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捉泥鳅

合集下载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

《捉泥鳅》教案5篇捉泥鳅教案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6页语文园地七《捉泥鳅》。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书写生字词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PPT、黑板、粉笔、课文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捉泥鳅》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5. 表达练习: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捉泥鳅》生字词:捉、泥鳅、滑、捉住、童年、怀念。

七、作业设计1. 书写生字词。

2. 默写课文。

3.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好,但对课文的表达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捉泥鳅,体验童年的乐趣。

捉泥鳅教案二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6页语文园地七《捉泥鳅》。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书写生字词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PPT、黑板、粉笔、课文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捉泥鳅》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4.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5. 表达练习: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看法。

捉泥鳅作文(精选6篇)

捉泥鳅作文(精选6篇)

捉泥鳅作文(精选6篇)捉泥鳅作文篇一童年就象一只弯弯的小船,沉在童年回忆的大海里,其中捉泥鳅是沉在这记忆海里最深处的一个,它就像字一样深深刻在了我的脑子里。

放暑期了,我回到了久别的家乡。

在一个晴朗的早上,我早早起了床,站在门口,乡村的景色真美啊,山上到处都是迷雾环绕,这可是城里见不到的景呀!这立即让我想到了象是一条巨龙盘旋在这山中。

昨晚外公说要带我去捉泥鳅,我赶紧准备好鱼具跟外公去了。

到了溪边,太阳已经当空照了,我和外公忍着酷热开始捉泥鳅了,外公说,捉泥鳅先不用心急,要在鱼网最底处放一块石头,已确保鱼网不会被水冲走,然后就要把放了一半的网向空中抛洒,网就会张开落到水里,然后再把网向前拉一拉,让网的洞口张得最大,再将网口的绳子绑在溪边的大石头上。

看清楚了外公的手法后,我也就学外公一样做了起来,一开始还不怎么习惯,不是网洒不好,就是放了在洒网前放石块,练了几次以后,我慢慢地熟练了,当绑完最后一根绳子后,心里感到一阵轻松感。

我吹着口哨,坐在溪边的石块上,等着收网时丰收的喜悦了。

大约是等了二个小时左右,外公说:“可以收网了。

”我兴奋地站了起来,走到小溪边,松开绳子,把网往上拉了拉。

噢,看来今天的收获还真不错呀,网里除了有一大群泥鳅,还有很多的螺丝,螺丝是静静地躺在网中,手一捧就全都是了,而泥鳅就不一样了,大一点的泥鳅在网中活蹦乱跳的,手一抓滑溜溜的,很难抓得住,外公赶紧用鱼兜兜住放进水桶中,还有一部分泥鳅正死命往网外钻,可刚刚是头在网外,而身子却在网中,进退两难,动弹不得,我和外公只好小心翼翼地、一条一条地,把泥鳅从网上拉出,放到网中,再用鱼兜兜住放进水桶中了。

看着水桶中的泥鳅和螺丝越来越多,我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捉泥鳅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快乐,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捉泥鳅作文篇二忽然,我发现水里有东西一翻,接着水变得更浑浊了,仔细一看,哦,原来是只大泥鳅!我不禁尖叫了起来:“大泥鳅,我找到泥鳅了,我终于找到泥鳅了。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泥鳅教案《捉泥鳅》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捉泥鳅》二、教材分析:《捉泥鳅》是由台湾音乐人候德健作词作曲。

歌词生动地描写了“我”急切地哀求“大哥哥”去捉泥鳅的情景。

全曲为四四拍,小调式,一段体结构,共四个乐句。

音乐的节奏、旋律与歌词语言的节奏音调巧妙结合,平易流畅,朗朗上口。

歌曲以活泼、风趣的音乐主题为素材,进行了多次重复变化,充分体现乐乡村孩子天真快乐的情趣。

歌词表现的内容具有非常浓厚的乡村气息,通过演唱可以让学生多农村生活有初步的了解,并从中感受乡村孩子在雨后捉泥鳅的喜悦心情。

三、教学建议1、歌曲中多次出现了“一字一音”,可让学生先找一找,再准确演唱。

可以先慢速练习,熟练后再回原速。

2、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再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3、掌握好附点节奏。

