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渗透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摘要: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工程基坑边坡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

边坡出现险情甚至直接导致了基坑的崩塌,也带来很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

因此,考虑降雨影响的土坡稳定分析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

关键词:降雨对边坡影响;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Abstract: the rainfall is one of the main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mainly induced by engineering excavation slope is accident factors. Slope danger even led directly to the foundation pit collapse, has also brought serious economic loss and personnel injury. Therefore,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rainfall o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of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has become an urgent.Keywords: influence of rainfall on the slope; slope stability; impact analysis引言:边坡在雨季容易产生滑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正常情况下这些边坡是稳定的,但随着降雨时间的推移和雨水的入渗作用,一些看来十分可靠的边坡也可能在雨季发生滑坡。

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土坡失稳出现在降雨期间或降雨之后,可见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滑坡作为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其作用因素及运动机理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而降雨又是诱发边坡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研究进度安排:
1、2014年2月24日至2014年2月28日向教师报送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2、2014年3月3日至2014年5月9日撰写论文,并及时报送导师审阅。其中,3月3日—3月14日交详细论文提纲交导师审阅;3月15日—4月11日完成初稿送交导师指导;4月12日—5月9日完成第一次修改后交导师指导。
周家文等通过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有限元渗流场计算出应力场和渗流场来确定边坡的最危险滑动面以及其安全参数,并通过修改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来计算非饱和边坡的抗剪强度。通过分析,得出降雨过程中边坡的安全系数在不断减小并且当降雨结束时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减小,之后又会逐渐增大。
伍嘉和佘成学通过FALC3D,运用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拟方法,考虑边坡饱和区渗透力变化的影响,对广东省乐昌峡左岸坝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强降雨条件能导致非饱和区的范围缩小,压力水头升高并出现局部饱和区,以及通过强度折减法计算并考虑到饱和区渗透力影响导致边坡稳定性明显下降。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雨水入渗对边坡影响的研究分析方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对野外观测与实验数据的分析,并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降水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数学统计法。另一种则是建立定量模型模拟降水引起的边坡破坏的物理过程,通过分析这种模型所得的数据进行研究,这种方法称为数值模拟分析法。
商洛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所在系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对降雨Leabharlann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的应用进行研究(设计),其研究意义如下:

降雨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降雨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降雨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强降雨是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之一,而边坡失稳破坏会对安全与经济造成极大影响。

本文通过不同降雨强度工况的模拟分析:降雨会导致边坡发生塑性破坏,最大塑性应变出现在坡脚位置;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边坡稳定系数逐渐减小且在特大暴雨作用下坡安全系数随时间减小的速度明显加快。

关键词:边坡稳定;降雨入渗;塑性应变;安全系数0 引言边坡的内部变形较为复杂,大量工程实践表明,边坡失稳破坏大多存在水的活动痕迹。

而其中强降雨[1]对于边坡发生失稳破坏有着较大影响。

在降雨条件[2] - [3]下,边坡受后缘张裂隙和潜在滑面中的水压力驱动,将导致边坡滑移破坏发生,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常常因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而造成大规模的地质灾害。

近年来,对于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

而且相互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主要包括研究前期降雨对后期边坡长期的稳定性影响以及强降雨作用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而强降雨作用下边坡失稳有突然、破坏性强等特点,因此针对强降雨作用下边坡失稳的研究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有着较大的实际意义。

1.降雨作用下的边坡数值模拟1.1 计算模型和分析工况本文采用二维数值模拟,模型整体高度65m,边坡高度为35m,长度为131m,坡角28°,属天然边坡,建立的模型尺寸和网格划分如图1 所示。

图1天然边坡降雨入渗二维数值分析模型Fig. 1 2D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innatural slope其中土体材料的本构模型采用 Mohr-Coulomb,边界条件有以下3种:①初始水头;②降雨边界③静力边界。

其中,初始水头包括模型左侧总水头54.5m,右侧总水头18m;降雨边界包括 50mm/d、100mm/d和200mm/d等3种工况;静力边界即左/右侧约束X方向位移,底部约束X、Y向约束。

