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021年)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交通科技与管理27规划与管理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标准,通过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不但能够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而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所限制,致使其存在安全风险问题。

为了解决当前这一问题,则需要根据轨道交通的特点,深入分析其安全风险因素,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顺利开展。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分析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进行建设,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所限制,难免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给建设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保障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安全,则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寻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

根据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事故研究发现,按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地层变形及围岩失稳引起地层崩塌与结构物破坏。

(2)不良地质造成的安全事故。

(3)地下管线破裂与渗漏。

(4)轨道交通工程事故管理不当所致。

与其他工程相比较而言,轨道交通建设风险原因主要包括:(1)管理难度大:与其他工程相比较而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到诸多环节,有着较大的管理难度,同时也会遇到诸多决策和组织问题。

从整个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讲,从工程立项、工程选址、技术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方面的难度,同时也给工程决策带来较大的难题。

(2)结构复杂:根据各个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轨道交通工程快速发展起来,并且建设规模较大,开挖面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工程结构日益复杂化,水文条件变化相对较大,结构埋深存在技术方面的难题。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力学转换频繁等情况。

(3)周边环境复杂: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跨越不同区域,不同车站,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等有着较大的变化,并且部分区域的环境较为复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增加风险。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总目录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总目录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总目录目录中括号内数字依次为(年份 — 期次 — 页码)综述述评Comprehensive Review北京市轨道交通与铁路融合发展研究………于 鑫,张凌云 (21-1-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期间安全评估实施研究………………………………………………程永谊,吴方林 (21-4-1) 北斗系统在智慧城轨中的应用与展望………………………………蔺陆洲,李宇杰,邓平科,等 (21-4-6) 成都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技术创新与实践……………苟明中 (21-4-11) 中型城市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的思考……………季国富 (21-4-16) “十四五”期间西安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展望……………………………………姜彦璘,万 英,卢剑鸿 (21-9-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5G 网络覆盖方案研究 …………… 李佳宁 (21-9-8) 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刘占省,矫悦悦,刘習美,等 (21-10-1) 重庆市域(郊)铁路发展探索与实践………周灿伟,张跃泷 (21-10-7)深圳地铁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实践……………………贾 科 (21-增刊-7) 深圳市轨道交通共建综合管廊建设实践……………………………………杜永帮,徐恢荣,王建新 (21-增刊-12) 复合地层地铁隧道工程技术发展概述………………………………………王宇通,王新线,赵 林 (21-增刊-17)规划设计City Plan复杂边界条件下地铁车站特殊设计……………………曾庆谊 (21-1-7) 基于 TOD 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规划研究…………………………………………………………何硕硕 (21-1-14) 新时代粤西地区铁路网络规划布局研究………………………………………………范丁元,邹卫强 (21-5-1) 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站点周边土地集约利用发展初探…………………………………………………………荣 荇 (21-5-7) 市域铁路车辆基地总平面设计研究……………………熊 盛 (21-6-1) 地铁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疏解工程方案研究………………………………………王 森,崔 莹,蔡志鑫 (21-6-6)区块链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场景………………………………………………赵红礼,李莉莉 (21-7-1) 市域铁路动车段所布局设计要点分析…………………李 东 (21-7-5) 基于多属性决策分析理论的地铁选线方法研究…………………………………………………………曹 巍 (21-7-11) 重庆城轨快线线网资源共享研究……………………………………刘实秋,吴 林,向家江 (21-8-1)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上海市域铁路线网规划建议…………………………………………………………陈望桂 (21-8-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站场设计研究与实践……………罗伟钊 (21-8-12) 市域铁路桥梁总体设计研究……………………………张宪国 (21-10-13) 组团式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林 建 (21-10-18) 东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与实践……………吴俊泉 (21-12-1)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孟永平 (21-12-6)将城市功能融入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新思路…………………………………………………………付永煜 (21-增刊-21) 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控制中心(NOCC)设计研究…………………………邹亚平,朱益海,王小飞 (21-增刊-26)铁路与城市Railway and City市域铁路地下段全寿命周期水土风险控制对策研究………………………………………………杨石飞,刘 枫 (21-1-18) 基于“三网融合”的江西省铁路网总体布局研究…………………………………………………………汤玉萍 (21-1-24) 新建市域(郊)铁路可持续发展研究………王建永,林泽宇 (21-3-1) 快速有轨电车在市域轨道交通中适应性研究……………………………………刘家栋,李 梁,刘 义,等 (21-3-4) 市域(郊)铁路兼顾货运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行性初探…………………………………王建永,张 旗 (21-5-13) 高速铁路预制梁施工质量技术探讨……………………雷 勇 (21-5-18) 都市圈轨道交通制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张 丽,高金港 (21-10-23) 基于技术特征分析的市域轨道交通车型选择方法………………………………………………刘心露,崔 莹 (21-10-28)智慧城轨Smart Urban Rail Transit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功能探讨………………………吴敏杰 (21-7-15) 多专业融合的地铁智慧运维平台研究………蒲晓斌,侯文军 (21-7-22) 超大规模网络轨道交通运维平台化管理模式…………………………………………………张 郁,戴龑飞 (21-10-34) 深圳地铁区域站点集中值守和远郊车站无人值守模式探索……………………………………温少表,罗昌权 (21-10-38)技术装备Technical Equipment地铁车辆转向架齿轮箱失效型式分析…………………吴四二 (21-1-29) 地铁车辆气密性影响因素及主要评价指标研究………………………………李 梁,刘家栋,孙 瑶,等 (21-1-35) 地铁供电系统中压开关柜电流分析理论和方法………………………………………………陈 亮,曹张保 (21-1-40)内燃动车组牵引变流器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马法运,林显琦,潘景宇,等 (21-1-46) 地铁车辆转向架天线梁模态与疲劳寿命分析………………………………张远维,肖绯雄,杨 强,等 (21-1-53) 基于 ANSYS 软件的二维地铁轮轨滑移摩擦热分析……………………………………吴 