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呕吐机制与防护

合集下载

恶心和呕吐的护理

恶心和呕吐的护理

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诱因食物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增 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摄入。
食品卫生
强调食品卫生的重要性,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 食物,防止食物中毒引发恶心、呕吐。
规律进餐
指导患者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以减轻胃部负担。
建议患者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精神心理因素
如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可能导致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和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如脑膜炎、脑炎、脑肿瘤等,可能导致颅 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和呕 吐。
药物或化学物质刺激
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或化 学物质(如食物中毒中的毒素)可能刺激 胃肠道,引起恶心和呕吐。
内耳疾病
恶心和呕吐的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恶心和呕吐的定义及原因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症状观察与记录 • 健康教育与预防
01
恶心和呕吐的定义及 原因
恶心的定义
• 恶心是指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通常表现为胃部不适、食欲不 振、反酸、嗳气等症状。恶心可能是身体对某种刺激的一种保 护性反应,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
05
健康教育与预防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恶心、呕吐的护理方法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恶心和呕 吐的原因、症状及处理方法,增
加他们对病情的理解。
应对技巧
教导患者和家属如何在恶心、呕吐 发生时进行应急处理,如正确的姿 势调整、呼吸方法等。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 时家属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分散注意力
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有助于减轻他们 对恶心和呕吐的关注,缓解症状带来的不适。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 恶心、呕吐护理策略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 恶心、呕吐护理策略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恶心、呕吐护理
策略
恶心、呕吐护理策略
1. 引言
恶心和呕吐是很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或治疗引起。

护理人员应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以帮助患者减轻这些不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2.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 观察: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包括频率、时间、程度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 安全: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因呕吐而导致其他意外或伤害的发生。

- 并发症:留意并发症的出现,如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或处理。

3. 恶心、呕吐护理策略
- 环境调整:
- 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免刺激性味道和噪音。

- 控制室内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 提供足够的空气流通。

- 饮食管理:
- 提供小而频繁的饮食,避免过饱。

- 避免油腻、刺激性和重口味的食物。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

- 药物干预:
-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

-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过量。

- 心理支持:
- 建立良好的沟通,尊重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 其他措施:
- 使用冷敷或热敷技术,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 提供恰当的体位调整,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结论
恶心和呕吐是需要护理人员关注和处理的常见症状。

通过观察、安全措施、并发症处理以及采取相应的恶心、呕吐护理策略,可以
有效帮助患者减轻不适,提高其生活质量。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 恶心、呕吐护理方法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 恶心、呕吐护理方法

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恶心、呕吐护理方法恶心、呕吐护理方法概述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身体反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胃炎、晕车、孕妇晨吐等。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些常规的恶心、呕吐护理方法,帮助减轻不适。

常规护理方法1.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经常洗手,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

避免与呕吐患者分享餐具或毛巾,以减少传染风险。

2. 休息和舒适的环境:为患者提供宁静、清洁的环境,减少刺激。

确保室温适宜,床上用品干净整洁。

3. 保持水分摄入: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水分以防脱水。

分小口多次喝水,避免大量饮水。

4. 温和饮食: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适当分几餐进食,避免吃得过饱。

5. 避免嗅觉刺激:对于恶心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强烈的嗅觉刺激,可通风或使用清新剂消除异味。

6. 不要过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处于倾斜或平躺状态,尤其是在饭后。

7. 按摩和放松:能够轻柔按摩患者的背部和太阳穴,有助于缓解恶心。

预防恶心、呕吐的注意事项1.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炸、刺激性强的食物容易引起恶心、呕吐。

尽量避免摄入此类食物。

2. 避免暴饮暴食:进食过量或吃得过快容易导致不适,可引发呕吐反应。

合理控制饮食分量和进食速度。

3. 注意情绪调节:情绪波动大、焦虑紧张的人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有助于减少不适。

4.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减少不适。

提醒事项本文档中提供的护理方法仅供参考,如果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记得确认文档内容并使用确认的内容撰写本文档。

