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范例)
锅炉第二版课程设计

锅炉第二版课程设计1. 简介本课程设计是基于锅炉第二版的教材,主要面向锅炉的学习者,旨在通过锅炉的结构、原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介绍,让学习者了解锅炉的基本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为以下几点:1.熟悉锅炉的基本概念;2.理解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4.熟悉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锅炉的基本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定义、分类、用途等,让学习者对锅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2 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排、过热器、再热器、空预器、除尘器、脱硫器等,以及锅炉的工作原理、热力循环和水循环等方面的内容。
3.3 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内容,包括锅炉的运行控制策略、操作控制技巧、运行参数的调整等。
3.4 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本部分主要介绍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面的内容,包括锅炉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流程、日常维护检修等方面的内容。
4. 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讲授法:通过讲授来介绍锅炉的相关知识,让学习者了解锅炉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2.案例法: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锅炉的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内容,让学习者了解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3.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来促进学习者的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锅炉相关知识的理解。
5. 课程设计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习者对本课程设计内容的掌握情况,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期中考试:对学习者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核。
2.实验报告:对学习者在锅炉调整、控制和运行方面的操作技巧、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3.期末论文:要求学习者对本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锅炉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做出探讨和思考。
600NW锅炉课程设计

600NW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600NW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
2.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3.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了解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600NW锅炉的运行状况,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对锅炉热效率进行简单计算,评估锅炉运行效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锅炉的基本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锅炉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锅炉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600NW锅炉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锅炉理论知识,但对实际操作和安全知识掌握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职业素养。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锅炉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600NW锅炉的构造,包括炉膛、燃烧器、受热面、空气预热器等主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对应教材第1章)2. 锅炉参数及热效率计算:讲解锅炉的主要参数,如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并教授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对应教材第2章)3. 锅炉安全运行与防护措施:介绍锅炉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原因及防护措施,如爆炸、泄漏等,并讲解应急预案。
(对应教材第3章)4. 锅炉运行维护与操作:教授锅炉的日常运行维护方法,如清洗、除垢、检查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四篇共77页文档

第一篇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1)1.1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2)1.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2)1.3煤种判别: (2)第二章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 (2)2.1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 (2)2.2受热面的布置 (3)2.3汽水系统 (3)第三章:燃料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3)第四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5)第五章:燃烧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9)第六章:凝渣管设计和热力计算 (14)第七章:高温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7)第八章:低温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3)第九章: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7)第十章: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36)第十一章: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 (41)参考文献 (41)第一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1.1元素分析数据校核:1.收到基元素成分的计算:=25.74%M ar =22.0% AarK r =(100- M-A ar)/100=52.26%arC ar=35.28% S ar=0.16%H ar=3.24% O ar=12.54%N ar=1.05%2.