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难点与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直是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也是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进行改革与转型。

本文将探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

一、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现状: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庞大,但存在着粗放经营和无序竞争的问题。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和监管不力,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主体众多,竞争激烈,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价格波动较大,影响市场稳定运行。

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透明度低,导致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也进一步制约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

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依赖传统的现场交易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手段。

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信息不对称、成本较高,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和效益。

二、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转型路径针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发展转型路径,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朝着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市场监管不力,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影响市场效益。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市场正常运行。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和流通效率。

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信息透明度低,导致价格波动较大,制约了市场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和流通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市场优化升级,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保障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一、引言①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②然而,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市场健康发展。

③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二、问题分析⒈价格波动问题①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影响农民积极性。

②价格波动主要受供需关系、市场垄断、天气等因素影响。

⒉信息不对称问题①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导致农民无法准确了解市场需求,造成库存积压和销售困难。

②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由信息渠道不畅、信息不及时等因素引起。

⒊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问题①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

②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主要是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解决思路⒈优化价格形成机制①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增加价格形成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②完善农产品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市场行情信息。

③鼓励合作社等组织形成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联合体,平稳推进产品上市。

⒉加强信息化建设①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平台,提供交易信息、市场需求等数据共享。

②推广使用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③加强农产品市场调研,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的分析和预测。

⒊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①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并强化产品质量检验和监督抽检。

②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

③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①相关统计数据和报告。

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规定和政策文件。

③市场调研报告和分析。

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报告。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①农产品期货市场:指可通过交易所等机构进行标准化农产品合约交易和风险管理的市场。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转型和发展。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农产品的价格、质量、产地等信息并不对消费者透明,导致市场价格难以形成有效竞争,也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

市场中存在许多无证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缺乏有效监管和管理,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换代是必然趋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进行发展和转型。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采取以下发展转型路径。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

建立农产品价格信息公示系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端技术,及时公布农产品的价格、产地等相关信息,让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到农产品的真实情况。

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打击无证经营和假冒伪劣产品,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制度,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向现代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鼓励企业进行市场整合和资源共享,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和竞争力。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

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销售额。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着转型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推动现代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认知度以及促进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可以推动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迈向更加健康、高效和有竞争力的方向。

整改农产品市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整改农产品市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整改农产品市场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不达标、信息不对称、行业监管不到位以及农民收益低等。

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达标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普遍存在着质量安全问题。

其中,农残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健康和信心。

此外,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也导致了部分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 信息不对称在农产品交易中,信息的对称性常常缺失。

消费者很难获得准确的信息来判断商品的品质和价格;而生产者则无法迅速获取市场需求的信息。

这使得市场交易双方难以形成有效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3. 行业监管不到位农产品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手段和完善体系。

当前,大部分地区监管机构在监督执法上力度不够,对违法行为缺乏打击力度。

这导致了农产品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商品泛滥。

4. 农民收益低农村居民是农产品产业链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规模小的原因,农民经常处于弱势地位。

一方面,生产成本高、销售渠道单一、利润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直接面临市场风险和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1. 加强质量监管和安全保障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

完善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评价体系,并加大对无证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力度。

同时,推动企业自律,在生产过程中确保使用合格、环保的种植技术和施肥措施。

2. 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信息透明和共享。

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搭建线上交易平台,让买卖双方能够直接沟通和交流。

同时,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产品信息和市场行情,以满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需求。

3. 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督执法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加强对农产品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并实施分类监管措施。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转型路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减少,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转型路径。

一、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总体规模已达到数万亿人民币,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品种丰富、质量参差不齐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品种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农产品。

由于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存在一定的中间环节,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3. 技术落后、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各个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导致了价格波动大、交易不透明等问题。

市场中缺乏先进技术的运用,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

4. 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秩序混乱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小散农户和小微型企业,市场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市场经营秩序混乱,竞争不充分,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信用不足。

二、转型路径探讨1. 提高市场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信息化水平是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可以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加大信息技术投入、推动全国范围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共享等方式,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2. 加强质量监管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标准化建设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

可以通过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推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等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3. 加强市场组织化建设加强市场组织化建设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方式,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1.引言在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以期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进和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2.市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2.1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机制相对薄弱,导致市场失去了秩序和公平。

