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传播C.只要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波D.若有声波,一定有振动2.关于音乐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低音的声音洪亮”是指音调低响度大B.宾朋们听到的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音乐声时而如雨滴敲打瓦砾般轻快,时而又缓慢悠长,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发生变化D.领唱演员通过麦克风唱歌,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人C.只能从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噪声D.“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4.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响度5.“声波炮”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警察使用它可以震慑暴徒,维护秩序。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频声波是具有很大能量的次声波B.dB 是声音强度的单位C.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频率D.使用“声波炮”时,炮手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7.重敲鼓面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鼓面相比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8.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9.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11.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敞开门窗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12.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
初中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初中物理声现象练习题一、填空题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所以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能够传播是由于有传播声音的,它包括一切、和物质。
3.在15℃的环境中,声音在空气的速度是 k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有关。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填“能”;“不能”)4.如图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
“土电话”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5.我们能听到雷声,是将雷声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6.小明和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钓鱼的老伯伯说:“……小声点儿,鱼儿会被你们吓跑的……”。
这是因为也能传声。
7.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造成音响效果。
8. 击鼓时,阵阵鼓声是由于而产生的,并通过传入人的耳朵。
9. 小明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了一下水管,小红在管子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
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由传播而来,第二次听到的声音由传播而来,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由传播而来的。
10.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的振动,这一振动经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1.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12.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m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 m /s )13.如下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14.据说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失聪后是用牙齿咬住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仍能继续谱写出伟大的音乐作品。
如上图所示,贝多芬是利用的方式听到声音的。
15.如右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产生的;如右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可以传播声音。
16.双耳效应是说: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这些差异使双耳能准确地判断声源的和。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B.响度是否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C.音调是否与发声体的长短有关D.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3.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4.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胡琴、琵琶、羌笛各是一种乐器,它们演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6.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
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将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能说明发声体都在振动B.图乙是电影院墙壁的一部分,其中的小孔可以减少回声所产生的干扰C.图丙是示波器上某声音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它是噪声D.图丁是用超声测位仪测量海深,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8.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两者的音调和音色相同9.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
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说悄悄话时,声带是不振动的B. 超声波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 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也在振动,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是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B.【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2.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答案】A【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故选A.【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3.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4.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B.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声音变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经历了“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的科学探究环节B.实验现象表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越稀薄,手机的扬声器发声部位振幅越小D.该实验可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3.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音叉响度大,乒乓球弹开的高度高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C.抽气时,听到罩内的铃声变弱D.扬声器发声时,纸片在跳动4.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C.图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图丁中扬声器播放声音时,它面前的蜡烛的火焰会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我国海警“3901”号所携带的非杀伤性定向声波武器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定向声波武器是一种远距离声波设各,它可以发出高150分贝的高能波。使用时将该设各对准目标,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B.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C.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6.“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游戏,当你对着手机说话时,它会做一个侧着耳朵听你说话的姿势“认真”倾听,当你说结束时,它会用它独特的声音模仿你说的话并重复一遍,针对这一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我们听到“汤姆猫”说话的声音是由它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B.人说话声音太轻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这是因为人说话声音音调太低C.“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分D.两种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7.当学校广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的女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韩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歌手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8.国庆节前夕,同学们在操场上齐声高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深情表白伟大祖国。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
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站在圜丘上说话时,声音传播得更快D.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2.南通板鹞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面缀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如图。
风筝升空后哨口发出低、中、高音,声音的这一特征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3.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这点距离相等的岸边的人、鸟和鱼,最先听到声音的是()A.人B.鸟C.鱼D.同时4.监测器离发声体甲、乙的距离相同,测得甲、乙发出声音的数据如图所示,0~t这段时间发声体甲()A.振动幅度比乙大B.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低C.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乙大D.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多5.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6.现代生活里,有的人爱养狗,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驱狗器的开关,狗好像感觉到了巨大的刺激而躲开,旁边的人却什么也没听见。
