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二模成绩分析

初三语文二模成绩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三语文二模成绩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试题包括四个大题,即积累运用(包括字音字形、成语、病句、古诗文默写、名著导读、漫画、仿句等)、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以及作文。
此次考试既综合了各个年级的知识,又对重点知识进行了特殊对待。
从总体来看,难易程度适中。
二、班级成绩分析:1、从成绩来看:2、从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对积累运用部分的字词和阅读理解做得比较好,三、考试中出现的不足:1、从分数来看,高分人数太少,不及格人数较多,部分同学在70分左右徘徊。
2、从试卷分析上看,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很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把握和利用很不好。
如文言文默写,在准确书写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错误,把“曾益其所不能”中“曾”写错的较多;同时,仿写句子也是一大难题,仿写句子要么句型不吻合,要么就是句意无文采,更有一部分同学直接没做这个题;成语运用一题做得出错率也较高,部分同学不理解词义,也不懂这个词的运用环境,所以出错:在漫画题上失分更是不应该,第一小问让解说漫画,要求不超过五十个字,很多同学因为加上了漫画的寓意,超字现象严重。
(2)现代文记叙文阅读方面,审题和对文本的概括能力欠佳,不能够抓住题旨和文章的关键来回答问题;从回答问题方面也可以看出,有不少同学的书面语言罗嗦,答不到正点上,表达能力较差,从第九题概括故事情节这道题可以看出来,很多同学只写了故事的结果,忽视了对故事起因和经过的叙述。
现代文说明文阅读方面,对于说明文和议论文,课堂上讲解的非常多了,所以大部分学生们失分很少,算是整套卷子上的亮点,(3)文言文理解方面,本次所选课外文言文比较难,但问题涉及到课外文言文的只有一个题,还是自我发挥题,所以相对来说文言文题就非常简单了。
但学生们对文言词语和句子的掌握还是不牢固,即使是堂上反复强调记忆的,学生仍然不能够很好的翻译句子,背诵的积极性不高。
202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如雷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éng()勃徜()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分析及答案

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分析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运用1. 选择题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1)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栩栩如生B. 栩栩如声C. 栩栩如绘D. 栩栩如影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 填空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如作者、作品等。
(2)《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范仲淹分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学生应熟悉其作者和作品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1. 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文章内容略]问题: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案:[具体答案根据文章内容而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需要从文章的整体内容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
2. 信息提取(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论点。
答案:[具体答案根据文章内容而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需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古诗文阅读1. 古诗鉴赏(1)阅读古诗《静夜思》,回答以下问题:[古诗内容略]问题:诗中“床前明月光”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具体答案根据诗句分析而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情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文言文翻译(2)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内容略]答案:[具体翻译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四、作文1. 材料作文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内容略]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答案:[具体作文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论证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五、附加题1. 综合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内容略]答案:[具体分析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综合评价。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共三大题,分值分布为读.书12分,读.思38分,读.写70分.试卷总分为120分,本次考试最高分101分,最低分58分。
均分86.57,及格率94.97,优秀率26.42,低分率27.04.从这个数据来看,优秀率低,低分人数较多.现具体分析如下:一、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语文试题难易适度,题型规范,能较为客观的考查学生积累阅读写作能力。
