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
热水锅炉课程设计

热水锅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及使用方法,掌握热水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热水锅炉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掌握热水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熟悉热水锅炉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描述热水锅炉的工作过程。
(2)能够运用热水锅炉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具备热水锅炉的基本操作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热水锅炉行业的兴趣,提高职业认同感。
(2)培养学生遵守安全生产的意识,注重团队合作。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敬业爱岗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使用方法、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介绍热水锅炉的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热能传递和热力学基础知识。
2.热水锅炉的结构:讲解热水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锅炉本体、辅机设备、控制系统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
3.热水锅炉的分类:介绍热水锅炉的种类,如电热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等,并分析各种锅炉的优缺点。
4.热水锅炉的使用方法:讲解热水锅炉的启动、运行、停止等操作步骤,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热水锅炉的基本操作。
5.热水锅炉的安全操作:强调热水锅炉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监控、应急预案等,培养学生遵守安全生产的习惯。
6.热水锅炉的维护保养:介绍热水锅炉的定期检查、保养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维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热水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3.实验法:学生进行热水锅炉的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30mw燃煤锅炉课程设计

230mw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燃煤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230MW燃煤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燃煤锅炉的运行参数,如蒸发量、热效率、排放标准等,并了解其在能源转换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了解燃煤锅炉的环保措施及节能减排技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燃煤锅炉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运用计算工具对燃煤锅炉的热效率进行简单计算,并提出优化建议。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我国环保标准的燃煤锅炉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关注燃煤锅炉在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2. 学生能够培养对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工程技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燃煤锅炉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复杂工程问题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燃煤锅炉基本原理:讲解锅炉的工作原理、热力学基础知识,以及230MW 燃煤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教材章节:《工程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
2. 燃煤锅炉运行参数:介绍蒸发量、热效率、排放标准等参数,分析其在燃煤锅炉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工程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
3. 环保措施及节能减排技术:讲解燃煤锅炉的环保措施,如脱硫、脱硝、除尘等,以及节能减排技术。
教材章节:《工程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三节。
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运行中的燃煤锅炉案例,让学生了解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

锅炉本体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锅炉本体结构的基本原理,理解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习锅炉热力过程的基本知识,理解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过程。
3. 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掌握锅炉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本体结构图,识别各部件并说明其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和解决。
3. 能够运用锅炉安全知识,进行简单的事故预防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投身能源事业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锅炉运行安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锅炉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锅炉本体结构、热力过程、安全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本体结构原理:讲解锅炉的组成部分,包括锅筒、炉膛、烟道、空气预热器等,分析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及本体结构2. 锅炉热力过程:介绍锅炉的燃烧、传热、蒸发等基本热力过程,分析各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和效率。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热力过程3. 锅炉安全知识:讲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锅炉压力、温度控制,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安全与环境保护4. 锅炉运行维护:介绍锅炉的正常运行维护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与维护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锅炉本体结构原理第二周:锅炉热力过程第三周:锅炉安全知识第四周:锅炉运行维护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锅炉本体及相关知识,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淮南烟煤锅炉课程设计

淮南烟煤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淮南烟煤的基本特性,包括其成分、燃烧特点及对锅炉设备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烟煤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我国工业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描述烟煤锅炉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并了解这些参数对锅炉效率和安全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锅炉燃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评估烟煤锅炉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基本的故障诊断。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烟煤锅炉节能改造方案,提升锅炉运行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烟煤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
3. 激发学生对锅炉技术及能源领域的探究兴趣,鼓励他们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技术课程,结合实际锅炉运行案例,旨在提高学生对烟煤锅炉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确保学习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目标,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淮南烟煤基础知识:包括烟煤的成因、分类、物理化学性质,重点讲解淮南烟煤的特点及在锅炉燃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煤炭的分类与性质,第三节 淮南烟煤的特点及应用。
2. 烟煤锅炉工作原理:介绍锅炉的基本结构,烟煤在锅炉中的燃烧过程,热能转换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一节 锅炉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烟煤锅炉的燃烧与热交换。
3. 锅炉运行参数与效率:分析锅炉运行中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探讨这些参数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电厂300MW锅炉课程设计

电厂300MW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300MW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火力发电厂中的作用;2. 了解锅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热效率、蒸发量、给水消耗等;3. 熟悉锅炉运行中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如燃烧、传热、流体力学等。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锅炉运行参数,判断锅炉运行状况,并提出优化建议;2. 学会使用相关设备、仪器进行锅炉运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3. 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确保锅炉安全、高效运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火力发电行业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工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在火力发电领域的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情况,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培养,为后续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介绍300MW锅炉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地位。
-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概述- 内容:锅炉分类、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锅炉参数及性能。
2. 锅炉热力系统:分析锅炉热力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热力系统- 内容:热力系统原理、主要设备、热量平衡、热效率计算。
3. 锅炉运行与调试:学习锅炉启动、运行控制、停炉及调试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运行与调试- 内容:锅炉启动、运行参数控制、停炉操作、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4. 锅炉安全与环保:探讨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问题、环保措施及节能减排技术。
锅炉课程设计600

