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与护理作业

合集下载

论护理教育工作中的多元文化护理

论护理教育工作中的多元文化护理

论护理教育工作中的多元文化护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移民潮和跨国交流日渐频繁,多元文化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

身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中,护理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认识到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教育工作中的多元文化护理。

一、多元文化护理的概念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健康需求和护理实践差异考虑在内。

这一理念源于多元文化主义观念,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健康观念,习惯以及健康需求。

在实践中,多元文化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以便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口语和非语言方面的交流能力,对病人进行个性化、科学化的医疗护理。

二、多元文化护理的意义面对越来越多的外来患者和异国文化,护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多元文化护理的意义。

以下是多元文化护理的几个意义:1. 提高护理质量:多元文化护理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文化需求和习惯,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 促进病人认可和信任:对于病人而言,得到尊重和理解会促进他们的认可和信任,这是进行治疗的前提条件之一。

3. 有效传递医疗信息:病人的文化背景与习惯会极大地影响其对病情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因此,护士需要通过多元文化护理来主动地传达各类医疗服务的信息和治疗计划。

4. 预防文化冲突:了解病人的文化需要和习惯有助于预防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不理解病人的反应、语言屏障、社会之间的差异等。

三、多元文化护理实践实施多元文化护理需要护士具备跨文化沟通和信任建立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去实践跨文化医疗沟通的方法和技巧:1. 倾听和理解:护士需要倾听病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

2. 研究患者文化背景: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尊重并适应他们的需求。

3. 提供文化教育:以多种方式(如以会说病人语言的翻译)向病人传递信息,讲解文化实践差异并在其中加入病人的需求和期望。

多元文化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多元文化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多元文化与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多元文化护理的核心是什么?A. 语言翻译B. 尊重文化差异C. 统一护理标准D. 医疗技术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多元文化护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A. 患者的宗教信仰B. 患者的饮食习惯C. 患者的家庭结构D. 患者的经济状况答案:D3. 在多元文化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A. 强制患者接受自己的文化B. 尊重并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C. 忽视患者的文化差异D. 只关注患者的医疗需求答案:B二、判断题1. 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正确)2. 护理人员可以在不了解患者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提供护理服务。

(错误)3. 多元文化护理中,护理人员应避免讨论患者的文化习俗。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要性。

答案: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确保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得到尊重和理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文化冲突,促进患者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2. 请列举至少三种在多元文化护理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答案:常见的文化差异包括:宗教信仰差异,如对某些食物的禁忌;沟通方式差异,如非言语交流的误解;以及对疾病和治疗的看法差异,如对某些治疗方法的接受度。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位来自中东的穆斯林患者,因为糖尿病需要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

但他拒绝在斋月期间接受治疗,因为按照他的宗教习俗,斋月期间需要禁食。

问题:作为护理人员,你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一情况?答案: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的顾虑和需求。

其次,可以咨询医生,探讨是否有可能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患者的宗教习俗,比如调整注射时间或寻找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最后,确保患者了解治疗方案的调整不会对他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并得到患者的同意。

五、论述题1. 论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护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

答案: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参加多元文化护理培训,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和习俗;主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反思自己的文化偏见,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与同事分享跨文化护理的经验,共同提高团队的文化敏感性。

多元文化与护理考试题库

多元文化与护理考试题库

多元文化与护理考试题库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需求和偏好,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尊重个体差异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一些与多元文化护理相关的考试题库内容:1. 定义解释题:- 解释什么是多元文化护理,并举例说明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题:- 描述一个案例,其中护士需要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来提供护理服务。

分析护士如何识别和尊重患者的文化差异,并讨论其对护理结果的影响。

3. 选择题:- 在以下选项中,哪一个是多元文化护理的关键要素?A. 语言翻译B. 宗教信仰的尊重C. 饮食习惯的调整D. 所有上述选项4. 简答题:- 简述护士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交流时,应如何避免文化误解和沟通障碍。

5. 判断题:- 多元文化护理只关注患者的种族和民族差异。

(正确/错误)6. 论述题:- 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护理的重要性及其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作用。

7. 应用题:- 如果你是一名护士,面对一位信仰伊斯兰教的患者,你将如何准备和提供符合其宗教习惯的护理服务?8. 填空题:- 在多元文化护理中,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以确保护理服务的适宜性和尊重性。

9. 计算题(如果适用):- 假设一个护理团队需要为来自不同国家的10名患者提供服务,每名患者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需求。

