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五年级健康常见食品安全及日常饮食健康

五年级健康常见食品安全及日常饮食健康一、食品安全基本知识1.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保证食品质量,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食品。
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二、食品污染的类型及预防1.微生物污染:由细菌、病毒、霉菌等引起的污染,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化学污染:由农药、化肥、工业污染物等引起的污染。
3.物理污染:由玻璃、金属、塑料等异物混入食品引起的污染。
4.预防食品污染的措施:购买新鲜、合格的食品;保持食品卫生;正确储存和烹饪食品;注意个人卫生。
三、食物中毒的类型及预防1.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2.病毒性食物中毒:如诺如病毒、肝炎病毒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3.化学性食物中毒:如农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中毒。
4.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购买新鲜、合格的食品;正确储存和烹饪食品;注意个人卫生。
四、日常饮食健康1.均衡饮食: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2.合理膳食:按时进餐,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3.食物多样性:每天摄入多种食物,以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4.适量摄入:根据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合理控制食物的摄入量。
5.健康零食:选择健康、营养的零食,如水果、坚果等。
6.避免垃圾食品:减少摄入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
7.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变质、有毒的食品。
五、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1.遇到食品安全事故时,要保持冷静,及时就医。
2.保留证据,如剩余食品、购物小票等。
3.向有关部门报告,如学校、卫生部门等。
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六、自我保护意识1.学会辨别食品的质量,如新鲜程度、保质期等。
2.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保质期等信息。
3.学会拒绝不安全、不健康的食品。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和日常饮食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不受到任何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污染,能够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并保证人体健康的能力。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无可忽视,它直接涉及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日常饮食中注重食品安全。
首先,选择新鲜食材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首要条件。
新鲜食材少了对防腐剂和添加剂的依赖,能够更好地保持食品的天然质量和口感。
选择新鲜食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选择散发着天然香气、色泽鲜明的食材,不要选用有异味或颜色变化的食物。
其次,要查看食物的外部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有损伤、碎裂、腐烂等应避免购买。
另外,可以根据食材的质感来判断是否新鲜,比如鱼的鱼鳞应该有光泽,鱼肉要有弹性等。
其次,正确存储食物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不正确的食物储存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导致食物变质,从而影响食品安全。
正确的存储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将易变质的食物置于冰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其次,要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另外,未食用完的剩菜剩饭要尽早放入冰箱冷藏,避免细菌的滋生。
此外,盖子要盖严,容器尽量选择密封性好的。
最后,正确处理食物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
食物的处理包括食物的加工、烹饪和保存等环节。
在食物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条件,避免微生物的污染,比如切菜前要洗手,切割板和刀具要清洁。
食物的烹饪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确保食物彻底熟透,以杀灭食物中的细菌和寄生虫。
在保存食物时,要遵循正确的方法,比如冷藏、冷冻、干燥等方式,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并保证食物的质量。
总的来说,食品安全是我们生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
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应该始终关注食品的新鲜度,正确储存食物,以及正确处理食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远离食物污染,享受健康的日常饮食。
安全饮食小常识

安全饮食小常识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养生,饮食健康是养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饮食健康,又必须建立在安全饮食的基础上。
因此,以下为我们提供一些安全饮食小常识。
一、选择安全的食品选择安全、有保障的食品是健康饮食的基本保障。
一般来说,选择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绿色无公害产品、地方特产等是安全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食品。
可以依据质量标志进行选择,如绿色食品、绿色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等。
此外,注意查看商品编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避免购买长期摆放或过期商品。
二、正确处理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我们在饮食中不能忽视的一种食品污染。
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在购买时选择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安全的食品。
但实际上,除了这些组织认证的产品外,剩下的食品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就算组织认证的产品,始终逃不开确定的检测周期。
