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变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合集下载

工程造价-五类工程合同价款调整

工程造价-五类工程合同价款调整

工程造价-五类工程合同价款调整发承包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的若干事项,大致包括五大类:1、法规变化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变化事件。

2、工程变更类:主要包括工程变更、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计日工等事件。

3、物价变化类:主要包括物价波动、暂估价事件。

4、工程索赔类:主要包括不可抗力、提前竣工(赶工补偿)、误期赔偿、索赔等事件。

5、其他类:主要包括现场签证以及发承包双方约定的其他调整事项。

经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合同价款,作为追加(减)合同价款,应与工程进度款或结算款同期支付。

一、法规变化类合同价款调整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合同价款的风险,发承包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人承担。

(一)基准日的确定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

(二)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在合同工程基准日之后发生变化,且因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引起工程造价发生增减变化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调整合同价款。

但是,有关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予以考虑。

(三)工期延误期间的特殊处理如果由于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予调整;造成合同价款减少的,合同价款予以调整。

(不利于承包人)二、工程变更类合同价款调整(一)工程变更1、工程变更的范围工程变更的范围和内容包括:(1)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工作,或追加额外的工作;(2)取消合同中任何工作,但转由他人实施的工作除外;(3)改变合同中任何工作的质量标准或其他特性;(4)改变合同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和尺寸;(5)改变工程的时间安排或实施顺序。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5种处理方法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5种处理方法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5种处理方法如果由于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予调整;造成合同价款减少的,合同价款予以调整。

(不利于承包人)予以调整。

(不利于承包人)承包人报价浮动率,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或总价单价或总价,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承包人报价浮动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a.实行招标的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中标价/招标控制价)×100%b.不实行招标的工程: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报价值/施工图预算)×100%注:上述公式中的中标价、招标控制价或报价值、施工图预算,均不含安全文明施工费。

④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且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参考)价格缺价的,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量规则、计价办法和通过市场调查等取得的有合法依据的市场价格提出市场价格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或总价,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2)措施项目费的调整。

工程变更引起措施项目发生变化的,承包人提出调整措施项目费的,应事先将拟实施的方案事先将拟实施的方案提交发包人确认,并详细说明与原方案措施项目相比的变化情况。

应按照下列规定调整措施项目费:①安全文明施工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不得浮动。

②采用单价计算的措施项目费,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按前述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调整方法确定单价。

③按总价(或系数)计算的措施项目费,除安全文明施工费外,按照实际发生变化的措施项目调整,但应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考虑承包人报价浮动因素,即调整金额按照实际调整金额乘以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计算。

如果承包人未事先将拟实施的方案提交给发包人确认,则视为工程变更不引起措施项目费的调整或承包人放弃调整措施项目费的权利。

(3)删减工程或工作的补偿。

如果发包人提出的工程变更,非因承包人原因删减了合同中的某项原定工作或工程,致使承包人发生的费用或(和)得到的收益不能被包括在其他已支付或应支付的项目中,也未被包含在任何替代的工作或工程中,则承包人有权提出并得到合理的费用及利润补偿。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五种处理方法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五种处理方法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五种处理方法发承包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的若干事项,大致包括五大类:一、法规变化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变化事件。

二、工程变更类:主要包括工程变更、项目特征不符、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计日工等事件。

三、物价变化类:主要包括物价波动、暂估价事件。

四、工程索赔类:主要包括不可抗力、提前竣工(赶工补偿)、误期赔偿、索赔等事件。

五、其他类:主要包括现场签证以及发承包双方约定的其他调整事项。

经发承包双方确认调整的合同价款,作为追加(减)合同价款,应与工程进度款或结算款同期支付。

1法规变化类合同价款调整事项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合同价款的风险,发承包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由发包人承担。

(一)基准日的确定对于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设工程,一般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

(二)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施工合同履行期间,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在合同工程基准日之后发生变化,且因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引起工程造价发生增减变化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调整合同价款。

但是,有关价格的变化已经包含在物价波动事件的调价公式中,则不再予以考虑。

(三)工期延误期间的特殊处理如果由于承包人的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在工程延误期间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造成合同价款增加的,合同价款不予调整;造成合同价款减少的,合同价款予以调整。

2工程变更类合同价款调整事项(一)工程变更1、工程变更的范围工程变更的范围和内容包括:(1)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工作,或追加额外的工作;(2)取消合同中任何工作,但转由他人实施的工作除外;(3)改变合同中任何工作的质量标准或其他特性;(4)改变合同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和尺寸;(5)改变工程的时间安排或实施顺序。

