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及手术神经并发症课件
合集下载
《椎管内麻醉》课件

定位
确定穿刺点位,一般为腰椎L3-L4的 空隙。
穿刺
使用针头穿刺患者脊椎腔并准确定位。
椎管内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1 低血压
药物作用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3 腰背痛
穿刺可能引起腰背部不适。
2 头痛
少数患者注射后可能出现持续头痛。
椎管内麻醉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药物泄漏
问题:药物泄漏影响麻醉效 果。
解决方法:通过合理调整注 射速度和穿刺角度来减少泄 漏。
分娩镇痛
对于分娩过程中的镇痛,椎管 内麻醉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疼痛管理
椎管内麻醉可用于疼痛管理, 减轻术后或慢性疼痛的不适。
结论和展望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的操作技 术和麻醉药物,进一步提高椎管内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
手术范围广泛
椎管内麻醉适用于各种手术,包括腹部、骨科等。
特殊人群适用
对于高龄、孕妇等特殊人群,椎管内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
快速恢复
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步骤
1
无菌准备
对手术区域和相关器械进行无菌处理,
确保操作安全。
3
注药
4
将麻醉药物缓慢注射至脊椎腔,并观 察患者反应。
《椎管内麻醉》PPT课件
欢迎来到《椎管内麻醉》PPT课件!本课件介绍椎管内麻醉的定义、原理、 适应症、操作步骤、风险与并发症、问题与解决方法、临床应用,以及结论 和展望。
椎管内麻醉的定义和原理
1 定义
2 原理
椎管内麻醉是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至患者 脊椎腔使其实现局部麻醉效果的一种麻醉 方式。
椎管内麻醉课件ppt课件

交感神经-冷觉-温觉(消失)-温度识别觉-钝痛觉- 锐痛觉-触觉消失-运动神经(肌松)-压力(减弱)- 本体感觉消失
13
体表解剖标志及脊神经支配
体表部位
甲状软骨 胸骨柄上缘 两乳头两线 剑突下 肋弓下缘 平脐 耻骨联合
脊N支配
C2 T2 T4 T6 T8 T10 T12
14
15
16
(四)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 对呼吸的影响 对循环的影响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9
• 脊髓与脊神经
脊髓节段与棘突尖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7 T6 L1 L3 S1
棘突尖
C6 T4 T10 T11 T12
10
二、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
(一)脑脊液
容量:120-150ml,蛛网膜下腔25-30ml。 pH 7.35,比重:1.003-1.009 压力:侧卧位 7-17 cmH2O,坐位 20-30cmH2O
1、单次法、 2、连续法:
41
分类
1、高位硬膜外阻滞:C5~T6→甲状腺、上肢或胸壁手术 2、中位硬膜外阻滞:T6~12→腹部手术 3、低位硬膜外阻滞:腰部各间隙→下肢及盆腔手术 4、骶管阻滞:骶裂孔穿刺→阻滞骶N→肛门、会阴部
42
(一)硬膜外间隙穿刺术
1、体位 :侧卧位、坐位 2、穿刺点的选择:根据手术部位
维持 时间 (min)
普鲁 100~150 50~100 重 150mg晶粉
卡因
+ 5%G 2.75ml
+ 0.1%肾0.25ml
5~6 1~5 45~90
丁
5~10
卡因
4~6 重 1%丁卡因1ml + 10%G1ml + 3%麻黄1ml
13
体表解剖标志及脊神经支配
体表部位
甲状软骨 胸骨柄上缘 两乳头两线 剑突下 肋弓下缘 平脐 耻骨联合
脊N支配
C2 T2 T4 T6 T8 T10 T12
14
15
16
(四)椎管内麻醉对生理的影响 对呼吸的影响 对循环的影响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9
• 脊髓与脊神经
脊髓节段与棘突尖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C7 T6 L1 L3 S1
棘突尖
C6 T4 T10 T11 T12
10
二、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
(一)脑脊液
容量:120-150ml,蛛网膜下腔25-30ml。 pH 7.35,比重:1.003-1.009 压力:侧卧位 7-17 cmH2O,坐位 20-30cmH2O
1、单次法、 2、连续法:
41
分类
1、高位硬膜外阻滞:C5~T6→甲状腺、上肢或胸壁手术 2、中位硬膜外阻滞:T6~12→腹部手术 3、低位硬膜外阻滞:腰部各间隙→下肢及盆腔手术 4、骶管阻滞:骶裂孔穿刺→阻滞骶N→肛门、会阴部
42
(一)硬膜外间隙穿刺术
1、体位 :侧卧位、坐位 2、穿刺点的选择:根据手术部位
维持 时间 (min)
普鲁 100~150 50~100 重 150mg晶粉
卡因
+ 5%G 2.75ml
+ 0.1%肾0.25ml
5~6 1~5 45~90
丁
5~10
卡因
4~6 重 1%丁卡因1ml + 10%G1ml + 3%麻黄1ml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椎管内麻醉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从而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后者包括骶管阻滞。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定义
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1
2
3
7
6
5
4
8
3
穿刺与置管关并发症
椎管内血肿
*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处理
1、严重低血压 麻醉后低血压的定义为:低于术前基础值30%或收缩压绝对值低于90mmHg。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椎管内麻醉前注入一定量晶体液或胶体液可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因此椎管内麻醉时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应视为常规。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发生血压下降,如果病人心率不低于60次/分,提升血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为主,尽量避免使用麻黄素与多巴胺。
*
美国局麻学会2003年抗凝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操作指南:
