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学案3(教学方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精选13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篇1学习目的:1、培养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对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见解。
2、培养求异思维等、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点: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各次想象推进的逻辑关系。
2、理解每一次想象内容产生的依据。
学习难点:通过创造性思维探究事物并解决问题。
课型:自读课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学习新课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说好吗?那是20__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稍晚一些,我陪我的美国朋友小坎(坎斯·彼勒)去棋盘山游玩。
当我们正在漫不经心地欣赏大自然的雪景的时候,前面的一棵枯藤老梨树吸引了我俩的注意力:一只猴子正用它长长的尾巴挂在树枝上苦心孤诣地去摘一个大冻梨,它的这一举动恰巧又被对面老大一棵杨树上窥望多时的松鼠逮个正着,就看这松鼠急的是摩拳擦掌,哎,一不留神滑了下来。
这下可没命了,心想。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它灵机一动,“啪”一下就打开了降落伞般的大尾巴,安全着陆。
我俩余兴未尽,又来到刚刚兴建完毕的海洋馆,嗨!这里更热闹,只见远远的水面上泛着水花,啪啪作响,走近一看:原来新近从泰国空运来的大鳄鱼正在用大尾巴和敌人交战,好历害,几个回合下来就凯旋了。
我被动物们精彩的尾巴表演惊呆了,可小坎却十分兴奋,他说:“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份好奇走进美国作家坎斯·彼勒的《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二、整体感知1、播放轻音乐,范读课文并划出佳词妙语。
2、引导学生划出生字词、多音字、难写的字,疏通文字障碍。
生字:针灸油脂闲暇词: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三、合作探究1、本文运用大胆的想象,把“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这个设想,写得很有趣味,但同时让人觉得作者说得很有道理,文中是怎样体现新奇和合理的?文章层次(脉络)是怎样的呢?明确:从样子、服饰、作用三个方面说明课文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教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交流中,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想象和观点。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2)帮助学生将想象转化为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阅读指导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动物尾巴的图片,如猴子、孔雀、松鼠等,引导学生观察尾巴的形状、功能和特点。
(2)提问学生:“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会是什么样子?又会有什么功能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新课。
2、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精读课文(1)引导学生分段精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作者认为人类的尾巴会是什么样子?尾巴可能有哪些功能?作者是如何展开想象的?(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4、拓展想象(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展开想象:如果人类有尾巴,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比如服装、交通工具、社交礼仪等方面。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5、写作训练(1)布置写作任务:以“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2)提示学生写作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内容合理、语言生动。
(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教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人类如果有尾巴的生活方式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2. 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人类特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特征和尾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主体部分: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角度,探讨人类如果有尾巴的可能生活场景、社会影响、生理变化等。
3. 分享与讨论: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教学方法:1. 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分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分享与评价法: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培养表达和倾听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教学材料:准备与尾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分组安排: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人数适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展示和讨论过程中的表达能力。
3.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独特观点和创意。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动物尾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尾巴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课主题——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2.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角度,如:尾巴的功能、尾巴与文化、尾巴与生理等。
3. 小组讨论:各小组根据选定的角度,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分享讨论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观点,提出课后思考题,如:“你觉得人类如果有尾巴,还会有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七、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类如果有尾巴的可能生活场景和社会影响。
2. 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能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七年级上册)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七年级上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七年级上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设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
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动物夸尾巴》的故事、小品或小快板等,内容为动物尾巴的特点、功能等,准备上课表演。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口头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二)导入新课由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动物夸尾巴》。
主要角色可包括:机灵的猴子、漂亮的松鼠、美丽的孔雀、可爱的兔子、矫健的燕子、威严的老虎等。
台词内容:尾巴的特点及功能。
教师可与班内同学一起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设计说明】此为全课的引子,能自然、恰当地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给予配音表演,引入新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三)初涉新课看图说话,本文有一幅生动而有趣的图画――长了尾巴的人类。
课前可将此图加工复制成放大的彩色图画,课堂上展示此图,会吸引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说出来。