涛,唐晓敏,李林波 (21-1-59)PHM 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 AFC 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张 坤 (21-1-65) 车轮不圆顺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动态有限元仿真方法………………………敬 霖,刘 凯,刘 卓,等 (21-2-1)地铁列车救援演练制动操作方式优化研究…………………………………刘焕军,刘 世,赵 海,等 (21-2-8) 铁路车辆内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净化设备研制…………………………陈全雷,葛美周,蒋玲雁 (21-2-12) 成都市轨道交通 18 号线长大区间防淹门远程控制方案研究……………………………………文仁广,伍贤维 (21-2-18)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有轨电车在途障碍物检测方法研究………………………张 勇,王 磊,杨峥岭,等 (21-2-22) 铰接式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算法优化研究…………………………………朱 戡,王 业,张 丽,等 (21-2-26)多源数据融合的列车-轨道状态检测技术…………………………………陈 嵘,王 源,从建力,等 (21-3-11) 地铁车辆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及应用…………………………………姜 峰,张 萌,李 悦,等 (21-3-19) 基于车-车通信的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研究……………………………………………… 陈 浩,雷成健 (21-3-24) 地铁列车以太网电缆传输优化研究……………………李保霞 (21-3-30)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隙防夹探测系统研究………………周天龙,李大伟,王 飞,等 (21-3-35)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上网组合开关柜方案研究……………………………………………… 杨镇华,葛 洲 (21-4-2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远程专家诊断系统设计和应用………………………………杨培盛,董先鹏,侯 飞,等 (21-4-25) 现代有轨电车运行控制技术发展和展望………………梁 浩 (21-4-33) 深圳地铁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研究分析…………………朱伟鹏 (21-4-38) 现代有轨电车新型扣件系统研究……………………………………刘雪锋,李俊玺,马佳骏 (21-4-42)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动态几何状态检测技术………………………………莫伟平,戴源廷,田云峰,等 (21-5-22) 氢能源有轨电车的应用实践……………………………陈 祥 (21-5-28) 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建设方案研究…………孟寒松 (21-5-33) 轨道交通远程瞭望系统………张 强,张宇旻,毛新德,等 (21-5-39) 约束阻尼车轮振动声辐射特性及拉伸强度分析…………………………………向 琴,孙道永,徐 锋,等 (21-5-44)列车牵引节能技术研究……………张 冲, 王 斌, 谢胜茂 (21-6-13) 基于优化 YOLOv3 网络的在途列车障碍物检测方法…………………………………………………………初 帆 (21-6-19) 基于计轴系统的轨道电路棕光带故障分析探讨…………………………………………………………石卫师 (21-6-24) 应用于城轨车辆辅助电源的交错控制 Boost 变换器电路研究………………………何 晔,于江山,王 军,等 (21-7-26) 轨道交通机场线专用行李车技术方案分析………………………………马喜成,刘家栋,李 梁,等 (21-7-34) 提高地铁车厢用胶膜合格率的研究………………………………赵升龙,刘清方,梁 滨,等 (21-7-38) A 型铝合金地铁车体静强度仿真分析………………………………………………杨瑞欣,黄润涛 (21-7-42) 现代有轨电车辅助驾驶系统应用研究…………………………………刘家栋,杨 颖,高 锋,等 (21-8-17) 北京大兴机场线接触网检测系统设计方案研究…………………………………………………………赵立峰 (21-8-22) 基于 IEEE Std 485 和 DL/T 5044 的城轨变电所蓄电池容量计算研究………………………………张海申,刘 莉 (21-8-29)城市轨道交通车 - 车通信系统融合设计………………………………………………孔 军, 宋 丹 (21-9-13) 城市轨道交通 CBTC 系统升级为 TACS 系统的方案探讨…………………………………………………………邢艳阳 (21-9-18) 重庆市轨道交通 1 号线车轮使用寿命的探索分析………………………………………………刘 洋,周珏凯 (21-9-22)碳纤维复合材料轨道车辆电磁兼容设计方法探讨…………………………………………………………宋旭鹏 (21-10-43) 轨道车辆车体新材料应用及发展研究…………………………………周 洲,颜渊巍,刘小芳,等 (21-10-47) 轨道车辆液体橡胶复合转臂节点刚度性能试验研究…………………………………罗 俊,林 胜,张玉祥,等 (21-10-53) 轨道车辆轮轨等效锥度管理措施研究……………………………………戴焕云,杨震寰,干 锋 (21-12-12) 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系统应用研究………………………………史海欧,田 骥,刘小清,等 (21-12-19) 嵌入式连续支承轨道系统应用研究…………………………………蔡 峰,高 文,张晓峰,等 (21-12-25) 基于故障状态下接触网供电分段设置方案研究…………………………………………………………胡 博 (21-12-30) 城轨列车车载网轨隧综合智能检测系统设计研究与应用…………………林更泽,林美莲,何洪伟,等 (21-增刊-86) 基于多层分析法的盾构机适应性分析评估………………………………………………解廷伟,宋天田 (21-增刊-91) 深圳地铁3号线既有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方案研究………………………………………………刘 鑫,罗运真 (21-增刊-96) 人脸识别与信用支付在AF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马怀清,曾庆宁 (21-增刊-100)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通信设备用房适用性研究…………………………………柳 明,马 力,王子阳,等 (21-增刊-10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风道内消声器长度分析与应用………………………………………………于 凯,艾江甫 (21-增刊-109) 自动扶梯状态监测与智能预警诊断系统应用研究………………………………………………王 珩,何济芳 (21-增刊-114)设备检修Equipment Maintenance基于 LSTM 网络高速列车悬挂系统故障预测方法研究………………………………………………张传凯,刘佳龙 (21-2-31)地铁车辆高速断路器检修过程管控系统研究………………………………李 威,张陆军,刘神智,等 (21-2-36)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措施的减振效果测试研究………………………………张伯林,张宏亮,辛 涛,等 (21-5-52) 轨道精细化维修对振动噪声及节能的影响……………梁中东 (21-5-57) 轨道车辆轮轨关系检测及等效锥度管理………………………………………曾 京,干 锋,罗光兵 (21-6-29) 用大数据指导电子部件深度维修的探究………………余 磊 (21-6-35) 跨座式单轨车辆检修修程及检修周期优化研究…………………………………………………………杨昕映 (21-8-34) 国内高铁与城轨电动车组运用检修模式分析研究…………………………………………………………何 东 (21-8-40)工程实践Engineering Practice北京地铁 4 号线新增检票厅工程离散元仿真分析…………………………………………………………陈自龙 (21-1-69) 路基冻胀区双块式无砟轨道动力特性研究……………………………………孙井林,张鲁顺,刘郑琦 (21-1-74)非连续纵向结构体系单柱地铁车站横向地震响应分析…………………………………………………………郭 朝 (21-1-80) 某城市轨道交通停车场新增接车与 调试功能分析研究……………………………………高如超,贺创波,刘 文 (21-1-87) 京雄城际铁路梁体养护温度智能监测方案研究…………………………………………………………马 珍 (21-1-91) 小净间距交叉隧道振动规律试验研究…………………刘 洋 (21-2-41)软土地区地铁环境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孙井林,刘郑琦,宋天昊,等 (21-2-45)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焊接拉压支座设计研究……………………………………………… 仵叔强,李利军 (21-2-50)地铁盾构垂直下穿加油站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胡 磊,卓旭炀,张志华 (21-2-56) 广州地铁某轨排基地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技术…………………………………………………………张 泽 (21-2-61)地下检票厅开挖对既有地铁换乘通道稳定性影响研究…………………………………………………………雒焕磊 (21-3-43) 施工参数对盾构穿越软土地层变形控制的影响分析…………………………………………………………杨 均 (21-3-48) 基于有限元及灰色度分析的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研究………………………………………………田 超 (21-3-54) 冲洪积复杂地层大直径盾构机长距离掘进关键设备配置设计研究…………………………………………卢 森 (21-3-58) 双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地层与建筑结构影响研究………………………………夏志强,董少博,董克胜,等 (21-4-49) 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车站深基坑支护的应用………………………………………………周石喜,王新线 (21-4-56) 基于复合地层表征参数的盾构隧道地面沉降预测分析………………………………………………田管凤,李 锟 (21-4-65) 地铁车站基坑半幅盖挖法施工监测及分析…………………………………石 岭,周 宾,李永辉,等 (21-4-70) 地铁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及控制探讨………………杨 