血小板低于5万/mm3的病人不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停药后24小时后方可进行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置管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应停用低分子肝素后24小时后方可拔除导管。 椎管内导管拔除至少1小时后可使用肝素治疗; 椎管内麻醉(硬膜外置管)后至少1小时后方可应用肝素; 应用华法令的病人应在停药后5-7天,应用华法令拮抗剂24小后,应用氯比格雷病人应停药8天以上方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凝血功能检查指标:INR(国际标准化比率)<1.4,PT(部份凝血酶原时间)>50%时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口服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不视为禁忌,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上述病人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下肢运动情况,如果怀疑有硬膜外血肿的可能,应尽早进行CT或核磁共振等影象检查,一旦证明有硬膜外血肿,应尽早进行外科干预,防止发生严重不良预后。
*
椎管内麻醉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从而使脊神经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后者包括骶管阻滞。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定义
指椎管内注射麻醉药物及相关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毒性作用以及技术操作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1
2
3
7
6
5
4
8
3
穿刺与置管关并发症
椎管内血肿
*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处理
1、严重低血压 麻醉后低血压的定义为:低于术前基础值30%或收缩压绝对值低于90mmHg。 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椎管内麻醉前注入一定量晶体液或胶体液可减少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因此椎管内麻醉时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应视为常规。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时发生血压下降,如果病人心率不低于60次/分,提升血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苯肾上腺素为主,尽量避免使用麻黄素与多巴胺。
*
美国局麻学会2003年抗凝病人实施椎管内麻醉操作指南:
血小板低于5万/mm3的病人不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停药后24小时后方可进行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置管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应停用低分子肝素后24小时后方可拔除导管。 椎管内导管拔除至少1小时后可使用肝素治疗; 椎管内麻醉(硬膜外置管)后至少1小时后方可应用肝素; 应用华法令的病人应在停药后5-7天,应用华法令拮抗剂24小后,应用氯比格雷病人应停药8天以上方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凝血功能检查指标:INR(国际标准化比率)<1.4,PT(部份凝血酶原时间)>50%时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口服阿斯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不视为禁忌,可实施椎管内麻醉。 上述病人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下肢运动情况,如果怀疑有硬膜外血肿的可能,应尽早进行CT或核磁共振等影象检查,一旦证明有硬膜外血肿,应尽早进行外科干预,防止发生严重不良预后。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总结词
神经损伤是椎管内麻醉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长期残疾。
详细描述
神经损伤的原因可能包括直接创伤、缺血或压迫。症状取决于受损的神经,可能 包括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或反射异常。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 。
呼吸抑制
总结词
呼吸抑制是椎管内麻醉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
详细描述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术前准备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基础疾 病等进行全面评估,预测麻醉风险。
确保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准备好麻 醉药品和器械,并告知患者麻醉注意 事项。
了解椎管内解剖结构
了解患者的椎管内解剖结构,包括脊 柱弯曲度、椎间隙宽度等,以选择合 适的麻醉部位。
麻醉操作规范
01
02
病例3
患者因剖宫产手术接受椎管内麻醉 ,术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为硬膜外血肿。
并发症防治经验分享
预防性措施
术前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有无椎 管内麻醉禁忌症,选择合适的麻
醉方法和药物。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
定期随访患者,观察有无并发症 发生,及时处理。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 防治
头痛
总结词
头痛是椎管内麻醉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在麻醉后24-48小时内出现。
详细描述
头痛的原因可能与脑脊液流失、化学刺激或感染有关。头痛通常表现为额部或 枕部的钝痛,有时可伴有颈部疼痛。治疗措施包括补液、休息和镇痛药物。
神经损伤
下腹部及盆腔手术
如剖腹产、妇科手术等。