需要建立更为完善和严格的监管机制,包括制定具体的市场规则与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监管部门。

2.2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市场纷乱和失序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建立信息互通的平台,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动态价格,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便利。

3.市场流通环节的问题3.1 分散的产地与终端市场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着产地与终端市场之间的分散问题,导致物流成本高昂和运输效率低下。

应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产地和终端市场的联系,优化流通环节,提高市场运转的效率。

3.2 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市场信任度的重要因素。

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和安全监管措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

4.市场经营模式的问题4.1 市场主体单一当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市场主体单一的问题,主要由少数大型批发商主导,导致市场垄断和价格操纵现象。

应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增加市场竞争,提高市场的效率。

4.2 市场经营方式陈旧目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方式相对陈旧,主要依靠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

应推动市场向线上转型,建立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交易效率和便利性,促进市场的发展。

5.发展思路5.1 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市场秩序和公平。

5.2 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动态价格,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与透明。

5.3 优化流通环节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与产地和终端市场的联系,优化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运转的效率。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a r t p t s h s e s tn h d a sbi m n,oti a e m i bd , n noao n f m h a e s u l ia o , a wr et lh et f e n r t a y a nvtn a e s c c a gli r e a s s r gm k no di i o
农 产品批发市 场是 我 国农 产 品市场 体 系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是农产 品流通 的主渠道和 中心环节 。农 产 品批 发市场 的
业 结构 和农 产品商 品 品种结构 , 成专业 化 、 形 规模 化的农 产 品商品基地 , 实现农业产业化 。 目前不 少农 民依 托批发 市场
发展“ 订单 ” 务 , 业 防止 了盲 目种 植导 致 的“ 货贱 伤农 ” 极大 , 地提高了农 民的收 入水 平。农产 品批发市 场 的建 立 , 带动 还 了交 通运输 、 讯 、 通 旅游 、 饮业 、 工 业 、 餐 加 商业 、 服务 业 等产 业 的发展 。据初 步统计 , 在农 产 品市场 流通 过程 中, 从农 产 品的产地收购 、 分选 包装 、 输 , 运 到批 发 市场 的商 品批 发 、 采 购 , 国约有 500万人在从事农产 品的批发活 动 , 中相 当 全 1 3 其
Ke r A r utrlpo u t h lsl re ;Roomig a du ywods gi l a rd sw oeaemak t f r n n c u c m ;Srtg .g tae y
0 l m n dU 睁州 te gi l rl r ut Wh l a Mak tn1 ia f ̄ ig n I a h A r u ua P o c ct d s o sl re i 3 n e e h m n C lg , et oe w i le 纽唔U i r t W i ̄ , h dn 2 1 1 n e i , e ag Sae g 60 ) v sy f n 6

关于农贸市场管理和改造提升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贸市场管理和改造提升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贸市场管理和改造提升的调研报告农贸市场是城市中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获取新鲜农产品的主要途径。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不善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很多农贸市场存在一些不正规、不卫生的现象,需要进行管理和改造提升。

本调研报告将从管理、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关问题和对策。

一、管理问题1.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农贸市场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存在多头管理和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市场管理混乱,监管难度加大。

对策:应建立健全农贸市场管理机构,明确市场管理主体,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市场秩序。

2.市场管理水平低下:部分农贸市场存在无证经营、乱停乱放现象,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较低,导致市场环境脏乱差。

对策:加强市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加大对市场的监督力度,对无证经营行为进行取缔和处罚。

二、环境问题1.卫生条件差:部分农贸市场存在卫生条件差、污水处理不当、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消费意愿。

对策:加大对农贸市场环境的整治力度,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改善卫生设施,提高市场卫生水平。

2.环境污染严重:部分农贸市场周边存在大量车辆停放和噪音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市场的经营和消费环境。

对策: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管理和整治,设置合理的停车场,加强噪音控制,提高市场周边环境质量。

三、设施问题1.基础设施老化:部分农贸市场的建筑物、水电设施等存在老化和损坏现象,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营。

对策:对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修缮建筑物,更新水电设施,提供良好的场地和设施。

