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节能减排措施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要求,采用了高效 燃烧器、余热回收装置等节能设备,降低了锅炉 房的能耗和排放。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为了实现高效的节能减排效果,选用了一些高性能的设备,导致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运行维护难度较大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节能减排设备,对运行维护人员的 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实施方法
通过CAD等设计软件进 行布局规划,结合现场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
化。
空间优化策略与技巧
01
02
03
04
设备紧凑化
选用体积小、效率高的锅炉设 备,减少占地面积。
空间立体化
充分利用锅炉房的垂直空间, 进行设备的上下叠放或吊装。
管道优化
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连接方式 ,减少管道占用空间。
采光与通风
多元化能源利用
未来锅炉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能源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THANK YOU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01
内容要求
02
明确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
技术支持等。
阐述应急资源调查与评估情况,包括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03
场所等资源的配置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报警 、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方面的要 求。
明确后期处置和恢复重建的要求,包 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 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内容。
辅助设备配置方案
水处理设备
为保证锅炉水质,需配置水处理 设备,包括软化器、除氧器等。
燃料供应设备
根据燃料类型,配置相应的燃料 供应设备,如煤斗、油罐、燃气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由于近年来煤质有较大的变化,煤种杂、煤质差、煤种质量严重偏离设计煤种。

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安全经济运行,以及相应的辅助的系统尤其是制粉系统和除灰系统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锅炉辅助设备故障率显著增加,严重威胁了锅炉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的改造可以有效的是锅炉的效率得以提高,故障降低。

关键词:煤质变差稳定燃烧经济安全措施近几年来, 由于燃煤市场情况的变化, 电厂燃煤质量出现持续下降,主要表现在发热量、挥发分的下降和灰分的增加及燃烧特性的恶化。

由于煤质变化偏离设计范畴要求,导致锅炉燃烧不稳定,灭火事故时有发生, 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1.煤质变差对锅炉稳定燃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1)运行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3 年开始, 来煤质量开始变差,一些批次的来煤质量偏离设计值。

当燃烧到较低挥发分、较低发热量和较高灰分的煤种时,炉内出现燃烧不稳的状况, 如着火推迟、火焰忽明忽暗、炉膛负压波动、火监闪烁等,严重时则发生锅炉灭火而导致机组跳闸。

(2)原因分析煤粉着火的实质是辐射传热直接到达煤粉表面而被煤粉吸收,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为了缩短着火孕育时间,一定要把煤粉气流加热到远高于着火温度的状态, 这样才能维持煤粉气流的稳定燃烧。

有上表可知,对不同煤种的比较可知,通常, 影响煤粉着火和稳定燃烧的主要因素有:○1煤的挥发分挥发份含量降低时,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显著升高,着火热随之增大,着火困难,达到着火所需的时间变长,燃烧稳定性降低,火焰中心上移,炉膛辐射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减少,对流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增加,尾部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燃烧不稳定,极易灭火.○2煤的灰分由于煤质变差,很多电厂使用劣质燃煤甚至参杂泥煤,煤的灰分加大,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

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烬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锅炉本体结构的基本原理,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习锅炉热力过程的基本知识,理解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过程。

3. 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掌握锅炉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本体结构图,识别各部件并说明其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3. 能够运用锅炉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能源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锅炉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锅炉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锅炉本体结构、热力过程、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本体结构原理:讲解锅炉的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等,分析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及本体结构2. 锅炉热力过程:介绍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热力过程,分析各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热力过程3. 锅炉安全知识:讲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锅炉压力、温度控制,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安全与环境保护4. 锅炉运行维护:介绍锅炉的正常运行维护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锅炉本体结构原理第二周:锅炉热力过程第三周:锅炉安全知识第四周:锅炉运行维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锅炉本体及相关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基本资料1.锅炉额定蒸发量:De=670t/h2.给水温度:tgs=250℃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14.0MPa5.制粉系统:风扇直吹式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12℃9.过热蒸汽流程:10.再热蒸汽流程:汽轮机高压缸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汽轮机中压缸11.烟气流程:炉膛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二、煤质资料(设计煤种):元宝山褐煤碳C ar=39.3 % 氢H ar=2.7 % 氧O ar=11.2%氮N ar=0.6 % 硫S ar=0.9% 灰分A ar=21.3%水分M ar=24 % 挥发分V daf=37% 低位发热量Q ar,net,p=14580kJ/kgDT=1150℃ST=1300℃FT=1360℃三、锅炉概况本锅炉为Π型布置,自然循环煤粉锅炉。

锅炉燃用元宝山褐煤,采用中速磨磨煤,直吹送粉系统送粉,正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按假想切圆组织燃烧。

锅炉构架全部为钢结构,除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用支撑方式外,锅炉本体全部悬吊在顶板上。

锅炉外部配有外护板。

锅炉采用单锅筒,集中下降管,自然循环系统。

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出口处布置屏式过热器,水平烟道内装设高温一级过热器,尾部竖井依次布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水平烟道向室为膜式壁顶棚包墙管。

