。

10、体操教学常⽤的练习⽅法有:()、()、()。

11、徒⼿操教学的⽰范形式:()、()、()。

最常见⽤()。

12、竞技体操⽐赛男⼦为()项、⼥⼦为()项。

13、屈伸动作包括:()、()、()。

14、体操间接保护有()、()、()。

15、对保护与帮助者要求有()、()、()。

16、器械体操()、()、(),)、()、()。

17、徒⼿体操的讲解⽰范顺序⼀般是先讲()动作,后讲()动作,再讲()动作。

18、队列队形练习分为()和()两部分。

队列练习有()队列练习和()队列练习;队形练习有()、()、()和()等。

19、依⾝体练习形式的不同,可将体操分为()、()及()三类。

20、按照体操运动对⼈体⽣长发育、发展的主要作⽤,其健⾝价值分()、()、()、()和()。

21、单个动作中⾝体某些部位相继做同样性质动作时⽤();⾝体不同部位要在同⼀时间内完成时或两个动作在同⼀时间内完成时⽤()。

第二章体操术语

第二章体操术语

2、混合支撑:除手握器械外,身体其它部位也接触器械或地面。如单杠单挂膝悬垂 等。 (二)支撑:手、臂或身体其它部位撑器械(地面),但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 的一种姿势。 1、单纯支撑:只用手或只用身体某部分支撑器械或地面。如吊环十字支撑;双杠手 倒立等。 在器械上支撑时,没有说明握法和身体姿势等,就意味着两臂伸直,正握器械,两腿 并拢伸直,身体是直的。如单杠支撑。所有不同于上述的要求都应加说明。 2、混合支撑:用手与身体其它部分支撑器械或地面。如双杠分腿坐;单杠屈体立撑。 (三)摆动:在悬垂或支撑中多半以握点或肩关节为轴,身体向前后或左右做钟摆式 动作。 (四)摆荡:身体和器械(吊环)一同摆动的动作。有前荡、后荡、侧荡等。 (五)回环: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连线做的圆周的旋转动作,即由支撑经悬垂再回道 支撑的翻转动作。从方向上有前、后、侧等。从动作形式上可做团身、屈体、挺 身、挂膝,骑撑等回环动作。 (六)转体: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作。 (七)倒立:在支撑中,头向下,脚向上的一种垂直姿势。如手倒立、头手倒
(八)从内握:两手从两杠的内侧握杠,手背相对。 (九)从外握:两手从两杠的外侧握杠,手背相对。 (十)全握(钩握):两手五指在一边握杠。通常在高低杠上使用。 三、动作方向术语 动作方向主要是指身体各部位运动的方向。运动方向一般根据人体直立时基本方 位来确定。 (一)向前:开始做动作时胸部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 “向前”是指背对的方向。 (二)向后:开始做动作时背部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 “向后”是指胸部所对的方向。 (三)内侧:指身体侧面向着做动作的方向。必须指明左(右)侧。 (四)向上:开始做动作时头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 “向上”是指足所对的方向。 (五)向下:开始做动作时脚所对的方向。如果动作是由倒立或倒悬垂开始,则 “向下”是指头所对的方向。 (六)同侧:动作开始的方向与 做动作的上肢或下肢方向相同。 (七)异侧:动作开始的方向与 做动作的上肢或下肢方向相反。

体操理论资料

体操理论资料

一、解释专业名词:1、间隔:学生或成对彼此之间左右的间隙,横队之间左右间隔一般为一拳,队与队之间的间隔为两步。

2、体操术语:是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用语。

3、倒立:是指头在下,脚在上的一种支撑姿势,如手倒立、头手倒立。

4、口令:在队列队形练习中,指挥者所发出的操作指令称为口令。

5、滚翻:是指身体的不同部分依次支撑器械或地面并经过头部的翻转动作,如团身滚动、挺身滚动等。

6、内力:7、距离:学生或成对彼此之间前后的间隙称为距离,纵队学生之间前后距离一般为一臂长,队与队之间的距离为两步。

8、完整法: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之一,根据结构术语记写的要求,详细、准确的说明具体动作。

9、支撑:是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分撑于器械,肩轴高于器械轴的动作,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

(6)支撑跳跃。

(7)实用类体操。

(8)自由体操。

(9)健美操。

(10)艺术体操。

(11)蹦床体操。

特点:(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能全面而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

