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代入消元法)一说教材与内容本节课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另一种消元方法。

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加减消元法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

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经历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体会消元思想的运用,经过引导、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理解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的体验,感受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同时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同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不相等时的变形过程四、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学科,注重观察、发现、归纳。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注意力还不够集中,因此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本着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结合教材的编写思路。

本节课采取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2、说学法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根据这些特征,本节课采取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

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设想我的每一节数学课堂都是一场比赛,每一位同学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积分是衡量收获的多少。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加减消元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解较为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灵活应用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小黑板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二)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利用小黑板)王老师昨天在水果批发市场买了2千克苹果和4千克梨共花了14元,李老师以同样的价格买了2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花了12元,问:梨每千克的售价是多少元?凭借学生的经验估计他们会在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后马上想到用代入法解方程组,进而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出示两种算法让学生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第二种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更简单的方法。

师:算法一是代入消元法,算法二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加减消元法。

复习加减消元法的定义: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中的某一个未知数前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然后把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以消去这个未知数,使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得以求解。

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2、例题讲评例①解方程组:⎩⎨⎧=+=+⑵y x ⑴y x 6231225 解:⑴-⑵,得2x=6x =3把x =3代入⑴得12235=+⨯y 解这个方程得y =23-∴原方程组的解为⎪⎩⎪⎨⎧==23-3y x 练习: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

练习1.解方程组: ⎩⎨⎧-=-=-⑵y x ⑴y x 445447 解:⑴-⑵,得2x =4-4,x =0把x =0代入⑴得4407=-⨯y 解这个方程得1-=y∴原方程组的解为⎩⎨⎧-==1y 0x 例②解方程组:⎩⎨⎧-=-=+⑵y x ⑴y x 11522153 解:⑴﹢⑵,得5x =10x =2把x =2代入⑴得3×2+5y=21解这个方程得y=3∴原方程组的解为⎩⎨⎧==32y x 练习: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有错误步骤,并给予订正。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案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概念。加减消元法是一种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通过适当的加减运算,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简化方程组,便于求解。它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如何使用加减消元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找到方程组的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加减消元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5.引导学生感悟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及其在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应用。
-学会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元顺序,将方程组化为简化行阶梯形式。
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已学过的知识点的运用不够熟练。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知识巩固的训练。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8.2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理解加减消元法的概念和原理。

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加减消元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课时。

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求解。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和步骤,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和具体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以及如何确定最终的解。

四、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动态图像和计算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过去学过的方程组解法,引出加减消元法的概念,并展示一组实例。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和具体步骤,包括判断哪个未知数更容易消去、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减方式、计算过程等。

3. 例题演示:选取一组典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运用加减消元法进行求解,并详细展示计算过程。

4. 课堂练习:布置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建议。

六、说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并尝试使用加减消元法解决更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说板书设计加减消元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内容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加减消元法扮演着关键角色。

学生将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原理、步骤和适用条件;能够正确运用该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3、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
4、回代——把求得的值代回方程中,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联——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联立起来。
提示强调:①当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时,若符号不同,用加法消元,若符号相同,用减法消元;
②当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成倍数关系时,将系数较小的方程两边都乘这个倍数,把该未知数变为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再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③当相同的未知数的系数都不相同时,找出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同时对两个方程进行变形,把该未知数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数,再用加减消元法求解。
(五)课堂练习
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到现在我们学习了那些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四)牛刀小试
1、填空题
⑴已知方程组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⑵已知方程组 两个方程,只要两边就可以消去未知数。
2.选择题
⑴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应用()
A①-②消去yB ①-②消去xC ②-①消去常数项
D 以上都不对
⑵方程组 消去y后所得的方程是()
A6x=8B6x=18C6x=5Dx=18
8.2.2加减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3、情感态度及价值目标: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体会数学的独特魅力。
问题7:例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提问:同学们,观察这个方程组,能直接进行加减消元吗?那这个方程组怎么来解,我们分成小组来讨论研究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说课稿:8.2.2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说课稿:8.2.2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引入加减消元法:首先,通过具体的方程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消元的原理。
2.演示步骤:利用PPT、板书等方式,逐步演示加减消元法的步骤,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整个解题过程。
3.解释原理:讲解加减消元法背后的数学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1.正确判断何时使用加法消元,何时使用减法消元。
2.理解并掌握加减消元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解题方法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具有好奇、好动、求知欲强的特点。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之中。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但对于复杂的数学问题可能会感到畏惧。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
4.适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5.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趣味数学活动,如解方程组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问题驱动的探究学习、分组合作学习和启发式教学。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问题驱动的探究学习: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活动:布置一道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加减消元法求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创设情境:以现实生活中的一组实际问题为例,如“小明和小红去超市购物,已知小明比小红多花了10元,两人一共花了150元,求小明和小红各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加减消元法(1)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是解方程知识的延续,同时又是日后进展数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是我们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必备知识,因此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课知识内容本身也是一个从旧知到新知的发生过程,其中蕴涵着学习方法的贯彻和培养。