2.停车场不足:部分农贸市场周边缺乏合理的停车场,导致市民难以驾车前往购买农产品。

对策:加强停车场规划和建设,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方便市民的购物需求。

四、服务问题1.服务态度不佳:部分农贸市场的职工服务态度不好,对待顾客不热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对策:加强对市场职工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注重顾客满意度,加强市场形象和品牌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难点与对策*——基于浙江、山东两省的调查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曾寅初内容提要:根据我们对浙江、山东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调查,我们认为不规范政策环境下的市场“模糊”运行、确保客源的过度竞争造成的市场盈利空间狭小、以及对时常企业的公共支持缺位造成的市场公益功能不完善,是影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难点。

国家可以通过明确市场的公益性、加强对公益功能建设的支持、改善市场的竞争秩序等对策,引导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升级改造、流通政策Abstracts: Using investigation data and materials in Zhejiang and Shandong Provinces, we found that the vague performance under the non-formal policy environment, the low profit level caused from excess competition, and the weakness of public goods supply function caused from the lack of policy support ar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wholesale market upgrading in China.Key Words: Agricultural wholesale market, market upgrading, marketing policy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后,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产地市场兴起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并行发展,从民间自发形成到政府推动建设的过程(李泽华,2002)。

到2002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总数已经发展到4150个,其中:蔬菜和果品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最多,占到批发市场总数的52%,其次是粮食和油料市场占16%,水产品和畜产品市场占15%。

在全部农产品中蔬菜与果品经过批发市场的比例已经超过60%,在山东等主产地更是超过了80%。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额3461亿元,基本构成了一个覆盖城乡,连接产地和销区的农产品流通核心网络体系1。

*本文得到教育部“十五”“211工程”项目《流通经济与物流管理》的资助。

农业食品资源经济研究2006/2 Journal of Agro-Food & Resource Economics 1(2) September 2006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着基础设施差、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叶兴庆,2000;李明生等,2002)。

因此,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都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张玉香,2005)。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存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虽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是对于升级改造大都持消极观望的立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的核心作用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利用对浙江、山东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实地调查资料,来分析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难点与对策。

一、不规范的政策环境与批发市场的“模糊”运行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在没有非常规范的政策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升级改造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外部政策环境的制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用地取得和税收问题。

第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土地取得问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办需要取得土地。

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部分在紧靠城市的边缘,那里的土地本身价值已经很高,或者土地升值潜力巨大。

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用地标准,通过怎样的程序获得?对此国家没有非常明确的政策规定。

目前,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用地,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一、土地取得的程序问题。

当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作为商业用地或者工业用地取得时,必须经过招标的程序。

而招标之前,必须准备好所有的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完全是按照预定土地进行的。

一旦招标失败,则所有的设计都将作废。

第二、土地转让的类型问题。

像杭州那样,作为商业用地来转让则价格高得惊人(即使是作为工业用地,价格也不低)。

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很难像大型商城那样,进行多层的开发建设,一般只能是一层的建筑。

土地的利用率不像其他商业用地那样高。

如果完全按照商业用地价格,则批发市场仅此一项的成本就会高地惊人,企业经营将很难成立。

此外,一般城市建设中对绿地比例的要求,也使得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很难执行。

第三,土地取得的审批问题。

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取得建设用地并不十分容易。

企业型的批发市场、例如杭州的笕桥等待可迁移的用地已近三年,而杭州粮油虽然新迁了地址,然1根据商务部《中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表2数据计算整理。

而新址的用地确是暂时租借的。

济南七里堡在年底取得了建设用地许可,鲁中果品已经在补交了罚款之后获得了用地权,而义乌农贸城等批发市场,土地仍然是个遗留问题。

土地的取得困难,一方面与城市规划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考虑不够,没有预留土地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土地出让的政策有关,主要是没有专门针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用地政策。

我们不否认有些企业利用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名义,实际上是要大量“圈地”。

但是,就我们在浙江和山东所调查的市场而言,基本不存在上述问题。

第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税收问题如果严格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规定,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批发市场上的购销商征税,则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

所以,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购销商采取“避税”措施,是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其购销商的“避税”是人所共知无法回避的事实。

一般的方法是,无论是对批发市场,还是对购销商都采取定额税的方式。

这种税制规定根本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局面,提醒我们能不能对农产品流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

