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卷尺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测量工具,准确的卷尺校准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卷尺校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您能够正确进行卷尺校准。

一、准备工作1.1 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进行卷尺校准之前,确保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处于标准的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可能会对卷尺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1.2 校准仪器准备准备一台精确可靠的校准仪器,如卷尺校准仪或光学测量仪。

确保校准仪器的准确度高于待校准卷尺的要求。

1.3 校准标准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校准标准,如国家标准规定的长度标准。

确保校准标准的准确度高于待校准卷尺的要求。

二、卷尺校准步骤2.1 零点校准将待校准卷尺的刻度对齐到校准标准的起始位置,并记录下卷尺的读数。

如果读数不为零,使用校准仪器对卷尺进行零点校准,使读数为零。

2.2 刻度校准在校准标准的不同位置上,记录下待校准卷尺的读数,并与校准标准进行比对。

如果存在误差,使用校准仪器对卷尺进行刻度校准,使读数与校准标准一致。

2.3 反向校准将待校准卷尺反向放置,重复步骤2.1和2.2,以确保卷尺在正反两个方向上的读数准确一致。

三、注意事项3.1 校准周期根据卷尺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

对于经常使用的卷尺,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3.2 校准记录每次进行卷尺校准时,都应记录下校准日期、校准仪器、校准标准以及卷尺的读数。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追溯和比对,确保卷尺的准确性。

3.3 校准结果评估对于校准后的卷尺,应使用校准仪器对其进行验证,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如果存在较大误差,应重新进行校准。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卷尺读数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卷尺本身存在松动或损坏。

检查卷尺的连接部分是否牢固,如有损坏应更换卷尺。

4.2 卷尺刻度不清晰可能是由于卷尺的刻度被磨损或污染。

使用清洁布轻轻擦拭卷尺刻度,如无改善应更换卷尺。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造、创造业、家庭等领域。

为了保证卷尺的测量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卷尺的校准过程准确、规范。

二、校准工具和设备准备1. 校准块:使用精密度较高的校准块,确保其尺寸准确。

2. 卷尺:待校准的卷尺,确保其状态良好,无损坏或者变形。

3. 清洁布:用于清洁卷尺表面,确保无灰尘或者污物。

三、校准步骤1. 清洁卷尺:使用清洁布轻轻擦拭卷尺表面,确保无灰尘或者污物。

2. 校准块准备:选择适当尺寸的校准块,确保其尺寸准确。

3. 测量校准块:将卷尺对齐校准块的一端,确保卷尺彻底贴合校准块表面,不留间隙。

使用卷尺的刻度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4. 计算误差:将校准块的实际尺寸与卷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卷尺的误差值。

误差值的计算公式为:误差值 = 实际尺寸 - 测量结果。

5. 判断校准结果:根据误差值判断卷尺的校准结果。

若误差值在规定范围内(通常为±0.1mm),则判定卷尺校准合格;若误差值超出规定范围,则判定卷尺校准不合格。

6. 记录校准结果:将校准块的尺寸、卷尺的测量结果以及误差值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

记录表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等信息。

四、校准要求1. 校准块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确保校准块的准确性。

2. 卷尺的校准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 卷尺的校准应定期进行,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4. 校准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证和追溯。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校准作业时,应注意手部安全,避免手指被卷尺夹伤。

2. 使用校准块时,应轻放,避免坠落或者碰撞造成损坏。

3. 在清洁卷尺时,应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剂或者化学物质。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问题:卷尺与校准块对齐时存在间隙。

解决方法:检查卷尺是否损坏或者变形,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卷尺。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卷尺校准作业流程,以确保卷尺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卷尺校准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上的卷尺校准、实验室中的卷尺校准以及其他需要进行卷尺校准的场合。

三、作业准备1. 校准设备:校准卷尺所需的校准设备,包括校准块、校准夹具等。

2. 校准卷尺:待校准的卷尺,确保卷尺表面清洁无污渍。

3. 校准记录表:记录校准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四、作业步骤1. 准备校准设备:确认校准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校准块的标定准确。

