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王湾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述景物、时令之中,包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致,言语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述,使全句景物明显,境界壮阔。
3、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问题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社以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问题中的北固山。
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跟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坦荡。
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是XXX的一首诗,描绘了江南美景和游子思乡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一、理解性默写:1、句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
2、诗句: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新水调清歌传,芳林玉立春风早。
3、诗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赏析选择题:1、不正确的理解:B。
颔联并未描绘洪水浩瀚,而是描写了潮水平静的景象。
2、不正确的理解:A。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在夜幕未褪之际,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3、不正确的理解:B。
颈联中的“青山”指的是次北固山,而不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4、不恰当的赏析:XXX并未描写平野开阔和波平浪静,而是描写了风助帆船前行的情景。
A、“平”和“阔”在三、四两句中并不是描述江水的状态,而是形容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
B、五、六两句中的“海上红日”和“江边春意”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景观的美妙画面。
C、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D、诗中的“归雁洛阳边”是诗人想要XXX捎信给家人的表达方式之一。
解析】A“平”和“阔”形容的是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而不是江水本身的状态。
这联表现了时序的交替,海上的红日冲破残夜,江边的春意赶走旧年的寒冬。
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不息、时间的流转以及生命与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这种表现方式,既有具体的生活情境,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诗歌的高度艺术表现。
当夜幕未散,太阳已从海面升起;当新年未过,江上已传来春天的消息。
这篇文章描绘了逼真的景象,蕴含了新生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的生活哲理,突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带来了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是一幅美妙的画面,想象一下,你身处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感受到潮水平静,两岸宽阔,微风拂面,帆船高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你展现它的美丽和宁静。
《次北固山下》精品习题及解析

《次北固山下》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解析】D 表达的不是壮志未酬,而是思乡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解析】A这里的“海”,是指北固山下镇江周围的江面。
3、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解析】A 次,停泊的意思。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附答案)

导语:做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下面是《次北固山下》练习题(附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做一做。
练习题:1、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_____诗,内容上属于_____之作。
2、解择加点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次:②客路青山外客路:③乡书何处达乡书:3、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4、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5、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 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6、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8.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10.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12.“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答案:1、五言律诗思乡诗2、(略)3、顺利风正一帆悬4、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
(表现出了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5、从北固山下寄信至家乡洛阳北方6 、思念家乡的书信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练习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二、朗读节奏3.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两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4、《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四、探究提高6、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8、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0.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参考答案:1. 五言律抒情2. 王湾唐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7.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9.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3)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4)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0.⑴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⑵示例: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第4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次北固山下》赏析与阅读等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考点:1.原文与赏析2.经典语句赏析3.选择题4.课内阅读题5.课内外结合阅读题【考点解读】一、原文、译文与拓展阅读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次北固山下》题集

《次北固山下》题集一、选择题1.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A. 诗人行走在山上,乘舟在江中B. 诗人行走在江边,乘舟在湖中C. 诗人行走在沙漠,乘舟在河流D. 诗人行走在森林,乘舟在海洋答案:A2. 在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风正一帆悬”意味着什么?A. 风很大,帆船无法行驶B. 风向不定,帆船摇摆不定C. 风势顺畅,帆船顺利行驶D. 风力微弱,帆船缓慢行驶答案:C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海日”和“江春”分别代表了什么?A. 海日代表早晨,江春代表傍晚B. 海日代表傍晚,江春代表早晨C. 海日代表冬天,江春代表春天D. 海日代表春天,江春代表冬天答案:C4. 诗的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家乡的思念B. 对旅途的厌倦C. 对未来的迷茫D. 对友人的问候答案:A5.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A. 赞美大自然的美丽B.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C. 描述旅途的艰辛D. 抒发对友人的怀念答案:B二、填空题1.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在_______(填“山上”或“江边”)所作,诗中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绘了诗人行走在_______(填“山上”或“江边”)的景象。
答案:江边,江边2. 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通过描绘_______(填“潮平”或“风正”)和_______(填“两岸阔”或“一帆悬”),展现了旅途的_______(填“顺利”或“艰难”)。
答案:潮平,两岸阔,顺利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通过_______(填“海日”或“江春”)和_______(填“残夜”或“旧年”),表达了时间的_______(填“流逝”或“停滞”)。
答案:海日,旧年,流逝4. 诗的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中的“归雁”象征着_______(填“春天的到来”或“思乡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填“家乡”或“友人”)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答案:
8.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北固山下王湾
题目设计者:六店初级中学老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
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
答案:次:停泊;客路:旅途;乡书:家书;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2、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3、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案: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
4.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5.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答案: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变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
句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答案:D
9、下面各句中都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幸甚至栽,歌以泳志。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县。
()
3、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
答案:1.哉咏 2.悬3.雁
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代诗人。
答案:停泊唐王湾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答案:1.互文、对偶 2.对偶 3.拟人 4.对偶
13、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
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答案:赋诗词曲小说
1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A、七八个星/天外
B、江春/入/旧年
C、几处/早莺/争暖/树
D、断肠人/在天涯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