魁 (21-4-76) 用于钢轨焊接接头补强的环氧类胶粘剂研制与应用……………………………………赵升龙,刘清方,梁 滨 (21-4-80)武汉地铁 7 号线工程技术创新与实践 …………………欧阳冬 (21-5-61) 新型装配叠合整体式地下车站关键技术研究…………………………………刘 毅,潘 清,郭正兴,等 (21-5-68) 地铁车辆段上盖多塔结构设计与研究…………………………………耿 真,徐 希,李艳春,等 (21-5-74) 地铁车站基坑内支撑方案设计与参数选择研究………………………………………………邓泽涵,肖靖炜 (21-5-82) 地铁车辆段综合开发关键设计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张 明 (21-5-88)BP-Adaboost 集成学习算法在地铁施工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付秋新 (21-5-94) 层状岩地层超大断面暗挖车站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技术………………………………………………张浩然 (21-5-99)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研究分析…………………朱坤朋 (21-6-40) 软土地层超深 Z 型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王 纲 (21-6-46) 基于坐标变换的轨道交通隧道施工偏差校核方法研究…………………………………………………………肖潜飞 (21-6-52) 软土地层中盾构长时间停机引发问题的处理技术…………………………………………………………常喜军 (21-6-57)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对邻近桩基变形影响研究…………………………………………………………李海堂 (21-7-47) 地铁浅埋暗挖通道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涂美吉 (21-7-52)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大调高量扣件系统设计研究…………………………………段玉振,王 敏,陈 鹏,等 (21-7-56) 云巴线路平面曲线参数研究…………………王楚骄,陈 剑 (21-7-61) 复杂城市环境下地铁深基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崔青玉 (21-7-67) 不同坡度下 TBM 隧道施工对围岩及地表影响分析…………………………………郑 雯,邱 琼,段 灿,等 (21-7-74) 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接地体的冲击接地电阻测试研究………………………………王朝阳,马九洋,魏志恒,等 (21-8-45) 大纵坡齿轨桥梁设计控制因素分析…………杨国静,王业飞 (21-8-50) 复杂环境下地铁区间风井设计方案研究………………………………………安应选,杨 硕,余 璞 (21-8-55) 老城区上部物业开发不确定性条件下车站设计研究………………………………王腾飞,李汉杰,疏义广,等 (21-8-60) 复杂地质大断面铁路隧道爆破振动能量传播特性研究…………………………………………………………王世辉 (21-8-65)土压盾构浅覆土近距离上跨既有隧道施工技术………王显根 (21-9-27) 地铁减振道床跨人防门设计及施工研究………………张珍珍 (21-9-32) 胶轮有轨电车高架桥梁部结构形式研究………………滕炳杰 (21-9-38) 城轨交通高架桥预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施工技术探讨…………………………………………………………甘 灿 (21-9-43) 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施工环境影响分析研究………孙世杰 (21-9-48) 杭州地铁基坑高压旋喷加固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王 伟,周静增 (21-10-57) 大兴机场线轮轨垂向力分析及控制标准研究………………………………李春翔,祖宏林,徐 栋,等 (21-10-63)富水粉砂地层机械法联络通道始发与接收施工技术研究……………………………………葛佳佳,言建标, 杨 吉 (21-10-68) 大跨度双曲拱桥上部结构拆除施工技术………………曾小丽 (21-10-73)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大跨扁平连拱隧道施工综合技术…………………………………………………………苟明中 (21-12-35) 杭州地铁岩溶地层特征及处置方案研究………………张 军 (21-12-40) 地铁车站水动力全自动防洪闸系统应用研究…………………………………王 佳,张 健,范良凯,等 (21-12-46) 城轨交通隧道穿越海底风化段施工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分析………………………………………………赵 军 (21-12-50) 北京新机场线隧道段移动式闪光焊焊插短轨技术…………………………………………………………牛瑞达 (21-12-55)地铁车站小盾构先行大盾构扩挖技术研究应用………………………………………………李爱东,邓永忠 (21-增刊-31) 岩溶地区城轨交通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技术实践………………………………………朱 斌,赵智强,王 健 (21-增刊-36) 既有盾构隧道上方明挖近接施工与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朱益海,王新线,张 磊 (21-增刊-41) 基于 DME 相变的盾构渣土高效脱水减量化处理研究………………………………周学彬,孙晓辉,厉彦军,等 (21-增刊-46) 预制钢弹簧浮置板技术创新研究及应用………………郑晓练 (21-增刊-51) 地铁车站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早期减缩防裂措施研究………………………………王彦会,郭林强,祖玲娜,等 (21-增刊-56) 岩溶发育区地下综合管廊地基预处理施工技术………………………………………孙 策,李 楠,郭庆飞 (21-增刊-61) 岩溶发育区盾构法施工技术探讨………………杨永魁,张 建 (21-增刊-66) 不均匀地层条件下装配式车站力学特性研究……………………………………王新线,吴成刚,刘人菩 (21-增刊-71) 车辆段上盖超限高层连体结构选型及分析…………………………………吴居洋,高 敏,欧飞奇,等 (21-增刊-76) 长距离高强度硬岩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研究………………………………………………佘国生,段景川 (21-增刊-81)安全防护Safety Protection市域快轨超长隧道防灾救援模式研究………………………………缪道平,陈 阳,陈福贵,等 (21-4-85)地铁车站与商业连接型式及接口防火设计……………郑鑫鑫 (21-4-91) 地铁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对策研究…………………孟祥名 (21-4-97) 城轨车辆 FRACAS 故障管理系统应用研究……………………………………姚鸿洲,肖 静,何昌艳 (21-6-61) 基于大数据的机电设备故障模型研究………………………………左旭涛,李世明,程中国,等 (21-6-65) 地铁车辆高压细水雾灭火技术研究………………………………………肖守讷,李 丹,杨 龙 (21-8-71) 公交化特点下新型城际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研究…………………………………………………………郭现钊 (21-8-77)地铁刚性接触网塌网故障应急方案优化研究…………彭章硕 (21-9-54) 地铁消防疏散问题思考与研究………………郭桃明,曹宇齐 (21-9-58) 地铁列车脱轨致灾因子研究………………………………刘曦洋,刘 奥,魏嘉杰,等 (21-9-6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雷击风险评估研究………………………………………………张科杰,成 勤 (21-10-79)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数据链客流预测方法研究………………………………………………苗 沁,刘慧婷 (21-3-64) 基于 CPS 的超大城市地铁机电设备智能运维体系设计……………………………………黄宝静,周凌云,桑晓明 (21-3-68)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人员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王子腾,窦元辰,王爱丽 (21-3-72)长三角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运营组织与管理创新………………………………………………曲思源,徐行方 (21-4-101) 基于 ASP 技术的地铁列车辅助报点系统设计……………………………………朱忠山,张学兵,窦玉春 (21-4-106) 基于 K-Means 聚类算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类及客流特征分析……………………………夏 雪,盖靖元 (21-4-11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设计中的人因问题………………………………………………方卫宁,王健新 (21-6-69) 基于 5G 通信的智慧地铁运营模式设计…………………………………景 亮,赵 程,燕 玲,等 (21-6-76) 地铁运营中断时所需接驳车数量快速计算 方法研究…………………………………………………………宋吉鹏 (21-6-81)城轨运营关键岗位人员状态预警与 调节系统研究……………………………………郭 爽,孙冠卓,董守放 (21-6-85)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编组列车行车组织方案编制方法研究………………………………鲁玉桐,李 鹏,金艳萍,等 (21-7-82)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行大站快车影响因素及方案研究…………………………………………………………于德涌 (21-7-88) 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及优化研究………………………………………………林诗悦,张 祎(21-7-93) 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前后客流特征对比分析………………………………………………李棠迪,刘海洲 (21-8-84) 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客流特征分析与思考…………………………………………………………郑小康 (21-8-90) 基于乘客需求的城轨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李鹏飞,凌 晨 (21-9-70) 重庆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营方案设计研究……………………………………陈 阳,缪道平,陈福贵 (21-9-76)贯穿型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初期线网客流预测方法研究……………………唐水雄,张 涛,唐金金,等 (21-12-59) 新冠肺炎疫情对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影响分析……张 扬 (21-12-66)信息化Informatization高速铁路工地试验室、拌合站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包洪波 (21-2-6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信息化管理推广应用难点及对策……………………………………段芳敏,胡 鹰,宋天田 (21-2-70)基于 CATIA 的桥梁 BIM 参数化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廖 林,周应华,瞿 浩,等 (21-3-79)基于 BIM 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可视化智能运维系统…………………………………郭 钦,刘 奥 (21-3-86) 基于 BIM 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扶梯智能监测系统…………………………………………………………马建文 (21-5-102) BIM + VR 技术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实景化培训中的研究与应用……………………………………………郑海鹏 (21-5-107)地铁通信技术方案比选分析…………………龚小聪,涂思明 (21-6-91) BIM 技术在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杨玲玲 (21-6-96)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部署方案……………………………………周增惠,孔国权,张喜元 (21-6-103) 基于 Revit 的地铁车站工程 BIM 正向设计方法探讨…………………………………………………………余元波 (21-9-82) 基于统一编码的城市轨道交通 BIM 族库管理系统研究………………………………胡亚森,陈天星,曾文驱,等 (21-9-86)基于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的我国跨座式单轨技术发展研究…………………………许彦强,何孝强,赵小文 (21-12-72) 城轨列车实时以太网拓扑结构分析及应用思考…………………………………………………………丁 超 (21-12-79) 城市轨道交通 5G 公专网建设思路探讨………………………………………………何 涛,党选丽 (21-12-85) 5G 技术在地铁无线专网中的应用探讨………………………………………………陶潇然,陶孟华 (21-12-91)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轨道交通建造智慧管理研究…………………………………刘继强, 张育雨, 王雪健 (21-增刊-120)BIM 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和研究………………………………吴 冰,邱运军,曾晓超,等 (21-增刊-126)Wi-Fi 6 在城市轨道交通区间中的应用探讨 …………李 坚 (21-增刊-130) 基于建模标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BIM 模型多阶段表达…………………………………………………………张中安 (21-增刊-134)论坛园地Forum基于客流导向的长大市域轨道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范忠胜,阴佳腾,杨立兴 (21-1-96) 城轨车站空间数据服务平台设计………………………………刘 宇,郭冬冬,董守放,等 (21-1-103)智慧城轨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张文韬,卢剑鸿,姜彦璘(21-1-108) 基于专利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万 莹,王金锋,孙连英,等 (21-1-112) 基于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统计规律的致险因素关系研究…………………………………刘仲武,吴 萍,陈 帅,等 (21-2-75) 地铁车辆现代化升级改造的发展趋势与问题探讨………………………………徐 帅,王景振,黄强邦,等 (21-2-81) 基于数据库的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综合联调联试文档管理………………………………陈 亮,徐大程,刘大磊,等 (21-2-85)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应用展望………………………………………………魏阜伦,衣海娇 (21-2-90) 基于 LTE 技术的车地通信系统综合业务承载能力测试研究………………………………………………李 杰,霍晓峰 (21-3-92) RAMS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张自太,蔡伟森,吴启中,等 (21-3-97) 地铁车辆基地司机登车平台优化设计…………………迂军杰 (21-3-105) 双雷达联合测速系统研究………顾 明,周 媛,刘亚奇,等 (21-3-109) 重大铁路工程标准化开工组织清单化管理研究………………………………魏 强,汪旵生,王森昌,等 (21-4-119) 铁路建设工程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研究……………黄 慧 (21-4-125) 有轨电车联络线布设要点研究…………………………杨寿军 (21-4-12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交付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何志平,冯国冠,刘 淼 (21-5-111) 城轨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售价盈亏平衡分析…………赵 峰 (21-5-115) 我国铁路建设投资管理模式刍议………………………蔡 刚 (21-5-120) 基于 LSP 的地铁控制中心环境评价方法研究 …………李颖峰 (21-5-124)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建造技术发展趋势分析……………………………………贾 科,李爱东,王新线 (21-6-107)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产学研联合创新模式及成果分析…………………………………………………………张春光 (21-6-113) 高流动性水下抗分散混凝土的配制研究………………陈黎明 (21-6-118) 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桥体系技术经济研究………………………………邹家驹,赵晓波,刘宏伟,等 (21-7-99) 线路条件对车辆及环境噪声影响分析……………………………………刘晓波,蒋忠城,程 雄 (21-7-107) 城市轨道交通 AFC 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电子化预案及优化建议……………………凌 晨,陈骁飞,张 鹏,等 (21-7-114) 勘察设计企业在新制式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策略探讨………………………………………………王佳庆,向 红 (21-8-95) 铁道车辆转向架橡胶元件疲劳寿命研究现状………………………………………………侯茂锐,宗仁莉 (21-8-99) 铁路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远程维护监测系统设计…………………………………………………………何 宏 (21-8-104) 基于自编码器的接触网定位器底座开口销缺失识别算法研究…………………………………………于博轩 (21-8-108) 基于智能机车的小断面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构想………………………………张佳乐,王 欣,宋克志,等 (21-9-92)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轨道识别方法探究………………………………………………朵建华,杨柏钟 (21-9-98) 储能式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运行成本研究………………………………王艳琴,韩国鹏,邹联斌,等 (21-10-84) 铁路车站雨棚钢立柱防火涂料劣化机理研究………………………………伊钟毓,杜 玮,左强新,等 (21-10-8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空间空气品质提升研究…………………………………………………李 媛,罗 曼 (21-增刊-148) BIM 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综合应用…………………………………李树斌,陈 文,马 宁,等 (21-增刊-153) 基于 5G 的智能城轨架构及挑战探讨 …………………钱路之 (21-增刊-158) 城轨交通快线区间空气动力学效应缓解研究…………邓永忠 (21-增刊-163)发展历程与成果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历程与成果………………………………………………(21-增刊-1)安全评估Safety Assessment新规范对城轨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的影响与思考 ………屈 静 (21-11-1)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准备工作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刘权厚,王 亮 (21-11-4) 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实践应用分析…………………………………张宝太, 高利贤,王乾坤 (21-11-7) 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体系对城市轨道交通开通风险控制的积极作用…………………………秦丽娟,成 炎,毛显哲 (21-11-11)运营筹备Operation Preparation地铁新线运营筹备管理研究………卢剑鸿,万 英,姜彦璘(21-11-16) 城轨交通初期运营前系统功能核验及联动测试实践与思考…………………………………成 炎,刘国帅 (21-11-22) 