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其防治

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其防治

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及其防治引言边坡稳定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水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水的渗透、侵蚀和重力作用对于边坡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1. 水的渗透水的渗透是造成边坡稳定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雨水和地下水渗入土体,会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使得土壤的稠度和抗剪强度变差,致使边坡发生滑坡、坍塌等灾害。

水的渗透还会导致土体的松散和流失,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2. 水的侵蚀水的侵蚀也是造成边坡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在边坡上形成流动带走土壤,使得边坡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土壤层次发生变化,导致边坡结构松散,稳定性降低。

3. 水的重力作用水的重力作用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当水在边坡上聚集,形成积水,会增加边坡的压力,从而使得边坡的稳定性下降。

特别是在雨季,积水更容易引起边坡滑坡或坍塌。

二、水对边坡稳定的防治1. 加强排水系统加强排水系统是保持边坡稳定的有效措施。

通过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及时将边坡内部的雨水和地下水排走,避免水的渗透和积聚,从而保持边坡的稳定性。

2. 强化护坡措施强化护坡措施是保持边坡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置护坡网、石笼、挡土墙等设施,加固边坡的表面结构,防止水的侵蚀和侵蚀的产生,提高边坡的抗风化能力和稳定性。

3. 合理植被在边坡上合理种植植被也是维护边坡稳定的有效措施。

植被能够抵御雨水的冲刷,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还能起到固土保水的作用,有效地保持边坡的稳定性。

4.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边坡的稳定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维护和加固是保持边坡稳定的关键。

通过地质勘察、边坡监测等手段,及时了解边坡的变化,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边坡发生灾害。

结论水对边坡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渗透、侵蚀和重力作用都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了保持边坡的稳定,需要加强排水系统、强化护坡措施、合理植被以及定期检测等措施。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和维护,才能有效地保持边坡的稳定性,避免边坡灾害的发生。

降水对土质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

降水对土质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

降水对土质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土质边坡在雨季容易出现滑坡现象。

平常的降雨一般不会导致边坡产生滑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逐渐渗透到边坡土质中去,导致土质内部发生变化,最后出现滑坡。

由于各地土质条件不同,很难用学习到的力学模型来描述边坡受力情况。

因此,分析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准确预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显得刻不容缓。

关键词:降水;土质边坡;稳定性;机理;处理中图分类号: p4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年来,在降雨期间或降雨之后,边坡出现滑坡现象越来越严重,并与雨量及连续降雨时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事实上,由于各地土质的复杂性,仅仅通过力学计算来确定边坡的稳定是远远不够的,雨水作用、振动作用及土层状况都是确定边坡稳定性必须考虑的。

为了有效防治滑坡、泥石流灾害,必须深入研究降雨引起斜坡失稳的规律并建立定量的分析模型。

一、雨水对土质边坡作用的分析1 雨水对不同土质的影响下面,本文从三种不同的土质边坡入手,深入细致的了解雨水是如何作用于土质导致边坡发生滑坡现象。

1)砂土边坡一般情况下,该边坡表面的砂土颗粒粘度较低,常呈现干燥现象,其稳定性主要由土体的内摩擦角决定。

降雨时,雨水渗透到土质中,填补了砂土颗粒之间的空隙,从而减小土质的内摩擦角,且内摩擦角是随着空隙水的含量增加而减小的。

所以说,砂土边坡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在实践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砂土边坡随着降雨次数的增多,会出现多次滑坡现象,但滑动一定程度后会保持不变,然后随着空隙水的增加,边坡又再次产生滑坡,直到到达新的稳定阶段。

而原状山体比较特殊,由于其砂土粗颗粒之间存在机械咬合力,不受空隙水的影响,因此其边坡较为稳定。

2)粘土边坡一般来说,当土体自重产生的滑移大于土的抗剪强度时,边坡就是产生滑动。

我们通常看到的粘土是硬塑~可塑状态,土质颗粒之间的粘聚力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对边坡的稳定很有利。

降雨时,雨水进入粘土颗粒之间的空隙,随着空隙水含量的增加,粘土颗粒的粘聚力不断减低,当达到一定程度后,粘土性质发生变化,由硬塑向软塑、流塑转化,导致土体抗剪强度大大减小。