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读.书书法题第一空大多数学生选错,将“艰苦朴素“辨认不清。
古诗文默写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五个空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难度较小,班里学生基本没有错误。
错的较多的是第7、8、9空,学生不仔细读题审题,句子混淆。
2、读.思(1)名著积累。
此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而是将名著内容与理解性解题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议论性文字。
议论性文字较之前进步很大,九成同学观点概述准确,但仍有个别同学不能全面分析文章,所以论点概述不准确。
还有部分同学没有运用论据证明论点,因此失分。
(4)文言文读延续了传统的比较词读,选择了《出师表》与《过零丁洋》进行比较阅读,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理解运用。
第11小题分析《出师表》中三件事,学生没有理解透彻,或者是三件事概述不完整。
《过零丁洋》两件事识记不牢靠,导致本题失分严重。
课外文言文部分第13题,学生分析不全面,因此大多数同学只能得1、2分。
3、读.写(15)题第二小题给出角度进行赏析,同学们的人物形象分析还行,但主题不会概括,语言角度赏析时不能抓住重点,所以在这个题中也有所失分。
作文题不太难,存在的问题有:①个别学生书写潦草,涂改较多;②部分学生开头废话一大堆,切题太慢;结尾不会总结,点明中心;③不能根据中心有效地选择典型材料,或者是作文中没有具体的事例,大段的空洞说教。
初三语文二模答题分析

初三二模答题分析1—3题平均分为5.38分1的集中错误在选择B上,D的选择是少数错误;披露的“露(lu)”读音没记清楚;2的出现在C上,但为数不多;问题有“通宵”的“宵”,“慰藉”的“藉”;3的错误集中在清澈上;少数出现在情不自禁和喜不自胜上面;问题在对词语意思不理解。
4题平均分为5.54分4(1)的错误为“风”“峰”;(2)的错误为给“庇”加上病字头,“具”,甚至“言”;(3)的错误有“胡”“孤”;(4)错误有“羌笛”“幽幽”;(5)没错误;(6)的错误有“置”;(7)的错误有“鬓”;(8)的错误有“靡”;(9)的错误“胜”“娇”“骄”;(10)的错误有增加“一个”,默错成“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另外:有学生出现句子默写正确,但却写错位置情况,一定提醒学生把答案写在正确的题号下面。
5题(平均分2.10)(1)学生不审题,让写的是主语,全年级有至少300人写的是主干。
(2)学生不结合全文来分析句子关系写关联词,没有分析出来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有非常多的学生写的是“不是。
而是。
”(3)这道题答的还不错。
6.(平均分1.4)7.(平均分0.9)主要问题是标点符号写错位置,还有的学生写的是句点而不是句号。
第8题3分,平均2.55分。
总体答题比较好。
一部分同学第三点没有答出来,没有关注“另外”这个词。
第9题3分,平均2.37分。
提醒学生注意第六、七段要写清楚。
有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难以辨认,小圈里面的数字看不清楚。
第10题答案bca,第11题答案d没啥说的,第12题学生对这个题型很熟悉,答的整体不错,大部分同学都是满分,都知道按分值点答题。
13.不多余(1)对比(反衬)的写法,(2)用村长的无知与父亲对土地的呵护做对比(3)表现父亲对土地的热爱及敬畏,真正也更好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阅卷标准:对比/反衬+“对土地的热爱及敬畏”=4分。
手法准确(对比/反衬,)最后一点为“对父亲的热爱、赞美”“写出父亲的刚正不阿”等得3分手法判断不准确:侧面描写/作比较之类得2分。
中考二模语文成绩分析及对策

3.落水出石,联系时代
议论文,根据论述方式,可分为阐述式和评述式两种。 本次作文试题,倾向于阐述式的议论,阐明一个哲理性的观点。 而近两年的全国卷作文题都有很强的时代感,都选的热点事件, 倾向于让考生在评述这些事件时表明一种鲜明的价值观立场。 我们再备考指导学生时候应该两手准备,尤其是评述式作文写作 时,应该告诉学生:观点一定要鲜明。 比如,作文其他环节可以花团锦簇,但应该剥除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上过多的华美辞藻,露出来质朴、鲜明的观点。 又比如,可以在第三个分论点之后,加一个“联”的环节,由题目 素材联系到对时代的观察、思考。
六、作文题分析 及对应策略
最 题号 答案 人数 小 平均分 得分率 值 1033 0 45.18 75.3 主观题_作文 满分率 0 零分率 0.2 难度 0.75
作文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立意混乱。 2.例证不当,说服力差。 3.以言害意,脱离实际。
应对策略: 1.审题、立意分步走。
中国大连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拍得了2015年的巴菲特慈善午宴,在宴会上 他们发现巴菲特用的还是最老式的按键手机,而且听闻他连续半个月吃同一款 汉堡,都觉得不可思议。巴菲特却说,每天早上醒来,想到和自己最欣赏、最 热爱的一群人工作,做的又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会很开心。当问及为什么 这么有钱,还要过的这么简朴?他说,如果我很喜欢一样东西,可以为它买下 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我不需要,就没有必要去花钱。人生需要快乐,不要被太 多事情羁绊。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任何一个作文题,理论上的确可以选择多个角度立意。但从作文题的材料整 体出发,往往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而很多学生在立意上战战兢兢,论述得似是 而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审题、立意分步走的观念,直接导致审题不精 准、立意不明确。 比如,本次作文: 1、审题。可以快速圈划出上述几个关键词、句。 2、立意。由上述词句迅速组合出下面的立意: 快乐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快乐,需要减法。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质质量分析

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现就本次考试做一分析。
一、总体情况:二、试卷分析:本次考试采用的试题为《2010年青海省西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第二次模拟试题》。