锅炉课程设计600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学会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了解锅炉的定义、分类和性能参数。
2.掌握锅炉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
3.熟悉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理解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5.掌握锅炉的安全技术和环保要求。
6.能够熟练使用锅炉相关的计算软件。
7.具备锅炉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8.学会锅炉的运行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9.能够进行锅炉的维护保养和节能改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锅炉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1.锅炉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平衡和物料平衡原理,热量传递和压力升高原理。
2.锅炉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控制系统。
3.锅炉的运行机制:包括启动、运行、停炉和事故处理过程。
4.锅炉的选型:包括锅炉类型选择、容量计算和参数确定。
5.锅炉的安装:包括安装程序、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6.锅炉的调试:包括调试步骤、参数调整和性能检测。
7.锅炉的维护:包括维护内容、维护方法和维护周期。
8.锅炉的节能改造:包括节能原理、改造方法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熟悉锅炉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600wm锅炉课程设计

600wm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600wm锅炉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热力学在锅炉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锅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热效率、蒸发量等。
3. 学生能够了解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如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锅炉的简单故障分析和处理。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估算和分析。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锅炉操作流程的模拟演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锅炉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重要性,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培养对锅炉操作过程中安全、严谨的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对热能动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600wm锅炉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力学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锅炉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600wm锅炉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热力学在锅炉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 锅炉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热力学基本概念在锅炉中的应用2. 锅炉参数计算:讲解锅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热效率、蒸发量等。
教学大纲:- 热效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蒸发量的计算及实际应用3. 锅炉安全知识:介绍锅炉运行中的安全知识,包括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等。
教学大纲:- 压力容器安全常识- 防火防爆措施及应急预案4. 锅炉操作流程: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锅炉的操作流程。
教学大纲:- 锅炉启动、运行、停炉操作流程- 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方法5.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锅炉设备,进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00mw锅炉课程设计

