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热现象复习课后作业
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应使用纯油酸滴到水面上C.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3.0×105 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2.2×105 J,则空气从外界吸热5.2×105 J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D.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3.下面的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擦火柴,使火柴开始燃烧B.阳光照在湖面上,使湖水升温C.用锯条锯木头,使锯条变热D.搓搓手,会感觉暖和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D.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5.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6.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A.缸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减小B.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小C.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D.外界对气体做功,缸内的气体内能增加7.如图是某喷水壶示意图.未喷水时阀门K闭合,压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按柄B打开阀门K,水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水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A.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增大B.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C.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放热D.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压强增大8.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小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10.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ab与竖直轴平行,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与水平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 ( )A .ab 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气体不吸热也不放热B .bc 过程中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气体放出热量C .cd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加,气体吸收热量D .da 过程中气体体积保持不变,气体放出热量11.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高中物理 选修三(2019)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章末复习 综合练习 单元练习(含答案)

热力学定律章末综合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它是制造不出来的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D.空气的相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2.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制成B.效率为100%的热机是不可能制成的C.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常用手段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的状态变化为a→b→c→a,其中纵坐标表示气体压强p、横坐标表示气体体积V,a→b是以p轴和V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状态a→b,理想气体的内能减小B.状态b→c,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变少C.状态b→c,外界对理想气体做正功D.状态c→a,理想气体的密度增大4.下列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说明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 .波涛汹涌的海水上下翻腾,说明水分子热运动剧烈C .水凝结成冰,说明水分子的热运动已停止D .空调制冷时,将热量从低温室内传到高温室外,说明热传递是随意的,不具有方向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 .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D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6.如图所示,固定的气缸内由活塞B 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外力F 作用下,将活塞B 缓慢地向右拉动.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良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增加B .气体向外界放热,内能减少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压强变小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压强变小7.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
物理化学第三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化学第三章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三章热⼒学第⼆定律3.1 卡诺热机在的⾼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作。
求(1)热机效率;(2)当向环境作功时,系统从⾼温热源吸收的热及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解:卡诺热机的效率为根据定义3.2 卡诺热机在的⾼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作,求:(1)热机效率;(2)当从⾼温热源吸热时,系统对环境作的功及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解:(1) 由卡诺循环的热机效率得出(2)3.3 卡诺热机在的⾼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作,求(1)热机效率;(2)当向低温热源放热时,系统从⾼温热源吸热及对环境所作的功。
解:(1)(2)3.4 试说明:在⾼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作的不可逆热机与卡诺机联合操作时,若令卡诺热机得到的功r W 等于不可逆热机作出的功-W 。
假设不可逆热机的热机效率⼤于卡诺热机效率,其结果必然是有热量从低温热源流向⾼温热源,⽽违反势热⼒学第⼆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
证:(反证法)设 r ir ηη>不可逆热机从⾼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对环境作功则逆向卡诺热机从环境得功从低温热源吸热向⾼温热源放热则若使逆向卡诺热机向⾼温热源放出的热不可逆热机从⾼温热源吸收的热相等,即总的结果是:得⾃单⼀低温热源的热,变成了环境作功,违背了热⼒学第⼆定律的开尔⽂说法,同样也就违背了克劳修斯说法。
3.5 ⾼温热源温度,低温热源温度,今有120KJ的热直接从⾼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求此过程。
解:将热源看作⽆限⼤,因此,传热过程对热源来说是可逆过程3.6 不同的热机中作于的⾼温热源及的低温热源之间。
求下列三种情况下,当热机从⾼温热源吸热时,两热源的总熵变。
(1)可逆热机效率。
(2)不可逆热机效率。
(3)不可逆热机效率。
解:设热机向低温热源放热,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因此,上⾯三种过程的总熵变分别为。
3.7 已知⽔的⽐定压热容。
今有1 kg,10℃的⽔经下列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100 ℃的⽔,求过程的。
(1)系统与100℃的热源接触。
高中物理 选修三(2019)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第1节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练习(含答案)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金属筒内装有与外界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打开筒的开关,筒内高压空气迅速向外逸出,待筒内外压强相等时,立即关闭开关。
