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2)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吸热 ,使皮
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 更凉些。
3、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应用:液①体天蒸热发时时地上要洒从水周降围温物体(或自 身)中②吸病热人,发高使烧周时围在物身体上(擦或酒自精身降)温 温度 下降 ;即蒸发是吸热过程, 因 此蒸发有降温制冷作用。
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甲
图乙
(1)图甲是___冰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
的示数是5_2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
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
体熔化时需要___吸___热量。
7.人工降雨
人们利用干冰 升华吸热. 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 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 会很快 升华,在升华过 程中将要 吸收大量的热
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 剧下降,这是高空中的 水蒸气会变成小冰晶。 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湿 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降 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3.【2009•安顺市】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 的是【B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实验1:同学们每人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 对着滴酒精的皮肤吹一口气,又有什么感觉呢?
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 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 感觉 更凉 。
蒸发这种方式汽化很慢
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 可进行的 ,只在液体表 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蒸发的微观本质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李训国-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戈中学

表面
实例二:夏天、春天和秋天、冬天的气温高低不同, 洗湿 了衣服,同样可以晾干吗? 结论:温度高时水能蒸发,温度低时水也能蒸发。即说明蒸 任何 发可在_____温度下进行。 【 提取信息】
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识树
特点
蒸发 汽化与吸热 因素 应用 特点 沸腾 现象 液化放热
汽化和液化
达标检测题: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加油! 吸收 降低 1、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它要从周围物体______热 制冷 量,因此,蒸发有______作用. 温度 2、为了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____,增大液体 空气流动 表面积 的_____ 和加快液面上方的______. 3、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 并在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 (1):酒精蒸发吸热降温 (2) 通风处可加快酒精的蒸发
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棉花,用酒精淋 湿,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
柱 下降
思考:
。温度降低。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 吸热,使温度计液柱下降。
拓展应用:
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 热,一个人觉得冷?
天热时,狗为何伸长舌头?
【拓展运用】
蒸发与沸腾
汽化方式 位置 温度 剧烈程度 有无气泡 蒸发
表面 任何 缓慢 无
沸腾
表面和内部 一定 剧烈
有
讨论:
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的原因是什么?
汽化与吸热
讨论: 1、生活中如何使洗过的衣服干的更快一些?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二章 物态变化 第五节 水循环 巩固练习题之填空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五节水循环巩固练习题之填空20190726手动选题组卷3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_____变成水蒸汽.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成小水珠,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______热。
3.下列物体:霜、雪、雹、雾、露、冰、雨中,属于固体状态的是______ .4.写出物态变化名称:雾______,露______,霜______,白气______,冰花______在玻璃______侧。
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向天取水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______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问题:______ 简答:______ .(3)水库大坝建造成上窄下宽,是由于______ .6.图中箭头表示水的物三态变化方向。
11_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1.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特点。
学习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实行初步解释。
学习方法:自学探究讨论归纳学习过程:【定向诱导】天气炎热,当我们在地上洒些水,就会感觉凉爽。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是吸热过程。
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能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2、理解汽化是吸热过程。
会对蒸发和沸腾实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自学探究】一、阅读课本P9—P11内容,并完成以下填空:(复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有:①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②分子间存有________; ③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
④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
(一) 熔化与吸热1、___ __、___ ___和______统称为物态。
通常把固态、液态和气态下的物质分别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三态是会转化的。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像冰这样的晶体当温度加热到__ ____时开始熔化,当假如此时停止加热,冰还会继续熔化吗?___ ___。
这是为什么呢?3、用分子动理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为什么晶体熔化必须加热,但温度却不变?4、比较冰的熔化情况,在课本坐标纸上,分别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的大致曲线。
5、实验探究结论:熔化为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______;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也需要吸热但同时温度会______。
(二)汽化与吸热6、当液体加热到沸点时,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所以沸腾过程必须继续______,______停止沸腾就会停止。
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并不会升高,所加的热,用来为分子挣脱引力而提供______。
7、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得到充足的______而脱离周围液体分子的引力,飞向空中变为气态,这种汽化方式叫做______。
九年级全册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吸热 ,使皮肤
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更 凉些。
实验2:拿相同两支温度计,先观察 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棉花,用酒精淋湿, 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
柱 下降 。温度降低。
1、固态、液态和气态统称为物态。通常把固态、 液态和气态下的物质分别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吸热:
晶体熔化原理:当晶体物质被加热时,每个分子 的振动逐渐加剧,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 有的分子能较为自由地“游动”,呈现流动性
这时晶体便处于熔
化过程。如果要使熔化 过程继续,外界需对分 子继续加热。以便更多 的分子能“游动”。所 以在熔化过程中,外界 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 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 使温度升高。所以熔化 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问题:如果不加热物质还会熔化吗?