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C ar+H ar+O ar+N ar+S ar+M ar+A ar=35.28 + 3.24 + 12.54 + 1.05 + 0.16 +22.0 + 25.74=1001.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1.干燥基灰分的计算: A d=33.0%2.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 Q daf,ne t,p=(Q ar,net+25×M ar)×100/(100-M ar-A ar)=26712.59(kJ/kg)3.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门德雷也夫公式计算值)的计算Q daf,p=339C daf+1030H daf-109(O daf-S daf) =26685.2(kJ/kg)Q daf,p-Q daf,p=34363.450-34393.23=-27.39(kJ/kg)1.3煤种判别:1.煤种判别由燃料特性得知:≤20%因为V daf=55.0% ,10%<Vdaf所以煤种为褐煤第二章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2.1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选择Π形布置的理由如下:1.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2.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4.机炉之间的连接管道不长。
锅炉课程设计600

锅炉课程设计600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学会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了解锅炉的定义、分类和性能参数。
2.掌握锅炉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
3.熟悉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理解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5.掌握锅炉的安全技术和环保要求。
6.能够熟练使用锅炉相关的计算软件。
7.具备锅炉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8.学会锅炉的运行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9.能够进行锅炉的维护保养和节能改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1.锅炉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热量传递和压力升高原理。
2.锅炉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
3.锅炉的运行机制:包括启动、运行、停炉和事故处理过程。
4.锅炉的选型:包括锅炉类型选择、容量计算和参数确定。
5.锅炉的安装:包括安装程序、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6.锅炉的调试:包括调试步骤、参数调整和性能检测。
7.锅炉的维护:包括维护内容、维护方法和维护周期。
8.锅炉的节能改造:包括节能原理、改造方法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熟悉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暖通】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例)

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Xxxxxxx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工艺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目录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二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机组的选择三水处理设备选择及计算四给水系统的选择与计算五水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六送引风系统设计七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八锅炉房的布置九设计总结十参考文献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一设计概况与原始条件1.设计概况:本设计为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整个设计要求设备选型准确合理、工艺流程布置顺畅、经济技术合理、燃料消耗低、初投资小。
根据锅炉房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进行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
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重要实践,本课设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原始条件:1)热负荷要求:由参考资料[1],当室外设计温度为18℃时,石家庄市采暖设计热指标为q=35.70W/m2。
建筑面积19×104m22)煤质资料:煤质为河北峰峰WⅡ烟煤,煤质成分为:Car=75.60%,Har=1.08%,Sar=0.26%,Oar=1.54%,Nar=0.73%,Mar=3.60%,Aar=17.19%,Qnet,ar=26010kJ/kg,Vdaf=4.07%3)水质资料:K+=Na+=10.58mg/L,Cl-=382mg/L,Ca2+=39.19mg/L,Mg2+=21.23mg/L,F e2+=0.4mg/L,NH4+=1.2mg/L,SO42-=316mg/L,CO32-=20mg/L,HCO3-=194mg/L,溶解氧=3.7mg/L4)气象资料:庄市采暖期天数为112天,室外平均温度为-0.6℃,室内采暖设计温度为18℃,大气压力为101.32kPa。
锅炉课程设计(范例)

《电厂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1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目录第一章锅炉设计的任务及热力计算的作用和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锅炉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设计计算的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辅助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炉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屏式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烟道对流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锅炉的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符号与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 符号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00wm锅炉课程设计

600wm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600wm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热力学在锅炉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热效率、蒸发量等。