强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处理护理课件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脊柱畸形或感染、休克等危重病人, 椎管内麻醉应列为禁忌或慎用。此外,对麻醉药物过敏者也 禁止使用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流程
01
术前准备
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同时,做好
麻醉前的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
02
操作过程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
Chapter
椎管内麻醉的定义与分类
• 椎管内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 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从而使其支 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根据注入位置 的不同,椎管内麻醉可分为硬膜外麻醉、腰 麻和骶麻等。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术,如妇科手术、下肢手术等。对于 某些特定的手术,如肛门、直肠及会阴部手术,椎管内麻醉 更是首选的麻醉方法。
神经根损伤
总结词
神经根损伤是强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内 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 操作过程中对神经根的牵拉或压迫所 致。
详细描述
神经根损伤可能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 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出现肢体麻木 、疼痛、无力等症状。护理时应观察 患者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神经根损伤。
硬膜外感染
总结词
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与HLA-B27 基因密切相关。其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男性 发病率高于女性。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 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 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包 括关节滑膜增生、慢性炎症细胞 浸润、软骨及骨组织破坏等。
强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内麻醉并发症 处理护理课件
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脊柱畸形或感染、休克等危重病人, 椎管内麻醉应列为禁忌或慎用。此外,对麻醉药物过敏者也 禁止使用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流程
01
术前准备
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同时,做好
麻醉前的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
02
操作过程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
Chapter
椎管内麻醉的定义与分类
• 椎管内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 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从而使其支 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根据注入位置 的不同,椎管内麻醉可分为硬膜外麻醉、腰 麻和骶麻等。
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术,如妇科手术、下肢手术等。对于 某些特定的手术,如肛门、直肠及会阴部手术,椎管内麻醉 更是首选的麻醉方法。
神经根损伤
总结词
神经根损伤是强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内 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 操作过程中对神经根的牵拉或压迫所 致。
详细描述
神经根损伤可能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 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出现肢体麻木 、疼痛、无力等症状。护理时应观察 患者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神经根损伤。
硬膜外感染
总结词
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与HLA-B27 基因密切相关。其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男性 发病率高于女性。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 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等 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包 括关节滑膜增生、慢性炎症细胞 浸润、软骨及骨组织破坏等。
强直性脊柱炎行椎管内麻醉并发症 处理护理课件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幻灯片PPT

用,加肾上腺素可加重鞘内
应用局麻药引起的神经损伤
预防
‹ 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 方法,预防尤为重要: 1‹ .连续腰麻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深 度‹ 不宜>4cm,以免置管向尾过深 2.采用能满足手术要求的最小局麻药 剂‹ 量,严格执行局麻药最高限量 ‹( 1.25-8%)不得>8% 3.选用最低有效局麻药浓度 4.注入蛛网膜下腔葡萄糖的终浓度
穿刺、置管、拔管后1小时可应用 2与)皮抗下凝肝、素溶栓联合增加风险
险2)单次腰麻平安 3)预防量12小时后、
< 外 >1穿1)00刺000000单 单位 位//天 天无 ,禁 同忌 静(脉衰肝弱素者,除4治)术疗前量22小4小时时那后么可防止
应用5天以上者必须行血小板测 椎管内阻滞
定,正常前方能应用椎管内阻滞 5)穿刺24小时后,
治疗
1.早期大剂量激素、脱水、利尿、营 养神经 .2后期高压氧治疗、理疗、针灸、功 能3 锻炼 .局麻药神经毒性引起马尾综合征
者,肠道尤其是膀胱功能失常较为明 显,需支持疗法以免继发感染等其他 并发症
什么是短暂性神经综合征 T( ransient neurologic syndrom TNS) ?