这是因为驱狗器()A.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发出的声波只会向着狗传播C.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D.发出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感受范围7.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具有相同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8.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2024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不断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9.古道西风、胡人乐舞。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真题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真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A.B.C.D.2、关于声音的特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听到班主任在楼道里说话,在教室里的同学立刻安静下来,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人们轻轻敲敲陶瓷碗,就能发现有无破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特型演员除了外形要像外,声音也要像,这里主要是模拟原声的音调D.因为不同材质的乐器发出相同的声音波形图不同,所以不能从声音的波形图上分辨声音的特性3、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B.工人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渔民利用声呐获得鱼群的信息D.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4、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5、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6、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B.医生用B超来检测人体的内部器官是否正常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C.声音在真空中和空气中都以340m/s的速度传播D.在机器旁,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7、笛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分为南笛和北笛。
二者相比,南笛的管身长且粗,北笛的管身短且细。
南笛声音浑厚柔和,北笛声音清脆明亮。
以上关于南笛和北笛声音的描述,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8、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初中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初中物理声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A. 真空B. 固体C. 液体D. 气体2. 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特性?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速度3.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 - 20000HzB. 200Hz - 2000HzC. 1000Hz - 10000HzD. 100Hz - 1000Hz4.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声波的反射?A. 回声B. 隔音C. 隔音墙D. 声波在山谷中的回荡5. 以下哪个是声波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A. 空气B. 水C. 钢铁D. 木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
8. 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
9. 声速在15℃空气中大约为________m/s。
10.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________传播声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解释什么是共振现象,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12. 描述声波的干涉现象,并简述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解释什么是声波的衍射现象,并说明它与干涉的区别。
14. 什么是回声定位?它在哪些领域中得到应用?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5. 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喊话,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传播到对面山壁并返回的时间为2秒,求山谷的宽度。
16. 已知某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440Hz,求该声波的波长,假设声速为340m/s。
五、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
18. 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声波的反射现象。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声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七、附加题(每题5分,共5分,难度较高,可选做)20. 描述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机制,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声现象》
试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声现象》试题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
第一章综合测试
一•填空题:
1-声音是由于_________ 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真空_______ 传声傾"能"或,,不能")
2•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 传声的,人潜入水中时,仍能听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__________ 也能传声,人隔着
枕头能听到钟表"嘀答"这说明_______________ 同样也能传声•
3.科学工和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
波,经过4.6s收到回声,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 O On√s).
4•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__ 停止,锣声消失•月球
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不能传声・
5.声波起因于_________ 声波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 因此
声波不能通过真空•声波具有____________ .
6.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 而产生的,钢琴、吉他、笛子
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也可能从它们的—
_______ 来分辨•
7.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11I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__________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 的缘故•
8•被誉为"绿城"的南宁市,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树木,它可
以使传来的__________ 被部分吸收而减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静•
9.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3)控制噪声声源;②阻断噪声传播;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分别是属于哪一种?(D摩托车上的消声器_______ (2)在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
仅供学习与交涼,如冇15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用
吸音材料制成特殊形状的结构_________ (填序号)
1 O .有的人在唱歌时常常"走调,,I走调的意思是指其唱歌时发生了改变•
二.选择题
1-在百赛跑中,计时员依据下列事实开始计时才准确()
A.听到发令枪声
B.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
C.看到运动员起跑
D.以上几种情况都一样
2•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钢轨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3.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比赛中,坐在前排的同学,不用向后转头,根据说话声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4.按照歌声来唱歌"2 “和“ 6 "低的是()
A.首调B•响度C.首色D.振幅
5.吹笛子发声主要是()
A .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气的振动发声
C.吹笛子的人发出的声音
D.手指交替按住笛孔时发出的声音
6.邮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做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A.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以上都不对
7•擂鼓人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的()
仅供学习与交涼,如冇15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A.音调升高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节
奏加快
8.小珊同学拎起水壶向热水瓶中灌开水,小珊妈妈在一旁提醒她:"小珊,水快满了 "说话间水真满了,小珊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同学们,你知道理由吗?请从下面的答案中选出()
A .瓶内水的振动产生,频率越来越低
B .瓶内水的振动产生,响度越来越小
C .瓶内空气的振动产生,频率越来越高
D .瓶内空气的振动产生,响度越来越大•
9 •下面各种说法中,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 .水快开时,是水的振动发出的嘀声•
B.用手掌每秒左右挥动5次发出来的一定是次声波.
C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杂乱无章•
D .乐首首调彳氐1 噪首首咼咼•
1 O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1 1 •有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甲发声体单独发声,由仪器测得分贝数为6 2,第二次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分贝数4 5,那么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距离仪器一定远
B.乙发声体距离仪器一定远
C.甲发声体距离仪器一定近
D.乙发声体距离仪器可能近1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的位置叫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仅供学习与交涼,如冇15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D.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无关
1 3 •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根据声音的()
A.声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14.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1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个人的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三•简答题:
1 -有一很长的钢管内装满水,一个同学用小锤在一端敲击,另一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试分三次声音从何而来?
2.设计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
四•计算
1 -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后3.6s后听到回声,该海底有多深?
仅供学习与交涼,如冇15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2 •下雷雨时,小沬同学在看到闪电后5 s才听到雷声,他发现隆隆的雷声持续了
3 S I则闪电处距小沬多远?
仅供学习与交涼,如冇15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