炉膛上部出口处,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8片前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1300mm,其后布置16片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676mm,高温过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之后,位于折焰角的斜坡上。

再热器分为高、低温两组,分别位于水平烟道及尾部竖井。

全部受热面采用悬吊和支撑结合的方式。

竖烟井深度7600mm,其上部布置省煤器,尾部竖井后侧布置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的气温调节,主蒸汽采用一、二级喷水减温,再热蒸汽采用烟气挡板,作升温调节,此外,在高温再热器进口处设有事故喷水装置,作为不得已时的降温措施。

锅炉课程设计

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锅炉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 ( 系 )专业指导教师报告日期2016年12月28日目录前言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3)第二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5)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 (7)第四章锅炉热平衡计算 (9)第五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0)第六章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5)第七章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0)第八章温再热器设计和高热力计算 (24)第九章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28)第十章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0)第十一章第二悬吊管热力计算 (33)第十二章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5)第十三章转向室热力计算 (39)第十四章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41)第十五章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5)第十六章分离器气温和前屏进口气温的校核 (48)第十七章空气预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9)第十八章锅炉整体热平衡校核 (56)第十九章热力计算结果的汇总 (57)前言《锅炉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设计一台锅炉,因此,它是《锅炉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记录了锅炉本体各受热面的结构特征和工作过程,内容包括锅炉受热面,锅炉炉膛的辐射传热及计算。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及计算,锅炉受热面的布置原理和热力计算,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锅炉蒸汽参数的变化特性与调节空气动力计算等。

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以及三周的设计时间对于我们难免有些仓促,此次设计一定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1.1 引言锅炉课程设计是巩固我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使我们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锅炉房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锅炉房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锅炉房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锅炉房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锅炉房设计说明书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学号: 姓名:11/ 32锅炉房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3第二章锅炉的型号和台数的选择----------------------------------------------------------4第三章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计算----------------------------------------------------------6第四章送风引风系统设计------------------------------------------------------------------17第五章运煤除渣方式的选择---------------------------------------------------------------22第六章参考文献--------------------------------------------------------------------------------25第七章设计小结-------------------------------------------------------------------------------252---------------------------------------------------------------最新资料推荐------------------------------------------------------ 锅炉房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1 设计题目海南省海口市造纸厂厂区及生活区 6t/h 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第四组) 2 设计条件 (1) 热负荷资料:蒸汽项目压力 MPa 生产热负荷采暖通风热负荷生活热负荷 0.5 / 0.3 饱和 / 饱和温度使用系数 0.6 / 0.5 消耗量(t/h)最大 4.7 / 1.7 平均 2.6 / 1.0 70 / 0 凝结水回收率(%)(2)燃料:(自选—褐煤)【锅炉房及锅炉房设备P30】Vdaf=49.5%,Car=34.98%,Har=2.87%,Oar=8.79%,Nar=0.91%,Sar=1.0 6%,Aar=31 .19%,Mar=20.20%,Qnet,ar=11640kj/kg;(3)气象资料:(自查—海口)【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 P21】海拔高度采暖天数年主导风向大气压力冬季夏季 (4 ) 水质资料:以自来水为水源,水温溶解固形物总硬度总碱度 PH 值(5)其他资料:锅炉房不考虑扩建,最高地下水位为:4.5m;回水方式:自流回水,不考虑水污染,三班工作制,全年工作 312 天。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2设计题目―――――――――――――――――2设计资料―――――――――――――――――21.热负荷及其参数―――――――――――――――22.燃气资料――――――――――――――――――23.水质资料――――――――――――――――――24.气象资料――――――――――――――――――2设计内容―――――――――――――――――21.热负荷计算―――――――――――――――――――22.锅炉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和确定――――――――――33.锅炉水处理系统―――――――――――――――――34.燃气管道系统的计算―――――――――――――――55.锅炉房送风及排烟系统――――――――――――――56.锅炉房主要设备表中――――――――――――――――8参考文献―――――――――――――――――9一、设计目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设计题目燃气热水锅炉房工艺设计三、设计资料1.热负荷及其介质参数供暖热负荷:7500kw供暖温度:95/70℃系统工作压力:1.0mpa2.燃气资料天然气成分体积百分数%ch4c2h6c3h60.483c4h100.0586h21.759co23.79n20.1892.021.71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net.ar=34748.9kj/nm3;ρ=0.7kg/m33.水质资料原水质资料如下:总硬度:5.3mmol/l;碳酸盐硬度:5.5mmol/l;非碳酸盐硬度:0.3mmol/l总碱度:2.1mmol/l;溶解氧:5.8mg/l;ph值:7.0;含盐量:259mg/l4.气象资料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5℃;供暖室外平均温度:tpj=1.1℃;供暖天数:120天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9m/s;主导风向:东北风;大气压力:97.86kpa.四、设计内容1.热负荷计算(1)最小排序热负荷:qmax=k0k1q0kwk0――热水管网的热损失系数,挑1.1k1――采暖热负荷同期采用系数,挑1q0――采暖最小热负荷,kw。

