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八册《老人和海鸥的故事》word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教案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教案

《老人与海鸥》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老人与海鸥的形象特征,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会通过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表现事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老人与海鸥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海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老人与海鸥》。

(2)简要介绍海鸥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老人与海鸥的形象特征。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老人与海鸥的关系。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批判性思维训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真挚感情。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尊敬老人、热爱大自然。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老人与海鸥的故事。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尊敬老人、热爱大自然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在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训练等方面的表现如何?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发音、语调、节奏等。

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3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3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3篇)老人与海鸥教案篇一老人与海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3、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4、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2、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并会组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重点理解“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的意思。

.2、初读课文,画出句子,并在旁边适当的做批注。

①、画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用“——”画出)②、画出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用“ ”画出)③、画出描写海鸥动作的句子。

(用“ ”画出)3、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题目上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句话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人与人,人与动物都是如此。

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老人与海鸥》。

板书课题,学生一起朗读。

二、新课导学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然后对个别词语进行讲解,如褪色、撮(cuō)、抑扬顿挫、滇池、守灵、旋涡等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一三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年语文A版第八册《老人和海鸥的故事》word教学设计

年语文A版第八册《老人和海鸥的故事》word教学设计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看视频,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简介:歌曲演绎的是25年前,一个叫徐秀娟的姑娘勇救丹顶鹤而英勇献身故事。

这节课,我们也学习一个《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昆明翠湖边,走近老人,走进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4、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重点分析:裕、搭、幕(墓慕暮)5、文中的老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他与海鸥之间的感情怎样?(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感受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浓浓的情意吧)二、感悟交流(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看看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爱)2、画关键词:是啊,老人是多么地爱海鸥!哪些词语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呢?再来默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把你找到的关键词画出来,再体会一下:这些词怎么就让你感受到老人爱海鸥呢?(学生默读,边读边画)3、大家都画出来了,也思考了,现在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交流)4、汇报:谁想好了,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读词或句子,这个词语怎么就让你体会到老人爱鸟呢?A、“十几年”“天天”——你怎么就从这两个词中体会出老人爱鸟?(生答)十几年是多长时间?天天又说明什么?(如果一年按365天来计算,那十年就是3650天,十几年就是几千个日子。

几千个日子每一天都去喂海鸥。

)B、“并不富裕”“一直坚持”——老人的生活很窘迫。

什么叫一直坚持?看看上文,一直坚持了多长时间?(十几年)你们再读读第一句话,用心体会体会。

C“……”:老人都给海鸥准备了哪些食物,有饼干、馒头、虫子,仅此而已?你还发现了什么?(……)省略了什么?(我想到可能还会有面包、蛋糕、小鱼、小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为海鸥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心思)老人这样精心地变换花样地为海鸥准备食物,只有自己的亲人(父母)对孩子才能做到。

5、指导朗读:是呀,老人对海鸥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女,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练读)他有几个词读得特别好,谁听出来了?谁能像他这样再读一读?(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过渡:正因为老人对海鸥倾注了全部的爱,所以他们之间才建立了那么深厚的情谊!2、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看看哪些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彼此之间的情意?咱们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

语文A版第八册《老人和海鸥的故事》word教案2

语文A版第八册《老人和海鸥的故事》word教案2

1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和善”“悼念”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人和海鸥的故事,用自己的画描述那感人的一幕。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走进作者的心,走进老人的心,去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重难点、关键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1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

2、音乐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

2、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中心问题。

(1)老人和海鸥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2)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3)老人为什么会和海鸥发生故事?3、教师导读: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

如果能够解答好这三个问题,课文的内容也就读懂了。

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按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1、教师提出要求,学和自读。

(1)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互相提醒生字的书写要点。

(2)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

(3)画出描写最令人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教师强调要点。

3、再次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4、指名反馈:老人和海鸥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四、品读感人的一幕1、教师:读课文,把描写感人的一幕的句子画出来。