【设计说明】此环节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进入新课,符合学生心理,易于调动积极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在学生赏图说画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激起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强烈愿望。
(四)细读课文1.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前面看图说话的内容,归纳作者想像的人类尾巴的作用与功能。
(可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可让各小组将提纲写在胶片或玻璃板上,准备通过投影与其他组交流)【设计说明】此环节将引导学生对文章3、4两段认真细读。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初中语文教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课旨在通过讨论和想象,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人类如果也有尾巴会对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想象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1.3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创意的作文。
如何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第二章:基本概念2.1 人类与尾巴介绍人类和尾巴的关系,解释人类为什么没有尾巴。
引导学生思考尾巴在动物中的作用。
2.2 想象与创新引导学生理解想象力的概念,解释想象力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
第三章:写作技巧3.1 写作准备让学生自由发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设想人类如果有尾巴的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尾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日常生活、社交、情感等方面。
3.2 写作指导向学生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详细的描绘来展示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作文展示与评价4.1 作文展示让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作文,让大家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鼓励,建立积极的评价氛围。
4.2 作文评价让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作文的创新性、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收获。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和创新的的价值。
5.2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其他特征的改变会对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如人类如果有翅膀、尾巴或者特殊能力等。
让学生选择一个特征,发挥想象力,创作一篇新的作文。
六、课堂互动与讨论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每组选择一个角度,例如:人类如果有尾巴的社会影响、生理变化、文化意义等。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教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会有什么功能和用途。
2. 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3. 引导学生从科学和生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人类尾巴的想象: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人类如果有尾巴,它可能具有的功能和用途。
2. 讨论尾巴的利与弊: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尾巴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3. 尾巴在动物中的实际作用:介绍一些动物尾巴的实际功能,如平衡、munication 等,让学生了解尾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类有尾巴会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人类尾巴的可能功能和用途,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3. 总结讨论:教师引导全班同学总结讨论的结果,记录下各种有趣的想法。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人类尾巴的其他可能功能和用途,并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2.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其他事物的可能性和用途。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分享的质量,评价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的日常观察和思考,评价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情况。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插图: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以便学生观察和了解尾巴的实际功能。
2. 视频或动画:播放有关动物尾巴功能的视频或动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作业模板:提供一份作业模板,以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教学步骤:1. 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动物的尾巴图片或视频,让他们观察和描述尾巴的特点和功能。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动物尾巴的实际功能,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3. 尾巴功能总结:教师引导全班同学总结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并记录下来。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初中语文教案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探讨人类如果也有尾巴会对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类尾巴的想象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2.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发挥想象、探讨问题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勇于思考和探索。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尾巴的想象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3.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1.4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1.5 教学准备课件、黑板、教学素材。
第二章:探讨人类尾巴的想象2.1 课程内容让学生想象人类也有尾巴,并探讨尾巴的作用、功能以及如何影响人类生活。
2.2 教学过程2.2.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人类尾巴的形态、颜色等。
2.2.2 让学生探讨尾巴的功能,如平衡、表达情绪、装饰等。
2.2.3 分析尾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社交、工作、生活习性等。
2.3 教学策略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创新思维。
2.4 课堂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关于人类尾巴的功能和作用的小品。
第三章:创新思维的培养3.1 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3.2 教学过程3.2.1 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思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2.2 教授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如多角度思考、勇于尝试等。
3.2.3 举例说明如何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3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意义和方法。