呕吐预防和措施PPT

呕吐预防和措施PPT
少量多餐可以减轻胃部负担,预防呕吐。
如何预防呕吐?
情绪调节
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等方式管理情绪。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缓解压力有助于 减少呕吐风险。
如何预防呕吐?
注意药物使用
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自行乱用可能引起呕吐的 药物。
如有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应对呕吐的措施
应对呕吐的措施 保持水分
呕吐时易导致脱水,需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 质。
建议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应对呕吐的措施
休息调整
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活动 。
身体需要时间恢复,过度活动可能加重症状 。
应对呕吐的措施 就医建议
如呕吐持续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及时就医 。
医生可以进行检查并提供专业治疗方案。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呕吐的预防与措施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呕吐? 2. 为什么会发生呕吐? 3. 如何预防呕吐? 4. 应对呕吐的措施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呕吐?
பைடு நூலகம்
什么是呕吐?
定义
呕吐是胃内容物通过食道排出体外的现象。
呕吐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消化不良、感染 、药物反应等。
什么是呕吐?
类型
呕吐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
谢谢观看
急性呕吐通常由短期疾病引起,而慢性呕吐则可 能与长期健康问题相关。
什么是呕吐?
症状
呕吐常伴有恶心、腹痛、出汗等症状。
有时呕吐还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为什么会发生呕吐?
为什么会发生呕吐?
生理原因
身体对某些刺激(如食物中毒、药物、情绪 压力)产生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导致 呕吐的重要因素。

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操作规程

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操作规程

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操作规程呕吐(vomiting)是胃内容物返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分为恶心、干呕和呕吐3个阶段,亦有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

恶心(nausea)是一种可以引起呕吐冲动的胃内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亦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呕吐可将胃内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大部分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一、分类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很多,按发病机制可归纳为:1.反射性呕吐(1)胃炎、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胃癌。

(2)肝脏、胆囊、胆管、胰、腹膜的急性炎症。

(3)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心理性呕吐。

2.中枢性呕吐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如颅内压升高、炎症、损伤等。

3.前庭障碍性呕吐如迷路炎和梅尼埃病等。

二、观察要点1.呕吐的特点观察并记录呕吐次数,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和气味。

2.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直至稳定血容量不足时可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直立性低血压。

持续性呕吐致大量胃液丢失而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患者呼吸变浅、变慢。

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测量并记录每天的出入液量、尿比重、体重。

观察患者有无失水征象,依失水程度不同,患者可出现软弱无力、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和弹性减低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并可有烦躁、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表现。

4.监测各项化验指标了解血常规、血细胞比容、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三、护理措施1.呕吐处理遵医嘱应用止吐药及其他治疗,促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的体力和饮食。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

若口服补液未能达到所需补液量,需静脉输液以恢复机体的体液平衡状态。

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则主要通过静脉补液给予纠正。

3.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患者呕吐时应帮助其坐起或侧卧,使其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

呕吐的护理措施

呕吐的护理措施

呕吐的护理措施引言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感染、消化道问题、药物副作用等。

当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时,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不适,并预防进一步的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呕吐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呕吐的原因呕吐是一种通过迅速清除胃肠道内的有害物质的防御性机制。

许多情况下,呕吐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但它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呕吐原因:1.消化道感染:胃肠炎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可以引起呕吐。

2.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镇静剂和抗生素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症状。

3.食物中毒:进食被细菌、毒素或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可能引起呕吐。

4.消化系统问题: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肠道梗阻和胃酸反流等可导致呕吐。

5.中枢神经系统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或损伤可能引起呕吐,例如脑震荡、中风和脑肿瘤等。

呕吐的护理措施当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时,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供有效的护理:1. 观察和记录观察患者的呕吐频率、量和颜色,并记录下相关信息。

这将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脱水和体温升高等。

2. 保持患者舒适呕吐可以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紧张情绪。

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患者保持舒适,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例如,可以为患者提供清洁的呕吐袋或容器,以便患者能够方便地排泄呕吐物,并随时替换。

3. 给予适当的液体和食物呕吐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容易造成脱水。

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患者足够的液体,以维持患者的水平衡。

适宜的液体包括清水、电解质溶液和由医生开具的口服补液溶液。

在患者停止呕吐后,可以逐渐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米粥和水果泥等。

然而,在给予患者任何食物之前,应确保患者已完全停止呕吐,并且有能力接受固体食物。

4.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在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期间,应避免给予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咖啡、酒精和碳酸饮料等。