计算团队需要准备多少种语言的翻译服务,以确保有效沟通。

10. 情景模拟题:- 设计一个情景,护士在病房中遇到一位不懂当地语言的外国患者。

描述护士如何通过非语言交流和寻求帮助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11. 批判性思维题:- 讨论在多元文化护理中,护士如何平衡个人价值观与患者文化习俗之间的潜在冲突。

12. 政策分析题:- 分析当前医疗机构在多元文化护理方面的政策,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用这些概念的能力。

护士在工作中的跨文化护理和多元文化敏感

护士在工作中的跨文化护理和多元文化敏感

护士在工作中的跨文化护理和多元文化敏感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移民潮的增加,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愈发频繁。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护士作为医疗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跨文化护理和多元文化敏感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工作中如何应对跨文化护理的挑战,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多元文化敏感。

一、跨文化护理的挑战在跨文化护理中,护士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语言和沟通障碍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导致了交流上的困难,护士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患者的需求,并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

其次,跨文化护理还涉及到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之间的冲突。

护士需要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文化差异,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家人在病患的决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其他文化中,个人选择和自主权更为重要。

护士应当尊重和支持患者的决策,并与他们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此外,不同文化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也存在差异。

一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而另一些文化可能更倾向于西方医学。

护士应该对不同文化的疾病观念和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培养和提高多元文化敏感要应对跨文化护理的挑战,护士需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多元文化敏感。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学习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护士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包括宗教、价值观、传统习俗等。

只有了解了文化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患者的需求。

2. 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技巧:护士应该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

这可能需要学习一些常用的短语和礼仪规范,以便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3. 接受多元性培训:护士可以参加相关的多元文化培训课程,以增强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提供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践,帮助护士更好地应对跨文化护理的挑战。

4. 寻求跨文化交流机会:护士可以主动寻求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机会,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观点。

这种交流有助于消除对陌生文化的偏见,提高多元文化敏感。

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意义发表时间:2009-07-08T14:18:40.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3期供稿作者:范小杏(灵山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灵山535400)[导读] 目前,文化多元化已引起全球学者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11月2日的文化多元论坛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决议【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160-02 目前,文化多元化已引起全球学者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11月2日的文化多元论坛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决议,从此在全世界进行了文化多元化的实践和讨论。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一般泛指科学知识[1]。

而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主义因不同领域的不同用途有不同的内涵,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的混合体”[2]。

所以,随着中国加入了WTO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建立,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能够使各文明和文化之间进行广泛交流和共同发展,对维护世界的和平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对各服务行业之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它要求在疾病护理的同时做到文化护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域外活动的增加,护理亦被赋予多元文化的内容 [3] 。

面对多元文化的环境、护理对象和护理内涵,均对临床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也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体现。

1 开展多元文化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多元文化护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是在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

护理学中的文化和多元化护理

护理学中的文化和多元化护理

护理学中的文化和多元化护理护理学是一门关于照料病患、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学科。

在护理实践中,文化和多元化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中的文化和多元化护理,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应用。

1. 文化对护理的影响文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社会中所共有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方式和传统习俗等。

在护理中,不同文化的病患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期望。

护士需要了解病患的文化背景,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首先,不同文化对疾病和健康的观念存在差异。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疾病被视为与精神或情感问题有关,而在其他文化中,疾病可能被视为与身体病理问题相关。

护士需要了解病患所属文化的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其次,文化背景对病患的护理需求也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对待疼痛、隐私和家庭支持等问题的态度存在差异。

因此,护士在提供护理过程中,要尊重病患的文化价值观,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照护,以增进护理效果。

最后,文化背景还会影响病患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语言、肢体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具有差异。

护士应该学会使用适当的沟通技巧,以便与病患进行有效的交流,并确保准确传递和理解信息。

2. 多元化护理的实践多元化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适应、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

它需要护士具备跨文化和文化敏感性的技能,以提供贴近病患需求的护理服务。

首先,护士需要进行文化评估。

文化评估是指了解病患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通过询问病患的宗教信仰、家庭结构、饮食习惯等信息,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患所处的文化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护理计划。

其次,护士需要尊重和理解病患的文化差异。

尊重意味着不将自己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强加给病患,而是与他们建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关系。

护士应该充分倾听病患的意见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协助。

此外,护士还应该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护理知识和技能。

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和跨文化交流活动,护士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敏感度。

多元文化与护理复习题答案

多元文化与护理复习题答案

多元文化与护理复习题答案多元文化与护理复习题答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随着人们的流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也越来越常见。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将来可能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进行接触和护理。

本文将从多元文化与护理的关系、多元文化对护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多元文化护理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多元文化与护理的关系密不可分。