2. 准备校准卷尺:将待校准的卷尺放置在水平平台上,确保卷尺表面无污渍。

3. 校准卷尺起始点:将校准卷尺的起始点与校准块的起始点对齐,用校准夹具夹紧卷尺,确保卷尺与校准块之间无间隙。

4. 逐段校准卷尺:按照卷尺的刻度,逐段将卷尺与校准块对齐,记录每段的测量结果。

5. 检查校准结果:将校准卷尺与校准块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6. 记录校准数据:将校准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等信息。

7. 处理校准结果:根据校准结果,判断卷尺是否需要调整或者更换,如需要调整,则按照像关规程进行调整。

五、注意事项1. 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对于校准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应定期检查和校准校准设备。

2. 校准卷尺的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污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校准卷尺与校准块之间的对齐和夹紧,确保无间隙。

4. 校准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等信息,以便追溯和分析。

5. 根据校准结果,及时处理卷尺的调整或者更换,以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六、作业总结卷尺校准作业是确保卷尺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作业指导书提供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可以确保卷尺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校准卷尺的表面清洁,以及校准记录的详细准确。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标题: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准确的卷尺校准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卷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匡助读者正确进行卷尺校准工作。

一、校准前准备工作1.1 确认校准设备:首先要确认使用的校准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校准仪器、参考标准和校准工具等。

1.2 检查卷尺状态:检查卷尺的外观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弹簧是否松弛等,确保卷尺本身没有损坏。

1.3 清洁卷尺表面: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卷尺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者污垢影响测量准确性。

二、校准操作步骤2.1 确定校准点:在卷尺上选择几个校准点,通常选择0点、中间点和最大量程点进行校准。

2.2 进行零点校准:将卷尺拉直,将0点对准参考标准,调整至零点位置,确保零点准确无误。

2.3 进行最大量程校准:将卷尺拉直至最大量程,对准参考标准,调整至最大量程位置,确保最大量程的准确性。

三、校准结果记录3.1 记录校准数据:在校准过程中,及时记录每一个校准点的测量数值,包括实际数值和标准数值。

3.2 记录校准日期:在校准作业指导书上记录校准日期,以便于日后追溯校准情况。

3.3 签署校准人员: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校准操作,并在作业指导书上签署确认。

四、校准后处理4.1 处理校准不合格情况: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或者更换卷尺,确保测量准确性。

4.2 清洁和保养卷尺:校准完成后,及时清洁卷尺表面,保持卷尺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4.3 存放校准记录:将校准作业指导书和校准记录妥善存放,以备日后查阅和审查。

五、定期复校5.1 制定复校计划:根据卷尺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定期复校计划,确保卷尺的测量准确性。

5.2 进行定期复校:按照计划进行定期复校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卷尺的偏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3 更新校准作业指导书:每次复校后,更新校准作业指导书上的校准日期和记录,保持作业指导书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卷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目的:
对卷尺进行内部校准, 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范围:
适用于所有测量用的卷尺。
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精度0.2mm)。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 钢片是否平齐, 否则更换。
5.2卷尺校准时, 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 拉开卷尺, 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3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尺的刻度, 核对点0-100mm、0-200mm、0-300mm, 第一次完成后, 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 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两尺读数之差, 允许误差为±0.10mm。
5.4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 按每1000mm分段校准, 将卷尺全部拉开, 先校准前1000mm, 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 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 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 依次校准下去,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最大允许累积误差±1mm。
5.5历次测量值与范围内), 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

卷尺校正作业指导

卷尺校正作业指导
3。1。3卷尺校正所使用标准件为1米的钢板尺。
3。1。4校正时应分别取3点,在1米、2米、3米处测量,其累积误差不得大于1.5mm。
A.以钢板尺“0”点处对准待校件的“0”点处,读取待校件在钢板尺1米处的读数,减去钢板尺的读数,即为误差值。
B。以相同方法测量2米、3米处。
3.1。5判定标准:
各点的误差累积不得大于1。5mm,且各点的误差不得大于0。5mm。
西华家俱有限公司
编号
ZA001
卷尺校正作业指导书
版本
2.0
页码
第1页共1页
1.目的
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范围
西华工厂所有卷尺
3。程序内容
3。1卷尺检验规程:
3.1.1检查卷尺外壳是否裂开,尺头是否变形影响其精度.
3。1.2清理干净油污,检查尺身,刻度模糊,尺身变形的,不能再投入生产使用。
3.1。6新旧卷尺台帐和使用状态记录于《卷尺校正记录表》。
3。1.7校验合格卷尺,须贴上合格标识。
3。1.8校验不合格之卷尺,应予以更换和报废.
制定
审批生Biblioteka 日期2003年1月1日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家居装饰等领域。