内科大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内科大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内科大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电厂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二、锅炉设计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设计热力计算过程顺序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设计计算基本资参数⑴、锅炉蒸发量:Dec=61、11kg/s⑵、汽包压力:Pqb=11、02MPa ⑶、给水温度:tgs=216℃⑷、过热蒸汽温度:tgr=540℃⑸、过热蒸汽压力:Pgr=9、8MPa⑹、一次风温度:t1=186℃⑺、二次风温度:t2=186℃⑻、环境温度:tlk=20℃⑼、烟气出口温度:t=128、8℃五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1,锅炉整体的外型---选型布置选择型布置的理由如下(1)锅炉的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

(2)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2,受热面的布置在炉膛内壁面,全部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受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本锅炉为高压参数,汽化吸热较少,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较多,为使炉膛出口烟温降到要求的值,保护水平烟道的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高、低温对流过热器外,炉膛内布置全辐射式的屏式过热器,前会隔墙省煤器采用光管式水冷壁结构;设置省煤器时,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采用双级空气预热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 锅炉课程设计--26题
学生姓名:刘泰秀42101020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班级:421010班
一、设计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是一次虚拟锅炉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完整的热力计算。

2.根据所提供参考图纸,绘制A0图纸2张,其目的是为掌握典型锅炉的基本机构及工作原理。

3.以《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为主要参考书,以《电站锅炉原理》、《锅炉设计手册》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设计计算。

二、题目要求
锅炉规范:
1.锅炉额定蒸发量670t/h
2.给水温度:222 ℃
3.过热蒸汽温度:540 ℃、压力(表压)9.8MPa
4.制粉系统:中间仓储式
5.燃烧方式:四角切线圆燃烧
6.排渣方式:固态
7.环境温度:20 ℃
8.蒸汽流程:指导书4页
三、锅炉结构简图
燃烧计算表
烟气特性表
炉膛结构简图
射层厚度
炉膛热力计算
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公式结果
1 顶棚管径 d mm 38.00
2 节距S mm 47.50
3 排数n 200.00
4 顶棚管角系数x 附录A-1 0.98
5 顶棚面积A
ld
m268.84
6 蒸汽流通面积A
lt
m20.14
7 炉膛顶棚热负荷分配不均
匀系数
ηh附录A-6 0.68
8 炉膛顶棚总辐射吸热量Q
ld kJ/h 3.6η
h
q
s
A
ld
32586926.06
9 减温水总流量Djw kg/h 先估后较25000.00
10 炉膛顶棚蒸汽流量D
ld
kg/h D-Djw 645000.00
11 炉膛顶棚蒸汽焓增△h
ld kJ/kg Q
ld
/D
ld
50.52
12 炉膛顶棚进口蒸汽焓h
ld
' kJ/kg 查附录B-6,B-7 2704.60
13 炉膛顶棚出口蒸汽焓h
ld " KJ/kg h
ld
'+h
ld
2755.12
14 炉膛顶棚出口蒸汽温度t
ld
" ℃查附录B-6,B-7 326.06
序号名称符号单位公式结果
1 管子外径 d mm
2 屏的片数Z 16.00
3 每片屏的管子排数n 4×1664.00
4 屏的深度L m 2.99
5 屏的平均高度h m 10.67
6 一片屏的平面面积A
p
m228.07
7 屏的横向节距S
1
mm 屏的间距591.00
8 比值σ
1S
1
/d 14.07
9 屏的纵向节距S
2
mm 46.00
10 比值σ
2S
2
/d 1.10
11 屏的角系数xp 附录A-1 曲线5 0.98
12 屏的计算受热面积A
pj m22A
p
x
p
Z 880.28
13 屏区顶棚面积A
dp
m2宽×深×角系数29.76
14 屏区两侧水冷壁面积A
sl
m2高×深×角系数×262.53
15 屏区附加受热面积A
pfj m2A
dp
+A
sl
92.29
高温过热器结构简图
高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低温过热器结构简图
4 纵向排数n2 20
5 横向节距S1 mm 95
6 横向节距比σ1 S1/d 2.5
7 纵向节距S2 mm 80.7
8 纵向节距比σ2 S2/d 2.124
9 烟气流通面积A y m2h(a-n1d) 38.88
10 蒸气流通面积A lt m22n1*∏d n2/4 0.250
11 低温过热器受
热面积A dg m2n1n2∏dlpj+xdbaldb1596.67
12 低温过热器前
气室深度L qs m 0.9
13 低温过热器前
管束深度L qs m 1.533
14 烟气有效辐射
层厚度s m
0.9d(4σ1σ2/∏-1)(d单
位为m) 0.197
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空气预热器结构简图
六.主要热力参数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