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落菌检测方法修订稿
细菌培养新检测方法【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细菌培养采样及检查新方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一、空气培养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Ⅱ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15min,(2)母婴同室:Ⅲ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5min,(3)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Ⅳ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5min,2.采样检测方法:(1)产房、门诊人流室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4角及中央1处,共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离墙壁1m处,将培养皿放置在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15min后盖上培养皿。
(2)母婴同室、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5min后盖上培养皿。
3.采样结果:送检化验单上报告结果回示:CFU/(皿·暴露时间)。
4.注意事项;(1)每月25日各个部门行空气菌落培养一次。
(2)各个部门应先用含氯制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再用动态消毒机消毒2小时或是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后,在从事医疗活动前,取空气菌落培养。
(3)送检化验单上,必须注明暴露时间,产房注明暴露时间15min,其他部门注明暴露时间5min,现未注明时间不出检查结果。
(4)采样后,立即对样品进行送检,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
二、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5.0CFU/cm2(2)母婴同室: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3)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2.采样时间:各个环境做空气培养后,任选一常用物体表面3.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缓冲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空气沉降菌检测方法

空气沉降菌检测方法
空气沉降菌检测方法
一、测定条件
实验动物设施环境空气中沉降菌的测定应在实验动物设施空调净化系统正常运行至少48h,经消毒灭菌后进行。
二、测点选择
每5㎡~10㎡设置1个测定点,将培养皿放于地面上。
三、测定方法
1. 试剂与仪器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氯化钠、双蒸水、电炉、石棉网、搪瓷缸、锥形瓶、培养皿、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
2. 测定方法
2.1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⑴将琼脂20 g,蛋白胨10 g,牛肉膏3 g,蒸馏水900 mL依次放入搪瓷缸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溶解,然后加入氯化钠5 g,并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
待各种药品安全溶解后,补足水分至1000 mL,停止加热,调整PH为7.6。
趁热用三层纱布过滤,混匀后定量分装于锥形瓶内,然后置高压灭菌器内以121 ℃,高压灭菌20 min,取出后贮存于4 ℃冰箱中备用。
⑵将已灭菌的营养培养基,加热至完全融化,冷却至50 ℃左右,轻轻摇匀(勿使有气泡),立即倾注于灭菌平皿内(直径为90 mm),每皿15~20 mL。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放入37 ℃恒温培养箱中,经24 h无菌培养,无细菌生长,方可用于检测。
2.2 菌落测定方法
将无菌生长的培养皿置于实验动物所处环境的地面上,打开平皿盖,放置30 min,加盖,将平皿放于37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 h 后计算菌落数(个/皿)。
注:兔在屏障环境中,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CFU/0.5h.φ90mm平皿)≦3。
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医院常规空气细菌培养(自然沉降法)采样方法一、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采样。
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二、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
三、布点方法1.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三点,即中间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图1)图12.室内面积>30m2,设两条对角线,东,西,南,北,中取五点,其中东,西,南,北距墙均1m(图2)图2四、采样方法用9厘米直径普通琼脂平皿,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五、结果分析I类区域: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II类区域:≤4cfu/(15min·直径9cm平皿)III类区域:≤4cfu/(5min·直径9cm平皿)六、附录Ⅰ类区域: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
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Ⅲ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
洁净室空气细菌培养监测布点与标准一、局部百级,周围千级:共放13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5点,周边区8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二、局部千级,周围万级:共放9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6点。
采样布置点示意图:三、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共放7个培养皿,其中手术区域3点,周边区域4点。
面积>30m2面积≤30 m2五、要求:1.送风口集中布置时,应对手术区和周边区分别检测;如送风口分散布置时,全室统一检测,测点可均布,不应布置在送风门正下方;2.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手术区域放置在四角的平皿应离手术区边缘0.12m,培养皿放置30分钟;3.采样后的培养皿,应立即置于37度条件下培养24小时;4.然后计数生长的菌落数,菌落数的平均值均四舍五入进位到小数点后1位。
用菌落计数器检测空气中细菌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电子阅览室2个、学生食堂3个、教室6个、学生宿舍10个(其中女生宿舍5个、男生宿舍5个)、学生实验室4个。
1.2 采样点设置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2002)[3]的要求进行。
每个监测目标设置5个采样点,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为一采样点,该交点与四墙角连线的中点为另外4个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1.5 m.采样点应远离墙壁l m 以上,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1.3 空气样品采集与细菌培养采用自然沉降法采集样品。
采样时,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打开皿盖,于空气中暴露5 min,盖上皿盖,翻转平板,经37℃、24 h培养后,计数每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求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根据奥梅梁斯基公式计算空气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cfu/m3)= 50 000N/AT,式中:A:平板面积(cm2);T:平板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平皿)。
1.4 评价标准依据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菌落总数≤2 500 cfu/cm3 为合格,超过以上结果为不合格。
1.5 统计分析数据用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校园不同场所空气中细菌浓度检测对校园内共25个不同功能区进行采样分析,除了有一间学生宿舍细菌数超标外,其余各检测点的合格率均为100%(表1)。
表1 校园不同场所空气中细菌浓度检测结果2.2 学生宿舍空气中细菌浓度检测共检测10间学生宿舍,其中男生宿舍5间,女生宿舍5间。
两者空气中细菌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生宿舍的菌落均数高于女生宿舍,且有1间男生宿舍空气中细菌浓度明显超标,达到3 065.207 cfu/m3(表2)。
表2 学生宿舍空气中细菌浓度检测3 讨论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空气中细菌浓度为700~l 800 cfu/m3时,有发生空气感染的明显危险因素,当≤180 cfu/m3时,就安全得多[4]。
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