城市轨道交通 UTO 机电系统综合联调方案与实践……………………………………傅康平,田 俊,李江莉 (21-11-2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联调安全管理难点解决方案………………………………………………王乾坤,周海龙 (21-11-32)安全运营Safe Operation极端天气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防排水对策研究……………………………………程永谊,刘峻峰,吴方林 (21-11-36) 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市政施工安全影响评估及安全保护……………………张 睿,钟有信,宋 茂,等 (21-11-40) 基于重复性事故隐患的研究与思考…………王强国,潘乐乐 (21-11-47)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研究…………………曹 琼,凌 晨 (21-11-5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钩缓冲装置故障分析………………………………孟 飞,戴源廷,田云峰,等 (21-11-59) 城市轨道交通 PPP 项目票务管理重难点分析及对策……………………………………马培卿,郭华军,汪 伟 (21-11-64)智能运维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车应用分析………………………………靳守杰,魏志恒,王文斌,等 (21-11-69)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关系与弓网关系检测管理平台研究及应用…………………王文斌,李 洋,赵正阳,等 (21-11-74)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技术应用研究………………………………魏志恒,徐 栋,陈万里,等 (21-11-81) 基于智能检测监测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管理…………………………………………王瑞锋 (21-11-85)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李义岭,喻彦喆,姚克民 (21-11-90) 5G 在智慧轨道交通中的创新应用……………………………………柴文宇,林思雨,钟章队 (21-11-95) 贵阳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建设和智慧运维技术…………………………………………………………陈发达 (21-11-101)安全质量Safety and Quality地铁工程防水专业验收规范探讨……………………………………吴蔚博,杨 骏,郑志华 (21-增刊-139)混凝土镜面效果质量提升技术研究………………………………………袁润丰,杨 晨,李 鑫 (21-增刊-143)国际聚焦International Focus振动及噪声连续测量系统………………………………………(21-1-119) 德国铁路长途客运新运营理念…………………………………(21-1-122)日本轨道车辆运动控制和减振措施……………………………(21-2-94) 基于惯性测量系统的轨道几何形位测量机械…………………(21-2-97) 日本防止铁路车辆地震时脱轨措施……………………………(21-3-114) 基于光纤传感系统的德国列车实时精确定位技术……………(21-3-118)超级高铁(Hyperloop)理念分析 ……………………………(21-4-134) 日本新干线铁路网发展与现状概述……………………………(21-4-138)日本新干线技术发展概述………………………………………(21-5-130) 后疫情时代国际铁路工程承包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使用研究……………………………………汤学文,赵 鑫 (21-5-134) 日本新干线车辆技术发展新趋势及成果………………………(21-6-123) 欧洲铁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21-6-128)运营咨询对提升海外铁路项目效益的思考……………胡 明 (21-7-119) 日本新干线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及成果……………………(21-7-123)基于可调板式轨道的轨道 / 车辆检测设备可靠性测试系统…………………………………………………………………(21-8-113)国外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轮轨动力学及减磨优化分析………………………………廖 涛,徐井芒,周文涛,等 (21-9-103) 3D 打印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 ………………………………(21-9-109)欧洲数字化自动车钩测试概述…………………………………(21-10-94) 日本轨道结构薄弱点检测及养护维修措施……………………(21-10-98)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探讨与启示………………陈燕申 (21-11-109) 德国新型钢轨超声波探伤系统…………………………………(21-11-114) 5G 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21-12-96) 钢轨波状磨耗发展机理概述……………………………………(21-12-99) 德国铁路数字孪生战略…………………………………………(21-12-102)动态消息News in Brief2020 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概况 ……………………(21-2-101)2021 年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保护技术研讨会在武汉顺利举办………………………………………………(21-5-138)2021 年第三季度批复铁路 / 城轨项目情况汇总 ………………(21-11-118)。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浅析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浅析
China Plant Engineering
安全风险划分存在多种形式,如按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进 行划分,根据安全事故发生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进行划 分等。对风险的不同划分手段,使得大家在对安全风险 进行综合评估时存在较大的难度,经常出现理解偏差。 3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完善安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
的施工环境给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带来潜在风险, 空间和人员的变化也将牵动其他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变化,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 得到充分的重视。 2 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2.1 风险统计手段较为含糊,缺乏较规范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于其它市政建设工程项目,具有 较大的差异性和特点。由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及 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在不同城市建设轨道交通也会面临 着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成熟的风险管理策略中应将工 程施工风险通过数理统计及概率模型进行评估、计算, 但这需要有大量数据做支撑,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构建 可靠模型。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时间较短,通车线 路基数有限,并不具有提供足够数量风险样本的条件, 因此不能构建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目前,我国轨道交 通正处于全面建设高潮,而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多是以施 工人员的经验总结和在实际案例基础上进行草拟,具有 较大缺陷,缺乏规范性工具。 2.2 风险等级划分不够明朗,难以指导实际管控
参考文献: [1] 朱经纬 . 上海轨道交通 5 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工程风险管理 [J]. 城
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11). [2] 张川 .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风险管理的特征与需求 [J]. 隧
道与轨道交通 ,2020,(01). [3] 陈建伟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风险管理 [J]. 现代城市轨道交
为进一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平稳推进,各 参建单位必须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管力度,同时对安 全隐患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当遇到重大及以 上安全风险及隐患时,组织各参建单位专业人员对各类 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和跟踪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必须坚持主要领导负责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将安全 隐患的排查日常化、制度化,每个季度、每个月都应该 设定固定的安全检查日,调动全体人员的安全检查积极 性,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排除。定期邀请安全专家对安 全风险管控策略进行优化,并对安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 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4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构建