(3)广泛运用保护与帮助。

(4)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5)技术不断创新。

2、如何预防体操运动中的创伤?答:(1)加强教育,提高素养。

(2)严密组织,科学指导。

(3)注重保护,合理帮助。

(4)医务监督,防患于未然。

3、试述向左转走的动作要领与教法?答:动作要领:口令为向左转-走!动令落在左脚。

教法:右脚向前半步,脚尖向左约45°,身体向左转90°时,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进行。

4、简述基本体操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答:(1)基本体操的内容:队形、徒手体操、艺术体操、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的简单练习、专门器械体操和生活技能体操。

(2)基本体操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能全面而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广泛运用保护与帮助,具有较强的艺术性,技术不断创新。

(3)基本体操的作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及提高基本运动技能为目的体操练习。

7、举例说明徒手操动作术语的构成和记写方法?答:记写方法:一般采用分“节”记写,各“节”的单个动作,应写出一下内容:预备姿势、动作部分、动作方向、动作形式、动作方法、结束姿势。

健美操术语

健美操术语

• • • • • • • • • • •
1 8 前后 击掌 1 6 原地 自由 1 2 原地 自由 3 12 自由 2 4 向后转体180度 自由 Rep Counts Travel Arm line 1 8 fwd/bwd clap 1 6 OTS free 1 2 OTS free 3 12 free 2 4 bwd turn 180°free
二、关系术语
• (一) 运动面与运动轴 见(图1—1)
1、运动面:按照人体的解剖学方位面。人体有三个 相互垂直的基本包括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 2、运动轴:人体运动时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基本轴, 是描述人体转动时的假想轴。包括额状轴、矢状 轴和垂直轴。
• (图1—1)人体的基轴和基本切面
(二)肢体关系术语
• 踢腿:一腿站立,另一腿做加速有力的摆动动作。 有向前、侧、后踢腿。 • 吸腿:一腿站立,另一腿屈膝向上抬起的动作。 有向前、侧吸腿。 • 平衡:一腿站立,另一腿抬起并保持一定时间的 动作。 • 举:臂或腿抬起并固定在某一方位上的姿势。有 前举、侧举、斜下举等。 • 屈:使关节角度缩小的动作。 • 伸:使关节角度扩大的动作。
• 同侧:同一侧的上肢和下肢动作的配合。例如: 出左腿,出左手。 • 异侧:不同侧的上肢和下肢动作的配合。例如: 出左腿,出右手。 • 同面: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的运动面一致。例如: 身体向侧移动,手臂侧摆。 • 异面: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的运动面不一致。例 如:向前走,手臂侧摆。 • 同时:上肢和下肢同一时间做动作。
四、动作名称的构成
• 健美操动作的名称 是由方向和移动术语+基本步伐术语+肢 体关系术语+上肢动作术语构成的。
例如:向前点地同时两臂上举 (Tap front with Shoulder press)