物价变化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

物价变化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

物价变化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
1. 嘿,咱可以按市场行情来调整合同价款呀!比如说钢材价格突然涨了好多,那合同价款不也得跟着往上调调嘛,不然咱不是亏大啦!
2. 可以参考同类型物品的价格变动呀!就像水果,苹果都涨价了,那和它类似的梨子的合同价款是不是也得考虑变一变呢?
3. 哎呀,根据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调整合同价款很合理呀!好比造房子的水泥大幅涨价,合同价款能不调整吗?这不是显而易见嘛!
4. 也可以根据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嘛!工人工资涨了不少,那合同价款不跟着变一下,难道让咱自己掏腰包啊!
5. 试试和合作伙伴商量着来调整呀!比如双方都觉得物价涨得太厉害,影响太大了,那就坐下来好好商量出一个调整办法,这多好!
6. 可以以物价指数为依据来调整呀!就像温度计显示温度变化一样,物价指数也能显示出物价的变动,那合同价款就能跟着调啦,对不?
7. 或者干脆设定一个价格调整的周期嘛!一段时间后就看看物价变了多少,然后相应调整合同价款,多科学呀!比如一个季度一次,多合适呢!
8. 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呀!要是某种东西特别紧缺,价格疯涨,那合同价款不调能行吗?这不是很容易懂嘛!
9. 还可以根据行业平均水平来调整合同价款呢!大家都这么调整,咱也跟着呗,不然就掉队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有这么多种物价变化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总有一种适合的,关键是大家要好好商量,找到最合适的办法,这样对双方都好呀!。

工程量清单计价物价变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物价变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物价变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一、变更单价调整方法当工程项目中的其中一清单项目的物价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变更单价的方式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

变更单价调整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基准价格:根据双方的合同约定,确认基准价格的确定方式,可以是市场价格、合同单价或其他协商达成的价格。

2.确定变更地点和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物价变化的地点和时间,例如其中一清单项目的物价在一些地点和一些时间发生了变化。

3.确定增加或减少的数量: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该清单项目的增加或减少数量。

4.计算差价:根据基准价格、变更地点和时间,以及增加或减少的数量,计算出调整后的价款差价。

5.确认调整金额:将计算出的差价与合同约定的调整比例进行相应计算,得出最终的调整金额。

二、总价调整法总价调整法是一种根据整体工程项目物价变化情况来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基准物价:通过市场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确定工程项目的基准物价。

2.确定物价变化因素:确定工程项目物价变化的因素,例如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等因素。

3.制定总价调整计算公式:根据物价变化因素,制定总价调整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乘法或加法的方式,确定调整金额。

4.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计算出调整金额,并对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指数法调整指数法调整是一种综合考虑不同物价指数的方法,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

指数法调整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适用的物价指数: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物价指数,可以是行业物价指数、地区物价指数等。

2.确定基准指数和调整指数:确定工程项目的基准指数和当前的调整指数。

3.计算调整金额:根据基准指数和调整指数,以及合同约定的调整比例,计算出调整金额。

四、公式法调整公式法调整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算公式,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基准价格和调整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准价格和调整因素,可以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

第五章工程合同价款的调整

第五章工程合同价款的调整

第五章工程合同价款的调整工程合同价款调整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合同价款发生变化,需要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的情况。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对于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工程合同价款调整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合同价款调整的事项一、法规变化类合同价款调整事项1、基准日的确定:基准日是指确定合同价款调整的时间点。

对于不实行招标的建筑工程,以施工合同签订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对于实行招标的建筑工程,以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的第28天作为基准日。

2、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包括物价波动调整、工程变更调整、工期延误调整等。

具体调整方法应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确定。

二、工程变更类合同价款调整事项1、工程变更范围:工程变更包括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工作,或追加额外的工作;取消合同中任何工作,但转由他人实施的工作除外;改变合同中任何工作的质量标准或其他特性;改变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尺寸;改变工程的时间安排、实施顺序等。

2、价款调整方法:根据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项目,且工程变更导致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变化不足15%时,采用该项目的单价;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但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项目的单价或总价调整;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于变更工程项目,由承包人根据变更工程资料、计量规则和计价方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格和承包人报价浮动率,提出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或总价,报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第二节合同价款调整的程序一、合同价款调整的提出1、承包人应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向发包人提出合同价款调整的申请。