护理是一门关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学科,而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

不同的文化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都存在差异。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寻求传统医疗方式,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信任现代医学。

因此,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文化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以便能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护理。

多元文化对护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可能对护理的期望和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家庭成员可能会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依赖医护人员。

因此,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并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以便能够提供符合其期望和需求的护理服务。

其次,多元文化还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语言、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可能会给护理过程中的沟通带来困难。

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会跨文化沟通的技巧,例如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尊重患者的信仰和价值观、倾听和理解患者的需求等,以便能够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

最后,多元文化护理还可能涉及到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差异,例如对生死、隐私、人权等方面的看法。

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会在尊重患者文化背景的同时,确保提供符合伦理和法律要求的护理服务。

面对多元文化护理的挑战,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

首先,他们可以积极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包括语言、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方面。

其次,他们可以参加跨文化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多元文化与护理护理学概论

多元文化与护理护理学概论

促进跨文化交流
多元文化护理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流 的障碍,增强不同文化背景患者之间 的理解和信任。
多元文化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多元文化护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 代的美国,当时由于大量移民涌 入美国,为了适应不同文化背景 患者的需求,多元文化护理的理
念逐渐形成。
发展现状
目前,多元文化护理已经成为国 际护理界的重要发展方向,许多 国家和组织都在推动多元文化护
文化交流活动
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 护理对象对自己和其他文 化的了解和尊重。
文化敏感性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护 理对象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
以更好地为其提供护理服务。
适应文化差异
在提供护理服务时,能够适应不同 文化背景下的护理对象的需求和习 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或 冲突。
提高多元文化护理教育的普及程度
完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课程体系
在护理教育中增加多元文化护理相关课程,如文化敏感性培训、跨文化沟通技巧等,提 高护理人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多元文化护理实践环节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角色扮演等形式,让护理人员在实践中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护理 需求,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社区服务
护士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相应的 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05 多元文化护理面临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文化误解与冲突
总结词
文化误解和冲突是多元文化护理中常见的问题,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 信仰和习俗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护理过程中的误解和摩擦。
详细描述
文化误解可能表现为对其他文化习俗的不理解或忽视,而文化冲突则可能引发护 患关系紧张,甚至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文化与护理作业
作业要求:用A4纸做,可打印题目,但答案要手写
一、简答题
1. 简述文化对护理的影响。

2. 简述“日升模式”的含义。

3. 简述佛教徒病人的饮食观。

4. 简述霍尔的八个身体距离段。

5. 简述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6. 简述TPO原则。

7. 简述美国人的性格特征。

8. 简述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9. 简述TPO原则。

10. 简述美国人的性格特征。

二、论述题
1.中西方生死观比较。

2.中西方生活行为的比较。

3.美国护理教育的特点。

4.中西方价值观比较。

5.中西方家庭结构和观念的比较。

6.美国护理教育的特点
多元文化与护理
一、简答题
1、简述文化对护理的影响。

答:(1)文化对发病原因的影响包括:1、地域因素 2、经济因素(2)文化对疾病临床表现的影响(3)文化对疾病的心理、行为反应的影响包括:1、性别 2、教育程度(4)文化对就医方式的影响包括:1、宗教信仰 2、风俗习惯 3、经济条件
2、简述“日升模式”的含义。

答:“日升模式”分为四个层次:世界观和文化与社会结构层、服务对象层、保健系统层、护理照护行动和决策层。

3、简述佛教徒病人的饮食观
答:(1)食为药观:在吃饭时作服药的观想、佛家戒律中称食为药,是要佛教信众把饮食当做药物观想,这样食时就不会多贪好了
(2)素食观:素食是我国汉地佛教慈悲精神的具体表现,汉地佛教禁止吃肉,本着不杀生的慈悲精神,对于施主供养的肉食,是不会接受的。

(3)斋:佛教信众坚持过午不食的规定,称之为“持午” ,也就是吃斋。

4、简述霍尔的八个身体距离段。

答:一、亲密距离:
(1)接近型:(46~75cm),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2)较近型:(15~45cm),这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

二、个人距离:
(3)接近型:(46~75cm),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4)稍接近型:(76~120cm),这是熟人之间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距离一端,而陌生人保持更靠远一端。

三、社交距离:
(5)接近型:(1. 2~2.1m),这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

(6)远离型:(2.1~3.6m),这是为便利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会给别人增添麻烦。

四、公众距离:
(7)接近型:(3.6~7.5m),如果保持4m左右的距离,说明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