3. 学生能够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如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的简单故障分析和处理。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估算和分析。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锅炉操作流程的模拟演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锅炉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锅炉操作过程中安全、严谨的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600wm锅炉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力学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锅炉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600wm锅炉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热力学在锅炉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 锅炉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热力学基本概念在锅炉中的应用2. 锅炉参数计算:讲解锅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热效率、蒸发量等。
教学大纲:- 热效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蒸发量的计算及实际应用3. 锅炉安全知识:介绍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包括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等。
教学大纲:- 压力容器安全常识- 防火防爆措施及应急预案4. 锅炉操作流程: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锅炉的操作流程。
教学大纲:- 锅炉启动、运行、停炉操作流程- 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方法5.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锅炉设备,进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00mw锅炉课程设计

100mw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100MW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锅炉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掌握100MW锅炉的运行参数,如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并了解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3. 学生了解100MW锅炉的燃料种类及其特性,明确不同燃料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100MW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
2. 学生具备100MW锅炉操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启停、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等。
3. 学生能够运用锅炉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的热效率,并对锅炉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能源事业,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了解100MW锅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锅炉运行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和评估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100MW锅炉的典型结构。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基本知识2. 锅炉工作原理:热力学原理在锅炉中的应用,水循环过程及蒸汽生成。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工作原理3. 锅炉主要部件及功能: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主要部件4. 锅炉运行参数:蒸发量、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参数5. 锅炉燃料种类及特性:煤、油、气等燃料的燃烧特性及其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 锅炉燃料6. 锅炉操作与运行:启动、运行监控、停车及事故处理等操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六章 锅炉操作与运行7. 锅炉热效率计算与评价:运用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热效率,评价锅炉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目录1第一章锅炉设计的任务及热力计算的作用和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锅炉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设计计算的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辅助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炉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屏式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烟道对流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锅炉的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符号与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 符号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2)附录2 课程设计例题——2102t/h超临界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5)第一部分热力计算书 (5)第二部分结构计算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 锅炉设计说明书示例 .. (53)附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一、课题2012 t/h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的设计布置与计算二、目的和任务目的:1)运用原理课所学知识, 并加以巩固充实和提高;22)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3)培养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4)培养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5)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任务:1)完成2012 