2、承包人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变更工程资料、工程量清单、报价单等。

二、合同价款调整的审批1、发包人应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对承包人提出的合同价款调整申请进行审批。

2、发包人应核实相关证明材料,确认变更工程项目的单价或总价。

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考点:合同价款调整

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考点:合同价款调整

考点:合同价款调整【考频指数】★★★★★【考点精讲】6.物价变化当没有约定时,承包人采购的材料、工程设备单价变化超过5%时,超过部分的价格应按照价格指数调整法或造价信息差额法计算调整。

(1)采用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调值公式法的基本公式如下:ΔP=P0×[A+(B1×Ft1/F01+B2×Ft2/F02+…+Bn×Ftn/F0n)-1]△P——为调整后的价款差额;P0——为约定的付款证书中,承包人应得到的已完成工程量的金额;A——为定值权重(即不调部分的权重,或称固定系数);B1、B2、B3、B4…Bn——为各可调值因子的权重(可调部分在投标总价中所占的比重,或称品种系数);Ft1、Ft2、Ft3…Ftn——为各可调值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约定的付款证书相关周期最后一天的前42天);F01、F02、F03…F0n——为各可调值因子的基本价格指数(基准日期的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

应用调值公式法时,需要注意:不可调值部分(固定系数)以及各个可调值部分的比重(品种系数)之和一定为1;因承包人原因的工期延误,在使用价格调整公式时,选择约定和实际竣工日期中,较低(对承包人不利)的价格指数。

(2)采用造价信息进行价格调整基本思路:①人工、机械使用费,按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人工成本信息、机械台班单价或机械使用费系数进行调整;②需要进行价格调整的材料,如果价格波动超出发承包双方约定的风险范围,其单价和采购数量应由发包人复核,发包人确认需调整的材料单价及数量,作为调整合同价款差额的依据。

其中,材料价格波动时,通常按不利于承包商的原则,计算波动幅度。

例如,投标价中的材料单价低于基准单价,遇到材料单价上涨,以基准单价为计算基数。

7.暂估价暂估价的材料、工程设备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由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采购,经发包人确认后以此为依据取代暂估价,调整合同价款依法必须招标由发承包双方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确定其价格并以此为依据取代暂估价,调整合同价款。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的五种方法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的五种方法

工程合同价款调整的五种方法工程合同价款是指在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原定合同价款需要进行调整的情况。

合同价款调整是合同履行的必然要求,确保工程项目的可持续进行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工程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一、价格指数法价格指数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发展情况,结合市场行情,通过计算和比较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收集市场价格指数数据,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等价格指数;2. 计算价格指数的变化率,确定合同签订时刻的基准指数;3. 根据基准指数和实际施工阶段的价格指数,计算合同价款的调整比例;4. 根据调整比例,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金额。

价格指数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市场行情的变化,确保合同价款与实际成本的匹配,减少因市场波动带来的利益损失。

二、劳动力成本法劳动力成本法是根据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情况,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收集劳动力工资、保险费、福利等成本数据;2. 根据实际施工阶段的劳动力成本,计算合同价款的调整比例;3. 根据调整比例,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金额。

劳动力成本法适用于那些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的工程项目,能够准确地反映劳动力成本的波动情况,确保合同价款与实际成本的匹配。

三、物价指数法物价指数法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物价指数数据,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收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物价指数数据;2. 根据实际施工阶段的物价指数,计算合同价款的调整比例;3. 根据调整比例,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金额。

物价指数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全国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在合同价款调整中起到参考作用。

四、成本率调整法成本率调整法是根据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成本比例,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收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的比例数据;2. 根据实际施工阶段的成本比例,计算合同价款的调整比例;3. 根据调整比例,确定合同价款的调整金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当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高于基准单价:施工期间材料单价跌幅以基准单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或材料单价涨幅以投标报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

③当承包人投标报价中材料单价等于基准单价:施工期间材料单价涨、跌幅以基准单价为基础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幅度值时,其超过部分按实调整。

④承包人应在采购材料前将采购数量和新的材料单价报发包人核对,确认用于本合同工程时,发包人应确认采购材料的数量和单价。

发包人在收到承包人报送的确认资料后3个工作日不予答复的视为已经认可,作为调整合同价款的依据。

如果承包人未报经发包人核对即自行采购材料,再报发包人确认调整合同价款的,如发包人不同意,则不作调整。

3. 施工机械台班单价或施工机械使用费发生变化超过省级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规定的范围时,按其规定调整合同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