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节课
初二物理第一节启蒙课教案

初二物理第一节启蒙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3) 了解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3) 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理解;2) 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的理解;3) 学生对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科学课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和现象,引发对物理学的兴趣。
2. 学习新知识。
1) 介绍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 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式和逻辑思维;3) 介绍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实际意义和社会影响。
3. 拓展知识。
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成果;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4. 总结归纳。
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四、课堂作业。
1. 完成课堂笔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 搜集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3. 提出自己对物理学的看法和认识,写一篇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打开物理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课件PPT

学好物理的方法:
1.仔细观察,勤于动手。 2.着重理解,善于思考。 3.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4.学以致用。
1 下列自然现象中,人类可以利用的是( B ) A.巍巍雪山,高耸入云,响动会引起雪崩 B.流淌的江河,既能运输航船,又能灌溉良田 C.江河水奔腾、咆哮,冲垮江堤,摧毁房屋 D.龙卷风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2) 放电现 象
闪电是云层之间的或云层与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 而放电时产生的巨大声响便是雷声。
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大自然为何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3)光现象
大气对光的作用(光的折射、反射、 直线传播等),各种颜色的光透过大 气层进入我们的眼睛。
流淌的江河,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 甚至但于也冲会垮奔河腾堤咆、哮摧毁房屋
2.交流与展示 (1)你会倒饮料吗?
这与大气压强的作用有关
这与光的折射有关
(3)城市的辉煌 这与电现象有关
撑
竿
跳
高
, 激
提出问题:
动 人
为什么运动员借
心
助一根小小的撑竿,
便能跨越高高的横竿?
这与能量的转化有关
在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现象很神奇? 你愿意去研究这些神奇的现象吗?
宇宙是奥妙的,大自然是神奇的,生活中同样处处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1.在自然中 2.生活中的神奇
一、在自然中:
1.自主学习 请阅读教材P3部分内容:了解自然现象中的神奇现象,
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这现象各涉及到物理学的哪些知识?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精品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详细内容包括:物理的定义、物理研究的方法、物理与生活的联系、物理的发展历程、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理研究方法的掌握,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滑轮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静电、浮力等,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物理的定义、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a. 物理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推理、数学建模等。
b. 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举例说明,如电、磁、光、热等在生活中的应用。
c.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质量、力、能量、运动等。
4.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小车斜面实验、滑轮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走进物理世界2. 板书内容:a. 物理的定义、发展历程b. 物理研究方法c. 物理与生活的联系d.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活中的一个物理现象。
b. 计算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行的距离。
c. 列举三个物理基本概念并简要说明。
2. 答案:a. 略b. 根据斜面角度、重力加速度、摩擦系数等计算。
c. 质量、力、能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力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4.通过生活实际分析、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5.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教学重点:理解力的概念,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教学难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一位学生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从肌肉的紧张引出力的概念。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现象。
进行新课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力教案第二部分一、力的概念学生观察图7—1的九副图片,给学生下列几个问题:1、每幅图都有力吗?2、每幅图有几个物体?3、两物体之间不相互接触是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4、这里所说的作用应怎样理解?教师要学生列举事例进行回答,找出这些问题的共性,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师生评估、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而且通过图片j和h的认识,知道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创设情景:用一个皮球去挤压另一个皮球。
提问: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
2、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可参照教材图7-2、3所示进行,也可用别的物体来做。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情景举例:一位穿溜冰鞋的同学推墙。
让学生解释所发生的现象,进一步加深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5、让学生列举生活及生产中人们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实例。
三、力的作用效果提出问题: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效果?通过图7—5、61、学生挤压铁尺。
让观察形状怎样变化。
2、足球比赛的图片。
看足球的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师生共同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科版8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1章 运动的世界 第1节 动与静

飞行员怎样做到徒手抓子弹的?
飞行过程中,图中飞机始终在子弹的正上方,且两者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飞机相对于子弹位置没有变化,飞机相对于子弹静止。
机械运动指的是宏观物体(看得见、摸得着)的位置变化
新课讲授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②放久了的水果发霉变质; ③骏马在草原上奔驰;④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水味;⑤春夏之交,冷暖骤变; ⑥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
宏观物体位置改变
✔
✖
✖
✖
✔
✔
典例
参照物被选定后我们便觉得它是静止不动的,进而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运动。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
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
新课引入
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
地壳的运动
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
地壳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的描述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万马奔腾图》和《星夜》
1. 确定研究对象
3. 确定参照物
2. 判断研究对象相对于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运动
运动
运动
静止
B
课堂总结
随堂练习1
C
谢谢聆听!
(多选)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研究对象运动的描述就一定不同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D.不动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节《走进神奇》PPT课件(上课用)