t/h锅炉的整体布置和热力计算;2)写出热力计算书3)绘出锅炉本体纵向剖面图;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锅炉设计原始数据煤质资料(设计煤种):碳C ar=56.59 % 氢H ar=2.69 % 氧O ar=2.93%氮N ar=0.94 % 硫S ar=0.75% 灰分A ar=29.60%水分M ar=6.50 % 挥发分V daf=26.76% 低位发热量Q ar,net,p=21280 kJ/kg DT=1210℃ST=1430℃FT=1480℃锅炉参数(BMCR):过热蒸汽流量D gr2012t/h过热蒸汽压力p gr17.42 Mpa过热蒸汽温度t gr528℃(注:**——学号后2位数字)再热蒸汽流量D zr1858 t/h再热蒸汽压力(进口/出口)p zr1/p zr2 4.03/ 3.85 Mpa再热蒸汽温度(进口/出口)T zr1/T zr2333/ 528℃给水压力p gs18.92 Mpa给水温度t gs283℃燃烧方式四角布置、切向燃烧当地大气压:100.7 kpa空气中含水率10克/千克干空气制粉系统型式中速磨煤机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再热蒸汽调温方式:摆动式燃烧器表1 锅炉各受热面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受热面名称炉膛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转向室低温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过量空气系数 1.2 1.2 1.2 1.2 1.22 1.22 1.24 1.26 1.343(出口)表2 锅炉各受热面出口的介质压力受热面名称省煤器汽包包复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低温再热器末级再热器介质压力(出口),Mpa18.70 18.67 18.34 18.05 17.70 17.42 3.95 3.854课程设计例题——2012t/h超临界煤粉锅炉热力计算第一部分热力计算书锅炉参数(BMCR)与煤质序项目符号单位数值号1 过热蒸汽流量D gr t/h 20122 过热蒸汽压力p gr MPa 17.423 过热蒸汽温度t gr℃5284 再热蒸汽流量D zr t/h 18585 再热蒸汽压力(进口/出口) p zr MPa 4.03/3.856 再热蒸汽温度(进口/出口) t zr℃333/5287 给水压力p gs MPa 18.928 给水温度t gs℃283煤质资料(兖州烟煤)1 收到基碳C ar% 56.592 收到基氢H ar% 2.693 收到基氧O ar% 2.934 收到基氮N ar% 0.945 收到基硫S ar% 0.756 收到基灰分A ar% 29.607 收到基水分M ar% 6.58 空干基水分M ad% 2.109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 26.7610 低位发热量Q ar,net,p kJ/kg 2128011 变形温度DT ℃121012 软化温度ST ℃143013 流动温度FT ℃148014 可磨性指数HGI - 62注1:制粉系统: 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注2:环境温度:25℃;主要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BMCR)序号项目符号单位数值锅炉参数1 过热蒸汽流量D gr t/h 210252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p gr MPa 25.43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t gr℃5284 再热蒸汽流量D zr t/h 17615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P zr1MPa 4.726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P zr2MPa 4.527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t zr1℃3228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t zr2℃5289 给水压力p gs MPa 29.3310 给水温度t gs℃282热损失及热负荷11 排烟热损失q2% 5.36412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 013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 0.7314 散热损失q5% 0.215 其它损失q6% 016 制造厂裕度q7% 0.0617 锅炉热效率ηgl% 93.6518 燃料消耗量 B kg/s 69.0419 计算燃料消耗量B j kg/s 68.5420 炉膛容积热负荷q v kW/m3 85.8321 炉膛截面热负荷q a MW/m2 4.85522 燃烧区热负荷q r MW/m2 1.78623 排烟温度t py℃13224 过热器喷水温度t ps℃28225 过热器喷水量(第一级)D jw1t/h 53.026 过热器喷水量(第二级)D jw2t/h 31.0烟气温度27 炉膛(下炉膛)出口t yl2℃136528 分隔屏进口t yf1℃136529 分隔屏出口t yf2℃116730 后屏进口t yh1℃116731 后屏出口t yh2℃105532 末级再热器进口t yz1℃105533 末级再热器出口t yz2℃93834 水冷壁后墙悬吊管进口t yx1℃93835 水冷壁后墙悬吊管出口t yx2℃92836 末级过热器进口t yg1℃928 637 末级过热器出口t yg2℃76738 蒸汽冷却管进口t yq1℃76739 蒸汽冷却管出口t yq2℃76240 低再垂直部分进口t yc1℃76241 低再垂直部分出口t yc2℃73042 转向室省煤器悬吊管进口t ys1℃73043 转向室省煤器悬吊管出口t ys2℃71644 低再水平部分进口t yd1℃71645 低再水平部分出口t yd2℃52046 省煤器进口t ym1℃52047 省煤器出口t ym2℃37648 空气预热器进口t yk1℃37649 空气预热器出口t yk2℃132工质温度50 分离器出口t f2℃42551 分隔屏进口t g1℃43752 分隔屏出口t g2℃48453 后屏进口t h1℃47354 后屏出口t h2℃51655 末级再热器进口t z1℃48056 末级再热器出口t z2℃56957 水冷壁后墙悬吊管进口t x1℃42158 水冷壁后墙悬吊管出口t x2℃43359 末级过热器进口t g1℃50860 末级过热器出口t g2℃57161 蒸汽冷却管进口t q1℃43362 蒸汽冷却管出口t q2℃43363 低再垂直部分进口t c1℃45464 低再垂直部分出口t c2℃48065 转向室省煤器悬吊管进口t s1℃433/32966 转向室省煤器悬吊管出口t s2℃436/33167 低再水平部分进口t d1℃32268 低再水平部分出口t d2℃45469 省煤器进口t m1℃28270 省煤器出口t m2℃32471 空气预热器进口t k1℃2572 空气预热器(一/二次风出口t k2℃328/335烟气平均流速773 后屏w yh m/s 8.2874 末级再热器w yz m/s 8.5975 水冷壁后墙悬吊管w yx m/s 10.3576 末级过热器w yg m/s 11.4077 蒸汽冷却管w yq m/s 12.2578 低再垂直部分w yc m/s 12.7279 省煤器悬吊管w ys m/s 10.9680 低再水平部分w yd m/s 10.8881 省煤器w ym m/s 8.6282 空气预热器w yk m/s 16.86吸热量83 过热蒸汽吸热量Q gr kW 125861084 再热蒸汽吸热量Q zr kW 29194085 包复过热器Q bf kW 5400086 分隔屏Q fg kW 12896087 后屏Q h kW 9890088 末级再热器Q z kW 9842089 末级过热器Q g kW 12735090 低再垂直部分Q c kW 2861091 省煤器悬吊管Q x kW 537092 低再水平部分Q s kW 16285093 省煤器Q m kW 12152094 水冷壁Q sl kW 69189095 空气预热器Q k kW 195010烟气、空气流量96 进预热器一次空气G k11kg/h 34588897 进预热器二次空气G k21kg/h 192085298 进预热器烟气G y1kg/h 261737699 一次空气调温风量G