理缓自解 行缓解
药物 有作用,中度到重度等待自行缓解者用咖
啡治因疗
250mg静脉,或300mg口服,需反复给药口服醋氮酰 胺250mg,每天3次,连续3天
硬膜 1.最有效,适用于严重病症不缓解者。有效
率外>腔
90%,无效可重复1次。2.方法:在硬膜穿破的节 段或下一个节段注入无菌自体血10-20ml。3.一般
治疗
‹ 血管性损伤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损神伤经应影立像即学请检神查经提外示科有会神诊经占位性 在‹迫病 可症以发使生神经8小功时能内得外到科最解大除可神能经的压恢 复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不能完全消除牵拉反射 硬膜外腔内注入过多气体、液
手术对肌松要求高
体,
不能耐受此方法
3. 管理不佳
患者不能合作
局麻药选择、使用不当
有药物过敏 高敏反应者 给药方式不当
辅助用药不当
精品课件
腰-硬联合阻滞的特点
1. 神经阻滞充分,作用时间不受限制 2. 局麻药用量小,中毒反应发生率低 3. 头痛发生率低,可行硬膜外镇痛 4. “不接触”技术可避免无菌性蛛网膜炎等
治疗方法:低颅压性头痛,绝对卧床,静脉补液 ,早期进食和饮水。必要时给予激素、镇静、镇 痛药辅以针炙、中药治疗等。
精品课件
硬膜穿破后头痛的治疗
精品课件
4、神经损伤
主要原因还是与直接穿刺置管损伤,药物 毒性损伤,硬膜外血肿和脊髓神经缺血有 关。
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出现的症状包括:单侧下肢麻木,单侧的 小腿,足部,臀部或腰背部一处或多处出 现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下肢无力,行 走困难,关节运动受限和排尿排便障碍等 。其中以麻木、疼痛和感觉异常的脊神经 后根损伤症状为多。
精品课件
Vandam和Dripps对8460例接受腰麻的病人的头痛 持续时间进行随访,有72%的病人头痛在7天内缓 解。PDPHA的其他伴随症状还有恶心、呕吐、视觉 障碍、听觉改变、骨骼肌症状(颈部强直、肩痛 )等。Vandam和Dripps认为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 是外展神经麻痹,Lybecker观察到PDPHA患者中视 觉障碍的发生率为14%,原因是眼球的运动神经( 第III、IV和VI对颅神经)出现暂时性麻痹而引起 眼肌功能障碍。听力损害主要是低频范围,可能 因为脑脊液流失使压力下降,这种压力改变传导 至内耳使内耳的淋巴液失平衡引起。
精品课件
椎管内麻醉教学课件PPT模板图文

椎管内麻醉教学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椎管内麻醉简介 •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学基础 • 椎管内麻醉的方法与技术 • 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 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
析 • 椎管内麻醉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目录
01
椎管内麻醉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 管内的某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 到阻滞,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 作用的方法。
麻醉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麻醉前用药,如 镇静药、镇痛药等,以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
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通过阻 断神经根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腰麻
将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 阻断神经根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
骶麻
将麻醉药注入骶管腔,通过阻断 骶神经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感谢观看
THANKS
循环波动
由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 抑制作用,导致血压下降或心 律失常。