手术后恶心呕吐机制与防治

手术后恶心呕吐机制与防治

76.4
发生机制
内脏感受器
胃肠扩张 炎症损伤
肠内环境变化 抗菌素,内毒素
机械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迷走神经 传入纤维
脑干内CRTZ 化学感受器催吐区
血液或脑脊液内的毒素变化 麻醉性镇痛药,强心甙,麦角制剂, 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尿毒症
呕吐中枢 位于延髓
小脑
前庭迷路系统
运动性恶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级中枢如边缘系 统和视觉皮层等
强相关因素
用药和过去史
使用阿片类药物或者有PONV病史可能比性别更为重要
女性PONV
有PONV病史
2倍
(13.5%)
+
8倍
术后用阿片类药 (59.3%)
没有PONV病史(6.7%)
用药和过去史
强相关因素
男性PONV
有PONV病史 (25.0%)
25倍
没有PONV病史(1.0%)
+
76倍
术后用阿片类药 (76.0%)
增加病人误工费用 术后第2天不能工作(16%)
目前制药工业 是促进PONV研究进展的最主要原因
新型止吐药研发 使得分析引起PONV的各种因素更困难
新型药物
发生率下降
15%-20%发生率 很难突破
努力目标
临床意义显著 发生率为0
有助于实现目标
●大样本设计 ●定义各种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量化分析 ●多种止吐药治疗
手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
nausea 胃部的一种不舒适感,伴有呕吐的强烈欲望 vomiting 胃内容物从口腔内强力排出的过程,常伴有恶心

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

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

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恶心呕吐作者:***来源:《养生大世界》2020年第04期恶心、呕吐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此外,急性呕吐起病急剧,可伴有腹痛。

慢性呕吐常提示幽门梗阻、胃轻瘫、肠道运动障碍、精神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而对于肿瘤病人而言,除了胃肠道梗阻、全身疾病因素之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则是其引起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

肿瘤切除手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叫做PONV;肿瘤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叫做CINV。

不管是PONV还是CINV,如果治疗不及时,都会导致病人心理压力增大,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出现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骤降,从而迫使肿瘤治疗的暂停或终止。

那么导致恶心、呕吐的主要生理机制有哪些呢?简单地说,触发了人体呕吐相关的受体。

这此受体包括:5-HT3受体、5-HT4受体、NK-1受体、胆碱能受体、组胺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受体等。

手术或化疗药物触发了这些受体,导致恶心呕吐,我们就要想辦法解除触发,也就是拮抗这些受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与恶心呕吐相关的受体拮抗药物,有如下一些种类:(一)5-HT3受体拮抗药。

代表药物有昂丹司琼、格拉司琼、阿扎司琼、多拉司琼、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等。

(二)NK-1受体拮抗药。

代表药物有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罗拉匹坦等。

(三)胆碱能受体拮抗药。

代表药物有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颠茄片等。

(四)组胺受体拮抗剂。

H1拮抗的有苯海拉明、异丙嗪等,H2拮抗的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五)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有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和多潘立酮(吗丁啉)等。

(六)阿片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主要是纳洛酮等。

除此之外,糖皮质激素类、苯二氮卓类、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等也是对抗恶心、呕吐的药物。