100mw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100MW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锅炉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掌握100MW锅炉的运行参数,如蒸发量、压力、温度等,并了解其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3. 学生了解100MW锅炉的燃料种类及其特性,明确不同燃料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100MW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
2. 学生具备100MW锅炉操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启停、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等。
3. 学生能够运用锅炉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的热效率,并对锅炉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能源事业,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了解100MW锅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锅炉运行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和评估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锅炉概述:锅炉的定义、分类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100MW锅炉的典型结构。
教材章节:第一章 锅炉基本知识2. 锅炉工作原理:热力学原理在锅炉中的应用,水循环过程及蒸汽生成。
教材章节:第二章 锅炉工作原理3. 锅炉主要部件及功能:炉膛、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锅炉主要部件4. 锅炉运行参数:蒸发量、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对锅炉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四章 锅炉运行参数5. 锅炉燃料种类及特性:煤、油、气等燃料的燃烧特性及其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五章 锅炉燃料6. 锅炉操作与运行:启动、运行监控、停车及事故处理等操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六章 锅炉操作与运行7. 锅炉热效率计算与评价:运用运行数据,计算锅炉热效率,评价锅炉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锅炉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 ( 系 )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第二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5)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 (7)
第四章锅炉热平衡计算 (9)
第五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0)
第六章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5)
第七章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0)
第八章温再热器设计和高热力计算 (24)
第九章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28)
第十章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0)
第十一章第二悬吊管热力计算 (33)
第十二章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5)
第十三章转向室热力计算 (39)
第十四章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41)
第十五章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5)
第十六章分离器气温和前屏进口气温的校核 (48)
第十七章空气预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9)
第十八章锅炉整体热平衡校核 (56)
第十九章热力计算结果的汇总 (57)
前言
《锅炉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设计一台锅炉,因此,它是《锅炉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记录了锅炉本体各受热面的结构特征和工作过程,内容包括锅炉受热面,锅炉炉膛的辐射传热及计算。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及计算,锅炉受热面的布置原理和热力计算,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锅炉蒸汽参数的变化特性与调节空气动力计算等。
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以及三周的设计时间对于我们难免有些仓促,此次设计一定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引言
锅炉课程设计是巩固我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使我们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我国的锅炉目前以煤为主要燃料。
锅炉的结构设计和参数的设计与选择以及煤种的选择与应用等都将会对燃料效率、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影响。
因为在锅炉设计中对锅炉的性能、
结构、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各种计算,尤其是热力计算作为主
要和基础的计算,为锅炉的其他计算,如水和空气动力计算、烟气阻
力计算、强度计算等提供相关的重要的基础数据。
锅炉设计参数
(1)锅炉额定蒸发量:D〃sh=1913t/h
(2)过热蒸汽压力:P〃sh= MPa(表压)
(3)过热蒸汽温度: t〃sh=571 ℃
(4)再热蒸汽流量:Drh=1586t/h
(5)再热蒸汽入口压力:p'rh=(表压)
(6)再热蒸汽入口温度:t'rh=310℃
(8)再热蒸汽出口压力:p"rh=(表压)
(9)再热蒸汽入口温度:t"rh=569℃
(10)给水温度 :t〃fw=282℃
(11)给水压力:p〃fw=
(12)周围环境温度:t ca=20℃
(13)排烟温度假定值:exg=126℃
燃料特性;
(1)燃料名称:丰广褐煤
(2)煤的收到基成分:(%):C ar= H ar= O ar= N ar= S ar= A ar= M ar=
(3)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
(4)煤的低位发热值:Q net,ar=13410kJ/kg
(5)灰熔点:DT、ST、FT>1500℃
第二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
选择Π形布置的理由如下:
(1)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
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
(2)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
(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
(4)机炉之间的连接管道不长。
受热面的布置
在炉膛内壁面,全部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受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
本锅炉为中压参数,汽化吸热较少,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较多。
为使炉膛出口烟温降到要求的值,保护水平烟道的对流受热面,在水平烟道内布置高、低温对流过热器。
前后隔墙省煤器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
设置省煤器时,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的。
t=350C ,理应采用二级布置空气预热器。
在省煤器热风温度
rk
的烟道转弯处,设置落灰斗,由于转弯处离心力的作用,颗粒较大的灰粒顺落灰斗下降,有利于防止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堵灰,减轻除尘设备的负担。
汽水系统
按锅炉热力系统的设计要求,该锅炉的汽水系统的流程设计如下:
(1)过热蒸汽系统的流程
汽包——顶棚式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一级喷水减温——高温对流过热器——汽轮机
(2)水系统的流程
给水泵——低温级省煤器——高温级省煤器——汽包——下降管——下联箱——水冷壁——上联箱——汽包。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
燃烧产物计算
(1)理论烟气量及理论烟气容积
(2)空气平衡表及烟气特性表
根据该锅炉的燃料属优质燃料,可选取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1=,选取各受热面烟道的漏风系数,然后列出空气平衡表,如表41。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数据,又选取炉渣份额后计算得飞灰份额αfh=,计算表42列出各项,此表为烟气特性表。
表42 空气平衡表
(4)烟气特性表
第四章锅炉热平衡计算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如表
第五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炉膛尺寸的确定是借助于恰当选取一组炉膛热力参数(如炉膛的容积热负荷q v、截面热负荷q a等)来完成的。
当选取了较大的q v时,炉膛容积就要小一些;当选取了较小的q a时,炉膛截面就大一些,炉膛变得较为矮胖。
在选取炉膛容积热负荷q v时,要综合考虑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燃尽的条件、水冷壁受热面是否布置得开、炉膛出口烟温、炉膛温度和结焦倾向、整个炉膛的造价等。
在一般情况下,按燃尽条件确定的炉膛容积V L,都不足以使烟气在炉内得到足够的冷却,因此,按冷却条件确定的q v值都要小于按燃尽条件确定的q v值。
我国各大锅炉制造厂在炉膛设计中,多从燃烧安全、传热充分出发,按照冷却条件来确定q v,因此q v值都选得小些,从煤种的通用性来说采用较低的q v值较合适,缺点是锅炉尺寸较大,消耗钢材量较多。
“标准”中表ⅩⅧ所规定的是按燃尽条件允许的q v值范围,其确定的炉膛容积都较小些。
按照冷却条件确定q v值一般在80~120 kW/m3之间选取;按燃尽条件确定q v值一般在110~170 kW/m3之间选取。
表1 列出了我国大容量锅炉炉膛热力参数的推荐范围:
表1 我国300MW、600MW电站锅炉热力参数的推荐值
表2 列出了炉膛热力参数选取的某些影响因素。
表2 对炉膛热力参数选取的一些影响因素
选定了炉膛容积热负荷q v 之后,即可求炉膛容积V L :
v
p
,net .ar V q Q B L
m 3 (1)
式中 B —实际燃料消耗量,kg/s ; ,p —燃料低位发热量,kJ/kg 。
确定了炉膛容积以后,即可根据所选取的另外一个炉膛热力参数q a ,按下式确定炉膛的截面面积A L (通常指燃烧器标高处的炉膛截面积):
a
L q Q B A p
,net .ar
m 2 (2)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在选取q a 时,主要考虑燃料的着火、燃尽性能、炉膛和燃烧器的结焦、水冷壁高温腐蚀等要求,例如当煤的挥发分低、灰分高时,应重点考虑煤的着火问题,q a 不宜选取太低,以便提高燃烧器区域的炉温,促进煤的着火和燃尽;当燃用灰熔点偏低、易结焦的煤时,应注
意考虑炉膛和燃烧器可能产生结焦问题,q a不宜选取太高,以便降低燃烧器区域的炉温,防止炉膛结焦。
电站锅炉q a值的范围大致在~MW/m2之间。
选取合宜的炉膛宽深比c,可以确定炉膛的截面形状,从而在炉膛截面积A L已定的条件下,计算出炉膛截面的宽度和深度。
对于采用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的锅炉,一般希望炉膛的宽深比不大于,以保证良好的炉内空气动力工况。
在确定炉膛宽度时还要兼顾尾部烟道的尺寸,能很好布置尾部受热面。
以上只是大略地决定炉膛的宽度和深度,然后再根据水冷壁的具体结构加以修正。
炉膛结构设计
炉膛热力计算
第六章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