因此,我们必须准确了解农药残留,正确处理方法,减少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三、正确保存食品将食品保存得当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分门别类、防止混杂。
其次,要注意不同类别食品的不同保存方式,如鲜奶、蛋类、生肉等需要冷藏存放、加热熟食须密封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冰箱里的食品也有存放的技巧。
例如,所有的生食都应该放在不同的保鲜盒中,先把夏威夷菠萝放入冷冻室中,等到它完全冷却后再调整温度放入冷藏室。
此外,冰箱内应该注意“先进先出”的顺序,即把保质期短的放在前面,新买的食品放在后面。
四、吃清洁的食品另外,外出就餐时也要注意选择干净卫生的餐厅。
选择有品牌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完善的餐厅是保证健康饮食的关键。
在食用前,还应该洗净、处理食品,以免将细菌、病毒等传染疾病。
五、避免暴饮暴食中医认为,暴饮暴食会带来“里气外洩,挫伤五脏”的危害,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做到“饮水有节,食物有度”。
此外,还要逐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尽量不挑食,注意饮食平衡,即多样化、定量、定时,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今天这个食品安全意识逐渐提高的时代,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
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事项有哪些注意事项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将就注意事项有哪些这一话题,从生活、工作、休闲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生活1.饮食注意:保证食品安全,避免食用过期或有异味的食品,多吃蔬果、粗粮,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的摄入量,饮食清淡。
同时,不随地吐痰咳嗽,并且勤洗手,这些都是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
2.出行注意:走路不要低头看手机,小心行人非机动车等,尤其是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要闯红灯或逆行,乘车安全,不要随意跳车或违规停车。
3.室内注意:燃气用具一定要正常安装,勿在室内存放大量易燃物品,注意保持通风,定期清洗灰尘、空调等。
二、工作1.办公注意:坐在电脑前长时间工作应多休息,避免眼疲劳和腰椎疲劳,工作时注意饮水、上厕所等,防止肾结石等疾病,保护和维护电脑及其他办公设备。
2.作业注意:进行高空作业需要佩戴好安全带,认真操作操作机器设备,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做好观察和沟通,确保本身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3.带班注意:作为带班人员,首要任务就是关注员工的情况,遇到员工不良情况需要及时帮助解决,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设备的维护和修理。
三、休闲1.户外注意:出门前需要关注当天天气状况和自身健康状况,出行前先计划路线和时间,注意携带个人物品,不要自作主张,听从安排。
一些高度危险,如攀岩、溯溪、浮潜等,应穿好防护装备,认真聆听教练指导。
2.交友注意:不随意向人泄露个人隐私,尤其是财务等敏感信息,认真审视新朋友的真伪,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先交往一段时间来观察。
3.租房注意:租房时要多看几处房源,认真对比,避免被骗,看好合同条款,出租房屋应勘查好租户的真实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注意事项不只是简单的几点,更是一种态度。
秉着生活规律,工作勤奋,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细微处有所谓,注重身边的小细节,我们才能更好的避免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详细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详细1、日常饮食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播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俗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注意:(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吃饭太快,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2)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人们的手每天都用来做各种事情,接触各种东西,可能沾染病菌、病毒及寄生虫卵等。
饭前用肥皂认真洗手,可减少“病从口入身”的可能性。
(3)生吃蔬菜水果前要洗净。
蔬菜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沾染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而且含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若洗净不彻底,不仅可能引发疾病,还可能引发农药中毒。
(4)不要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繁多,有些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分辨清楚。
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5)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后,会变酸、变苦,或发出异味,这是细菌繁殖的结果,吃了这样的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6)不要购买或食用街头小贩出售的劣质食品和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和饮料通常质量不达标,可能危害您的健康。
(7)在商店购买食品和饮料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要购买过期的食品和饮料,不要食用或饮用过期的食品和饮料。
(8)不要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肉眼很难判断,清水中也可能含有细菌和病毒。
喝煮过的水最安全。
2.哪些食物容易致癌?咸鱼: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成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
虾酱、咸蛋、咸菜、香肠、火腿、熏肉等也含有致癌物,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品: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含有强致癌物质,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等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易引发食道癌、胃癌。
煎炸食品:煎炸过度会产生多环芳烃(PAHs),具有致癌性。
咖啡糊了,苯并芘增加20倍。
煎饼、臭豆腐、炸芋头、油条等,多是用反复使用的油制作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