具体有地塞米松、劳拉西泮、氯丙嗪、异丙嗪、氟哌啶醇等。

(一)分清楚病人何时需要使用药物。

如化疗前预防性使用,要考虑年龄、基础病、化疗反应等因素。

化疗中及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治疗,多需考虑不同药物的止吐机制以及致吐程度,比如使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等高致吐性药物一般需要联合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因素
准确率 超过70%
可变因素
取决于是否与 固定因素关联
固定因素 病人因素
弱相关因素
年龄 体重 焦虑程度
强相关因素
性别 用药和过去史
年龄
弱相关因素
成人PONV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Cohen:小于50岁:大于70岁的相对危险度为1.36
儿童PONV发生率还不清楚
Vance:12岁以下发生率是成人的2倍(39%:18%) Rowley,Brown:3岁以下为20%~30%,3岁-12岁为42%~51%
体重
弱相关因素
观点一:PONV和肥胖有相关性
肥胖可能改变麻醉管理方案 面罩通气时间延长、吸入性麻醉气体在脂肪组织的储蓄
观点二: PONV和体重指数没有相关性
Cohen的大样本研究、Palazzo和Evans的固定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均支持该观点,研究中去除面罩通气造成腹压增高因素
焦虑程度
弱相关因素
降低手术周转率
苏醒时间延长(18~61min)
增加日间手术费用 造成护理费用增加
US day care centre,annual cost 25~151万$
增加病人误工费用 术后第2天不能工作(16%)
目前制药工业 是促进PONV研究进展的最主要原因
新型止吐药研发 使得分析引起PONV的各种因素更困难
血液或脑脊液内的毒素变化 麻醉性镇痛药,强心甙,麦角制剂, 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尿毒症
呕吐中枢 位于延髓
小脑
前庭迷路系统
运动性恶心
高级中枢如边缘系 统和视觉皮层等
视觉,味觉,嗅觉,疼痛,低 血压,缺氧,颅内压增高
有关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组胺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5-羟色胺
相关因素预测PONV
PONV发生率处于20%~80%之间 过去60年里,因实验设计和病人选择不同
手术后24h内PONV发生率为36% 20世纪90年代中期,161个英语国家医院调查 按此估计,英国每年有100万人发生PONV
Orkin调查发现
害怕全身麻醉的原因分析
●约3/4病人最不希望PONV ●所有原因排名中,第1为手术后不能清醒,
100%氧气,阿托品
取决于药物
全麻药物
引起PONV最主要药物是阿片类药物
10mg吗啡作术前用药 PONV发生率增加到3倍不用吗啡作术前用药
+ 发生率下降近一半
阿托品
静脉诱导药物
依托咪酯 硫喷妥钠 氯胺酮
容易引起PONV
异丙酚
降低PONV发生率
Martin
异丙酚诱导+维持(18%) 发生率明显低于氟烷诱导+维持(34%)
可变因素
麻醉因素 麻醉医师 麻醉方法 麻醉药物
手术因素 手术部位 手术方式
麻醉医师
PONV的发生率与麻醉医师的经验有关 缺乏经验 维持较深麻醉 胃内充气 没有进行胃内吸引
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
4.3%
脊麻 13%~42%
低血压和高平面阻滞
收缩压低于80mmHg
易致PONV
减轻
全身麻醉 变动范围大
非去极化肌松药
本身不会造成PONV的发生 用新斯的明逆转后可能会导致PONV
有PONV病史
2倍
(13.5%)
+
8倍
术后用阿片类药 (59.3%)
没有PONV病史(6.7%)
用药和过去史
强相关因素
男性PONV
有PONV病史 (25.0%)
25倍
没有PONV病史(1.0%)
+
76倍
术后用阿片类药 (76.0%)
其他因素
容易导致PONV 腹腔病理性因素 颅内压增高 咽下血液 饱胃 吸烟 内环境紊乱
第2为恶心呕吐
PONV
严重并发症
导致一定死亡率
●脱水、电解质紊乱 ●吸入性肺炎 ●循环功能紊乱 ●外科并发症如腹部伤口裂开、伤口内出
血、眼球玻璃体脱落等
日间手术
美国约占60%,欧洲约占30% 最大的好处是手术周转快、医疗费用低
决定术后 留观时间
PONV
Morris 发现PONV对日间手术的影响
Borgeat
异丙酚镇静剂量治疗严重术后呕吐,可明显改善PONV(与对照组
相比为81%:35%),治疗后30分钟内有较高的复发率(28%)
吸入麻醉药
乙醚,环丙烷 可能因血中儿茶酚胺高而易致PONV
异氟烷,安氟烷,氟烷,地氟烷,七氟烷 PONV的发生率相似,都较低
氧化亚氮 可能引起PONV,但几乎没有前瞻性研究支持这个观点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手术中,氧化亚氮与PONV发生没有关系 呕吐机制: 作用于中枢性阿片受体,改变中耳的压力,兴奋 交感神经,扩张胃肠道
5.6
女性
6.7
男性,曾有PONV史
25.7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药物
40.3
女性,曾有PONV史和术后使用阿片药物
59.3
男性,曾有PONV史和术后使用阿片药物
76.4
发生机制
内脏感受器
胃肠扩张 炎症损伤
肠内环境变化 抗菌素,内毒素
机械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迷走神经 传入纤维
脑干内CRTZ 化学感受器催吐区
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机制与防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朱也森
手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
nausea 胃部的一种不舒适感,伴有呕吐的强烈欲望 vomiting 胃内容物从口腔内强力排出的过程,常伴有恶心
发生率
PONV是最为常见的麻醉并发症 Cohen等人的320733病例报告
新型药物
发生率下降
15%-20%发生率 很难突破
努力目标
临床意义显著 发生率为0
有助于实现目标
●大样本设计 ●定义各种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量化分析 ●多种止吐药治疗
Palazzo and Evans,整形手术后24hPONV危险因素的前瞻性调查
固定病人因素
发生PONV的可能性(%)
男性
1
男性,术后使用阿片药物
Honkavaara
表明在黄体期需要更多的抗呕吐药物
attie
认为月经期PONV的发生率是其它时间的4倍,而以月经 周期的第25~4天,PONV发生率最高
Coburn
发现血浆中峰值雌二醇水平与呕吐的发生有相关性
强相关因素
用药和过去史
使用阿片类药物或者有PONV病史可能比性别更为重要
女性PONV
观点一
Palazzo和Evans的前瞻性研究并不认为手术前焦虑与 恶心呕吐有显著性关系
观点二
Quinn发现手术前焦虑和全麻后恶心有很大相关性,机 制可能为儿茶酚胺诱导胃排空延迟或中枢性致呕作用等
性别
强相关因素
成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PONV(2~4倍) 青春期前或者老年人中并没有性别差异
月经周期与PONV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