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快速路现状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不快”原因分析及发展对策

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不快”原因分析及发展对策

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不快”原因分析及发展对策连齐才;丁千峰【摘要】At present the expressway network in central downtown of Chongqing faces large traffic flow and low operating efficiency,and multiple expressways have developed into normalized traffic jam and seriously re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ity.By combing and recalling forming ways of existing highway network and planning evaluation for highway network,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eper analysis for problems of expressways in central downtown of Chongqing existing in highway network structure,node control, architecture opening and construction timing by means of a large number of existing traffic flow data and operating speeds,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by referring to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ressway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s in central downtown of Chongqing.%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网交通流量大、运行效率低,多条快速路已经发展成为常态化拥堵,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重庆内环快速路拥堵分析及解决对策

重庆内环快速路拥堵分析及解决对策

重庆内环快速路拥堵分析及解决对策作者:蒋凤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加上快速路对出行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大量车流涌入快速路,致使快速路拥堵。

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保持快速路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性,已成为重庆市内环快速路在运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重庆市内环快速路的交通现状及拥堵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内环快速现状分析拥堵原因解决对策1现状分析1)重庆内环快速现状概况。

重庆内环快速路于2002年1月全线建成通车,全长78km,路基宽度为31.5m,双向六车道,两跨长江,一跨嘉陵江,沿线设隧道3座,特大桥3座,互通式立交桥20处,设计时速为80km/h。

内环快速路上已建成22座,规划未建立交共计6座。

现状节点平均间距为 3.5 千米,规划节点平均间距为 2.6 千米。

2)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增长迅猛。

据调查,重庆市内环快速路西环-高滩岩、高滩岩-北环、北环-人和、人和-东环、东环-南环、南环-西环的交通量从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分别增长了9%、8%、13%、13%、15%、15%。

这与重庆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GDP的快速增长、主城区与周边区产业互动性增强有密切关系。

3)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空间分布不平衡,局部路段呈现常发性严重拥堵状态。

据调查,截止2013年6月,内环快速路西环至人和段双向六车道流量12万小客车/日,占到了内环全部交通量的71%,远远超出了其设计通行能力。

4)重庆内环快速路交通量构成不均衡,交通功能发生转变。

据调查,重庆内环快速路的城市内部交通量达到了59%,而过境交通量仅仅只有1.9%,其功能是主要承担了重庆市主城九区间的日常城市交通而不是过境交通。

2拥堵问题及原因2.1 经济快速发展,道路通行能力供需不足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出入口交通量与日俱增,机动化进程加速推进。

解决重庆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

解决重庆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

解决重庆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摘要:城市拥堵已成为各大城市的焦点,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产生活,影响了经济发展,解决迫在眉睫。

本文重在从操作层面彻底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同时促进城市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促进低碳生活,节省市民交通费用,符合市民意愿。

主要办法就是在一环外修建大型多功能通票停车场,实行乘坐公交车一次刷卡全天通票制。

关键词:重庆城市拥堵对策建议交通拥堵是交通拥挤和交通堵塞的笼统称谓,具体含义各国尚无统一标准。

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在对城市干线街道的服务水平的等级划分中,将车速为22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堵车流;我国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给出了定义: 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三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则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lkm的状态。

学术界还根据拥堵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类型和程度且用车辆等待的信号周期数或排队长度,把拥挤程度划分为:拥堵、非常拥堵、严重拥堵、死锁等几个层次。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关注的焦点。

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曾做过一个测算,全球每年因交能拥堵造成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全球GDP的2.5%。

交通拥堵已成为严重磨损社会运行效率的“顽症”,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重庆因山城的特殊性,道路宽度、坡度、弯度、密度受限,拥堵更为严重。

一、重庆城区拥堵现状根据有关职能部门2010年年底的调查数据:主城区内环以内主要交叉口中,高峰时间车辆通过需要等待2个以上(不包含2个)信号周期的“拥堵”点共有9个,即新牌坊立交、电子校立交、大庆村立交、一号桥交叉口、石杨路与陈庹路交叉口、上清寺转盘、两路口、石小路与天马路交叉口、天星桥正街与天马路交叉口。

主城区内环以内主要路段中,高峰时间小汽车平均车速低于18km/h(国际通行的对一般城市道路拥堵的定义)的“拥堵”路段共有18条,即中山一、二、三路、北干道、中干道、南干道、临江路、建新北路、天马路、小龙坎正街、站东路、天陈路、渝培路、杨家坪环道西段、沙坪坝单循环、解放碑单循环、观音桥环道西段、南坪环道,内环快速路西北段为缓行状态。