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引言空气中的微生物是指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并且常常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空气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空气环境微生物的检测结果,为建筑物、办公室和其他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本报告将介绍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和相应的解读。
检测方法在本次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中,我们采用了常用的空气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空气采样:采用空气采样仪器,在被检测的场所中进行空气采样。
采样仪器能够捕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并将其固定在采样器中。
2.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样品的过滤、培养基的准备等步骤。
3.培养和鉴定:将处理后的空气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4.结果记录:对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计数,并记录相关信息。
检测结果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上形成的微生物菌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是评估空气环境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空气中的菌落总数为XXX CFU/m³。
根据卫生标准,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过规定的限值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在空气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有很多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我们未检测到空气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这说明被检测场所的空气环境相对较为安全,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较低。
常见微生物类型除了菌落总数和病原微生物外,还存在许多其他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这些微生物在空气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且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我们检测到了以下常见的微生物类型:1.细菌:XXX (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真菌:XXX (例:霉菌、酵母菌等)3.病毒:XXX (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结果,空气中的菌落总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未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并且检测到了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空气落菌检测方法

空气落菌检测方法空气中的微生物落菌检测是判断环境是否洁净、食品是否受污染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中落下来并滋生繁殖,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空气落菌检测在医院、食品加工厂和实验室等场所广泛应用。
一、空气中微生物落菌检测的目的1.评估环境卫生状况:了解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评估环境的卫生状况。
2.监测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监测食品加工车间、工作台面和设备表面等区域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确保食品加工的卫生安全。
3.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医院病房等场所的空气中微生物落菌数量,保障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洁净。
4.检测空气传播疾病的传播风险:通过监测空气中病原体的存在和浓度,判断疾病在空气中的传播风险。
二、空气中微生物落菌检测的方法1.落菌皿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经典的方法。
将含有培养基的琼脂平面培养基装于无菌落菌皿中,暴露在待测空气环境中,一定时间后,将落菌皿送入恒温箱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落在培养基上的微生物形成的菌落。
2.空气采样器法:通过使用专用的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然后将采样器上的微生物颗粒转移到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上,再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比较准确,可以获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3.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例如空气微生物光敏仪,可以直接计量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数量。
这种方法快速、精确,并且可以实时监测。
三、空气中微生物落菌检测的操作流程1.空气采样前,需要准备好培养基,根据要检测的微生物类型选择相应的培养基。
并且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确保无菌。
2.根据所用的空气采样方法,准备相应的采样器和采样器具。
同时,对采样器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3.在待测区域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采样。
一般有指定的采样点,例如食品加工厂的工作台面、医院病房的空气出风口等。
空气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空气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空气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正确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一、采集指征:1.医院感染监控重点科室,每月常规监测。
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
二、采集方法:平板暴露法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4.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三、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公式:将平板置37℃温箱内培养24h计数菌落。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式中 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
四、结果判定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m3(或0.2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或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或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五、注意事项1.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
2.平皿应新鲜透亮,在保质期内。
2.目的:正确进行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一、采集指征1.医院感染监控重点科室,每月常规监测。
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
二、采集方法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细菌培养新检测方法

细菌培养采样及检查新方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一、空气培养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Ⅱ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15min,(2)母婴同室:Ⅲ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5min,(3)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Ⅳ类环境空气平均菌落数≤4.0CFU,暴露时间:5min,2.采样检测方法:(1)产房、门诊人流室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4角及中央1处,共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离墙壁1m处,将培养皿放置在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15min后盖上培养皿。
(2)母婴同室、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空气培养检测方法: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采样时将培养皿盖打开,扣放于培养皿旁,暴露时间5min后盖上培养皿。
3.采样结果:送检化验单上报告结果回示:CFU/(皿·暴露时间)。
4.注意事项;(1)每月25日各个部门行空气菌落培养一次。
(2)各个部门应先用含氯制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再用动态消毒机消毒2小时或是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后,在从事医疗活动前,取空气菌落培养。
(3)送检化验单上,必须注明暴露时间,产房注明暴露时间15min,其他部门注明暴露时间5min,现未注明时间不出检查结果。
(4)采样后,立即对样品进行送检,送检时间不超4小时。
二、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标准:(1)产房、门诊人流室: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5.0CFU/cm2(2)母婴同室: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3)门诊检普通查室、治疗室、病区: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10.0CFU/cm22.采样时间:各个环境做空气培养后,任选一常用物体表面3.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缓冲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落菌检测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1.试剂和材料
普通营养琼脂,按中的条配制。
培养皿等。
2.采样
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1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1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南、西、北、中5个点,其中东、南、西、北均距墙1米。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开盖在采样点上暴露5分钟,合上盖送检培养。
3.培养:37℃培养24小时。
4.结果计算: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
式中A----------平板面积,CM2
T-----------平板暴露时间,min
N-----------平均菌落数,CFU/皿
5、注意事项: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检验,待检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下,待检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落菌数:30个以下,空气污染程度:清洁,评价:安全;(清洁区车间)
2.落下菌数:30-50个,空气污染程度:中等清洁;(一般清洁区车间)
3.落下菌数:50-70个,空气污染程度:低等清洁,评价:应加注意;
4.落下菌数:70-100个,空气污染程度:高度污染,评价:对空气要进行消毒;
5.落下菌数:100以上,空气污染程度:严重污染,评价:禁止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