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教材编排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进展了重新安排,把教学建议中的一个课时安排变成了两个课时,希望能通过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方程组的根本思想和根据,纯熟准确地解方程组,更好地掌握本部分知识。

〈二〉教学目的分析:根据我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理解,期望本节课到达如下三方面的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目的:使学生在掌握“一般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根底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消元法的思想根据,能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和方法目的:使学生经历探究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根本思想方法的过程,充分体会整体加减的根本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学过程,开展学生观察分析及运算等根本才能。

〈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如下:1、重点:使学生掌握“加减消元法”的根本思想根据;能纯熟应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难点: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主要目的,结合课程实际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边讲边练后总结"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的。

因为本课内容虽然还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但和上一节课学习的“代入消元法”的根据不同,所以对学生来说,还是很难靠自己的已有知识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考虑方向的引导,让学生在先破除“代入才可以消元"的错误思想后,再进展新知识的讨论和确立。

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以设疑的方法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有充足的空间进展创造性的思维,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69团中学王晓燕一、学情分析(一)知识现状学生认识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了使用“代入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对消元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学案教学的基础在前面的几次教学中已经使用过几次学案教学,学生能利用学案结合书本进行自学。

(三)我班的学生对知识接受较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同时狠毒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时符号容易出错。

针对以上情况,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2)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3)进一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

2.过程与方法利用“学案”导学,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学习教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学案上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得出结论。

然后,由学生展示讨论、交流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灵活地对方程进行恒等变形使之便于加减消元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让学生利用学案,通过结合书本的自主学习,经历观察。

五、教学过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学案一、回顾旧知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1. ⎩⎨⎧-=-=-32)1(354y x y x 2.3.4.二、活动过程(一)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解下列方程组⎩⎨⎧-=+=-11522153y x y x (分析:观察方程组发现,①式中y 的系数为 , ②式中y 的系数为 ,若用①+① ②②则可以消除 ,得到 ,解得 。

将x 代入①中,可得y= 。

) 解:由①+②可得,解得将 代入 得解得∴方程组的解为试一试:解下列方程组⎩⎨⎧=-=+437835y x y x ⎩⎨⎧-=-=-382532y x y x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_______或______ 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 _______或________ ,就能________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____________方程,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二课时加减消元法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通过引导,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并得出答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同时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说教法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三、说学法
鉴于教材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竞赛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
1、温习回顾,复习导入
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回顾用代入法基本思想及关键步骤,从而引入新课: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x+5y=21,①
2x-5y=-11,②
用我们所学方法求解,再想想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能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让学生阅读课本94页的内容后,完成下面的题:
引例4x+5y=16,①
4x+3y=12,②
学生做完后,展示结果,教师让学生讲解思路。

解后反思:给出加减消元法的定义:从上面的解答过程来看,对某些二元一次方程组,可通过方程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它的解,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动手做题,初步认识加减消元法的步骤,之后对学生所做的题纠错,更能让学生知道错在哪,更深刻加减消元法的步骤)
3、巩固新知
师:如果遇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方程组该如何解方程组呢?
3x+4y=16,①引导自学课本95页的例3:用加减法解方程组,学完后解决下面的两道题:5x-6y=33,②
2x+3y=13 -2x+5y=10
3x+4y=19 6x-10y =-10
让两名同学上黑板板书,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做完后让学生纠错,老师最后上台点评改正。

(设计意图:之前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步骤,所出的例题往往是较容易的,而当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其未知数对应的系数不同时如何解题是学生下一步所要学的。


练习:黑板或多媒体举出4道例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解法做题
2x+4y=16 x+y=3 3x+4y=23 4x-5y=6
2x-4y=-4 2x-4y=8 x+2y=9 8x+6y=44
(设计意图:初中所学的解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让学生能根据题目能用适合的消元法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课后总结:
提问学生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解法思想步骤,以及使用加减消元法的条件,巩固知识
加减消元法思想:二元一元
前提条件:同一未知数互为相反数或相同
系数相反相加
系数相同相减
步骤:变形-------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加减-------消去一个元
求解-------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写解-------写出方程组的解
5、布置课后作业:
书本内容第98页第3题。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的解题思想,步骤,以及使用的条件。

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