重庆市快速路四横线功能分析及改善方案研究

重庆市快速路四横线功能分析及改善方案研究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a f t e r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t h e j o u r n e y t i me f r o m 3 0 mi n u t e s t o 2 3 mi n u t e s ,
f l o w c o mp o s i t i o n i n d e t a i l .W i t h t h e i d e a o f r e g i o n a l t r a f f i c o r g a n i z a t i o n,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第 1 7 卷第 3期
2 0 1 5 年 6月







Vo 1 . 1 7 . No . 3
Te c h n o l o g y & Ec o n o my i n Ar e a s o f Co mmu n i c a t i o n s
J u n ., 2 o 1 5
以上 。
关键词 : 快速 路 ; 功能定位 ; 交 通 改善 措施 中 图分 类号 : U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5 6 9 6 ( 2 0 1 5 ) 0 3 — 0 0 6 4 0 6
Hale Waihona Puke The Ana l y s i s o f Ch o n g qi ng Ci t y Ro a d Fo u r Li ne Fu nc t i o n a n d I m pr o v e me nt S c he me Re s e a r c h

对重庆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其制度安排的分析

对重庆交通拥堵问题分析及其制度安排的分析

一、地理因素:重庆一直有着一个美名,叫做“山城”,严严实实的被山包围,是名副其实的山中之城。

这样的地理因素造成了重庆的出入都离不开爬坡上坎。

我们道路也总是有很多弯道,很多上坡,下坡。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最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目前市内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立体主干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在重庆市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对于公路,重庆作为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节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重庆主城为中心“一环四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有一纵一横2条国道主干线(在建)经过重庆,另有一般国道5条,省道19条。

重庆市2003年底公路通车里程3140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2562公里,占71.8%,二级及以上公路4372公里,占13.9%,其中高速公路580公里。

二、重庆交通拥堵等问题分析及制度分析:二十一世纪是综合交通全面发展时代,我国交通运输将在继续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力发展高速交通,并逐步解决来自环境、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以快速化和智能化为目标的新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1)运输需求总量持续增长由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导致运输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虽然由于2003年“非典”的影响,但总体趋势是持续增长的,客运平均增长率接近6%,货运平均增长率在4%以上。

(2)公路客运快速化、水运客运旅游化、货运物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由于社会生产效益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旅客运输对满足安全、舒适条件下的运输速度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运输行业逐步从单纯的运输服务拓展到将原材料、半产品及产成品由生产地送达至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过程。

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运输,另外还包括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运输组织策划等信息活动(3)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

由于铁路、水路受到线路自然条件的限制、民航受到建设和运行成本的限制,不可能像公路运输那样具有机动灵活、方便快捷、“门到门”服务等技术经济特点,因此公路运输是衔接其它各种运输方式的最有效途径,同时这也决定了公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重庆交通现状及解决措施小论

重庆交通现状及解决措施小论

重庆交通现状及解决措施小论重庆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苗子哥(建筑工程学院建环091 200944XXXX)摘要:通过三周以来对城市规划原理的学习,渐渐的城市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知道了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当成为每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未来城市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因此我通过实地和查阅资料,针对重庆的交通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关键词:重庆交通现状重庆交通主要问题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交通的便利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但是目前大城市发展的现实是要解决好人们的工作,休息,居住和交通等问题,大城市的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速度提高了,但是目前最让人烦心的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

一,重庆交通现状根据我市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水、陆运输行业管理的要求,全市交通科技工作面临两大方面的课题,一方面是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提高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工程造价以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是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以及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等问题。

1.1高速公路建成“二环八射”“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建成,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2010年八大“民心工程”任务,在国庆前实现渝湘高速酉黔、洪酉,渝宜高速云奉、奉巫4 个高速公路项目通车,实现提前十年全面建成“二环八射”2000 公里高速路网的宏伟目标。

1.2地方公路发展齐头并进重点公路建设进展顺利。

2010 年地方重点公路建设有10个项目,总里程225公里,总投资90亿元,1-10月完成投资近9.6亿元。

1.3 航运中心建设全面提速今年以来,市交委抓住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航运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机遇,进一步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水运又好又快发展。

城市中心区快速路交通问题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

城市中心区快速路交通问题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

2017年第7期 北方交通一 119 一文章编号:1673 -6052(2017)07 -0119 -04D01:10.15996/j. cnki. bfjt. 2017. 07. 034城市中心区快速路交通问题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向旭东(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市402)摘要:对城市中心区快速路普遍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提出改善策略,并以重庆主城区快速 路四横线为例,对其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快速路;拥堵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城市中心区高 峰时段交通拥堵严重。

随着城市格局的扩大,中长 距离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居民高效的交通 出行对快速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部分城市快速 路也变得拥堵起来,难以发挥快速路应有的功能。