头痛
由于脑脊液漏出或注入空气等 原因,导致颅内压降低,引发 头痛。
感染
椎管内麻醉操作过程中无菌操 作不严格,导致椎管内感染。
尿潴留
由于麻醉药物对膀胱括约肌的 抑制作用,导致尿液无法排出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05
脊柱的曲度
脊柱的韧带
脊柱周围有多个韧带,如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对维持脊柱的 稳定性和防止脊柱过度活动具有重要 作用。
脊柱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生理曲度 ,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缓冲外力 对身体的冲击。
椎管内结构
01
02
03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椎管内麻醉简介 •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学基础 • 椎管内麻醉的方法与技术 • 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 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
析 • 椎管内麻醉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目录
01
椎管内麻醉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 管内的某一腔隙,使脊神经根受 到阻滞,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 作用的方法。
麻醉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适当的麻醉前用药,如 镇静药、镇痛药等,以减 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
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通过阻 断神经根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腰麻
将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 阻断神经根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
骶麻
将麻醉药注入骶管腔,通过阻断 骶神经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感谢观看
THANKS
循环波动
由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 抑制作用,导致血压下降或心 律失常。
头痛
由于脑脊液漏出或注入空气等 原因,导致颅内压降低,引发 头痛。
感染
椎管内麻醉操作过程中无菌操 作不严格,导致椎管内感染。
尿潴留
由于麻醉药物对膀胱括约肌的 抑制作用,导致尿液无法排出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05
脊柱的曲度
脊柱的韧带
脊柱周围有多个韧带,如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黄韧带等,对维持脊柱的 稳定性和防止脊柱过度活动具有重要 作用。
脊柱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生理曲度 ,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缓冲外力 对身体的冲击。
椎管内结构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管内麻醉及手术神经 并发症课件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原因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三.防治
椎管内手术后外周神经并发症
原因: 1.麻醉操作直接损伤 2.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作用 3.手术操作刺激、压迫等 4.手术体位不当对外周神经压迫、牵拉 5.原有疾病:椎管狭窄、糖尿病。
1、麻醉操作损伤
麻醉操作(穿刺针或硬膜外导)引起的脊神 经根损伤多发生在后根;
妊娠期局麻药中毒的阈值下降:妊娠期低蛋白 血症使非结合的局麻药增多。