每一个乐句都有附点节奏,全曲共四个乐句,共有八处附点节奏,老师可通过聆听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4、第三、四乐句有一个高音do的同音反复,同时还有附点节奏,老师可通过自己的范唱和反复练习,以及乐句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了解并能分辨一字一音与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五、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图片导入。

(童年游戏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快乐么?玩过哪些游戏?生:师:我们来看图片中的游戏,你们玩过么?师: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师:原来他们在捉泥鳅啊第二环节:歌曲新授1、初听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你们听到了什么?并且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速度又是怎样的呢?(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中速)2、二听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并且仔细观察乐谱中,歌词中表现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8处)生:特别想捉泥鳅师:那你从哪些歌词中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课件:播放歌曲)3、三听师:请同学边听边观察歌谱,画圈的部分有什么节奏特点?你知道这是什么节奏么?三、学习歌曲1、找相同乐句师:现在老师为你们来演唱一下《捉泥鳅》,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歌曲,一共几个乐句?请找出相同的乐句。

捉泥鳅作文300字三年级

捉泥鳅作文300字三年级

捉泥鳅作文300字三年级捉泥鳅作文300字三年级1到了乡下,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到了河边,那就更是凉爽了。

那时,我正在欣赏河边的美景,突然我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了河水之中。

我刚站立起来,突然,不知是什么东西在我脚下扰了一下,我一受惊,又摔倒了,我恼羞成怒,站了起来,发现“罪魁祸首”是一条小泥鳅。

我第一时间扑了过去,可扑了个空,那条小泥鳅呢,还故意转过身来摇摆了一下,像是在挑衅我似的。

就在我手忙脚乱之际,我的一位外号“大头”的朋友进来了,说:“你竟然连捉泥鳅都不会!我来帮你吧!”只见他卷起裤腿,拉拉袖子,三步两步走到了河边,娴熟地捉了起来。

我目瞪口呆,因为在短短的时间里,他捉了五只泥鳅,我折腾了半天,一只也没有捉到。

捉完,拿着五只小泥鳅,得意地对我说,"你看我还是很厉害的吧!"我顿时羞红了脸,笑了笑,只听见岸边的垂柳,美丽的花儿,好像在安慰我似的,我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于是我又用他的方法捉泥鳅,果然不一会儿也捉了两条!乡村真好玩,有许多新鲜的趣事。

虽然这次捉泥鳅只有短短的一天,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捉泥鳅作文300字三年级2一个凉爽的秋天,青老师带者我们四(7)班去奉贤秋游。

那边的项目可丰富啦!我们玩了惊心动魄的滑草;欢快的竹筏漂流:走了紧张刺激的勇敢者之路。

可是我玩的做高兴的是捉泥鳅。

下午,我们去捉泥鳅。

走过一座小桥,看见了在水泥槽里的泥鳅。

我兴奋不已,可、赶快拿网兜去捞,结果一条大泥鳅鱼就上钩了。

我想:真好捉。

可是,不久就难捉了。

还好沈老师帮了我:她先把网兜放下水,然后眼睛全神贯注的盯着水面。

突然,一条泥鳅游了过来,沈老师眼疾手快,一下子抓住它,我开心的叫了起来。

泥鳅好像在说:“求求你把我放了吧。

”我才不理它呢,把它放进了瓶子里。

沈老师帮助我抓了四条,所以我有了五条泥鳅。

包里塞满了摘来的橘子,瓶里装满了捉来的泥鳅,心里填满了喜悦和满足。

我真是满载而归啊!你们说我是不是把秋天带回家。

抓泥鳅的作文三年级

抓泥鳅的作文三年级

抓泥鳅的作文三年级
哎呀呀,你们知道吗?我三年级的时候呀,有一次特别好玩的抓泥鳅经历。

那是一个天气超好的日子,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到了村子旁边的小泥塘边。

那个泥塘啊,看着就很神秘,好像藏着好多宝贝似的。

我们一群小家伙可兴奋啦,挽起裤腿就准备大干一场。

我刚把脚伸进泥塘里,哎呀,那感觉,黏糊糊的,还凉凉的呢。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倒在泥里变成个小泥人。