2、指名反馈“飞翔的海鸥认出了照片中的老人,顿时飞到照片四周,悲哀地扇动着柔软的翅膀……”3、指导朗读:同学们,海鸥能认人!真是太神奇了。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教学设计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教学设计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教学设计第一篇:《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教学设计《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品味课文重点词句,学习通过人物和动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以及场面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感,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情感,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引出话题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昆明翠湖,走进发生在十几年前一个真实、平凡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齐读课题──《老人与海鸥》。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老人与海鸥的情感世界。

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并归纳作者在叙述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当中,为我们描写了哪几个画面?三、走进老人的情感世界1、读了课文,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他对海鸥怎么样?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13自然段,小组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并在句子旁边写写感受。

(1)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展开品悟交流。

(2)“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抓住“褪色”品读一个勤俭的、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十多年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

)(3)“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 (理解海鸥居然和老人配合得如此默契。

)(4)“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情境朗读,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就像“亲人”一样。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0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0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0篇)《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鸥间真挚的情感。

2、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认识老人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出示图片)2、书中是怎样描述老人?3、出示描述老人的句子: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4、这段话中注重了强调了哪个词?从三个“褪了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是啊,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的老人,天天都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来喂海鸥,几十年如一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人,走近海鸥,去感受这个鸥间的真挚情感。

二、与文本对话,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情1、快速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老人干什么的画面?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学习: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喂海鸥小心(1)课文哪儿写了老人喂海鸥呢?(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怎样喂的?(很小心)(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谈体会)(4)品读老人喂海鸥这段话。

唤海鸥亲昵(1)老人怎样唤海鸥的?(亲昵、抑扬顿挫)(2)让我们学学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唤海鸥。

(学生唤海鸥)(3)海鸥们听得懂吗?从哪儿知道?(4)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

这海鸥还真能听懂老人的话呀。

独脚还落在老人的手上吃食呢?(5)面对只有一只脚的独脚,老人正亲昵地对它说些什么呢?(6)多感人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对海鸥的爱,他视海鸥为自己的儿女)谈海鸥生动(1)是啊,这如同儿女的海鸥,成了老人的至爱,因而每每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就……(生动起来)(2)如果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生动地谈海鸥呢?(3)指名读谈海鸥这段。

《老人与海鸥》课教案

《老人与海鸥》课教案

《老人与海鸥》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人与海鸥》,使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老渔夫的勇敢、坚韧、永不放弃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老人与海鸥》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老渔夫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勇敢、坚韧、永不放弃的品质。

3.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情节安排等。

4. 进行作文练习,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老渔夫的人物形象,掌握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老渔夫的内心世界,理解其勇敢、坚韧、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老渔夫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品质。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写作,运用所学写作技巧。

4.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老人与海鸥》的作者海明威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老渔夫的形象。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老渔夫的勇敢、坚韧、永不放弃的品质。

4.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情节安排等,并进行讲解。

5. 学生根据所学写作技巧,进行作文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学生展示作文,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方面的能力,通过作文、口头表达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在运用写作技巧方面的能力,通过作文练习、展示等方式进行。

4.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七、教学资源:1. 课文《老人与海鸥》文本。

语文文学《老人和海鸥》教案

语文文学《老人和海鸥》教案

语文文学《老人和海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人和海鸥》,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老人与海鸥的互动,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4.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老人和海鸥》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探讨作品主题。

3. 讨论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4. 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情节,把握作品主题。

2. 分析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动物。

3. 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老人与海鸥的关系,探讨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3. 实践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增强课堂活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老人和海鸥》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作品主题。

3. 分析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讨论作品中的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模拟老人与海鸥的互动场景。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白鲸》、《沙漠之舟》等,以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相关知识。

3.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如制作关爱动物的海报、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关注学生对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理念的认同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八册《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教学设计湖南省衡东县红坪学校戴思君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剖析理解,体味人鸥深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人与动物的真情,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揣摩理解,感悟人与动物的深厚情谊.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手段:
自主探究法情境导入法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话激情:
1.多媒体展示海鸥老人雕塑图片,用新闻进行导入:
新华社消息:2006年1月18日,海鸥老人吴庆恒的雕像在昆明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揭开了面纱: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面带微笑,手捧鸥食伸向空中,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翩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