在外界保持恒温的条件下,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再次打开开关,这时出现的现象是()A.筒外空气流向筒内B.筒内空气流向筒外C.筒内外有空气变换,处于动态平衡,筒内空气质量不变D.筒内外无空气交换2.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达到热平衡后,它们具有相同的物理量是() A.质量B.密度C.温度D.重力3.关于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B.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就不变C.每个分子的内能等于这个分子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D.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热和能的当量关系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对同一物体的不同物态,固态比液态的内能大D.在物体内相邻的分子与分子之间距离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5.热传递的实质是()A.内能多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B.热量多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C.高温物体把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D.质量大的物体把热量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图13-2-4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7.绝热过程中,外界压缩气体做功2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20J B.气体内能增加必定小于20JC.气体内能增加可能小于20J D.气体内能可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通过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气体被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9.关于温度和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C.1g100℃水的内能小于1g100℃水蒸气的内能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也就是说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相同的10.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包括物体运动的动能B.0℃C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C.提起重物,因为提力做正功,所以物体内能增大D.摩擦冰块使其融化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二、多选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块品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零E.热量总是自发地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12.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的内能是由物质的质量,种类及状态参量温度体积决定的B.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是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C.若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D.1g的100℃水的内能小于1g的100℃水蒸气的内能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2TB.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也越小E.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可表现为各向同性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和传热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本质不同的物理过程,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传热是物体内能的转移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内能发生了改变,可能是做功引起的,也可能是传热引起的,还可能是两者共同引起的15.关于热量、功和内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D.热量、功、内能的单位相同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B.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同一种化学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于原子的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晶体在熔化时需要吸热,说明品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加E.做功利热传递的本质在于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17.在下述现象中没有做功而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电流通过电炉而使温度升高B.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C.铁锤打铁块,使铁块温度升高D.夏天在室内放几块冰,室内温度会降低18.我们用手不断反复弯折铅丝,铅丝被折断的同时温度也升高了,这一事实说明()A.铅丝不吸收热量,温度也能升高B.对物体做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C.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D.机械功可以转化成热量,铅丝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参考答案1.B【详解】因高压空气急剧外逸时,气体没有时间充分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可近似看成绝热膨胀过程。
热现象测试题

初三物理总复习《热现象》练习题一、选择题1、仔细观察下图,其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B C D天冷时,窗玻璃夏天吃棒冰揭开包装电灯泡用的时间夏天的早晨,结有水珠纸后,棒冰会冒“白气”。
长了玻璃泡上发黑。
花草上有露水2、对于蒸发,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B.0。
C的水不能蒸发C.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D.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3.关于云、雾、露、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汽化而成的B.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C.露是水液化而成的D.霜是水凝固而成的4.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有棉花,甲的棉花还蘸有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房间里,温度计的示数情况是()A.甲。
乙示数相同,丙最低B.乙、丙示数相同,甲最低C.甲、丙示数相同,乙最高D.甲最低,乙最高,丙居中5.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这种材料能起作用的原因是()A.材料坚硬,不怕热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C.材料不传热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量6.如图2所示,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A.一定沸腾B.一定不沸腾C.下部沸腾,上部不沸腾D.开始不沸腾,过一会儿也沸腾了图27.将烧红的铁块突然丢入水中,水面冒出“白烟”,这“白烟”是:( )A.水迅速蒸发形成的水蒸气B.水迅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水先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D.水先迅速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凝化成小水珠8.有一支用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病人的体温,其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40℃ B. 39℃39℃C.39℃40℃ D. 38℃39℃9.在下图3中,海波的凝固图象是:( )A B (图3) C D10.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了一段时间后变小了,这是因为( )A.汽化B.升华C.蒸发D.熔化二、填空题11.在括号内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情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