突然,我感觉脚边有个滑溜溜的东西游过去了。

“哇,是泥鳅!”我大叫起来。

小伙伴们也都纷纷围了过来,大家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盯着那片泥。

只见那泥鳅一会儿钻到这边,一会儿钻到那边,可机灵啦。

我可不管那么多,伸手就去抓。

结果,泥鳅没抓到,自己却弄了一手的泥。

小伙伴们看到我这副狼狈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也不气馁,继续努力。

这次我慢慢地把手伸进泥里,悄悄地靠近泥鳅。

近了,近了,就在我要抓住它的时候,它又“哧溜”一下跑了。

哎呀呀,这泥鳅也太难抓啦!
不过我可没放弃,我就不信我抓不住它。

我又试了好多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抓到啦!那泥鳅在我手里扭动着,滑溜溜的,我高兴得都要跳起来啦。

后来呀,我们每个人都抓到了不少泥鳅,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啦。

那次抓泥鳅的经历可真是太有趣啦,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呢!我想,这就是童年的快乐吧!。

捉泥鳅_小学三四年级记事_1

捉泥鳅_小学三四年级记事_1

捉泥鳅
捉泥鳅
署假里的一天中午,我正跟小伙伴们玩,忽听见有人喊:“塘里的水干了,快来捉泥鳅啊!”一听捉泥鳅,我乐的一蹦三尺高。

急忙往外婆家里跑去,拿了水桶就往池塘跑。

池塘里捉泥鳅的人真多呀!有很多小孩,还有很多大人。

我生怕他们把泥鳅捉完了,马上脱了鞋,卷起裤腿跳进塘里,没想到一脚踩空,一条泥鳅没抓到,自己倒先成了“泥人”。

反正衣服都脏了,我索性放开来抓。

有好几次,我捉到大一点的泥鳅,正想装进桶子,它们却狡猾地从我手中溜走了,掉进很浑的泥水里再也抓不到了。

抓了半天,就连一条小泥鳅都没抓到,只抓了一身的泥。

唉!抓泥鳅可真难呀!我不想抓了。

我正想上岸,忽然看见前面一团泥在动,好像有什么东西似的。

我眼睛一亮:“泥鳅!”我往前一扑一把抓住那个东西,高兴地叫起来:“抓住!抓住喽!”刚想装进桶子,却发现手中抓的是个蛤蟆。

我扔了蛤蟆上了岸,想起来觉得有点好笑;可我又担心起来,怎么向妈妈交代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捉泥鳅三年级作文600字(通用46篇)

捉泥鳅三年级作文600字(通用46篇)

捉泥鳅三年级作文600字捉泥鳅三年级作文600字(通用4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捉泥鳅三年级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捉泥鳅三年级作文600字篇1“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电视里想起了动人的歌声,上星期那难忘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天我和妈妈回到了老家,雨过天晴,天气特别好。

表哥、表姐邀我们一起去抓“滑溜溜先生”(泥鳅),这个提议可真不错。

于是,我们一群人前呼后拥的向泥田奔去。

到了目的地,一眼望去,哇,到处都是恶心的稀泥!可这时我们已管不了那么多了,手忙脚乱的卷起裤脚、脱下鞋子。

堂弟的动作最快,第一个下田,不料他一不小心踩在一块滑泥巴上,一下子栽进了泥田,来了个狗啃泥,看着他那狼狈相,我们笑得肚子都疼了。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一声惊呼,回头一看,原来表哥捉到了一条胖乎乎的黄鳝妈妈,和蛇像极了,小姐姐和表姐吓得个半死。