1引言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相比于常规的地面汽车出行,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时、洁净等诸多优势。

我国凭借轨道交通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和高污染状态,如今在“地铁新时代”的目标下,我国致力于建设更加优质高效的城市轨道运输网络,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加强安全风险技术体系构建,是很有必要的一环。

2国内轨道交通发展背景和安全风险管理分析在提出了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交通建设的主要方向后,我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在形式上以地铁为主,轻轨、有轨电车、市域铁路、单轨和高端磁悬浮列车相继投入实践。

在里程方面,截至2020年,全国(不含港澳台)44个城市共23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已经达到7545.5km ,同比2019年增长率达20.1%,总量接近2013年的2倍,并且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都将保持高速的发展速度。

虽然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的城市轨道建设起步晚,发展经验不足,在安全管理上始终存在一定欠缺。

从城市轨道建设本身的环境来看,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始终处于高风险建设和高风险运作状态,城市轨道对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要求很高。

再加上地下轨道交通空间有限,安全风险因素隐蔽性大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在防控和救援上也存在较大难度,一旦出现危险,则可能引发巨大的损失。

如2007年南京地铁施工中的爆炸事故、2008年杭州地铁的坍塌事故以及上海地铁坍塌事故,这些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直接超过数亿元,这充分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做好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张金亮(1980~),男,北京人,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构建Urban Rail Transit Safety Risk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struction张金亮(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100070)ZHANG Jin-liang(Beijing MTR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Corporation,Beijing 100070,China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运输的大动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第47卷第2期6ij送坊Vol.47,No.2 2021年2月Sichuan Euilding Materials February,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苏应麟(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30)摘要:在城市化交通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实现安全出行的宗旨,需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

本文阐述了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内容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结合实际工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制定了具体的管控策略,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风险;风险管控中图分类号:U239.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21)02-0221-02DOI:10.3969/j.issn.1672-4011.2021.02.1090前言轨道交通具有容量大的特点,因而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