从流通领域调节农产品供求,本来就应该成为我国农业政策的的重要选择。

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对于不规范的政策环境采取了“模糊”运行对策。

也就是说,在政策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的前提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自己通过在用地取得和税收上的“不规范获益”,来弥补因此而要承担的支出。

根据我们的调查,虽然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采用的与一般企业相同的经营方式,但是如果严格按照一般企业进行规范的运作,那么很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将会因为无法赢利而不可能正常运转。

目前之所以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正常运转,是因为它们面对“不规范”的外部政策环境,采取了“模糊”对策。

土地取得上的“模糊”对策,以及通过与税务部门的“谈判”而确定的定额税收等,都是其典型的表现。

因为这些“模糊”对策的存在,虽然使得批发市场的“形象”受到了影响,但是却保住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生存的根基。

实际上,无论人们是否承认,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点在我国的一些行政部门也有认同。

例如农业部在制定《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时,就指出“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公益性、基础性事业,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应当作为政府当前优先、重点支持的事业,推动其快速发展”。

并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是《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但是,实际上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性质,并没有具体体现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有关政策上,特别是用地取得和税收等政策上。

在这种情况农业食品资源经济研究2006/2 Journal of Agro-Food & Resource Economics 1(2) September 2006下,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虽然可以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水平,但在同时,由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行规范化、透明化,反而会动摇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模糊”对策的运行基础。

试问哪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愿意“自掘坟墓”、勇当“先躯”2呢?二、确保客源的过度竞争与批发市场的赢利空间在上述不规范的政策环境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往往不得不通过降低收费水平来确保客源,于是如何负担因为升级改造而带来的成本上升,成为制约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的重要原因。

根据调查,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如下赢利途径(表1):第一,收取摊位费,一般是指需要在批发市场拥有固定摊位的经营品种,例如粮油、副食、水产等。

具体征收方式包括:(1)按照固定收费标准,一年一收;(2)摊位招标,一年或者半年一收;(3)摊位除了按照收费固定标准收费外,对选号顺序进行招标收费等。

第二,收取交易手续费,一般是指在批发市场不需要拥有固定摊位的经营品种,例如蔬菜、水果等。

具体征收方式包括:(1)只按照交易额征收一定比例的手续费;(2)只按照进场时不同吨位的车辆、不同的品种收取不同标准的车辆进场费;(3)进场时预交手续费,出场根据交易情况结算;(4)同时征收手续费和进场费。

一般的交易手续费在2-4%之间,个别低于2%。

表1 调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赢利模式2批发市场的老总们刻意将先驱的“驱”字改为捐躯的“躯”。

注:调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简称:1、银座:山东银座圣洋物流中心,2、鲁果品:山东淄博中批发市场,3、鲁蔬菜:鲁中蔬菜批发市场,4、七里堡:山东省济南七里堡蔬菜批发市场,5、寿光:山东蔬菜批发市场,6、杭笕桥:杭州笕桥蔬菜批发市场,7、浙农都:浙江省农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8、浙义乌:浙江省义乌农贸城,9、杭粮油:浙江杭州市粮油批发市场,10、杭果品:浙江杭州果品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查。

第三,对于设施比较先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业务自身的收入往往不能抵偿支出,所以通常需要以其它业务收入来补充。

从调查情况看,各个农产品批发市场选择的赢利模式是不一样的,即使采用同样的赢利途径,各个批发市场设置的具体措施也是很不一样的(表1)。

由于我国农产品购销商的进入门槛非常低,农产品购销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农产品批发业务单位利润水平已经很低。

在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赢利模式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通过收取租金或者入场费的方式,与农产品购销商之间分享农产品批发的利润空间。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着同行的激烈竞争的局面下,农产品批发市场经常陷入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和培育客户(购销商)的两难选择之中。

因此,可以认为各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收费标准都是在权衡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后作出的一种“均衡”选择。

由于企业对自身经营财务数据的高度防范意识,我们在调查中无法得到各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业绩数据,只能得到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对自己经营业绩的自我评估情况。

也许是因为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都是较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缘故,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第一,所有的调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2003年都是赢利的,当然其中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例如浙江义务农贸城等)的主要赢利来源不是农产品批发业务,而是其它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