我羡慕极了,暗暗对自己说:“要加油啊!”我继续四处搜索起来,忽然,我感觉自己脚板下有一个东西在蠕动,用手一摸,滑滑的,肯定是泥鳅。

我马上用双手把泥鳅和泥土捧起使劲扔到田埂上,哈,果然是一条黑乎乎的泥鳅!妈妈叫我抓住泥鳅,她要给我和我的战利品拍几张照片。

不料我没抓稳,这狡猾的小家伙一下子从我手里滑了出来逃进水里去了。

我又气又急,赶紧把手伸进水里四处摸了起来,再也不管那些溅到我脸上、衣服上的泥水了。

嘿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突然摸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拿起来一看,哇,是蚌壳,真走运啊!我的这些同伴们也毫不示弱,田里这时可真是热火朝天啊!惊叫声、欢呼声、笑声此起彼伏,我们的小桶子一会儿就装满了。

晚上回家,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回想起那滋味,我至今还忍不住笑呢!捉泥鳅三年级作文600字篇2大家都知道泥鳅是种狡猾机灵的动物,又有谁体验过捉泥鳅的乐趣呢?去年暑假,我在外婆家与村里的小伙伴捉泥鳅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三年级语文教案《捉泥鳅》

三年级语文教案《捉泥鳅》

三年级语文教案《捉泥鳅》《捉泥鳅》是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小男孩小明和他的爷爷一起去河边捉泥鳅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捉泥鳅》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语文教材《捉泥鳅》。

2. 教具:图片、课件、小黑板。

3. 其他:捉泥鳅的道具(如捕鱼网、桶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通过展示河边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呈现**:教师朗读课文《捉泥鳅》,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讲解**: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操练**: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表达。

**作业**: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写下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复习**:学生互相交流课后阅读的体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通过课件或故事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情景再现或小品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捉泥鳅》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关:念一念,找一找
1 X X .X X X X |
----第一小节
2 XX XX X — | ----第二小节 3 X XX X X X — | ----第六小节
4 X XX X X |
----第九小节 5 X XX X X X .X X | ----第十小节
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顺利地过了第一关,美 羊羊给大家送来了礼物作为奖励,继续加油哦!
第二关:听一听,辨一辨
• (1) 6 6 .5 6 5 • (2) 6 6 5 6 5 附点节奏 • (3) 2 2 .1 2 2 5 • (4) 2 2 1 2 2 5 3 | 5 3 3 2 3 — | 3 | 5 3 3 2 3 — | | 5 3 | 5 3 3 2 3 — | 3 2 3 — |
音乐《捉泥鳅》课件 三年级上册
捉泥鳅
课前活动:唱一唱
1=C 4/4
1 4 5 5 1 4
1 4 5 5 1 4
5 3 4 4 5 3
5 3 4 4 5 3
| | | | | |
6 2 3 3 6 2
6 2 3 3 6 2
பைடு நூலகம்
5 1 2 2 5 1
— — — — — —
| | | | | |
哈哈,今天我终于捉到 羊了。喜羊羊、美羊羊、 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 慢羊羊都被我捉住了!他 们这次可逃不出我的手掌 心了!
表现真好啊!快来看看通过 第二关的礼物吧!再接再厉!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今天我等着你 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 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今天我等着你 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 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小牛的哥哥 带着他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第 三 关 唱 一 唱
反复记号
动 一 动
X一X一|X一X一||
X X X X | X X X X ||
拍 摇 拍 摇 拍 摇 拍 摇
X X X X | X X X X ||
恭喜大家,通过了三关考验,顺利地救出 了羊羊们,我们一起庆祝吧!
• 6 • 2
6 .5 2.1
6 5 2 2
3 | 5 |
5 3 5 3
3 2 3 — | 3 2 3 — |
• 6 6 .5 • 5 5 .5
6 5 3 | 5 5 7 |
4 44 6 66
3 2 3 — | 6 5 6 — |
• 1 11 • 5 5 .5
7 5 | 6 66 6 5 6 .5 3 | 5 5 7 | 6 66 6 5 6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