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要求,采用了高效 燃烧器、余热回收装置等节能设备,降低了锅炉 房的能耗和排放。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为了实现高效的节能减排效果,选用了一些高性能的设备,导致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运行维护难度较大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节能减排设备,对运行维护人员的 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实施方法
通过CAD等设计软件进 行布局规划,结合现场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
化。
空间优化策略与技巧
01
02
03
04
设备紧凑化
选用体积小、效率高的锅炉设 备,减少占地面积。
空间立体化
充分利用锅炉房的垂直空间, 进行设备的上下叠放或吊装。
管道优化
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连接方式 ,减少管道占用空间。
采光与通风
多元化能源利用
未来锅炉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能源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THANK YOU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01
内容要求
02
明确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
技术支持等。
阐述应急资源调查与评估情况,包括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03
场所等资源的配置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报警 、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方面的要 求。
明确后期处置和恢复重建的要求,包 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 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内容。
辅助设备配置方案
水处理设备
为保证锅炉水质,需配置水处理 设备,包括软化器、除氧器等。
燃料供应设备
根据燃料类型,配置相应的燃料 供应设备,如煤斗、油罐、燃气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四篇共77页文档

第一篇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1)1.1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2)1.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2)1.3煤种判别: (2)第二章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 (2)2.1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 (2)2.2受热面的布置 (3)2.3汽水系统 (3)第三章:燃料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3)第四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5)第五章:燃烧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9)第六章:凝渣管设计和热力计算 (14)第七章:高温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7)第八章:低温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3)第九章: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7)第十章: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36)第十一章: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 (41)参考文献 (41)第一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1.1元素分析数据校核:1.收到基元素成分的计算:=25.74%M ar =22.0% AarK r =(100- M-A ar)/100=52.26%arC ar=35.28% S ar=0.16%H ar=3.24% O ar=12.54%N ar=1.05%2.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C ar+H ar+O ar+N ar+S ar+M ar+A ar=35.28 + 3.24 + 12.54 + 1.05 + 0.16 +22.0 + 25.74=1001.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1.干燥基灰分的计算: A d=33.0%2.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Q daf,ne t,p=(Q ar,net+25×M ar)×100/(100-M ar-A ar)=26712.59(kJ/kg)3.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门德雷也夫公式计算值)的计算Q daf,p=339C daf+1030H daf-109(O daf-S daf) =26685.2(kJ/kg)Q daf,p-Q daf,p=34363.450-34393.23=-27.39(kJ/kg)1.3煤种判别:1.煤种判别由燃料特性得知:≤20%因为V daf=55.0% ,10%<Vdaf所以煤种为褐煤第二章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2.1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选择Π形布置的理由如下:1.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2.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4.机炉之间的连接管道不长。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200th高压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院(系):基层教学单位: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年××月××日×××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一、校核煤的元素分析数据和判别煤种1.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Car+Har+Oar+Nar+Sar+Mar+Aar=33.57%+2.22%+10.17%+0.57%+0.33%+29.65%+23.49%=100%2.以空气干燥基为基准的元素成分的计算(已知Mad=14.47)换算系数:K=(100-Mad)/(100-Mar)=(100-14.47)/(100-29.65)=1.216 空气干燥基元素成分:C ad=K×Car=1.216×33.57=40.82 H ad=K×Har=1.216×2.22=2.70O ad=K×Oar=1.216×10.17=12.37 N ad=K×Nar=1.216×0.57=0.69S ad=K×Sar=1.216×0.33 =0.40 Aad=K×Aar=1.216×23.49=28.56 3. 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Q ad,net,p = [Q ar,net,p+25.1(9H ar+M ar)]⨯100100adarMM---25.1(9H ad+M ad)=[19507+25.1⨯(9⨯2.22+29.65)]⨯(100-14.47)/(100-29.65)-25.1⨯(9⨯2.7+14.47)=24257.57(kJ/kg)4.