非结合的局麻药可通过胎盘,增加对胎儿的毒 性。
FDA委员会提出: 产科麻醉禁用0.75%布比卡因,0.75%罗哌卡 因也不提倡用于产科。
六、手术操作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
椎管内麻醉手术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 腰骶神经丛
腰丛组成:T12前支一部分+L1、2、3前支+L4前支的一部分 腰丛的分支: 髂腹下神经(T12、L1) 髂腹股沟神经(L1) 股外侧皮神经(L2、3) 股神经(L2、L4) 闭孔神经(L2-L4) 生殖股神经(L1、L2)
神经节段
屈髋 收髋 伸膝 踝背屈 足内翻 足外翻 屈膝 踝跖屈
预防 穿刺困难反复操作或置管时出现电击 感的患者避免使用硬膜外镇痛。
处理 在镇痛过程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首先 拔出硬膜外导管,停止硬膜外腔给药,观察神
五、妊娠期局麻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特点
妊娠期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增强,脑 脊液中孕激素浓度增高,直接增强了局麻要 的作用;
脑脊液(CSF)的pH值对局麻药也有影响, 产妇分钟通气量增高,处于轻度呼吸性碱中 毒。CSF的pH增大使更多的局麻药处于非离 子状态(能通过血-脑屏障),故局麻药的 药效增高。
三、 神经系统麻醉并发症预防
1 严格无菌技术,正规操作பைடு நூலகம்操作时保持患 者清醒
2 椎管肿瘤患者是否实施椎管内麻醉应仔细 风险评估
3 穿刺时如伴有明显的疼痛,应立即撤回穿 刺针
4 用低浓度局麻药,尤其腰麻
神经系统麻醉并发症预防
8 脊髓与神经存在血液供应失调(椎管狭窄): 术中长时间低血 压、阻断循环、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1、麻醉操作损伤-特点及预后
根痛症状一般在两周内消失,而麻木区域则 需数月方可痊愈。
单纯穿刺针造成的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症状 可能很轻微,多在在数日到数月后消失。
若局麻药注入脊髓或神经根则很可能造成永 久性神经损伤。
T12-L1硬膜外穿刺神经根损伤的机会
脊髓腰膨大
由T12,L1.2.3.4.5,S1.2. 等共8节脊髓组成 →T10-T12椎体。
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可沿下肢放散至其末 端(50%)或
背侧(50%-100%)
2、马尾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鞍区感觉、括约肌功能和性 功能三大障碍
1、最初症状鞍区的感觉障碍,该区域大小, 同受累神经根
数目呈正比,多为两侧对称或基本对称
2、伴有完全或不完全的性功能障碍和大小便
3. 延迟性骶神经感觉障碍
损伤当时病人有“触电”感或疼痛感。术后 一般无明显的感觉异常。
1、麻醉操作损伤-特点及预后
严重者术后可出现感觉缺失,但局限(1-2根 脊神经支配区域)且与穿刺点位置一致。
若为脊神经后根损伤,则疼痛严重、相应区感 觉异常、麻木、窜电样感觉、感觉减退或消失;
若为交感神经损伤则为灼痛;
若前根损伤则为节段性瘫痪、肌无力、肌萎缩。
建议不作常规,如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小于1:400000-1:500000
(2.0-2.5ug/ml)
禁忌证
1.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化疗患者 2.神经损伤,感染或其他病理性改变 3.术中体位,器械牵拉挤压神经 4.严重内环境紊乱,如酸碱平衡失衡等
局麻药神经毒性的特点
不应以高浓度小剂量小容量来调解麻醉平面。
注意事项
(1)凡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及抗凝治疗,应检查 凝血功能
(2)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怀疑血肿,2h内检查神 经功能,MRI证实血肿,8-12小时内手术充分解 除压迫,脊髓功能可恢复满意,超过24h,则脊 髓功能很难完全恢复
四、硬膜外镇痛与神经系统并发症
原因 与穿刺置管、硬膜外导管位置或给药包 括给药错误等有关。可能致永久性神经损害。
同时加入肾上腺素更加重局麻药的毒性。
加重局麻药神经毒性的发生: 与手术中体位 器械过度牵拉 挤压神经等均使其发生率增加。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临床表现