艺术体操术语

艺术体操术语

第一节 动作的基本术语
一、动作方向的术语
(一)基本方向 基本方向一般以人体站立时来确定。 有前、后、侧、上、下。 (二)动作的方向 主要是指身体和身体各部位运动的方向。
(三)中间方向 两个基本方向之间45° 两个基本方向之间45°的方向。 主要说明上、下肢动作的方向。 (四)斜方向: 两个中间方向之间45° 两个中间方向之间45°的方向。
第二节 艺术体操术语的运用
一、完整动作术语的结构
1.动作部位:指身体各部位的术语 1.动作部位:指身体各部位的术语 2.动作方向:指身体运动的方向及路线 2.动作方向:指身体运动的方向及路线 3.动作性质:指动作类型 3.动作性质:指动作类型 4.动作结束:指完成动作之后身体所构成的姿势 4.动作结束:指完成动作之后身体所构成的姿势
三、艺术体操动作的记写方法
1.文字记写法:分为完整记写法和缩写法。 1.文字记写法:分为完整记写法和缩写法。 2.图示法:一般包括动作图、队形变化图、动 2.图示法:一般包括动作图、队形变化图、动 作路线图。 3.图解法:常用于编写教材,等级大纲等。也 3.图解法:常用于编写教材,等级大纲等。也 可以编地面关系的术语 1.器械运动与地面关系的术语 水平、垂直、斜、直线、弧线 2.器械运动共用的基本术语 2.器械运动共用的基本术语 摆动、绕环、8 摆动、绕环、8字、抛、接、反弹、 交换器械
3.各项器械特有的基本术语 3.各项器械特有的基本术语
绳——摇绳跳,缠身。 ——摇绳跳,缠身。 圈——转动圈,旋转圈,翻转圈,穿、 ——转动圈,旋转圈,翻转圈,穿、 越过圈,滚圈。 球——拍球,滚球,转动球,旋转球。 ——拍球,滚球,转动球,旋转球。 棒——小五花,不对称动作,敲击, ——小五花,不对称动作,敲击, 空中转动棒。 带——蛇形,螺形。 ——蛇形,螺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动作方法术语 (一)徒手体操方法术语 1.立 :立正、 直立 、并脚步 、 分腿立 、 交叉立、 提踵立 、单脚 立正、直立、并脚步、分腿立、交叉立、提踵立、 . 立等。 立等。 2.蹲:半蹲;全蹲。3.跪:4.弓步:前、后、侧弓步。 半蹲;全蹲。 . 侧弓步。 . .弓步: 5.坐 :正坐、 屈体坐、锐角坐 、交叉屈腿坐 、跪坐 、双杠分腿 正坐、屈体坐、锐角坐、交叉屈腿坐、跪坐、 . 坐等。 坐等。 6.卧:仰卧、俯卧、侧卧、直角仰卧等。 仰卧、俯卧、侧卧、直角仰卧等。 . 7.撑:俯撑、蹲撑、俯卧撑、分腿屈体立撑;8.平衡:俯平衡、 俯撑、蹲撑、俯卧撑、分腿屈体立撑; .平衡:俯平衡、 . 侧平衡等。 .劈腿:纵劈腿、横劈腿、半劈腿等。 侧平衡等。9.劈腿:纵劈腿、横劈腿、半劈腿等。 10.桥:分腿桥、前臂桥、跪桥等。 分腿桥、前臂桥、跪桥等。 . 11.举;12.屈;13.伸:14.波浪;如臂侧举波浪等。 . . . .波浪;如臂侧举波浪等。 15.摆:如右腿前摆转体成俯平衡等。 如右腿前摆转体成俯平衡等。 . 16.摆动:如臂侧摆动。17.振:如臂上举后振等。18.踢: 如臂上举后振等。 . .摆动:如臂侧摆动。 . 19.绕:如臂后绕至前举等。 如臂后绕至前举等。 . 20.绕环:如臂前线环;臂前举向上绕环至上举等。 .绕环:如臂前线环;臂前举向上绕环至上举等。 21.倾:如右腿后弓步体后倾等。 如右腿后弓步体后倾等。 . 22.倒:如前倒成俯撑等。 如前倒成俯撑等。 .
三、创立体操术语的原则 简练性: (一)简练性:指所形成概念或动作名称的语 词应简短,是术语最本质的特征。 词应简短,是术语最本质的特征。 准确性:指用词力求准确, (二)准确性:指用词力求准确,能明确地反 映动作及动作过程。 映动作及动作过程。 易懂性:指术语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三)易懂性:指术语要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便于记录,易为人们所接受。 便于记录,易为人们所接受。 组合性: (四)组合性:指基本术语要能按规定的形式 和顺序进行组会,成为各种动作名称。 和顺序进行组会,成为各种动作名称。 适用性: (五)适用性:指所用的概念和动作名称既要 符合我国当前的习惯,又须与国际用语相适应, 符合我国当前的习惯,又须与国际用语相适应, 以利于新术语的推广应用和国内外的交流。 以利于新术语的推广应用和国内外的交流。
4.确定动作方向的依据 . (1)作动方向是相对于人信直立时的方 ) 位而定的。 位而定的。 (2)上体方位改变后,动作的方向是相 )上体方位改变后, 对于直立时的方向来确定的( 对于直立时的方向来确定的(图2)。 )
5.人对器械的方向术语 .