煤种判别(1)V daf=48.37% , Q ar,net,p = 19.507 MJ/kg > 11.5 MJ/kg 高挥发分烟煤(2) Ad = Aar⨯100/(100-Mar)=23.49⨯100/(100-29.65)=33.3924% < Ad ≤ 34% 中灰分煤(3) Mar=29.65% , 22% < Mar ≤40% 高水分高挥发分煤(4) Sd= Sar⨯100/(100-Mar)=0.33⨯100/(100-29.65)=0.47Sd=0.47% ≤1% 低硫煤(5) ST=1300℃≤1350℃,Q ar,net,p = 19.507 MJ/kg > 12.5 MJ/kg易结渣煤综上,该煤为高水分,高挥发分,中灰分,低硫且易结渣的烟煤。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1. 题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机械类工厂的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台SZL4-1.25-P型炉2. 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核内容与方法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主要考核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方案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 设计具体任务1)设计概述2)设计原始资料3)设计内容3.1)热负荷计算3.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3.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3.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3.5)引,送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6)运煤除灰渣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3.7)锅炉房设备明细表3.8)设计主要附图5. 参考资料: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者:吴味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锅炉原理》陈学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3.《工业锅炉》张永照,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4.《锅炉原理》范从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5.《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刘新旺,科学出版社,20026.《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刘艳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杜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9.《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李善化,康慧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同济大学等院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12 月25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6、课程设计摘要(中文)热能动力设备和系统是电力生产和热能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和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锅炉本体结构的基本原理,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习锅炉热力过程的基本知识,理解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过程。
3. 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掌握锅炉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本体结构图,识别各部件并说明其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3. 能够运用锅炉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能源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锅炉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锅炉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锅炉本体结构、热力过程、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本体结构原理:讲解锅炉的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等,分析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及本体结构2. 锅炉热力过程:介绍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热力过程,分析各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热力过程3. 锅炉安全知识:讲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锅炉压力、温度控制,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安全与环境保护4. 锅炉运行维护:介绍锅炉的正常运行维护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锅炉本体结构原理第二周:锅炉热力过程第三周:锅炉安全知识第四周:锅炉运行维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锅炉本体及相关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基本资料1.锅炉额定蒸发量:De=670t/h2.给水温度:tgs=250℃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14.0MPa5.制粉系统:风扇直吹式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12℃9.过热蒸汽流程:10.再热蒸汽流程:汽轮机高压缸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汽轮机中压缸11.烟气流程:炉膛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二、煤质资料(设计煤种):元宝山褐煤碳C ar=39.3 % 氢H ar=2.7 % 氧O ar=11.2%氮N ar=0.6 % 硫S ar=0.9% 灰分A ar=21.3%水分M ar=24 % 挥发分V daf=37% 低位发热量Q ar,net,p=14580kJ/kgDT=1150℃ST=1300℃FT=1360℃三、锅炉概况本锅炉为Π型布置,自然循环煤粉锅炉。
锅炉燃用元宝山褐煤,采用中速磨磨煤,直吹送粉系统送粉,正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按假想切圆组织燃烧。
锅炉构架全部为钢结构,除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用支撑方式外,锅炉本体全部悬吊在顶板上。