霉变物质:米、麦、豆类、玉米、花生等食物,容易受潮发霉,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素——黄曲霉毒素。
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食品安全知识整理

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_食品安全知识整理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加,广阔消费者不仅关怀食品的品种是否丰富,而且非常关注食品是否平安。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平安的留意事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食品平安留意事项1、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
殊不知很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2、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损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分,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
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
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
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简单“火上加油”。
3、恒“补”不变有些人喜爱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进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由于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肯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养分平衡。
尤其是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
4、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所以进补肯定要依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事半功倍。
5、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养分,且味美可口。
但肉类不易消化汲取,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经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内容

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内容
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安全:关注食品的卫生状况、来源和加工过程,确保食品不受有害物质污染,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2. 营养健康: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提倡摄入均衡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具体来说,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成卫生习惯:注意洗手、餐具清洗和消毒,不直接饮用生水,避免交叉污染。
2. 注意食品来源:不采摘、捡拾、购买和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尤其是来路不明的家禽以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等。
3. 查看食品标签:购买、食(饮)用定型包装食(饮)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食用过期食品,不购买无商标、无生产单位、无出厂日期、无保质期限的食品。
4. 注意食物的储存和处理:对于易变质的食物应采取正确的储存和处理方式,如冷藏、冷冻、加热等,以避免食物中毒。
5. 均衡饮食: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6. 特殊人群的饮食: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况的人群,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7.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总之,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有关注并实践这些内容,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食品安全小知识

食品安全小知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食品安全五要点"1、保持清洁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3、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
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
最好使用温度计。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食。
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食品选购提示疫情期间外出超市或者菜市场选购食品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如需接触可佩戴手套,接触后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
付款时推荐使用电子支付。
回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摘除口罩和手套,立即用流动的水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洗手部。
食品选购应选择储藏条件较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要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涨袋、胖听)等现象。
特别是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应的条件(冷藏温度为0—4℃、冷冻温度为—18℃以下)。
外出就餐提示疫情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就餐和聚餐,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避免交叉污染。
凉拌菜的制作一般没有经过高温烹调杀菌的步骤,尽量不要在外购买凉拌菜,最好在家中自己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件回顾
事件:过期的板鸭 发生地:重庆 时间:2011年03月 简单描述:
超市工作人员油炸 过期的板鸭,以熟 食再销间:2011年03月 简单描述:
鱼贩子用染料把鱼肚 子染黄“装新鲜”, 如果少量摄入柠檬黄 色素对人体危害不是 很大,若大量食用会 对人身造成危害。
2.合理贮藏食品,控制细菌生长繁殖。
3.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彻底杀灭细菌。
4.细菌学监测常监测的指标有食品中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致病菌。
(3)食品细菌污染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