为了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作业。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校准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校准目的卷尺校准的目的是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相符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满足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三、校准设备和工具1. 校准器具:标准卷尺、卷尺校准板。

2. 工具:螺丝刀、卷尺清洁剂、擦拭布。

四、校准步骤1. 准备工作:(1) 确保校准环境干净、整洁,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检查校准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3) 将待校准的卷尺清洁干净,确保无尘、无污渍。

2. 校准前的准备:(1) 将标准卷尺固定在水平台上,并确保其位置稳定。

(2) 用螺丝刀调整标准卷尺的刻度,使其与已知标准值一致。

(3) 将卷尺校准板固定在水平台上。

3. 校准步骤:(1) 将待校准的卷尺固定在水平台上,确保其位置稳定。

(2) 对待校准的卷尺进行初始校准,即将卷尺的起始位置与校准板的起始位置对齐。

(3) 按照校准板上的刻度进行逐个刻度的校准,记录每个刻度的偏差值。

(4) 根据记录的偏差值,调整卷尺的刻度,使其与校准板上的刻度一致。

(5) 重复步骤3中的校准过程,直到所有刻度都校准完成。

(6) 对校准后的卷尺进行最终校验,确保所有刻度与校准板上的刻度相符合。

5. 校准结果记录与报告(1) 将校准前后的卷尺刻度值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中,包括每个刻度的偏差值和校准后的刻度值。

(2) 生成校准报告,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和工具的信息,以及校准前后的刻度值对比。

六、校准频率卷尺的校准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频率来确定。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或者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校准:1. 卷尺受到严重冲击或损坏。

2. 卷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存放。

3. 卷尺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值有明显偏差。

七、注意事项1.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误差。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卷尺校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宽度等尺寸。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卷尺的校准非常重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卷尺校准流程,确保卷尺的测量结果符合精确度要求。

二、校准设备和材料1. 校准设备:- 校准板:具有已知精确度的平面板。

- 计量千分尺:用于测量卷尺的刻度误差。

- 平行垫片:用于校准卷尺的垂直度误差。

- 温度计:用于测量校准环境的温度。

2. 校准材料:- 干净的布:用于清洁卷尺表面。

- 酒精:用于清洁卷尺表面。

三、卷尺校准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校准环境温度稳定在20℃±2℃。

- 清洁卷尺表面,确保没有灰尘或者污渍。

2. 刻度误差校准:- 将卷尺固定在校准板上,使其与校准板成垂直放置。

- 使用计量千分尺测量卷尺上的刻度,记录每一个刻度的实际长度。

- 将测量结果与卷尺刻度进行比较,计算出刻度误差。

- 如果刻度误差超出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换卷尺。

3. 垂直度误差校准:- 将卷尺固定在校准板上,使其与校准板成水平放置。

- 在卷尺的两端放置平行垫片,使其与卷尺接触。

- 使用计量千分尺测量卷尺两端与校准板的距离差,记录每一个位置的距离差。

- 将测量结果与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进行比较,计算出垂直度误差。

- 如果垂直度误差超出允许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换卷尺。

4. 温度补偿:- 使用温度计测量校准环境的温度。

- 根据卷尺的温度系数和环境温度的差异,计算出温度补偿值。

- 将测量结果根据温度补偿值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校准结果。

四、校准结果记录与报告1. 校准结果记录:- 记录每次卷尺校准的日期、时间和校准人员信息。

- 记录刻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的测量结果。

- 记录校准环境的温度和温度补偿值。

2. 校准报告:- 根据校准结果记录生成校准报告。

- 报告中应包含校准日期、时间和校准人员信息。

-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卷尺的刻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

- 报告中应包含校准环境的温度和温度补偿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尺的刻度,核对点0-100mm、0-200mm、0-3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允许误差为±0.10mm。
5.4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mm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1mm。
1、目的:
对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所有测量用的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精度0.2mm)。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