锅炉外部配有外护板。
锅炉采用单锅筒,集中下降管,自然循环系统。
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出口处布置屏式过热器,水平烟道内装设高温一级过热器,尾部竖井依次布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水平烟道向室为膜式壁顶棚包墙管。
炉膛上部出口处,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8片前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1300mm,其后布置16片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676mm,高温过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之后,位于折焰角的斜坡上。
再热器分为高、低温两组,分别位于水平烟道及尾部竖井。
全部受热面采用悬吊和支撑结合的方式。
竖烟井深度7600mm,其上部布置省煤器,尾部竖井后侧布置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的气温调节,主蒸汽采用一、二级喷水减温,再热蒸汽采用烟气挡板,作升温调节,此外,在高温再热器进口处设有事故喷水装置,作为不得已时的降温措施。
【暖通】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例)

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Xxxxxxx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工艺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目录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二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机组的选择三水处理设备选择及计算四给水系统的选择与计算五水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六送引风系统设计七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八锅炉房的布置九设计总结十参考文献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一设计概况与原始条件1.设计概况:本设计为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整个设计要求设备选型准确合理、工艺流程布置顺畅、经济技术合理、燃料消耗低、初投资小。
根据锅炉房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进行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
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重要实践,本课设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原始条件:1)热负荷要求:由参考资料[1],当室外设计温度为18℃时,石家庄市采暖设计热指标为q=35.70W/m2。
建筑面积19×104m22)煤质资料:煤质为河北峰峰WⅡ烟煤,煤质成分为:Car=75.60%,Har=1.08%,Sar=0.26%,Oar=1.54%,Nar=0.73%,Mar=3.60%,Aar=17.19%,Qnet,ar=26010kJ/kg,Vdaf=4.07%3)水质资料:K+=Na+=10.58mg/L,Cl-=382mg/L,Ca2+=39.19mg/L,Mg2+=21.23mg/L,F e2+=0.4mg/L,NH4+=1.2mg/L,SO42-=316mg/L,CO32-=20mg/L,HCO3-=194mg/L,溶解氧=3.7mg/L4)气象资料:庄市采暖期天数为112天,室外平均温度为-0.6℃,室内采暖设计温度为18℃,大气压力为101.32kPa。
课程设计锅炉说明书解析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课程设计锅炉及锅炉房设备2009 级电气工程系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号 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 X完成日期 2012 年1月 8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2)1.1设计内容 (2)1.2设计基本要求 (2)第二章主要技术指标 (3)2.1工程概况 (3)2.2相关参数选择 (3)第三章锅炉机组的选择 (4)第四章给水及给水设备的选择 (5)4.1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 (5)4.2循环水泵扬程的计算 (5)4.3循环水泵的选择 (6)第五章定压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7)5.1膨胀容积的计算 (7)5.2定压装置及补水泵的选择 (7)5.3软化水设备及软化水箱的选择 (8)5.4鼓风机的选择 (8)5.5其他 (9)第六章水器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 (10)6.1循环水主干管的确定 (10)6.2天燃气总管径的确定 (10)第七章燃气及排烟系统 (11)7.1烟气量的计算 (11)7.2燃气及天然气泄露报警装置 (11)7.3循环水泵的选择 (12)第八章热工控制和测量仪表 (14)第九章锅炉房的布置 (15)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设计任务1.1 设计内容1、热水锅炉的选取;2、锅炉房水动力计算3、锅炉房水处理及烟风阻力计算4、热水锅炉房系统图5、热水锅炉房平面图1.2设计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了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2、在设计中着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做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分析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第二章主要技术指标2.1 工程概况本设计为一燃气热水锅炉房系统工艺设计,主要为石家庄某住宅小区采暖提供所需的热能。
2.2 相关参数的选择(1)供热热负荷:本设计位于石家庄,建筑面积46000m2,建筑高度为34 m,系统阻力30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班级:题目: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绪论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1) 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215℃2) 给水温度:tGS==540℃3)过热蒸汽温度:tGR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GR=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20℃9)蒸汽流程: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10)烟气流程: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五、燃料特性:(1)燃料名称:(2)煤的收到基成分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3)确定锅炉的基本结构采用单锅筒∏型布置,上升烟道为燃烧室及凝渣管。
水平烟道布置两级悬挂对流过热器。
布置两级省煤器及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
整个炉膛全部布满水冷壁,炉膛出口凝渣管簇由锅炉后墙水冷壁延伸而成,在炉膛出口处采用由后墙水冷壁延伸构成的折焰角,以使烟气更好的充满炉膛。