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
p50习题习题3214476p50习题习题33lnlnp50习题习题351331可逆绝热过程2自由膨胀lnln576kjkmcmr理想气体定值比热及比热比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摩尔定容比热ckjkmolk摩尔定压比热ckjkmolk比热比k16714129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气体处于较低温度范围常采用定值比热忽略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Ws U mu mcv T1 T2 1746.3kJ
S 0
(2)自由膨胀
Ws 0 Q 0, U 0 T2 T1 340K
S
mcv
ln T2 T1
mR ln
v2 v1
5.76kJ/K
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气体处于较低温度 范围,常采用定值比热,忽略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不同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均为22.4m3,不同气体只 要其原子数相同则其摩尔定值比热相等。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热现象》同步复习+考点分析+中考汇编

第三章《物态变化》同步复习一、全章知识结构:物态变化⎩⎪⎪⎪⎪⎪⎨⎪⎪⎪⎪⎪⎧温度⎩⎪⎨⎪⎧物体的① 冷热程度 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② 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③ 热胀冷缩 而制成的熔化和凝固⎩⎪⎨⎪⎧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是④ 固态 、⑤ 液态 和⑥ 气态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⑦ 熔化 ,⑧ 吸 热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⑨ 凝固 ,⑩ 放 热固体⎩⎪⎨⎪⎧晶体:○11 有 固定熔化温度,如○12 水、海波、各种金属 非晶体:○13 没有 固定熔化温度,如○14 蜡、松香、玻璃、沥青 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15 汽化 ,○16 吸 热汽化的两种方式⎩⎪⎨⎪⎧○17 蒸发 ,在液体○18 表面 发生○19 沸腾 ,在液体○20 表面和内部 同时发生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21 液化 ,○22 放 热液化的两种方法⎩⎪⎨⎪⎧○23 降温 ○24 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25 升华 ,○26 吸 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27凝华 ,○28 放 热二、考点分析:【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 .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如图所示为常用体温计,其读数为____ ℃.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4.实验室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____图.【考点2物态变化辨析及特点】5.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C.草叶上形成“白霜”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6.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A.露的形成B.雾的形成C.冰化成水D.霜打枝头7.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8.(成都中考)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9.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形成小水珠的物态变化是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中要____(填“吸热”或“放热”).10.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考点3】图象问题11.海波由固态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25 ℃ B.海波的熔点是48 ℃C.海波是非晶体 D.第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1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在第4 min时,该晶体处于____(填“固”或“液”)态.三、中考题巩固强化:(一)选择题1.(2019聊城,)夏季,晾在大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会变干,这个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2.(2019威海,3)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暖春冰雪消融B.盛夏草上露珠C.凉秋雾锁江南D.寒冬北国飞雪3.(2019烟台,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D.洁白的雪”的形是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4.(2019德州,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9济宁,)小明对下图中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梳理,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6.(2019怀化,3)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属于A.凝固B.升华C.液化D.凝华7.(2019泰安,4)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8.(2019宜宾,2)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1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9.(2019枣庄,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10.(2019枣庄,5)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11.(2019湘潭,7)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积雪消融B.湖面起雾C.瓦上结霜D.衣服变干12.(2019辽阳,5)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二)填空题1.(2019泰安,1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定律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时:40分钟根底达标.以下所述现象中属于通过传热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将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发热.放在空气中的一杯热水会冷却.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车刀发热.电流通过电阻丝.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那么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以下关于改变系统内能方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如果外界对它传递热量那么系统内能一定增加.如果外界对它做功那么系统内能一定增加.如果系统的温度不变那么内能一定不变.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做功的和.拥有私家车的人们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某汽车的发动机汽缸内装有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如下图,要使该混合气体到达其燃点,那么().迅速向外拉活塞.迅速向里推活塞.缓慢向里推活塞.缓慢向外拉活塞.如下图实验装置,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内底部,当很快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气体骤然变热,温度升高到达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一定会升高物体的温度.做功一定会增加物体的内能.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局部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能力提升.(多项选择)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增加了50 J,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一定是物体放出了50 J的热量.