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3.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5.实际GDP等于()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6.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7.存量是()A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B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民债务D国民债务利息9.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B马歇尔C马克思D凯恩斯10.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A提高B不变C先增后降D不能确定1.C ;2.D ;3.A ;4.B ;5.B ;6.A ;7.A ;8.D ;9.D ;10.A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账()A.剔除金融转移B.计量GDP时使用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3.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4.下列说法中,()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特征。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净值2、BP曲线3、货币需求函数4、.利率效应5、消费价格指数(CPI);二、单项选择题1、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2、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B.垂直C.向右上方倾斜D.不一定3、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C.失业率的下降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4、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5、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6、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政府购买再加出口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A.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B.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C.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D.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率应为()。
A.6%B.25%C.35%D.5%9、在国民收入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净值C.个人收入D.国民收入10、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长率,利率会()。
A.提高B.降低C.先下降再上升D.先上升再下降11、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试卷试题题库及答案《宏观经济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百姓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打扮,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糊口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百姓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百姓生产总值与人均百姓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一)答案一、C、A、D、B、A、D;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 设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则收入增加时()。
(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参考答案: (B)2. 市场利率上升,银行准备金将会()。
(A) 减少(B) 增加 (C) 不变 (D) 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参考答案: (D)3.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A) 私人投资减少(B)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C) 政府支出的减少(D)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参考答案: (B)4.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 (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参考答案: (D)5.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研究的起点是()。
(A) 产品市场(B) 货币市场 (C) 劳动市场 (D) 国际市场参考答案: (A)6. IS 曲线上满足I=s 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 无数个(B) 一个(C) 一个或无数个(D) 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参考答案: (A)7. 自发投资减少10亿元,使IS 曲线()。
(A) 右移10亿元 (B) 左移10亿元(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参考答案: (D)8. M0包括()。
(A) 债券(B) 铸币和纸币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参考答案: (B)9. 商业银行之所以有超额准备,是因为()。
(A) 没有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B) 吸收的存款太多(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 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参考答案: (D)10. 下面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的是()。
(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参考答案: (A)11. 如果净税收减少10亿元,会使IS 曲线()。
宏观经济学-中南大学2015年12月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习题解析

《宏观经济学》试题考试说明:1.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doc。
如:11031020512002.doc。
3.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5年11月20日8:00—12月26日18:00。
试题:(每大题50分,共100分)一、1961年,当一名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难道你不记得你学过的经济学基础了吗?”当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他促成了一个高速经济增长的时期。
试用你学过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减税对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二、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你认为在现实中如何有效规避通货膨胀风险。
《宏观经济学》答卷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
签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一、简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1961年,当一名记者问约翰·F·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他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难道你不记得你学过的经济学基础了吗?”当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他促成了一个高速经济增长的时期。
试用你学过的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减税对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减税重在调结构、促投资和保出口。
1、调结构一是调整税收收入结构。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从长远看,享受该政策的企业在新购入设备的折旧期内会增加其企业所得税。
这是因为原来执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企业新购设备的进项税额虽然不能抵扣,但可以进入固定资产的原值计提折旧,减少折旧期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企业新购设备的进项税额虽然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却无法再计入折旧额,会增加购入设备折旧期内的企业所得税。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复习与思考题:1.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存量分析流量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事后变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问题?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4.请谈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2.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它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量与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际收支和汇率、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等现象,揭示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3.答: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即期分析与跨时期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分析法。
4.答:参考第二节。
(撰稿:刘天祥)本章习题一、概念题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A. 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B. 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C. 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D. 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2.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B.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C. 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D. 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3.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A. 企业间接税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C. 公司利润税D. 政府企业盈余4. 经济学的投资是指()。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厂房C. 购买一台机器D. 以上都是5. 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A. 2000B. 1400C. 1000D. 750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宏观经济学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题及答案第一章结论复习思考题:1.重要概念:超长期;总供给曲线;实际GDP的趋势线;长期;总需求曲线;产出缺口;中期;菲利普斯曲线;潜在产出;短期;增长率;通货膨胀;增长理论;经济周期;消费价格指数;总供给-总需求模型2.长期中为什么产出水平只取决于总供给?3.短期中为什么产出水平只取决于总需求?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复习思考题:1.重要概念:GDP;GNP;GDP缩减指数;CPI;PPI;生产要素;最终/中间产品;名义GDP/实际GDP;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实际利率2.下列交易的价值是否应当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什么?(1)顾客在饭店支付餐费。
(2)一家公司购买一幢旧楼。
(3)一家供应商向制造个人计算机的公司出售计算机芯片。
(4)一位消费者从交易商手中买进一辆汽车。
3.国内生产总值(GDP)高是否一定意味着福利状况好呢?在评价经济福利状况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4..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
其中B买A 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中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