采用光管水冷壁。
对流过热器分两级布置,由悬挂式蛇形管束组成,在两级之间有锅炉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由进入锅炉的给水来冷却饱和蒸汽制成凝结水,回收凝结放热量后再进入省煤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采用两级配合布置,以节省受热面,减少钢材消耗量。
锅炉采用四根集中下降管,分别供水给12组水冷壁系统。
燃烧方式采用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
根据煤的特性选用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图锅炉本体结构简图第一章、辅助计算1、1锅炉的空气量计算在负压下工作的锅炉机组,炉外的冷空气不断漏入炉膛和烟道内,致使炉膛和烟道各处的空气量、烟气量、温度和焓值相应的发生变化。
对于炉膛和烟道各处实际空气量的计算称为锅炉的空气平衡量、在锅炉热力计算中,常用过量空气系数来说明炉膛和烟道的实际空气量。
锅炉空气量平衡见表11、2燃料燃烧计算1)燃烧计算:容积、理论干烟气容积、理论水蒸汽容需计算出理论空气量、理论氮容积、RO2积等。
计算结果见表表1-1燃烧计算表2)烟气特性计算:需要计算出各受热面的烟道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干烟气容积、水蒸汽容容积份额、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汽容积总份额、容积飞灰浓积,烟气总容积、RO2度、烟气质量、质量飞灰浓度等。
具体计算见表1-2烟气特性表3)烟气焓、空气焓、蒸汽焓的计算: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等所在烟气区域的烟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焓,并列成表格作为温焓表。
具体见表1-3、1-4、1-5、1-6对在锅炉受热面的各个部位的蒸汽或者空气的焓值进行计算,列成表格,作为温焓表。
具体见下表1-3烟气焓温表—用于炉膛、屏、高过的计算1-4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的计算1-5烟气焓温表—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1-6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空预器的计算(3)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见表1-71-7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第二章、炉膛校核热力计算2、1 校核热力计算步骤:1、计算炉膛结构尺寸及烟气有效辐射层。
2、选取热风温度、并依据有关条件计算随每kg燃料进入炉膛的有效热量。
3、根据燃料种类、燃烧设备的形式和布置方式,计算火焰中心位置的系数M。
4、估计炉膛出口烟温,计算炉膛烟气平均热容量。
5、计算炉膛受热面辐射换热特性参数。
6、根据燃料和燃烧方式计算火焰黑度和炉膛黑度。
7、计算炉膛出口烟温。
8、核对炉膛出口烟温误差。
9、计算炉膛热力参数。
10、炉膛内其他辐射受热面的换热计算。
具体见表3-9表3-1炉膛的结构数据炉膛热力校核计算2、2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第三章、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3、1 对流受热面计算步骤:1、假设受热面出口烟气温度,查取相应焓值。
2、根据出口烟焓,通过Qd =φ(I’-I’’+△aI oLF)计算对流传热量。
3、依据烟气侧放热量等于工质侧吸热量原理,求取工质出口焓和相应温度。
4、计算平均对流传热温差。
5、计算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及管壁污染系数。
6、计算工质侧对流放热系数。
7、计算管壁污染层温度。
8、计算烟气黑度,及确定烟气侧辐射放热系数。
9、计算对流放热系数K。
10、计算对流传热量。
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值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否则重新假设受热面出口烟温,重复上述计算。
3、2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屏式过热器在热力计算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在换热方式上,既受烟气冲刷,又吸收炉膛及屏间高温烟气的热辐射;2、屏式过热器属于中间过热器,其进出口处的工质参数在进行屏的计算时往往是未知数;3、屏与屏之间横向节距大,烟气流速低,且冲刷不完善。
所以某些交换参数不同于一般对流受热面。
屏的具体热力计算见下表屏的结构数据计算表屏的热力计算第四章、凝渣管的热力计算:4、1 凝渣管结构及其计算主要特点:1、和后屏过热器类似,也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
当管少于5排时,将有部分炉膛辐射热落在其后受热面上。
2、凝渣管区域都布置其它附加受热面。
3、凝渣管内为汽水混合物,在沸腾状态下进行换热,工质温度始终为饱和温度。
4、2凝渣管结构及计算:凝渣管总吸热量包含对流吸热量和辐射吸热量。
具体见下表凝渣管结构及计算第五章、高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高温过热器结构及传热计算:高温过热器分冷段和热段两部分。
蒸汽从屏出来后,先进入高温对流过热器冷段,经过二次喷水减温后进入高温对流过热器热段。
冷段在烟道两侧为逆流,热段在中间为顺流。
根据高温过热器结构尺寸对高温过热器进行热力计算,具体见下表高温过热器的结构尺寸高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5、2低温过热器的结构及热力计算:低温过热器的顶棚管在其上面,与低温过热器平行受热,与低温过热器相比面积很小,所以把顶棚管和低温过热器的面积相加,当作低温过热器的受热面积。
此时,低温过热器的蒸汽进口是顶棚管的入口。
具体热力计算见下表低温过热器的结构低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第六章、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高温省煤器结构及传热计算双级布置的省煤器应该分级计算对于管式空气预热器,按级单独进行热力计算。
双级布置时,高温空气预热器的出口风温可采用炉膛计算时的热风温度值,然后按一般对流受热面的计算步骤进行计算。
低温空气预热器在进行热力计算时,其入口的烟气温度和风温均为已知数,可用逐步逼近法确定排烟温度及其出口处风温。
具体热力计算见表6-13,6-15,6-17,6-19。
高温省煤器结构尺寸计算高温空气预热器结构及传热计算高温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尺寸低温省煤器结构及传热计算低温省煤器结构尺寸低温空气预热器结构及传热计算低温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第七章锅炉热力计算误差检查锅炉机组各受热面计算完成,依据最终计算的排烟温度值取校准锅炉排烟热损失、锅炉机组热效率以及锅炉计算燃料消耗量。
同时,以高温空气预热器出口风温,校准炉膛辐射吸热量。
具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见表5-1、表5-2尾部受热面热力计算误差检查整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心得体会参考文献1.李加护等主编.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2.冯俊凯等主编.锅炉原理及计算(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叶江明主编.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4.樊泉桂主编,阎维平副主编.锅炉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5.贾鸿祥主编.锅炉例题习题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