人对器械的方向称呼, ( 1) 前 、 后 、 左 、 右 : 人对器械的方向称呼 , ) 以器械在人体的哪一方来确定。 以器械在人体的哪一方来确定。 肩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姿势为正, ( 2) 正 、 侧 : 肩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姿势为正 , ) 肩轴与器械轴垂直的姿势为例。 肩轴与器械轴垂直的姿势为例。 ( 3) 内 、 外 : 人体在双杠或高低杠的两杠之 ) 间为内,两杠之外为外。 间为内,两杠之外为外。
4. 倒立 : 在支撑中 , 头在下 、 脚在上的一种 . 倒立: 在支撑中, 头在下、 垂直静止姿势。如手倒立、头手倒立、 垂直静止姿势。如手倒立、头手倒立、肩肘倒 单臂倒立等。 立、单臂倒立等。 5.摆动:人体在器械卜做钟摆形的运动。 .摆动:人体在器械卜做钟摆形的运动。 6.转体: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作。 .转体:绕身体纵轴转动的动作。 7. 回环 : 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连线转动一周 . 回环: 的动作,如单杠骑撑前回环,支撑后回环。 的动作,如单杠骑撑前回环,支撑后回环。 8. 转肩 : 手握器械 , 使肩关节做旋转的动作 , . 转肩: 手握器械, 使肩关节做旋转的动作, 如吊环前后转肩等。 如吊环前后转肩等。
第二章 体操术语
内容提要:本章共分 节 内容提要:本章共分4节, 系统介绍了体操基本术语; 系统介绍了体操基本术语;队 列队形术语;徒手体操术语; 列队形术语;徒手体操术语; 器械体操和技巧术语等, 器械体操和技巧术语等,并对 其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其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第一节 体操术语的发展及创立原则 第二节 体操动作名称的基本术语
2.中间方向:与基本方向成 °角的方 .中间方向:与基本方向成45° 向。如前上、前下、侧上、侧下等等 (图)。
中间方向的名称是由两个基本方向名称 组合而成。 前上” 是基本方向“ 组合而成 。 如 “ 前上 ” 是基本方向 “ 前 ” 的组合。 与“上”的组合。
3.斜方向:三个互成 °的基本方向之 .斜方向:三个互成90° 间的方向。 如前侧上、 前侧下、 间的方向 。 如前侧上 、 前侧下 、 后侧下 等等。 等等。 斜方向的名称由三个基本方向名称组合 而成。 为了便于理解, 而成 。 为了便于理解 , 前两个基本方向 名称, 可理解为中间方向, 名称 , 可理解为中间方向 , 最后一个方 向名称是从中间方向向上或向下45° 向名称是从中间方向向上或向下 ° 的 方向,就是斜方向。 方向,就是斜方向。
2. 悬垂 : 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还有另一部分悬 . 悬垂: 挂在器械上的姿势。 挂在器械上的姿势。 ( 1) 单纯悬垂 : 身体的一部分挂在器械上的 ) 单纯悬垂: 姿势,如单杠悬垂。 姿势,如单杠悬垂。 ( 2) 混合悬垂 : 身体的一部分挂在器械上 , ) 混合悬垂: 身体的一部分挂在器械上, 同时还有另一部分附加在器械上或地面上的姿 如左挂膝悬垂等。 势,如左挂膝悬垂等。
第一节 体操动作名称的基本术语
体操动作名称的基本本语, 体操动作名称的基本本语 , 是构成动作名称 的 基 本要 素 。 主 要 包括 做 动作 的 身体 部分 腿等) 动作形态(团身、屈体、 ( 臂 、 腿等 ) 、 动作方向 ( 前 、 后等 ) 和动作方法 回环等) ( 举 、 回环等 ) 等 。 这里只阐述动作方向和 动作方法的基本术语。 动作方法的基本术语。
9. 振浪 : 通过髋关节的急速屈伸 , 使之加速 . 振浪: 通过髋关节的急速屈伸, 摆动的一种技术,如前振浪( 摆动的一种技术,如前振浪(图7)等。 )
3.支撑:手、臂或身体其它部分撑在器械上的姿势。 .支撑: 臂或身体其它部分撑在器械上的姿势。 臂撑在器械上的姿势, (1)单纯支撑:手、臂撑在器械上的姿势,如双杠支 )单纯支撑: 直角支撑、吊环十字支撑等。 撑、直角支撑、吊环十字支撑等。 (2)混合支撑:手、臂和身体其它部分撑在器械上的 )混合支撑: 姿势, 如双杠挂臂分腿俯撑( 姿势 , 如双杠挂臂分腿俯撑 ( 图 5) 、 单杠屈体立撑 ) (图6)等。 )