而为了保障社会民众的高效和安全出行,必须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在施工和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

1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特点及内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通常会受到作业空间的限制,且施工作业有着较强的循环性、隐蔽性。

在施工时由于力学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围岩相应的力学物理性质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地下轨道施工受到周围作业环境的影响,导致地下水条件变化、噪音、地表下沉、振动等情况。

加上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管线较多、存在各种建筑物、施工环境复杂,这就对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外部影响之外,工程的水文、工程地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地质的复杂性,为施工增加了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地下轨道交通施工采用的结构形式较为多元化,且运用到的施工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很多时候需要交叉变换施工,这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⑴。

而由于地下轨道交通施工各种各样的特点,无形中增加了施工的风险性。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构建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及构建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实现了进步,交通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建设项目,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交通工程建设关系着城市的进步,但是,在交通工程中必须要做好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特点,满足对工程施工中的风险分析,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轨道交通工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结合工程项目要求,加大对安全风险机制的分析,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降低施工中面临的安全风险,促进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轨道交通安全风险因素以及安全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U239 文献标识码:A引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交通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必须要做到对项目的合理规划。

很多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在施工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再加上我国目前很多城市发展相对稳定,想要满足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轨道交通项目建设,需要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因素。

很多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出现了安全风险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轨道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大对安全的预防,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生命安全威胁,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预防方法,对于推进项目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内容轨道交通建设中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责任机制。

根据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项目需要以工程的建设单位为核心,采用矩阵式的安全管理体系,满足各工作岗位内容的详细划分,实施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将工作职责落实到个人。

第二,开展项目论证以及专项设计。

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根据周边环境以及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判断,确保开展工程施工的专项设计,邀请相关专家对工程方案进行评审与论证,确保各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

学术论坛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刘长春(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2)摘要:我国自轨道交通设施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时有安全事故、客伤、治安事件发生,这给社会治安、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良影响,为了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补齐安全风险的短板,要重视联动联查联防联勤,强化建设轨道交通安保的智能化,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提高应急处置效能机制。

重视轨道交通安全安保力量的建设,宣传轨道交通安全机制,不断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安全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文首先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安保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对新时期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保风险防控提出了有效策略,希望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防范的管理。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我国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工具逐渐发展,给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便利。

目前我国有30多个城市已经开通了城市轨道系统,让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中的地面交通压力得到极大缓解,也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1]。

但在城市轨道交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和平稳定和平安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逐渐增大,让轨道交通的安保工作不容乐观,所以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工作提出相关的监管建议。

1 城市轨道交通安保存在的薄弱环节1.1 管理法规建设滞后针对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而言,国家层面没有出台相应的防范技术标准,而各类制度又成立于各类法规中,这使得轨道交通安保工作和进步建设没有得到充足的保障。

1.2 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健全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并不属于公安一个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是由政府出资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是分割的,发改委、建委、安监局等部门主要负责轨道交通建设部分,而运营则是由安监局、公安局、交委等部门负责。

各个监管部门与运营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机制并未健全,致使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而管理机制也无法得到有效协调[2]。

1.3 安全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工作由城市轨道集团、各安保公司等共同组织实施,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责任意识模糊,没有有效的监管考核机制,无法做到协调分工、有效配合,使得安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漏检违规行为,而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系统则是由企业自建,这也无法满足安全维护的工作的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肥 230000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知识对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组织获利等各方面都有支持作用,努力从传统的生产型组织向更加注重人、智力、知识的知识型组织转型。

轨道交通安全标准化管理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所有参与建设的单位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制度。

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在场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和风险因素,要进行事故分析报告、事故预案演练,并定期考核,发现问题,杜绝隐患。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引言地铁工程具有隐蔽性大、施工技术复杂、作业空间有限、作业环境恶劣、施工周期长、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且绝大部分地铁都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即周边环境复杂,各种建筑物、地下管线多,对施工变形控制要求高,再加上对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客观.风险管理不科学、风险管理的投入不到位等主观原因,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中,事故频发,形势非常严峻。

1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轨道施工单位在坚持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自身的内部安全标准,建立一整套标准的轨道项目安全管理体系。

在整个项目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特别是在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保证等方面,都要实现全面、统一的管理。

施工上的材料、机具、器具、辅助施工用品,均必须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规定,做到事无巨细。

轨道交通项目的各级、各部门,不管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必须对自身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以确保轨道项目的安全管理,并使管理模式成为一个长期、连续、良性循环的管理方式。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1组织管理责任制监理部门将主要履行相关领域安全生产的监管、组织、协调等职责,以强化对城市轨道施工中安全生产作业的指导,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政策和管理体系。

同时,强化对城市安全科技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调研、汇总、交流,下传城市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2021年)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注重风险评估,强化源头预防预控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目前在建的2,3号线即将开通运营,5,6号线正在加紧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开通运营。

复杂的施工环境,特殊的地质条件多变,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风险。

如何在工程建设中,预判、预控安全风险,做好行为管理、施工管理、风险管理、应急处理,是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因此,实施安全风险评估预控制度,通过事前对安全风险的有效辨识、风险评估、分级预控、专家把关等措施,消减安全风险,同时对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实施强化管理措施,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确保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1)实施安全风险分级评估体系进行风险分级,要求各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在轨道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开展多层次的风险评估。

(2)积极化解风险,减少施工困难?对于识别出来的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措施,预先有效防范、降低甚至消除安全风险。

(3)突出重点,强化政府监督?对无法规避的重大危险源,采取强化监管措施,预防预控安全风险。

2.注重过程控制,强化各项安全措施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管理思路,通过精细化、信息化、程序化的管理手段,强化动态管理,强化过程控制,监督措施和行为规范的有效执行,将风险防范落实与绩效考核及奖惩制度挂钩,保障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稳定、安全的生产形势。

(1)实施第三方监测所有轨道交通工程深基坑、盾构隧道工程在施工单位监测的基础上,必须由建设单位再委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工程本身和周边房屋、道路、管线进行监测,复核施工单位监测数据,防止瞒报、修改数据等行为,对达到设定的预警值、控制值时,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置。