1、口语表达题,答题有进步,得分率在80%,能够把握题意,有理有据有礼的就情境做回答;但人有个别同学回答不完整。
2、字词掌握的情况较好,但有个别同学形近字区别能力较差。
3、诗词默写失分较多,得分率只有50%,大部分同学对情境问答题做得不好,关键是在学习中未能真正理解诗句,现代诗掌握极差,90%的同学填不上。
诗词名句等积累任跟不上考试的需要。
4、文学常识巩固的不牢固,就连李青莲、王摩诘、陆放翁这样著名的诗人的姓名都不知道,全部答对者寥寥无几。
5、读图题中不能准确把握图中的信息,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图片的含义。
6、选用词语造句有进步,能够按要求选词加线,基本能够按情境写一段话,但个别同学对词义理解不准确,因此用词不够恰当。
7、古诗文阅读失分最。
没有理解诗歌,赏析时找不准切入点,回答不能准确地反映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对常用的文言诗词和虚词的用法掌握得不够好,同时导致翻译句子不准确;对文意把握不准,分析问题不透彻。
8、现代文阅读中毛病不少,因而失分较多,尤其是议论文阅读:(1)对知识点积累不够。
(2)审题不清。
对“谈句子作用、含义”、“对句子的理解”等概念分不清。
(3)没有分点作答的意识。
很多同学写的理解或者含义,寥寥几字,失分较多。
(4)不能回归文本。
好多同学喜欢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架空分析,不会结合文本慢慢研习。
(5)交给的方法用不上或干脆不用,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较差。
9、作文高分作文很少,写作水平还较差。
及格率为80%。
问题有:(1)走题。
对作文写作提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
(2)立意不深刻。
(3)选材不够典型,甚至虚构捏造,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4)部分同学至今尚难做到写作的常规要求。
三、努力的方向: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若要与去年中考成绩持平,尚有很大困难,需加倍努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二模考试分析1

九年级语文下册二模考试分析九年级语文组王理想一、试卷评价总体上体现了命题者对中考趋势走向全面的把握与理解,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二、答题情况(一)积累与运用此板块整体得分情况不太好。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语文双基知识不牢固,前四个选择题考察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病句修辞等,失分严重;还有古诗默写考查的诗句都属于耳熟能详的名句,而且默写这一板块是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可因写错字而得不到满分的也为数不少;另外还有学生对语文的综合性运用把握不好,也造成了不少失分。
(二)阅读题阅读题部分包括三个方面: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文阅读,文质兼美,文学性、思想性都很强,这部分题目量分稍宽泛一些,关键是准确文体定位,读懂读透原文,擅于结合上下文答题,恰当的组织语言,准确圆满的组织答案。
但是个别同学语文基础薄弱、答题技巧欠缺,在考场上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特别是17小题和20小题,学生分析能力差,答案不全面,语言组织差,十分较严重。
(三)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导读情况:《水浒传》中“十字坡”“施恩”“鸳鸯楼”错的较多。
原因:①学生没有深入读书;②学生主意大,不听老师话;③“鸳”字错的多。
应加强学生阅读量,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四)作文纵览作文考试情况:本次作文为半命题作文。
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好的文章观点鲜明,言辞流畅、精彩、严谨,旁征博引读书必定很多,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同时,卷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因而一定要加强练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这份模测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重点检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对中考题型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9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20分钟完成。
二、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诗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语病 ,文学文化常识及应用文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课内诗歌,出自九年级下册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今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课外阅读,出自张岱的《姚长子墓志铭》,考察了实词、断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难度适合,很有指导性。
紧跟时事热点,文章为《光明日报》的《冠状病毒知多少》,考察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段落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概括提炼信息。
难度适中,很有指导性与前瞻性。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课内对《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查,其中《西游记》难度较低,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17小题考察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部分学生失分严重。