(二)器械体操和技巧动作方法术语 1. 握法 : ( 1) 正握 : 虎口向内或向前握器械 。 ( 2) . 握法: ) 正握: 虎口向内或向前握器械。 ) 反握:虎口向外握器械。 反握:虎口向外握器械。(3)扭臂握:前臂旋内握器 )扭臂握: 械。(4)深握:屈腕,以靠近掌根部腕关节处为主要 )深握:屈腕, 着力点的握器械的方法。 着力点的握器械的方法。 (5)合握:(全握)拇指并拢握器械的方法。 )合握: 全握)拇指并拢握器械的方法。 6)内握(从内握) 掌心向外从双杠内侧握杠。 (6)内握(从内握):掌心向外从双杠内侧握杠。 (7)外握(从外握):掌心向内,从双杠外侧握杠。 )外握(从外握) 掌心向内,从双杠外侧握杠。 (8)正反握:一手正握,另一手反握器械。 )正反握:一手正握,另一手反握器械。 (9)反扭握:一手反握,另一手扭臂握器械。 )反扭握:一手反握,另一手扭臂握器械。 (10)交叉握:两臂交叉握器械。 )交叉握:两臂交叉握器械。 (11)窄握:两手距离小于肩宽的握法。 )窄握:两手距离小于肩宽的握法。 (12)宽握:两手距离明星大于肩宽的握法。 )宽握:两手距离明星大于肩宽的握法。
下列图例说明了人对器械的方向术语。 下列图例说明了人对器械的方向术语 。 后正立( 后正立 ( 图 3-1)、 前正立 ( 图 3—2)、 - ) 前正立( ) 左正立( 左正立 ( 图 3一3)、 内正立 ( 图 3—4)、 一 ) 内正立( ) 前侧立( 可省略) 前侧立 ( “ 前 ” 可省略 ) ( 图 4一 1) 、 一 ) 后侧立( 后侧立 ( 图 4—2)、 右侧立 ( 图 4-3)、 ) 右侧立( - ) 内侧立( 4-4) 内侧立(图4-4)。
(4)远、近:以人体与器械部位的距离 ) 来确定。 靠近人体的部位为“ 来确定 。 靠近人体的部位为 “ 近 ” , 反 之为“ 如在双杠正立肘, 之为 “ 远 ” 。 如在双杠正立肘 , 靠近人 体的一杠为近杠, 远离的一杠为远杠。 体的一杠为近杠 , 远离的一杠为远杠 。 在鞍马侧立时, 靠近人体的一环为近环, 在鞍马侧立时 , 靠近人体的一环为近环 , 杠环为近环,远离的一环为远环。 杠环为近环,远离的一环为远环。 (5)纵、横:人体前后轴与器械轴成平 ) 行时为纵,垂直时为横。 行时为纵,垂直时为横。
第一节 体操术语的发展及创立原则
一、体操术语的概念及发展简况 术语——是指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 是指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 术语 是指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 体操术语——是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 体操术语 是体操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专 门用语。 门用语。 体操动作名称术语——是指体操动作名称的 体操动作名称术语 是指体操动作名称的 专门用语。 专门用语。 本章主要是论述体操动作名称方面的基本术 语和体操动作记写方法。 语和体操动作记写方法。
体操术语的意义: 体操术语是传播、 二 、 体操术语的意义 : 体操术语是传播 、 交流体操信息的工具。 交流体操信息的工具 。 它对于提高教学 和训练效果、 开展竞赛、 和训练效果 、 开展竞赛 、 促进体操的普 及和提高、 及和提高 、 促进体操的科学研究和理论 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动作方向 1. 基本方向 : 动作与人作基本平面平行或垂 . 基本方向: 直的指向。分前、 直的指向。分前、后、左、右、上、下八个基 本方问。人体直立时胸对的万向为前, 本方问。人体直立时胸对的万向为前,反之为 人体左侧所对的方向为左,反之为右: 后;人体左侧所对的方向为左,反之为右:头 顶所对的方向为上,反之为下。 顶所对的方向为上,反之为下。 除上述基本方向外,尚有下列派生的方向名称: 除上述基本方向外,尚有下列派生的方向名称: 同侧与异侧:同侧是指上、 侧(左、右) ;同侧与异侧:同侧是指上、下 肢动作开始的指向与做动作的上、 肢动作开始的指向与做动作的上、下肢方向相 反之为异侧;内与外: 下肢动作, 同,反之为异侧;内与外:上、下肢动作,开 始指向人体正中线的为内,反之为外; 始指向人体正中线的为内,反之为外;内转与 外转;在器械上转体过程中, 外转;在器械上转体过程中,先胸对器械侧面 的叫内转,反之为外转。 的叫内转,反之为外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