------短暂性神经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 ------延迟性骶神经感觉障碍 ------截瘫
1. 短暂性神经综合征
局麻药周围神经毒性损害谱中最低端综合征 (发病率4-33%)。 ①脊麻后4-5h臀、股、腿等处感觉异常或敏感, 烧灼样、放
9 术中 ①体位 ②器械过度牵拉 挤压神经引起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麻醉并发症的预防
10 低分子肝素化后实施椎管内麻醉遵守以下规则: ①停用低分子量肝素10-12h后方可实施椎管内 麻醉 ②硬膜外导管应在末次剂量10-12h后拔除 ③拔管2h后以上给予后续低分子肝素 ④有出血风险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应用短效局
骶丛的分支: 臀上神经(L4、L5、S1) 臀下神经(L5、S1.S2) 股后皮神经(S1-3) 阴部神经(S2.3.4) 坐骨神经(L4.5、S1-3) 胫神经(L4.5、S1-3) 腓总神经(L4.5、S1.2)
下肢神经定位诊断
----肌肉运动及神经支 配
运动
肌肉名称
神经
1、主要表现为会阴部感觉异常 2、病程可能迁延 3、发病率比预想的要多很多
Anesth Analg. 1995,81;314-320
4、截瘫
① 国内陈秉学教授报道布比卡因CSEA行剖宫产,术 后1-2d TNS2例和双下肢截瘫5例 ② 术前无妊高症及其它器质性疾病 ③ CT/MRI检查无异常发现 ④ 诊断为双下肢功能障碍
最粗处→T12椎体上缘 到下缘。
T12下缘到L1下缘与 S1-5脊髓相对应(成年
2、局麻药局部毒性
(1)局麻药的种类、浓度和剂量有关
①所有局麻药均有脊神经毒性
利多卡因(=丙胺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
氯普鲁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
②毒性与浓度、剂量及暴露时间呈正相关
(2)肾上腺素增加局麻药神经毒性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一.原因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三.防治
椎管内手术后外周神经并发症
原因: 1.麻醉操作直接损伤 2.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作用 3.手术操作刺激、压迫等 4.手术体位不当对外周神经压迫、牵拉 5.原有疾病:椎管狭窄、糖尿病。
1、麻醉操作损伤
麻醉操作(穿刺针或硬膜外导)引起的脊神 经根损伤多发生在后根;
妊娠期局麻药中毒的阈值下降:妊娠期低蛋白 血症使非结合的局麻药增多。
非结合的局麻药可通过胎盘,增加对胎儿的毒 性。
FDA委员会提出: 产科麻醉禁用0.75%布比卡因,0.75%罗哌卡 因也不提倡用于产科。
六、手术操作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
椎管内麻醉手术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 腰骶神经丛
腰丛组成:T12前支一部分+L1、2、3前支+L4前支的一部分 腰丛的分支: 髂腹下神经(T12、L1) 髂腹股沟神经(L1) 股外侧皮神经(L2、3) 股神经(L2、L4) 闭孔神经(L2-L4) 生殖股神经(L1、L2)
神经节段
屈髋 收髋 伸膝 踝背屈 足内翻 足外翻 屈膝 踝跖屈
预防 穿刺困难反复操作或置管时出现电击 感的患者避免使用硬膜外镇痛。
处理 在镇痛过程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首先 拔出硬膜外导管,停止硬膜外腔给药,观察神
五、妊娠期局麻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特点
妊娠期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增强,脑 脊液中孕激素浓度增高,直接增强了局麻要 的作用;
脑脊液(CSF)的pH值对局麻药也有影响, 产妇分钟通气量增高,处于轻度呼吸性碱中 毒。CSF的pH增大使更多的局麻药处于非离 子状态(能通过血-脑屏障),故局麻药的 药效增高。
三、 神经系统麻醉并发症预防
1 严格无菌技术,正规操作பைடு நூலகம்操作时保持患 者清醒
2 椎管肿瘤患者是否实施椎管内麻醉应仔细 风险评估
3 穿刺时如伴有明显的疼痛,应立即撤回穿 刺针
4 用低浓度局麻药,尤其腰麻
神经系统麻醉并发症预防
8 脊髓与神经存在血液供应失调(椎管狭窄): 术中长时间低血 压、阻断循环、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1、麻醉操作损伤-特点及预后