3.4 课堂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第四章:小组讨论与分享4.1 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初中语文教案:《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七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教课方案[ 新增 ]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教课方案:《假如人类也有尾巴》(七年级上册)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曹荣华一、教课假想《假如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既奇特又风趣的科技小品,它的特色是:假想勇敢奇特、令人着迷;想象合理有据,富裕逻辑。
学习本文的目的在于培育学生想象力,启迪学生敢于打破惯例思想,勇敢假想,培育学生的创建力。
二、教课步骤(一)导语1、同学们都做过梦,梦到自己成为飞翔员、科学家、医生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吗?脑对己有事物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创建的前提。
先人想象人能在空中飞翔,后代发明制造了飞机;托尔斯泰经过想象创建出娜塔沙形象,写出了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将来的世界需要想象力,同学们,只需我们仔细学习,勤于思虑,富于想象,大家就将是将来的托尔斯泰、瓦特、牛顿、爱迪生。
2、下边请同学们来累积两条名言(老师用毛笔写下两条名言在纸上,贴在黑板两旁)名言一:想象是创建的先导,是思想腾跃的翅膀。
名言二: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勇敢的想象为出发点的。
同学们,我们一同来学习课文《假如人类也有尾巴》,并快乐地达成下边的问题。
愿同学们读得陶醉,愿同学们答得轻松。
(二)初涉课文1、看图画《有尾巴的动物》谈谈动物尾巴的功能。
2、看图画《长了尾巴的人类》精选图画上任一角色来饰演,并想象一下这一人物的心理活动,并设计一段台词,夸夸自己的尾巴(台词内容 : 尾巴的特色及功能)(三)朗诵课文注意: 1、声音要亮,吐字要清,有表情,重停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七年级语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学案3(教学方案)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七年级语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学案
3(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点燃学生想象力的火花,培养学生探究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二、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对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见解。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的能力,并学会通过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紧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思维探究事物,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课堂安排导入、阅读、解读、迁移、拓展五个环节。
导入:教师带尾巴进入课堂(调动学生好奇心,营造轻松的氛围)。
为动物世界策划节目“神奇的尾巴”,学生推荐动物(联系生活体验)。
阅读:全班齐读课外(注重朗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读:字词园地——字词教学注重学生使用工具书,自我说明容易出错的字词及出错原因(运用教材资源)。
看图说话——熟悉课外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
迁移:尾巴带来的烦恼(注重培养逆向思维、求异思维)。
“理想的尾巴”设计方案(想象力、创造力的迁移)。
拓展:以“假如人类有_____”或“如果动物会_____”为题说一段话(充分发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资源)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趣”字,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
分展示的平台。
教具
1、自制尾巴2、图画纸3、粉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教师带尾巴进入课堂。
(学生笑)
教师:老师长尾巴了,帮老师想个办法。
(学生发言)
教师:你会怎么对待一个“长一般”的老师?
教师:大家没有,惟有老师有,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如果这节课每个同学也跟老师一样冒出一条尾巴,那会是怎样一个情景?或者我们每个人一生下列都带着一条可爱的小尾巴,那又是怎样的一个情景?美国一位作家为我们作了大胆的想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情境设置法
突出“趣”字,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为课堂营
造轻松活跃、民主的氛围。
2、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谈动物的尾巴。
教师:同学们再帮老师一个忙,老师要为“动物世界”策划一期节目,节目名称叫做“神奇的尾巴”,请同学们为老师推荐一些动物,说说理由。
(学生发言)
教师: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的灵感都来自动物,例如直升机的发明来自蜻蜓的启发,雷达的发明来自蝙蝠的启发。
课外的想象很多也来自动物,来自于身边的生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
二、阅读
教师: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读书“四到”,给每自然段标序号,划出佳词妙语。
(学生齐读)
教师: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字障碍。
三、解读
1、字词园地:学生读音有误的,教师版书,学生上台正音,说容易出错的原因:学生自己讲出学到的新词。
2、看图说话:联系课文插图,从样子、装饰、作用三个方面
说明课文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迁移
1、尾巴带来的烦恼(想象力的迁移)。
教师:尾巴有种种好处,如果给每个人都装上一条尾巴,会不会带来什么烦恼?请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学生发言)。
2、“理想的尾巴”设计方案(想象力、创制力的迁移)。
教师:既然尾巴有种种功能,它也可能带来很多麻烦,让我们为自己设计一条理想的尾巴,要联系生活,扬长避短。
具体方法:
内容:①从“样子”“装饰”“作用”三个方面展开想象,为自己设计一条理想的尾巴。
②方案由图案、说明文字两部分组成。
形式:①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份设计方案。
注意:能写的写,能画的画,能说的说,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点子。
②方案展示:小组共同上台展示作品,口头说明方案。
(每
个成员参与)
五、拓展
教师:想象力是只是的翅膀,想象力比黄金更重要,“银河之星”有一句口号:“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
我们叫做感想就能成,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异想天开。
同学们敢不敢跟作者比想象?
教师:以“假如人类有____”或“如果动物会____”说一段话。
(学生交流)
经验再现法
初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为课文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引导学生会利用教材资源。
初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的兴趣。
集体诵读法自主探究法
注重懒得,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体现语文科学的工具性。
自主探究法
学生自己说明容易出错的原因和自己讲出学到的新词,体现自主学习
只是迁移法
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领会作者联系生活丰富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享受积极思维带来的愉悦。
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提出新见解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真正关注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真正地思考、交流,参与课堂活动,并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给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我们个性得到张扬。
让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想象,通过解决思维解决学习生活问题。
六、作业布置
教师:这两个题目任选一题,写一段话。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
以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配上说明文字。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