(五)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
课外的是记叙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概括文章内容、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悟题。
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部分:作文
作文是命题作文《宅当有为》,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诗句默写、”“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辨析”、“语病”、“文学文化常识”和“应用文”。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不错,得分率只有85%,其中“挣脱”读音错误太多,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不扎实。
1、诗歌鉴赏:第6小题得分率比较高。
第7小题失分率较高,3分的题大部分同学得2分,对作者感情把握掌握得不够牢固和全面。
2、文言文阅读:本题组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掌握不扎实。
第8题,本题考查的是实词的解释,比较简单,得分率达到85%,但个别同学由于掌握不够扎实导致选错。
第9题考查的是划分句子节奏,得分率较高。
第10、11题,做得一般,得分率达70%。
3、说明文阅读:12小题做的不错。
13、14小题有失分,对于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表达效果和说明方法及作用的题,部分同学闹混了,答题不规范。
15小题得分率比较高,基本没有失分
4、名著阅读:16小题得分率高,17 分的填空题部分同学几乎没得分。
5、记叙文阅读:课外阅读是《世界还很年轻》。
第18小题是找原因,从文中提炼信息,得分率在90%,个别同学基础回答得不全面,导致失分。
第19小题赏析句子,这是老师重点讲过的知识点,而且题目里给了赏析的方向得分率较高。
大部分同学能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第20小题考察的是分析人物形象。
失分的原因在只概括了人物性格没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题不规范,或者3分的题3点,只答出了2点。
概括能力不够。
第21小题考察的是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对题目要求的理解不够。
他考察的是标题的作用及对主旨的把握,失分的同学只答了作用,没答出主旨。
(三)作文
这里只是谈谈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对于这个作文,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懂得在细节中体现人物情感。
阅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颖,有不少同学的材料显得老套。
滥用词语,语句不通,语言匮乏。
不能很好地借助一些有效的表达方式突出主旨。
四、今后教学采取的措施
(一)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一向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板块,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将基础知识与阅读教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于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常见的语病都要讲清楚,严格训练,这不仅对“语文知识与运用”的答题有益,对学生的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切忌机械的记忆。
(二)现代文阅读: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一篇文章,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解读文本,不要脱离整体而孤立地支解文章的个别词句。
要训练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的时候,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还要结合题目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学会恰到好处地对比、烘托、铺垫等。
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的指导。
(三)古诗文阅读: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
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指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语句的通顺。
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言语感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可适当选择一些与课内文言文难度相当的,人文内涵较强的短文给学生训练,重点还是在夯实课内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向课外延伸。
我想,课外文言文,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内。
当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答课外文言文的技巧。
(四)作文:平时加强训练,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作不同的训练;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体验人间的温情。
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语文老师要义无返顾地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要担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会影响考试成绩,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只有阅读面广了,学生的知识面宽了,文化底蕴厚了,作文时才能行云流水,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