过程:加热海波,用温度计测出海波熔化时的 温度,并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曲线,讨论所作曲线的物理意义。试 一试,若不加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否会停止。
结论:当物体熔化时,需要继续加热
乙 1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知_____物质是晶体,其熔 点是___5__0_.℃
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可能高于100℃
C.低于100℃的水也可能沸腾
D.高于100℃的水一定在沸腾。
2、关于蒸发和沸腾,
( B)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进行的汽化现象。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同步练习3 沪科版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一、选择题1、晶体熔化时 ( ) A.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冰是一种制冷剂,主要是因为: ( ) A.冰的温度低 B.冰的传导热的能力强C.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D.主要是因为冰的放热能力强3、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滴上一滴水,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11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 .液体的温度有关。
B .液体的种类有关。
C .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 .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4、气温高游泳会觉得不太冷,但上岸后会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C.空气温度比水的温度低D.人体热量一部分传到空气中所以人冷 5、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凉爽,如把一只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温度计的示数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6、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 A.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扇来的风是凉的C.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D.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7、在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里人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着房顶流下.当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 A. 清洁房顶. B. 解暑降温. C. 寻欢作乐. D.为了新奇、美观. 8、将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的恒温箱后: ( ) A.冰继续熔化 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在开始凝固 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 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 二、填空题9、夏天,水泥马路的温度往往比湖水高得多,为此,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 的道理。
10、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A.①汽化 ②液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例4、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想一想: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 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 热过程
2008年10月8日
自然界中物质的三中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干 冰
一、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1、熔化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 (冰、海波) 体
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石蜡、 松香)
温 度 ℃
62
温 晶体凝固过程
度A
B
C
D 时间
温 非晶体凝固过程
度
A
B 时间
2、液化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液化现象:
雾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 气遇到冷空气后,变 成了白雾
露珠
注意: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例如:
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烧开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冒的白气
3、凝华
凝华(放热)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汽化(吸热)气态
凝华现象:
(1)、碘的凝华 (2)、冬天的霜、雾凇、冰 花的形成
小 温度 结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现象是常见的。
1. 吸热现象:当物质从固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分子能够脱离固态或液态的排列方式。
这些热量被用于增加分子的动能,而不是温度的升高。
这就是为什么在加热下,温度不会变化直到物质完全融化或汽化。
2. 放热现象:当物质从气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固态时,会释放热量。
这是因为在物质从气态或液态过渡到更有序的固态时,分子之间的互相吸引力增加了,导致分子的动能减小,热能转化为热量释放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凝固或凝结的过程会产生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吸热和放热现象并不仅限于固-液-气的物态变化,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物态变化,例如固定气体转化为游离气体的吸热现象。
此外,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观察到吸热和放热现象,例如放热反应会释放热量,而吸热反应会吸收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B.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 C.夏天,盛冷水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D.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水
学到了什么?
1、熔化都要吸热; 2、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吸热 ②、达到熔点 3、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 现象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 流动快慢。
2.(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 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 给果树浇水,如图3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 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 的蒸发,原因是 A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3.(2008·达州市)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
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
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
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
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
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
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
一
C.低于100℃的水也可能沸腾
做
D.高于100℃的水一定在沸腾。
7、关于蒸发和沸腾,
( B)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蒸发这种方式汽化很慢
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 可进行的 ,只在液体表 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蒸发的微观本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④、物质种类
跟踪训练
1.(2010·沈阳)下列做法能减慢蒸发的是 D A.在通风处晾衣服 B.用风筒吹干湿头发 C.用扫帚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 D.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C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4.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B ]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 吸热过程
温故知新
1、水有哪些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2、什么是熔化?晶体熔化时有什么特点?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有什么区别?