一定是物体吸收了50 J的热量.一定是物体分子总动能增加了50 J.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气体温度计结构如下图.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h1=14 cm.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点h2=44 cm.(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 cmHg)1)求恒温槽的温度.2)此过程A内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课时作业(八)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解析:不管物体是发热还是冷却,物体的温度都发生了变化,都是内能的改变.弯折铁丝是对铁丝做功,在转动的砂轮上磨车刀是摩擦力对车刀做功,电流通过电阻丝是电流做功,所以以上例子都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水放在空气中,通过热辐射以及热对流等方式向外传递了热量,使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它是通过传热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所以选项B正确.案:B.解析:绝热过程是指气体膨胀过程未发生热传递,膨胀过程气体体积增大,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0,由ΔU=U2-U1=W可知,气体内能减小.由于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忽略,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D正确.案:D.解析:系统吸收热量,可能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增加,应选项A错误;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可能同时放热,系统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应选项B错误;如果系统的温度不变,物态发生变化,那么内能一定变化,应选项C错误;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做功的和,应选项D正确.案:D.解析:气体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气体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将装有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汽缸中的活塞迅速向里推,该汽缸内混合气体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可以看作绝热过程,同时由于外界通过活塞对该气体做功,使该混合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从而到达汽油燃点,故B对.案:B.解析:此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说明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正确.案:B.解析: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当气体体积变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故A正确.案:A.解析:在外界不做功的情况下,系统内能的改变等于传递的热量,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故A错误、B正确.物体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内能由分子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共同决定,所以内能增加了50 J并不一定是分子动能增加了50 J.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变,这时吸收的50 J 热量全部用来增加分子势能(如晶体熔化过程),故C 错误、D 正确.案:BD.解析:(1)设恒温槽的温度为T 2,由题意知T 1=273 K ,因为B 是细玻璃营,B 内气体变化对A 内气体影响很小,所以A 内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查理定律得p 1T 1=p 2T 2① p 1=p 0+p h 1②2=p 0+p h 2③立①②③式解得T 2=364 K.2)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由温度决定,A 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所以内能增大;气体不对外做功,由热量和内能的变化关系ΔU =Q 知,气体将吸热.案:(1)364 K(2)增大 吸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热现象复习课后作业
1.【题文】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
A. 清晨草上的露珠
B.深秋枫叶上的霜
C.衣柜里的樟脑丸会慢慢变小
D.大雾弥漫
E.屋檐下的冰凌的形成
F.江河冰雪的“消融”
G.放在杯子里的水过几天不见了
H.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
属于熔化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凝固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汽化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液化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升华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凝华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属于熔化的是F;属于凝固的是E;
属于汽化的是G;属于液化的是ADH;
属于升华的是C;属于凝华的是B。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A. 清晨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
B.深秋枫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
C.衣柜里的樟脑丸会慢慢变小是樟脑丸从固体升华到气体的现象
D.大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
E.屋檐下的冰凌的形成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
F.江河冰雪的“消融”是冰雪吸热熔化的现象
G. 放在杯子里的水过几天不见了是水吸热汽化的现象
H.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是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题文】为了探究酒精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如图1所示,通过观察实验器材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是否有关,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答案】酒精的表面积温度
图1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
在本题的图中可以看出来,两滴酒精质量虽然相同,但是表面积并不相同,所以小明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酒精的表面积是否有关,同时为了控制变量,需要将其他两个因素控制不变,故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温度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3.【题文】图2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升华成水蒸气的现象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水吸热汽化的现象
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现象 草叶上形成冰挂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现象
时间/min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42
43
45
47
48
48
48
48
49
52
55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 时是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答案】(1)固(2)晶体(3)48
【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
结合题干描述和表格可以知道该物质不断吸热发生熔化,然而其温度达到48℃后一段时间内不再上升,之后温度继续上升,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物质为晶体,48℃为该物质熔点,在到达熔点前该物质为固态,在温度超过48℃后该物质为液态。
图2
冰冻的衣服晾干
草叶上形成“冰挂”
草叶上形成“露珠”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