根痛症状一般在两周内消失,而麻木区域则 需数月方可痊愈。
单纯穿刺针造成的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症状 可能很轻微,多在在数日到数月后消失。
若局麻药注入脊髓或神经根则很可能造成永 久性神经损伤。
T12-L1硬膜外穿刺神经根损伤的机会
脊髓腰膨大
由T12,L1.2.3.4.5,S1.2. 等共8节脊髓组成 →T10-T12椎体。
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可沿下肢放散至其末 端(50%)或
背侧(50%-100%)
2、马尾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鞍区感觉、括约肌功能和性 功能三大障碍
1、最初症状鞍区的感觉障碍,该区域大小, 同受累神经根
数目呈正比,多为两侧对称或基本对称
2、伴有完全或不完全的性功能障碍和大小便
3. 延迟性骶神经感觉障碍
损伤当时病人有“触电”感或疼痛感。术后 一般无明显的感觉异常。
1、麻醉操作损伤-特点及预后
严重者术后可出现感觉缺失,但局限(1-2根 脊神经支配区域)且与穿刺点位置一致。
若为脊神经后根损伤,则疼痛严重、相应区感 觉异常、麻木、窜电样感觉、感觉减退或消失;
若为交感神经损伤则为灼痛;
若前根损伤则为节段性瘫痪、肌无力、肌萎缩。
建议不作常规,如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小于1:400000-1:500000
(2.0-2.5ug/ml)
禁忌证
1.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化疗患者 2.神经损伤,感染或其他病理性改变 3.术中体位,器械牵拉挤压神经 4.严重内环境紊乱,如酸碱平衡失衡等
局麻药神经毒性的特点
不应以高浓度小剂量小容量来调解麻醉平面。
注意事项
(1)凡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及抗凝治疗,应检查 凝血功能
(2)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怀疑血肿,2h内检查神 经功能,MRI证实血肿,8-12小时内手术充分解 除压迫,脊髓功能可恢复满意,超过24h,则脊 髓功能很难完全恢复
四、硬膜外镇痛与神经系统并发症
原因 与穿刺置管、硬膜外导管位置或给药包 括给药错误等有关。可能致永久性神经损害。
同时加入肾上腺素更加重局麻药的毒性。
加重局麻药神经毒性的发生: 与手术中体位 器械过度牵拉 挤压神经等均使其发生率增加。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临床表现
------短暂性神经综合征 ------马尾综合征 ------延迟性骶神经感觉障碍 ------截瘫
1. 短暂性神经综合征
局麻药周围神经毒性损害谱中最低端综合征 (发病率4-33%)。 ①脊麻后4-5h臀、股、腿等处感觉异常或敏感, 烧灼样、放
9 术中 ①体位 ②器械过度牵拉 挤压神经引起神经损伤
神经系统麻醉并发症的预防
10 低分子肝素化后实施椎管内麻醉遵守以下规则: ①停用低分子量肝素10-12h后方可实施椎管内 麻醉 ②硬膜外导管应在末次剂量10-12h后拔除 ③拔管2h后以上给予后续低分子肝素 ④有出血风险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应用短效局
骶丛的分支: 臀上神经(L4、L5、S1) 臀下神经(L5、S1.S2) 股后皮神经(S1-3) 阴部神经(S2.3.4) 坐骨神经(L4.5、S1-3) 胫神经(L4.5、S1-3) 腓总神经(L4.5、S1.2)
下肢神经定位诊断
----肌肉运动及神经支 配
运动
肌肉名称
神经
1、主要表现为会阴部感觉异常 2、病程可能迁延 3、发病率比预想的要多很多
Anesth Analg. 1995,81;314-320
4、截瘫
① 国内陈秉学教授报道布比卡因CSEA行剖宫产,术 后1-2d TNS2例和双下肢截瘫5例 ② 术前无妊高症及其它器质性疾病 ③ CT/MRI检查无异常发现 ④ 诊断为双下肢功能障碍
最粗处→T12椎体上缘 到下缘。
T12下缘到L1下缘与 S1-5脊髓相对应(成年
2、局麻药局部毒性
(1)局麻药的种类、浓度和剂量有关
①所有局麻药均有脊神经毒性
利多卡因(=丙胺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
氯普鲁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
②毒性与浓度、剂量及暴露时间呈正相关
(2)肾上腺素增加局麻药神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