降雨入渗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综述

降雨入渗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综述

102地质环境DI ZHI HUAN JING降雨期间雨水渗入坡体,渗流场和应力场进行改变,土体饱和度增大,基质吸力降低,抗剪强度降低,当渗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边坡失稳破坏,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

研究降雨入渗机理及其入渗深度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滑坡防治提供借鉴。

1 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综述国内外学者从饱和土理论和非饱和土理论两方面对降雨入渗对坡体稳定性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早期因研究理论[1]水平有限,主要应用饱和土理论,20世纪60年代陈伟等认为驱动势能差的存在导致雨水在土体中下渗,从能量角度得到降雨入渗的最大深度。

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数值方法在饱和渗流模型的基础上模拟降雨入渗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其中饱和土的渗流固结理论为有效分析饱和土[2]体渗流过程中的土体结构等因素影响提供重要依据。

20世纪60年代,Bishop和Fredlund提出了非饱和土强度表达公式,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降雨入渗中土体含水率的变化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开始将非饱和土理论引入降雨入渗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陈正汉运用非饱和土体水分运动的研究方法,将瞬态含水率分布换算为边坡土体的瞬态抗剪强度参数,张丙印等建立了非饱和土体中水—气两相渗流的有限元模型,吴梦喜等对非饱和土体内部的非稳定渗流参数进行了数值分析,于玉贞等进行了非稳定渗流条件下的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研究,黄润秋等进行了非饱和渗流基质吸力对边坡[3]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针对现有的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将渗流分析简化进行计算的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和极限分析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2 边坡降雨入渗深度研究现状降雨入渗深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极其重要,准确获得入渗深度对定量分析坡体稳定性至关重要。

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降雨入渗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6年第16卷第5期(2)应避免在雨后立即测量接地电阻。

(3)采用交流电流表—电压表法时,电极的布置宜采用图7所示的方法。

(责任编辑:胡建平)───────────────第一作者简介:李春盛,男,1971年2月生,199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系,工程师,中铁十二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西线街,030024.321楼层地网321●●●MDF●●交换机●●●地网●●●MDF●●交换机●●●(a)(b)图5交换设备和MDF不在同一机房的接地连接图d1电压极电流极d2D图6测量接地电阻时电极的布置Dd2d130°电压极电流极图7测量接地电阻时电压极和电流极的三角形布置方法DiscussionontheStandardsoftheGroundingofC&C08ExchangerLIChun-shengABSTRACT:Fromaspectsofthegeneralprinciples,thegroundingoftheequipment,andtheground-resistance,etc.,thispaperputsforwardthestandardsofthegroundingofC&C08exchangerforimprovingthequalityoftheconstructionoftheelectricalengineering.KEYWORDS:C&C08exchanger;groundingstandard;constructionofelectricalengineering边坡在雨季容易产生滑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正常情况下这些边坡是稳定的,但随着降雨时间的推移和雨水的入渗作用,一些看来十分可靠的边坡可能在雨季发生滑坡。

降雨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降雨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降雨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降雨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对大地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地质工程中的边坡稳定性来说,降雨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

降雨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雨对边坡坡面的侵蚀作用和降雨对边坡土体的渗透作用两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降雨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降雨对边坡坡面的侵蚀作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雨在边坡坡面上形成的水流,会对边坡土体进行冲蚀和侵蚀,导致边坡坡面的凹凸变化,甚至形成沟壑。

尤其是在强降雨季节,河流水位上涨,洪水冲击边坡,加剧了边坡坡面的侵蚀程度。

不同类型的降雨对边坡坡面的侵蚀作用也有所差异。

强降雨往往引起陡坡地段出现大量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边坡坡面造成严重的侵蚀破坏;而细雨虽然对边坡坡面的侵蚀作用相对较小,但长期的轻微侵蚀也会导致边坡坡面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对于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必须考虑到降雨对边坡坡面的侵蚀作用的影响。

降雨对边坡土体的渗透作用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降雨会使边坡土体中的土壤孔隙饱和,土体的重力和抗剪强度会随之减小,导致边坡的稳定性减弱。

不同类型的降雨对边坡土体的渗透作用也存在差异。

强降雨往往导致边坡土体饱和,引发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而长时间的细雨虽然不能短时间内引起边坡滑坡,但会使边坡土体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逐渐削弱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增加了边坡失稳的可能性。