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常用菌落总数 和大肠菌群单位
1)菌落总数:被检测样品单位重量(g)、单位 容积(ml)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 养基、PH、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 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16为超标
目前已知有200种以上的食品污染物能导致食源性
疾病,食品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可分成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类。
1、 生物性危害: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它们 的毒素;寄生虫、昆虫等; (P250)
2、 化学性危害:农药、重金属、多环烃类、 亚硝基化合物、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色 素)、激素、包装材料等; (P250)
事件回顾
事件:毒血旺
发生地:重庆巴南
时间:2011年04月 简单描述:
血旺中含有国家明令 禁止添加的福尔马林 (甲醛水溶液),商 贩在血旺内加入福尔 马林,两年卖700余 吨。
食品卫生概念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是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 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而《食品工业基本 术语》将“食品卫生”定义为“为防止食品在 生产、收获、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 环节被有害物质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 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嗜中温菌,5摄氏度以 下不能生长,所以对低温菌占优势的水产品,特 别是冷冻食品不适用。
一、生物性污染
2.细菌性污染及其防治 (1)常见的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其危害
1.致病菌(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 2.条件致病菌(通常不致病,一定特殊条件下
引起食物中毒) 3.非致病菌(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腐败菌)
(2)细菌性污染防治要点
1.加强防止食品污染的宣传教育,在食品生产、 加工、贮存、销售过程以及食用前的各个环节 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
食
第品 六卫 章生
基 础 主讲:
事件回顾
事件:染色馒头 发生地:上海、重庆 时间:2011年04月 简单描述:
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过 期的馒头再加上着色剂 而做出来的。
很黄很暴利
事件回顾
事件:粪坑里掏“地沟油” 发生地:太原 、海南 时间:2011年04月 简单描述:
商贩从粪坑里掏出“地 沟油”,运往“土作坊” 加工后进入市场销售。
食品安全 性
食品对消费者的安全
食品安全性作为食 品所有属性中最基 本的属性,是人们 对食品的基本要求, 否则食品的其他一 切属性(营养,感 官,经济等)都无 从谈起。
第一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品污染 是指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有 毒、有害物质进入正常食品的 过程。
食品污染的原因: 1、人的生产或生活使活动使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介质,受 到不同程度或不同状态的污染。 2、食物在生产、种植、包装、 运输、储存、销售和加工烹饪 过程中造成污染。
据国家海洋局的资料,检测我国沿岸80余个地点 采集的自然生长或人工养殖的贝类,发现近一半 样品的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主要残留物是石油 烃(ting)、砷、镉和滴滴涕,还发现5%的样品 中的大肠菌群含量偏高。
2005年3月25日报载;广西抽检277家企业生产的 罐头、乳制品、饮料等产品,合格率为55.6%。 桂林查获含苏丹红的豆腐乳6000余瓶。陕西发生 两起食物中毒,近百名亚硝酸盐中毒。
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1.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P251)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动植物本身的酶类活 动增强,引起食品成分分解,加速了食品的腐败 变质。
2.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阳光、氧气、水分、 盐份、酸度、紫外线等加速食品的化学反应过程, 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微生物作用:细菌、真菌、酵母在食品的腐败 变质中起主要作用。
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鉴定
食品腐败变质实质上是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分 解过程,其程度常因食品种类、微生物的种类 和数量以及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异。
(1)、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2)、食品中 脂肪的酸败; (3)、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 的分解
3、 物理性危害:食品搀假、放射性污染 放射 性核素(P251)
请看下列数字:
2004年7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今年我国冷 饮市场的质量抽查结果,发现冰棋淋、雪糕、冰 棍的合格率分别为73.8%、57.6%、36.7%,总体 合格率为55.7%,有的产品菌落总数超标500。
2004年7月10日大连市质检局公布儿童食品抽查 结果, 平均合格率为53.4%,主要问题是食品添加 剂超标严重。
在北京市近期进行的的一次调查中, 发现22%的蔬 菜样品存在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目前, 我国居民从食物中摄入的残留有机氯农药六六六 是美国的84倍,日本的15倍。
请看下列数字:
专家估计,我国有80%以上的河流湖泊和90%以 上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约有70%的居 民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1.高蛋白食品腐败:臭味,挥发性碱基总氮
2.高脂肪食品酸败:哈喇味,过氧化值和酸价
3.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馊味,颜色变化
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 1.食品感官性状改变; 2.食品成分改变,营养价值降低; 3.伴有微生物污染——极易造成食源性疾病和 食物中毒。 ;
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1.低温防腐 2.高温灭菌(了解巴氏消毒法) 3.脱水与干燥 4.提高渗透压(加盐或加糖)防腐(腌制) 5.提高氢离子浓度(加酸或发酵)防腐 6.加防腐剂 7.辐照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