k10kg/h 166752100 出预热器一次空气G k12kg/h 241560 101 出预热器二次空气G k22kg/h 1885915 102 出预热器烟气G y2kg/h 2756696 103 空气到烟气漏风量dG y kg/h 139320 104 一次空气到二次空气漏风dG12kg/h -10800 105 二次空气到烟气漏风dG2y kg/h 24120 106 一次空气到烟气漏风dG1y kg/h 1152008空气平衡计算表受热面炉膛分隔屏后屏末再后墙悬吊管末过α′1.2 1.2 1.2 1.2 1.2 1.2 α〞1.2 1.2 1.2 1.2 1.2 1.22 αpj1.2 1.2 1.2 1.2 1.2 1.21受热面蒸汽引出管低再垂直段转向室低再水平段省煤器空预器α′1.22 1.22 1.22 1.22 1.23 1.25 α〞1.22 1.22 1.22 1.23 1.25 1.32 αpj1.22 1.22 1.22 1.225 1.24 1.285燃料燃烧计算表序号项目符号单位计算依据或公式数值1 理论空气容积v0Nm3/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0.0333Oar=0.0889(61.54+0.375³0.62)+0.265³3.65-0.0333³8.636.17142 RO2容积v RO2Nm3/kg 0.01866(Car+0.375Sar)=0.01866(61.54+0.375³0.62)1.15273 理论氮气容积v N20Nm3/kg 0.79v0+0.008Nar=0.79³6.1714+0.008³0.984.88324 理论干烟气容积v gy0Nm3/kg V RO2+ V N20=1.1527+4.8832 6.03595 理论水蒸气容积v H2O0Nm3/kg0.111Har+0.0124Mar+0.0161v0=0.111³3.65+0.0124³6.6+0.0161³6.17140.58636 理论烟气容积v y0Nm3/kg v gy0+ v H2O0=6.0359+0.5863 6.6222910 燃料燃烧计算表(续)序号项 目 符号 单位 计算依据或公式 炉膛分隔屏后屏 末再 末过低再垂直段转向室 低再水平段省煤器空预器7 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αpj - 空气平衡计算表1.2 1.21.2 1.2 1.21 1.221.221.225 1.241.2858 理论空气容积 v 0 Nm 3/kg 如 前 6.1714 9 理论水蒸气容积 v H2O 0 Nm 3/kg 如 前0.5863 10 理论烟气容积 v y 0Nm 3/kg v gy 0+ v H2O 0=6.0359+0.5863 6.622211烟气总容积v yNm 3/kgv y 0+1.0161(αpj-1) v 0= 6.6222+1.0161(1.2-1)³6.17147.876 7.8767.8767.8767.9398.0028.002 8.033 8.1278.409 12 水蒸汽容积v H2O Nm 3/kg v H2O 0+0.0161(αpj-1) v 0=0.5863+1.0161(1.2-1)³6.17140.6062 0.6062 0.6062 0.6062 0.6072 0.6082 0.6082 0.6087 0.6102 0.6147 13 RO2容积份额 r RO2 - v RO 2/ vy=1.1527/7.876 0.1463 0.1463 0.1463 0.1463 0.1452 0.1441 0.1441 0.1435 0.1418 0.1371 14水蒸汽容积份额 r H2O-v H2O / vy=0.6062/7.8760.07697 0.07697 0.07697 0.07697 0.07636 0.07576 0.07576 0.07546 0.07458 0.0720 15三原子气体容积份额 r - r RO2+r H2O =0.1463+0.076970.2233 0.2233 0.2233 0.2233 0.2215 0.2198 0.2198 0.2190 0.2164 0.2091 16 无因次飞灰浓度μhkg/kga f h .Aar/(100ρy .V y)=0.95³17.98/(100³1.3³7.8760.016680.016680.016680.016680.016550.016420.0164 0.016350.016160.0156焓温表焓温表(煤种:兖州烟煤,Q ar,net,p=24010kJ/kg)温度℃v0=6.1714,v RO2=1.1527,v N20=4.8832,v H2O0=0.5863 Nm3/kgI k o=v0(ct)kI y0=v RO2(ct)RO2+v N20 (ct)N2+ v H2O0(ct) H2O0I y=I y0+(α-1)I k0+μh(ct)hα=1.2 1.22 1.23 1.25 1.32100 816.8 916.7 1179 200 1643 1859 2273 2388 300 2484 2830 3405 3455400 3343 3828 4603 4670500 4222 4855 5833 5918600 5120 5908 7043 7094700 6036 6985 8324800 6970 8086 9492 9632900 7918 9207 10805 109631000 8880 10346 121381100 9853 11502 134911200 10835 12671 148591300 11825 13853 162411400 12821 15046 176361500 13823 162481600 14831 174581700 15844 186761800 16863 199011900 17888 21132 247492000 18919 22369 261952100 19957 23611 276462200 20999 24859 291021112 热平衡及燃料量计算序 号项 目符号单位计算依据或公式数值 1 低位发热量 Q ar,net,p kJ/kg 设计数据 24010 2 冷空气温度 t lk ℃ 设计数据 25 3 理论冷空气焓 I lk 0 kJ/kg 焓温表 203.7 4 输入热量 Q r kJ/kg Q r = Q ar,net,p 24010 5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q 3%设计选取6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q 4 % 设计选取 0.737 散热损失 q 5 % 标准[注], 5-09节0.2 8 排烟温度 t py ℃ 设计选取 132 9 排烟焓 I py kJ/kg 焓温表 1567 10排烟过量空气系数αpy—表3-31.3211 排烟损失 q 2 %)73.0100(240107.20332.11567)100(40-⨯-=-⋅-q Qr I I k l py py α 5.36412 灰渣物理热损失 Q 6 % 设计选取 0 13 制造厂裕度 q 7 % 设计选取0.06 14 损失之和 ∑q i % q 2+q 3+q 4+q 5+q 6+q 7=5.364+0+0.73+0.2+0+0.06 6.354 15 锅炉效率 η % 100-∑qi=100-6.35493.65 16 保热系数 φ % 2.065.9365.935+=+q ηη0.9978 17 给水温度 t gs ℃ 设计数据282 18 给水比焓 h gs kJ/kg 水蒸气性质表,p=29.33MPa1239 19 过热蒸汽温度t gr℃设计数据57113 20 过热蒸汽比焓 h gr kJ/kg 水蒸气性质表,p=25.4MPa3399 21 过热蒸汽流量 D gr t/h 设计数据 2102 22再热蒸汽进口温度t zr1℃设计数据32223 再热蒸汽进口比焓h zr1 kJ/kg 水蒸气性质表,p=4.72MPa 300124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t zr2℃ 设计数据 56925 再热蒸汽出口比焓h zr2 kJ/kg 水蒸气性质表,p=4.52MPa3597 26 再热蒸汽流量D zr t/h设计数据176127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Q glkwD gr (h gr -h gs )+ D zr (h z r2-h z r1)= 6.3)30013597(1761)12393398(2102-+-155274328 燃料消耗量 B kg/s 65.93240101552743100Qr Q 100gl ⨯⨯=⋅η69.04 29 计算燃料消耗量B jkg/s)10073.01(04.69)1001(4-=-q B 68.54注: 指原苏联,《锅炉热力计算标准方法》1998,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