熔化时: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4.晶体 的熔化条件是什么?
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
7.人工降雨
人们利用干冰 升华吸热. 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 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 会很快 升华,在升华过 程中将要 吸收大量的热
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 剧下降,这是高空中的 水蒸气会变成小冰晶。 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湿 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降 雨
7.人工降雨
⑴干冰升华吸热 ⑵水蒸气凝华放热 ⑶小冰晶熔化吸热
反馈练习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蒸__发___过程, 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汽__化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
度任下何进行. 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是 蒸发吸热 原
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
温度_低__于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甲
图乙
(1)图甲是___冰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
的示数是5_2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
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
体熔化时需要___吸___热量。
到空气中,发生了汽化现象。 这种汽化现象在液体的哪
个部位发生? 表面
实验二:夏天、春天和秋天、冬天的气温高 低不同, 洗湿了衣服,却同样可以晾干。
思考:这个实例表明蒸发有什么特点?
结论:温度高时水能蒸发,温度低时水也能 蒸发。即说明蒸发可在_任__何__温度下进行。
在锅中加入一碗水,加热至沸腾,要不 多长时间就可以把水烧干;同样是这么多水 放在锅中打开锅盖,让它自然蒸干可能需要 好多天,以上对比说明了什么呢?
你知道吗?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 若停止加热,熔化过程就会 停止,这是为什么呢?
固体被加热
熔化分子间束缚减弱
分子能游动
1.熔化:固态→液态,吸热
⑴、在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的原因: 外界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 使温度升高。
⑵、用0℃的冰比用0℃的水冷却物体效果好的原因: 冰熔化时吸热。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3.【2009•安顺市】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 的是【B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实验1:同学们每人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 对着滴酒精的皮肤吹一口气,又有什么感觉呢?
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 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 感觉 更凉 。
跟踪训练
1.(2008·临沂市)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 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 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 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 是由于_水_蒸_发_吸_热_的缘故。
4.比较蒸发与沸腾
区
别蒸 发 沸 腾
相 同 点 ⒈吸热;⒉汽化
不 发 生 位 置 表面
内部和表面 同时进行
思考: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吸热 ,使皮
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 更凉些。
3、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应用:液①体天蒸热发时时地上要洒从水周降围温物体(或自 身)中②吸病热人,发高使烧周时围在物身体上(擦或酒自精身降)温 温度 下降 ;即蒸发是吸热过程, 因 此蒸发有降温制冷作用。
5.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
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C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C 6、下面关于水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在沸腾
做
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可能高于100℃
跟踪训练
• 1.(2010·沈阳)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 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 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 高,由此可知蜡是__非__晶_体___(填“晶体” 或“非晶体”)。
2.(2010·龙岩)图1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 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收
4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 可知___乙__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___50_℃__.
5.用0℃的水和0℃的 冰来冷却物体,冰 的 冷却效果好, 因为
冰熔化时吸热
实验探究
实验一:在地面上撒了一些水, 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会有什么 变化? 思考:减少的水哪去了?
结论:水变成了 水蒸气 散发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 达到沸点
同 现 象 程 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
温度降低,有制冷 作用
温度不变
点
影响因素
温度、表面积、 空气流速
供热快慢
5、汽化:液态→气态,吸热
6. 升华 :固态→气态;吸热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碘蒸气 碘颗粒
6. 升华 ;固态→气态;吸热 (1)典例:
①、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5、蒸发吸热: 因此蒸发有降温作用
6、什么是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7、升华要吸热。
熔化 固 液
吸热
汽化 液 气
升华 固 气
再见
命运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失败者拿来逃避现实的借口。 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张海涛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象和风一样温柔。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不管怎样,你都是要学会培养自己有一项业余爱好或特长。 人生十字路口是一道选择题,谨慎选择才能确保正确方向,糊涂选择就易步入歧途,放弃选择就会迷失方向。 最容易做到的事是把简单的事变复杂,最难做到的事是把复杂的事变简单。 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
②、冬季,冰冻的衣服 被“冻干”。
③、用久的灯泡,灯丝会变细 升华的微观本质
(2)应用:干冰升华吸热,有致冷 作用
跟踪训练
1.【2009•济宁市】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 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 带走更多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