(8)远离型:(7.5m以上),这是讲演示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5、简述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答:(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东方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西方人独立意识强,相比较而不太重视家庭血缘关系,更重利益关系。

(2)在表达形式方面: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

东方人以“让”为礼,凡是都要礼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更加谦逊和含蓄
(3)在礼品馈赠方面:在中国,人际交往重视礼尚往来,将礼物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深。

西方礼仪强调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和过分客套。

(4)在对待“老”的态度方面:东方礼仪一般是老者,尊者优先,凡是讲究论资排辈。

西方礼仪崇尚自由平等,西方人独立意识较强,特别忌讳“老”。

(5)在时间观念方面: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

(6)在对待隐私权方面: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

东方人非常注重共性,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亲有邻里间的相互关心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

6、简述tpo原则
答:t(time)指时间,即衣着要顺应时代和季节的要求,不能不顾及社会规范和社会习俗过分强调个性
p(place)指地点,即衣着要适应地区和场合的要求或习惯
o(object)指对象和目的,即着装应获取良好的印象。

7、简述美国人的性格特征
答:(1)个人独立性(2)民族优越感(3)竞争意识(4)坦承与直率(5)时间观念(6)法律意识(7)权利与义务(8)注重对立
多元文化与护理
1、中西方生死观比较
答:中国的生死观:在历史上,道家的自然主义生死观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中国民间的寿终正寵说认为,年龄大的人随着身体的衰老而自然死亡是一件合乎天道,顺应自然的事,这种观点充分显示了道家思想对中国的巨大影响。

西方的生死观:与中国传统重生轻死的价值观不同,西方传统的生死观深受宗教的影响。

主张重死轻生。

认为人的生命历程是背负原罪,按照宗教礼仪轨赎的过程,人生的目的是赎罪等待末日审判,以便死后能够最终进入天堂。

2、中西方生活行为的比较
答:(1)饮食行为: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中,主食以谷、薯、豆类为主,副食中少肉多菜,尽管中医讲究食疗、食补、食养,但民间饮食更注重食物的色、香、味,而较少顾及营养成分的搭配。

西方的饮食结构中荤食较多,蔬菜较少,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太重视食物的色、香、味、形。

(2)运动行为:中国健身活动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更注重入静守意的内修,不强调对抗,以健身养生和开发智慧为目的,西方人地运动理念受古希腊文化中崇尚竞争,个性张扬的观念,运动方式强调对抗性和表演性,主要靠器械进行运动健身。

(3)饮酒行为:西方人通常以酒作为饮料招待客人,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贬低酒的地位,而在东方人往往在不同场合以酒助兴,对酒则是褒多贬少,许多中国人认为酒可以增进人际感情交流,大量饮酒是一种力量风度的象征。

3、美国护理教育特点
答:(1)教育体系完整,层次科学(2)教育理念陷阱,以人为本(3)课程设置自成体系,适应社会需求(4)注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灵活。

4中西方价值观比较
答:(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的价值观是以家族主义为核心的群体利益观,强调集体主义,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体现整体本位,当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绝对服从集体利益
西方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体应按照人地本性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充分肯定人地个性,主张个体的充分自由,处处体现的观念和社会习惯。

(2)个性内敛与个性张扬:中国人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归于对家庭和国家的贡献,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主张突出的个性,而是提倡谦虚和内敛。

西方人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归结于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因此非常崇拜个人奋斗,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获得成就后的张扬。

(3)中庸之道与创新精神:中国文化将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求人们对事要不不偏不倚,凡是不要冒尖,提倡维持现状,尽量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4)精神本位与物质本位:中国的价值观突出人地精神价值,注重道德教化和人格完善,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强调修身养性和重义轻利,西方的价值观突出物质本位,追求物质享受和利益的最大化。

5中西方家庭结构和观念的比较
答:中国家庭结构和观念:中国的家庭式社会构造的根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较强,重家庭生活,借家庭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烦人对立,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传统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为主,父慈子孝是最基本的家庭关系。

家庭财产为家庭成员共同所有,在中国家庭子女被看作是父辈生命的延续。

父母往往会不遗余力地供养子女。

子女年幼时依赖父母,成年后对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西方家庭结构和观念:西方社会构造的根基在个人,西方人重集团生活,靠宗教来约束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传统西方家庭受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样以扩展家庭类型为主,强调父权和夫权,西方人将养育子女看作是上帝的嘱托,父母疼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但随着子女长大后自立门户,供养关系也就结束了,对上帝的承诺也就结束了,不强调子女应孝敬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