2.引导学生质疑:
读了新闻,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海鸥与老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人们为什么要为老人塑像?)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紧扣重点,体会悟情
1.默读课文,想想老人与海鸥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他们之间
有怎样的情感交流?从文中找找有关语句,用“﹏﹏”画出来.
2.指名反馈
3.从这些内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出示课件,尝试把课文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1).这是一个( )的老人,生活并不富裕,但
( ).
(2).这是一个( )的老人,无儿无女,但
( ).
(3).这是一个( )的老人,背有些驼,肩也有点儿
一高一低,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但
( ). 5过渡:是啊,老人与海鸥犹如亲人一样,那么亲密,那么默契,他们的心灵已经息息相通,融为一体了,当老人永远地离开人世,当老人的遗像安放在翠湖边,当海鸥痛失它们的亲人时,于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6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
飞翔的海鸥认出了照片中的老人,顿时飞到照片四周,悲哀地扇动着柔软的翅膀……
(1).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情感?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海鸥的心情吗?
(2).海鸥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
(3).什么样的人称为亲人?海鸥与老人,动物与人类之间有血缘关
系吗?
(4).课文中哪些语句点出了这种亲人关系?
a.老人一到江边,海鸥就飞过来,有的直接从老人手里啄东西吃.
b.海鸥们吃完食物并不马上飞走,它们总是围着老人盘旋,而老
人则朝海鸥长久地挥手.
c. 飞翔的海鸥认出了照片中的老人,顿时飞到照片四周,悲哀
地扇动着柔软的翅膀……
7.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感悟.
8.想象无数海鸥迅速飞来的壮观场面,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9.再次深情诵读自己倍受感动的部分.
10.引导质疑:老人喂养了海鸥,海鸥感激他,可是,老人并没有为摄影师做过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到江边悼念老人呢?三.指导说话,触景生情三.指导说话,触景生情.
多媒体展示老人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1.遗像上的老人一如平时,想要给他的“儿女”喂食,而此时,他只能默默地注视着他的“儿女”,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
2.老人走了,带着依恋,带着对海鸥的牵挂走了,这样的一位老人,这样
一个动人的故事,又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呢?
3.动物是有灵性的,让我们走进海鸥的心灵,用心倾听,想想它们会说些什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练说)
4.进入情境,抒发真情:
让我们闭上双眼,展开遐想,仿佛自己就是那只充满灵性的海鸥,在老人遗像周围盘旋,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海鸥老人,一路走好!”
四.拓展延伸,升华凝情.
1.导语:有人把这个真实的故事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2.多媒体展示诗歌,教师配乐朗诵.
海鸥老人
没有妻子儿女领三百零八块退休金
你却有一颗走十公里的行程
善待生灵的心你十几年如一日
你把孤单典当给在翠湖播撒爱心
翠湖的风景直到生命最后一瞬
独脚沙鸥雕塑不是名人的专利
你这样叫出你以平凡的故事
海鸥的小名挤进伟人的行列
它们就会融入春城的怀抱
飞出你的手心永驻翠湖的心
3自由朗诵诗歌,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教师总结:
海鸥老人一生经历坎坷,生活拮据,但他却十年如一日,喂养海鸥,风雨中从不间断.他的举动感到了昆明人,他们与2006年为这个平凡的老人塑了像.如果海鸥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的人物,我想用这样几句话作为颁奖辞:
5.教师在舒缓的音乐中深情诵读:
他是一介平民,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领三百零八块退休金,走十公里的行程,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喂养海鸥,谱写了人鸥传奇的童话.正因如此,他才能以平民的身份,成为游人如织的公园里的一尊塑像,以风烛残年的猥琐形象,跟英雄一样巍峨于百姓心中.
五.板书设计:
老人和海鸥的故事

老人海鸥

﹝善待生命关爱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