因此,在当前形式下对城市快速路普遍存在的问题 进行深人分析,提出改善策略具有较大实际意义。

1城市中心区快速路交通问题分析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2012),所谓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人、控制出人口间距及形式,具 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交通 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对国内部分城市中心 区快速路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城市中心区现状大部分快速路标准较低在城市中心区,由于在90年代左右快速路规划时,对快速路的功能及要求还不明确,快速路规划 时,将主要的交通干线规划为快速路。

大部分快速 路按双向六车道的主干路标准建设。

因此,很多建 成的快速路不能满足城市高速拓展的中长距离交通 对出行时耗的需要,影响交通运行的效率。

(2) 城市中心区快速路承担功能与断面形式不匹配无论是现状还是规划,在大部分城市中心区,快 速路两侧分布了大量的建设用地。

这种建设和规划 模式容易导致快速路两侧形成大量的人流集散点,增加交通生成和吸引量,使快速路承担过境、集散、沿线服务等复合功能。

关于重庆中心城区堵点整治的思考

关于重庆中心城区堵点整治的思考

关于重庆中心城区堵点整治的思考摘要:重庆中心城区每逢上下班、节假日,五大商圈出入口、大型立交等道路堵车十分严重,2023年3月2日百度地图发布重庆成为2022年中国最拥堵的城市,这极大的影响了重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降低了重庆宜居质量。

近10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投入了大量资金,致力于缓堵促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拥堵的现状却无较大程度缓解。

是重庆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机动车辆增速,是堵点整治力度过小,还是其他原因?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析。

关键词:重庆市城区堵点;整治;思考一、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现状重庆中心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大渡口区,幅员面积5467平方公里,基本呈现“三山夹两槽,两江横穿”的地貌,自古以来就有“雾都山城”之称。

截止2022年底,中心城九区常住人口1047.76万人,通车里程达6250公里,其中快速路536公里,建成跨江桥梁36座,穿山隧道21座。

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约240万辆。

主要干道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约为23.7公里/小时,部分路段只有10多公里/小时。

二、拥堵原因分析(一)结构性路网不完善随着重庆中心城区的扩容,东、北、西部新城的开发建设,城市的进一步积聚,对中心城区的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过境交通要求快速疏散车流,内环以内拥堵常态化,内环以外区域出行需求快速增长,致使北部区域和西永、茶园、等区域拥堵加剧,渝武高速等进出城射线通道流量远超设计负荷。

二是部分微循环道路未发挥应有的交通能量。

结构路网不完善,不能达到交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整合,如人体动脉缺陷血液受阻,势必交通拥堵。

(二)部分重要跨江大桥及穿山隧道成为瓶颈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中心城区大多数区与区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桥梁与穿山隧道的联结纽带作用。

中心城区共规划跨嘉陵江和长江桥梁51座,目前建成36座;穿越中梁山15座,目前建成11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快速路现状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8-07-09T15:54:59.7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吕宣1 蒋伟2 江婷益3 [导读]
1.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400074;
2. 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市 400074;
3.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00074 1.背景
随着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及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城市交通矛盾逐步突出。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更为严格的交通网路与之相适应,简单的公路、轨道发展已不能满足城市需求。

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驱使人们开发出更为便捷、通畅的城市道路。

因此,认清城市快速路现状并解决其内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之都,环水依山、沟多坡陡,城市立体交通发展迅速。

作为快速发展城市,重庆已初步形成快速路网规划,具体结构为“五横、六纵、一环、七联络”,表现出明显环形放射特征,连接着重庆主城各个片区,使从主城区到任何地方进入环线高速和射线高速都变得更加便捷。

相对地,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重庆成为中国第四大交通拥堵城市。

重庆现有快速路依托于原有高速路规划形成,总长882km,路网平均密度达0.6km/km2,已形成较为密集的快速路网[1]。

然而重庆城市快速路仍处于不稳定运行状态,极易造成交通拥堵问题。

合理规划城市快速路网、优化城市快速路结构对推进重庆经济发展、改善重庆交通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2.重庆城市快速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1.路网与城市发展矛盾
重庆城市快速路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快速路局部发展不平衡,存在路网与城市建设相矛盾的问题。

部分老城区由于处于经济中心地位,导致交通路段繁忙以及拆迁重建、土地价格上涨等问题致使快速路建设周期长、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老城区急速增长的车流量;城市新建区投资规模大、设计布局广使快速路建设速度超前,而城市新建区人口数量少、车流密度疏,新建快速路常处于闲置状态,未起到减轻交通压力的作用。