地球自转
2、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回声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平面镜反射 4、人心齐,泰山移。 合力的作用
5、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重力的方向向下
6、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 压强太大
7、小小秤砣压千斤。
杠杆原理
夕阳下的晚霞------与光的散射有关 电闪雷鸣------与放电现象有关 火山爆发------与地壳运动有关 黄河咆哮------与能的转化有关 雪崩-----与共振有关 龙卷风------与旋转气流有关
银 河 系
太阳系
大气对光有 散射作用,波长 较短的光 易被 散射,红光波长 较长,不容易被 散射,透过大气 层进入我们的眼 睛。
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雷电同时产生,但光传播比声音快。
到
的为 雷什 声么 常看 常到 不闪 太电 响很 ?久
才
听
地壳不断运动,板块相互挤 压或拉伸,形成火山爆发。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一孔饮料瓶的饮料不易倒出 ----------与大气压有关 被水“折”断的铅笔 ---------与光的折射有关 拉链的开启和闭合 ---------凹凸齿错合原理
圆珠笔 --------与重力与滚动摩擦有关 冲浪运动 ---------与重心有关 撑杆跳高 ---------与弹性形变有关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第1节 透镜)课件PPT

课堂小结
凹透镜也有2个虚焦点, 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4(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 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 们:凸透镜对光有___会__聚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 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 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小__于____20cm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近视眼镜、猫眼等。
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探究新知 凸透镜的主轴和光心
主光轴:通过两 球心的直线
C2 C1
光心(O):过光心的光 传播方向不变
O)
C1
C2
主光轴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1(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其中凹透镜是( B)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凹透镜也 有焦点吗?
F
F
凹透镜有
几个虚焦
点?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用手电筒垂直照射一面透镜并使光束射入倒扣的烧杯中,通过 观察如图可以确定__丙__图中是凹透镜。实验中光束很模糊,不容 易观察,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清晰,请你提出一个改进建议C: ___在__烧__杯__中__充__入__烟__雾_______。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课件 (新版)沪科版

第1节 走进神奇
一、自然中的神奇
天
海
木土
王
王
水金地 火 星 星
星
星
星星球 星
银河系有一千二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 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 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000光年。
河外星系
流星
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时,与大气 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
太阳光可以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光速大于声速
二、生活中的神奇
为凸不平?
为什么高压锅炖肉时间更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
1 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标明疑点 2 做好课前准备,不无故迟到
3 抓紧时间,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课中
1 2 保持课堂纪律 有问题举手示意
3
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课后
1 2 养成先复习再完成作业的习惯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
以组为单位,按时上交作业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立错题本
物理的研究对象
力 热 声 光 电
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等 (7)电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①提出问题 ;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⑤分析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Thank You!
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常用的测量仪器
刻度尺 (1)长度测量仪器:_________
刻度尺
卷尺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游标卡尺
千分尺
秒表、钟表 (2)时间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
秒表
挂钟
手表
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3)质量测量仪器:________ 天平和秤
1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物理小实验
覆杯 掉不下来 的乒乓球 大小试管 碘的升华 凝华
力学
热学
物理小实验
音叉共鸣 光的色散 摩擦起电
声学
光学
电学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
一、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
1、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
科学探究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及其规律。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电流表
电压表
电能表
3、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①提出问题 ;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⑤分析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二、建立家庭实验室
易拉罐、饮料瓶、塑料袋、泡沫块、铁钉、气球、小灯泡、电池……
课堂练习:
1、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 规律 观察 出其中的原因及其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科学发现的 重要环节。 2、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 ,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对测量仪器选择的 方法是( B ) A、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B、根据需要选择 C、规格较大的仪器 D、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3、在实验室中,小军要测量一水杯的体积和质量,他要 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C ) A、刻度尺、秒表 B、千分尺和天平 C、量筒、天平 D、量筒、测力计
天平和砝码
杆秤
台秤
案秤
温度计 (4)温度测量仪器:_________
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2、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测力计 (5)力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
圆盘测力计
握力计
量筒和量杯 (6)体积测量仪器:____________
量筒
量杯
(7)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1、科学探究的工具(测量仪器) 刻度尺 (1)长度测量仪器:__________ 秒表、钟表 (2)时间测量仪器:__________ 天平和秤 (3)质量测量仪器:________ 温度计 (4)温度测量仪器:_________ 测力计 (5)力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 量筒和量杯 (6)体积测量仪器: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