(2)实施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验收在安全风险较大的深基坑工程开挖,盾构进出洞施工,联络通道施工,隧道工程穿越建筑物、河流、桥梁或既有地铁线路等关键节点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施工前条件验收,政府部门进行重点监管。

(3)动态管理安全隐患通过现场专职安全员现场排查,项目部检查,施工单位季度检查,建设、监理单位巡查,主管部门督查等方式,实现对安全隐患多层次、滚动式的排查整治;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建档登记,跟踪消除,实施发现一处,登记一处,整改一处,复查一处的动态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

(4)推行信息化监控措施针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等特点,为提高信息化施工水平,建立了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平台系统及站点区间施工视频监控系统。

对于及时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及时处置,控制险情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严把地质超前预控关复杂的地质条件一直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管控难点,政府主管部门明确要求对复杂地质条件必须采取地面补充勘探、物理勘探等手段,全面掌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各参建单位也非常重视地质勘查和不良地质条件管控工作,强化施工补勘和地质超前预报,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

(6)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各建设单位积极行动,开展各具特色的培训教育工作。

(7)强化管理人员配备,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单位根据合同的约定对施工、监理人员到位、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不到位或未履职的,按合同违约条款进行处理。

(8)强化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在施工图设计、交底、专业综合、现场施工等环节形成交叉、互动、互补、优化行为机制,建立综合安全防范机制,解决设计、施工和管理脱节的问题,增强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统筹和协调。

(9)合理划分标段招标,严格市场准入在工期紧,任务重情况下,通过合理划分标段,实施大标段乃至整条线路招标,实现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集约化和扁平化,对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合理划分标段招标减少了招标次数,同时减少项目接口,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减少障碍;其次,通过精细化投标人条件设置,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有利于选择优秀企业,有利于建筑市场的规范有序竞争;再次,合理加大标段使施工企业重视项目,主动增加技术力量和设备投入,在轨道交通建设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有助于引入优秀人才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3.注重应急管理,强化险情处置工作轨道交通建设所面临的地表建(构)筑物环境、地下管线环境、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事故和险情还难免发生。

为最大程度地控制险情发展,减少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部门、各轨道交通工程参建单位积极强化应急管理工作:(1)实施“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政府部门三个层级,分别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置应急抢险设备和物资,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形成分级响应,齐抓共管的应急管理格局。

施工单位是工地应急抢险的中坚力量,各建设单位对每条线路的应急抢险实施统筹、调度,政府部门对全市的应急抢险工作进行指挥、协调,确保及时、高效处置地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事故或险情。

(2)实现应急物资的集中统筹管理在施工单位正常配备应急抢险物资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工点位置、可能发生的险情类型、应急需求等因素,将工程量较大,装备力量较强,应急支援覆盖面较广的标段作为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实现全市轨道交通应急抢险物资集中统筹管理,一旦某工点发生险情,可以及时、就近提供支援,确保大型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供应的可靠性。

(3)开展应急抢险演练检验应急抢险队伍水平,锻练队伍,积累经验,强化应急管理工作。

(4)推行应急队伍的激励机制与动态管理机制为提高企业参与应急抢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应急抢险队伍实行了合理激励与动态管理机制,给予应急抢险队伍参加建设工程招投标优惠等政策,并定期考核企业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配置、应急物资储备和劳务工储备水平,凡是队伍建设水平达不到要求或抢险任务执行不力的,坚决清出,并重新补充新生力量,确保应急抢险队伍训练有素,准备充分,本领过硬。

4.注重各方主体作用,强化安全责任落实(1)建立安全责任体系与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单位签订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通过责任书的形式,强化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各建设单位也分别与承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各承建单位在企业内部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形成环环相扣的安全管理责任链条,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机制?政府部门每年对各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控制目标完成情况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每季度对各条线路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考评,并组织会议进行通报;各建设单位每季度对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工作,对安全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对安全管理工作不达标的单位及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3)实施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单位根据安全生产考核结果及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季度对各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评比排序,对安全管理优秀,总排序在前5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管理不善,总排序在后5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尤其对发生事故或险情责任单位按照合同违约条款进行处理。

5.注重监督指导,强化执法力度(1)强化轨道交通工程制度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初期,接连发生了基坑失稳、地面塌陷等险情,虽及时抢险避免了事态扩大,但也暴露出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

针对暴露出的问题,为强化安全管理质量,陆续制定了《天津地铁建设工程风险因素责任制》,《天津地铁建设工程重要部位和环节施工前条件验收管理办法》,《天津地铁建设工程深基坑及主体结构施工强制要求》,《天津地铁建设工程盾构法隧道施工强制要求》《天津地铁建设工程冷冻法联络通道施工强制要求》,构建了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提高了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事故险情多发的局面。

(2)实施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深基坑、盾构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以及基坑支护情况,将工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安全等级,每周召开例会,对每个深基坑、盾构隧道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基坑等级进行评定,实施差异化动态管理,对安全风险大的C级工程一周一检,重点监控高危工程,防范事故发生。

(3)落实安全预警制度针对暴雨等特殊气象条件,五一、十一等特殊时段,发布安全生产预警,根据隐患排查统计分析数据,对易发生的隐患、险情发布安全生产预警,要求企业落实预防预控措施;针对个别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事故或险情连续发生等情况,采取约谈企业负责人等形式,向该企业发布安全生产预警,要求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强化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巡视单位以手机短信的方式每天发送地铁施工安全简报,发生险情时即时预警,知会相关人员作出快速反应。

(4)强化安全执法力度参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队伍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场安全水平各不相同,对此,一方面进行差异化管理,对能力弱、管理差、险情高、隐患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另一方面强化监督执法,实施铁腕整治,采取红黄色警示措施对违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处,对受到红色警示的单位和个人,暂停其参加投标和承接业务资格。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各参建企业,我们一直注重明晰政府和企业安全管理的角色和定位,政府部门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安全管理 | DOCUMENT TEMPLATYK-AQ-0578各参建企业发挥安全主体作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政府和企业互动式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取得积极地成效,实现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基本受控,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XX设计有限公司Your Name Design Co., Ltd.第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