快速路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造成城市建设内部矛盾。

2.不合理规划形成安全隐患
匝道是快速路中两条道路的链接通道,其合理的布置决定着快速路的通行能力。

匝道的数量选择与分布间距要与主线车道的车流密度、车道地形相适应。

重庆是我国著名山城,快速路匝道坡度较陡,进入匝道的车辆难以观察到主线的交通状况,形成调度失稳,造成交通拥堵问题。

目前,重庆城市快速路匝道规划布置存在缺陷,安全隐患呼之欲出。

3.路网结构不科学
内环与绕城高速是重庆主城区两条环形通道,与多条射线通道衔接形成“环射”快速路网布局。

至2015年底,重庆主城区已建成约500km快速路,但2环之间平均距离过大,内环之外的城市交通联系都集中在内环进行转换,增大了内环的交通压力。

内环不仅扮演着城市交通保护的角色,同时又承担着交通转换的功能,导致内环功能复杂。

其次,绕城高速以内采用网格式布置形态,较大影响了沿线组团分隔、对周边路道产生不利冲击,加剧商圈周边交通拥堵态势[2]。

4.建设标准低
由于重庆快速路规划建设起步较晚,因此主城区内多数快速路建设标准较低。

重庆城市快速路标准分为两种,一种为高速公路标准快速路,另一种为主干路标准快速路。

不管采用何种建设标准,都明显低于其他城市快速路建设标准,导致快速路质量普遍较低,不仅造成安全隐患,更加大了检修力度。

5.管理方式落后抑发展
目前重庆市快速路管理落后,多数快速路缺乏必要管理,处于散漫状态,使快速路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对于车辆管理问题,快速路上有大量机动车、货车通行,车型混杂,匝道车辆交织,极大地降低了快速路通行效率,严重影响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发挥。

其次,与许多大城市相比,重庆交通管理系统落后,缺乏智能管理体系。

3.关于重庆城市快速路发展提出的建议 1.建设城市路网
针对重庆城市快速路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局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议扩建交通基础设施以提高通行能力,在重庆的交通及经济中心加紧新建城市快速次支路网,也可采用拓宽中心处快速路的方法,从而增强经济中心处快速路的通过能力,减轻快速路的交通压力。

2合理规划匝道
针对重庆市匝道设计不合理的现状,建议改进匝道模式,采用单点动态控制,选用ALINEA匝道控制策略,合理规划上下行匝道形式,同时可通过信号控制或ETC收费方式控制快速路车流量,加强安全事故易发路段的交通监管,从而保证交通流稳定,快速路安全高效。

3.优化路网布局
针对重庆市2环之间平均距离过大,内环之外的城市交通联系都集中在内环进行转换的高速路现状,建议采取优化路网结构,完善环射布局的措施,对主城区目前的快速路结构进行优化重构,形成包括绕城高速在内的“四环多射”分层转换的快速路[2],同时,改善重庆市快速路与其它道路的节点衔接也是优化城市路网布局的良好优化方式。

4.提高建设标准
针对重庆市主城区内多数快速路建设标准较低的现状,建议提高快速路建设标准。

对不满足标准的现有快速路,进行升级改造,可以采用建立高架等模式,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必须设置枢纽立交。

提高匝道相关标准,不应出现小半径急转弯。

同时定时检修,以提早发现安全隐患,提升快速路质量。

5.强化管理控制
针对重庆市快速路管理落后的现状,建议采取加强各方面管理控制的手段。

在车辆方面应进行车辆分流,例如按车辆速度、车辆类型、车辆规格进行分类,从而保持车流流畅,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匝道流量管理控制,另外,可借鉴成都“快速路+快速公交”(双快)的成功经验[2],从而充分发挥快速路的效率。

4.结语
重庆市快速路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其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与自身矛盾,极易造成交通拥堵问题。

由于地形崎岖不平,快速路的建设与路网的连通具有一定难度,而快速路的运行效率是重中之重。

因此,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针对现状问题的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重庆市的快速路布局及优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宜华,喻斌.重庆市城市快速路的基本问题与若干建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93-98
[2]陈城辉.城市快速路系统案例分析及对重庆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6-08-15
[3]胡义良,宋川,张博.城市快速路优化改善策略研究——以重庆市金山大道为例[J].工业与工程技术,2016,(01):214-216
[4]连齐才,丁千峰.重庆市主城区“快速路不快”原因分析及发展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2015,(3):113-119
[5]蒋凤.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机理与解决方法研究——重庆内环为例[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
[6]王旭.城市快速路交织区匝道控制优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吕宣(1997-),女,山东省威海市人,民族:汉职称:无,学历:在读本科生。

研究方向:道路工程,三峡工程,通航建筑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