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5.假定GDP是600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美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美元,消费是3800美元,外贸赤字是100美元,求:(1)储蓄S是多大;(2)投资I是多大;(3)政府支出是多大?第三章增长与积累复习思考题:1.重要概念:增长核算方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趋同;全要素生产率;索洛剩余;新古典增长理论;稳态均衡;2.索络增长模型能否有助于解释趋同现象?3.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25.02k k k f y -==,人均储蓄率为0.3,设人口增长率为3%,求:(1)使经济达到稳态均衡时的k 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多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论B工资决定论C国民收入决定论D汇率决定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d疾病‖()a高失业b滞胀c通货膨胀d价格稳定3.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指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4.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进行调整,称为()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5.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6以下哪项属于流量?(a) GDP 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d失业人数7存量为()a在某个时点上测量的b在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d在某个时期内测量的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a国内生产总值b投资C国债D国债利息9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亚当?斯密b马歇尔c马克思d凯恩斯10.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是(a)有效需求不足B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D微观效率低下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一a提高b不变c先增后降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微观经济学可以被称为价格理论,因为它以价格为中心,宏观经济学可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关键的市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周期一般经历四个周期性阶段,分别是。
4.产出缺口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映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相当稳定关系的规律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标为dt‖,错误的标为df‖)1.许多经济学家一直认为,温和或缓慢的需求驱动型通胀将对产出和就业产生扩大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净值2、BP曲线3、货币需求函数4、.利率效应5、消费价格指数(CPI);二、单项选择题1、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2、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B.垂直C.向右上方倾斜D.不一定3、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C.失业率的下降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4、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C.IS曲线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5、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6、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政府购买再加出口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A.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B.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C.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D.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率应为()。
A.6%B.25%C.35%D.5%9、在国民收入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净值C.个人收入D.国民收入10、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长率,利率会()。
A.提高B.降低C.先下降再上升D.先上升再下降11、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
12、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知合意的储蓄率大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量比,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
A.小于实际增长率B.大于实际增长率C.等于实际增长率D.不能确定三、计算题1、假设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政府购买G=200(亿美元),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货币供给Ms=1250(亿美元),价格水平P=1,试求:(1)IS和LM方程;(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4)若充分就业收入Y=5000(亿美元),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量;(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量;2、已知:某经济社会中工资总额为1000亿美元,间接税减津贴为100亿美元,利息为100亿美元,消费支出为900亿美元,租金为300亿美元,投资为600亿美元,利润为200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为300亿美元,出口额为600亿美元,进口额为700亿美元,政府的转移支付为50亿美元,所得税为300亿美元。
(1)按收入法计算GNP;(2)按支出法计算GNP;(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进出口盈余;四、简答题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五、论述题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创造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反映了新增加的价值。
英文简称NNP 。
2、BP 曲线:表示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 与利率r 的组合,反映在坐标图上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曲线。
曲线上每一点表示净出口流入与净资本流出相等。
BP 曲线上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顺差,BP 曲线下方的所有点均表示国际收支逆差。
3、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需求与收入和利率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可以写成L=ky – hr 。
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即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与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动。
4、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上升,投资就会下降,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
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5、消费价格指数(CPI ):是用来衡量最终消费品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数。
其具体含义是一篮子商品以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和以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的比。
用公式表示为CPI=100 计算的价值一篮子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篮子商品按当期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1.C2.A3.D4.D5.C6.D7.C8.A9.C 10.C 11.D 12.B三、计算题1.解:(1)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有下列方程成立:Y=C+I+G ,C=600+0.8Y ,I=400-50r ,G=200联立解方程组可得IS 曲线表达式:Y=6000-250r在货币市场均衡时,有下列方程成立:L=M s /P ,L=250+0.5Y -125r ,M s /P=1250联立解方程组可得LM 曲线表达式:Y=2000-250r(2)联立方程IS 和LM ,解得均衡利率r=8,均衡收入Y=4000(3)财政政策乘数为:5.21255.050)8.01(1)1(1=⨯+-=+-=∂∂=h dk b G Y K G 货币政策乘数为:15.050125)8.01(50)1(=⨯+⨯-=+-=∂∂=dk h b d M Y K M (4)由于Y *=5000,而实际收入Y=4000,因而ΔY=1000,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政府购买,ΔG=ΔY/K G =1000/2.5=400(5)若用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货币供给量,ΔM s /P=ΔY/K M =1000/1=10002.解:(1)按收入法计算GNP :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1000+100+300+200+100=1700亿美元。
(2)按支出法计算GNP :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0+600+300+(600-700)=1700亿美元。
(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其中,政府收入=所得税+(间接税-津贴)-转移支付=300+100-50=350,所以,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350-300=50亿美元。
(4)由于(投资-储蓄)+(税收-政府支出)+(出口-进口)=0,所以储蓄=(政府支出-税收)+(出口-进口)+投资=50+(600-700)+600=550亿美元。
(5)进出口盈余=出口-进口=600-700=-100亿美元。
四、简答题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 ——LM 模型、AS ——AD 模型有何内在联系?答: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率不变,用乘数理论阐述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
IS——LM模型坚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该模型在利率不变情况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加入了挤出效应,也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
但是,该模型仍然属于总需求分析。
AS——AD模型放弃了价格不变的假设,加入了劳动市场,分析价格水平变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该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了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不仅分析了总需求,而且分析了总供给。
五、论述题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答:自动稳定器,由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公共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收入和价格波动的自动稳定的内在功能。
财政制度的这种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由下列情况来体现并发挥作用。
(1)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自动改变的税收。
收入水平上升时,就业人数增多,政府税收会自动上升;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入了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动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相反,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业人数减少,政府税收会自动下降;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入了较低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动有助于抑制经济衰退。
总之,税收这种自动伸缩性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的变化。
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时,失业率上升,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增多。
政府转移支付这种自动伸缩性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被认为是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它对经济波动起减震器的作用,但不足以完全消除经济波动。
要消除经济波动,必须依靠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