不同类型的降雨对边坡土体的渗透作用也需要进行综合评价,以更好地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边坡的稳定。

对于强降雨造成的边坡坡面侵蚀,我们需要加强对边坡坡面的加固和保护。

可以采用植被覆盖、搭设护坡网、设置止水带等方式来减少降雨对边坡坡面的侵蚀作用。

对于降雨引起的边坡土体渗透作用,我们需要增强边坡土体的排水能力,以减少土体饱和状态的持续时间,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方式来加强边坡土体的排水能力,防止降雨引起的土体饱和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渗透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摘要:降雨后雨水通过多种形态渗入土质边坡,导致土体强度下降、容重增加等,对其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以典型土质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降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强度的增大,土质边坡变形越大、内部应力越明显,导致边坡安全系数下降,尤其在边坡的上平面和侧面影响最为突出。

在边坡防护工作中,应对不同土质、不同降雨条件以及饱和度不同的边坡分别制定灵活适用的对策。

关键词:雨水渗透土质边坡稳定性中图分类号:p42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前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洪涝、泥石流灾害频发,特别是河流塘坝、道路、山体土质边坡在降雨后雨水渗透条件下发生的滑坡、崩塌等现象,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边坡滑坡在雨季期间尤其常见,随着降雨的持续和雨水的入渗作用,表面看来十分牢固的土质边坡也可能在发生滑坡。

因此,土体边坡在雨水渗透条件下的稳定性影响分析[1],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降雨对土质边坡的影响[2]主要是雨水入渗土体后发生的复杂过程,包括坡顶入渗、坡面入渗、顺裂缝入渗、裂缝向土地渗流和重力条件下土地内渗流等多种形态,降雨入渗导致土坡土体强度下降、容重增加等都极易引起边坡失稳,同时,根据降雨量、降雨强度、持续时间的不同产生的影响效果也有较大差别。

本文以某一具体土质边坡为例,采用二维有限单元法[3]分析了在某一特定降雨条件下,降雨前后边坡体的形态、应力等情况变化,为土质边坡的实际防护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 计算模拟2.1 计算模型拟分析的边坡原型为一高20 m,坡度45°的土质边坡,如图1所示。

土体的弹性模量为10 mpa,泊松比为0.3,凝聚力为30 kpa,内摩擦角为36.9°。

——————————2.2 计算条件计算时,使用暂态分析方式进行降雨入渗数值计算,即设定边坡有一个固定地下水位面,且以长期未降雨状态下稳态分析所得计算结果,包括初始地应力、孔隙水压以及饱和度、孔隙比等分布情况作为边坡降雨入渗暂态分析的初始条件。

图1 边坡计算模型图计算时,初始孔隙比设为1.0,土体饱和渗透系数为5×10-6m/s;初始地应力采用自重作用下的应力场,侧压力系数采用经验公式k0=1-sinφ。

降雨边界函数以降雨强度,即单位流通量q(m/s)表示,并且排除降雨所造成的地表积水现象。

降雨的发生并不是局限某一部分,而是对整个边坡都有作用,所以降雨入渗分析是以整个边坡坡顶及坡面都受到降雨作用来进行的。

计算时考虑降雨强度为5.56×10-6m/s(相当于20 mm/h),历时72 小时,随后停止降雨72 小时,超孔隙水压力随之消散,整个过程共144小时。

另外,为了分析边坡关键位置的变形大小,在模型体内设置了4个监控点a,b,c,d,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3 计算结果及分析3.1 计算结果通过计算,得到了降雨强度20 mm/h,历时72 h边坡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如图2~图9和表1所示。

图2竖直位移图(单位:mm)图3 水平位移图(单位:mm)图4 总体位移变形图(单位:m)图5 饱和状态不考虑基质吸力的变形图(单位:mm)图6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单位:kpa)图7最小主应力等值线(单位:kpa)图8初始孔隙水压力(单位:kpa)图9降雨后孔隙水压力(单位:kpa)表1 监控点的位移比较表3.2 结果分析分析上述计算结果可知:(1)从图2-图4边坡位移变化图可以看出,降雨入渗引起了边坡较大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较小。

降雨72小时后,4个监控点a,b,c,d的垂直沉降量表明c>b>d>a,即边坡坡顶沉降最大,坡面次之,坡趾最小,特别是在同一高度处,坡面点b比边坡里面的点d沉降量明显大;而水平位移呈现出与垂直位移分布相反的规律(a>d>b>c),即中部最大,两边最小。

当降雨停止72小时后,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水压力的逐渐消散,边坡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均有所回弹,如表1所示。

(2)对比位移变形图图4与图5可以看出,边坡在非饱和渗流并考虑基质吸力情况下的位移相比饱和情况下没有基质吸力情况下的位移明显偏小,这是由于在非饱和情况下边坡内存在较大的基质吸力,这使得土体的抗剪强度得到提高,使变形大大减小,有利于边坡的稳定。

(3)从图6和图7最大和最小主应力等值线图可以看出,随着降雨的增加,最大主应力在坡体上部有所增大,而在坡体下部明显减小,最小主应力变化不大,这是因为坡体上部含水量增加,下部地下水位抬升,从而使得坡体上部因土体容重增大而应力有所增加,下部因出现浮容重应力明显较小。

而孔隙水压力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不断增大,降雨停止后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

(4)对比图8和图9降雨前后的空隙水压力可以看出,在降雨入渗时a点是应力集中点,其应力最大,很容易出现塑性应变且会随着降雨逐渐增大;b和d位于边坡坡面处应力相差不大;坡顶c 在降雨过程中应力较小,受到的降雨影响也最小。

由此可以看出,当降雨入渗时,边坡浅层较容易发生塑性破坏,并且会由坡趾沿坡面逐渐向坡顶延伸。

因此,对于凝聚性非饱和土坡的边坡保护,坡面防水措施可能比排水更重要。

4结论上述典型土质边坡在雨水渗透作用下的二维有限元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 降雨后边坡坡顶沉降最大,坡面次之,坡趾最小,在同一高度处,坡面比边坡内部沉降量大的多;而水平位移则在边坡中部最大,两边最小。

当降雨停止72小时后,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水压力的逐渐消散,边坡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均有所回弹。

(2)在非饱和情况下边坡内存在较大的基质吸力使得土体的抗剪强度得到提高,变形大大减小,有利于边坡的稳定。

(3)坡体上部含水量的增加和下部地下水位的抬升使得坡体上部因土体容重增大而应力有所增加,下部因出现浮容重应力明显较小。

而孔隙水压力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不断增大,降雨停止后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

(4)当降雨入渗时,边坡浅层较容易发生塑性破坏,并且会由坡趾沿坡面逐渐向坡顶延伸。

因此,对于凝聚性非饱和土坡的边坡保护,坡面防水措施可能比排水更重要。

总之,随降雨时间的延长、强度的增大,土质边坡变形越大、内部应力越明显,导致边坡安全系数下降,尤其在边坡的上平面和侧面影响最为突出。

在边坡防护工作中,要加强对重点地段土质边坡渗透性和降雨入渗研究,并对不同土质、不同降雨条件以及饱和度不同的边坡分别制定灵活适用的对策,为实际的边坡防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1] 陈祖煜.土质边坡稳定分析——原理方法程序[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5-20。

[2] 王晓峰.降雨入渗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2003。

[3] 朱文彬.刘宝深.降雨条件下土体滑坡的有限元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4)。

analysis about influence of rainfall infiltration on soil slope stabilitymeng panpan1,xie jing2, lv baoping3 ,wang jing31.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of yantai city,shandong yantai 264000,china;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of binzhou city,shandong binzhou 256600,china;3.shando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shandong jinan 250014;abstract:after rainfall, rain water penetrates the soil slope through a variety of forms, resulting in the declinein the strength of the soil and increase of soil density, which have great impact on its stability. this text takes typical soil slope as example and use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rainfall on soil slope stability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increase of rainfall time and intensity, it will have greater impact on the deformation of soil slope and the soil’s internal stress, leading to decline in slope safety factor, which is most prominent for the plane and the side of the slope. slope protection work should be flexible and applicable in dealing with different soil, different rainfall conditions and saturation.key words :rainfall infiltration;soil slope;stabi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