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药典统计-提取物.

合集下载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附录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附录Ⅰ A 丸剂丸剂系指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

蜜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水蜜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水丸系指饮片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糊丸系指饮片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蜡丸系指饮片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浓缩丸系指饮片或部分饮片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勤合剂制成的丸剂。

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丸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供制丸剂用的药粉应为细粉或最细粉。

二、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使用,按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和老蜜,制备蜜丸时可根据品种、气像等具体情况选用。

除另有规定外,用塑制法制备蜜丸时,炼蜜应雄热加入药粉中,混合均匀;处方中有树脂类、胶类及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味时,炼蜜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制法制备水蜜丸时,炼蜜应用沸水稀释后使用。

三、浓缩丸所用提取物应按制法规定,采用一定的方法提取浓缩制成。

四、除另有规定外,水蜜丸、水丸、浓缩水蜜丸和浓缩水丸均应在80℃以下干燥;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丸剂(包括糊丸)应在60℃以下干燥;不宜加热干燥的应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干燥。

五、制备蜡丸所用的蜂蜡应符合本版药典该饮片项下的规定。

制备时,将蜂蜡加热熔化,待冷却至60℃左右按比例加入药粉,棍合均匀,趁热按塑制法制丸,并注意保温。

六、凡需包衣和打光的丸剂,应使用各品种制法项下规定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和打光。

七、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

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

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

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

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

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摘要:一、引言二、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的概述三、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的主要内容1.药物的分类2.药物的命名规则3.药物的性状、鉴别与检查4.药物的炮制5.药物的制剂四、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的应用与价值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药典是中医药行业的一部权威性法典,对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的相关内容。

二、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的概述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简称2010版药典一部,是按照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的。

该书于2010年正式出版,是我国药品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的主要内容1.药物的分类2010版药典一部对药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中药材、中药提取物、中药成方制剂、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等。

2.药物的命名规则药典规定了药物的命名原则,包括通用名、化学名、商品名等,并对药物的命名进行了规范和统一。

3.药物的性状、鉴别与检查药典对药物的性状、鉴别与检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性质、鉴别方法、检查方法等,为药品的真伪鉴别提供了依据。

4.药物的炮制药典对药物的炮制进行了规范,包括炮制方法、炮制程度等,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药物的制剂药典对药物的制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制剂工艺、处方、质量要求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四、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的应用与价值2010版药典一部的出版,为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对提高我国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是中医药行业的一部权威性法典,对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年药典统计-以植物提取物投料中药制剂

2010年药典统计-以植物提取物投料中药制剂

1 2 3 4 5 6 7 8
十一味能消丸 沙棘膏 十滴水软胶囊 桉油 小儿清热片 薄荷素油
38g 31.25g 0.47G 150ml、30ml 45ml
以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 计,不得不于1.8mg/丸 含樟脑53.0-71.8mg;含桉 油精≥15.7mg 以连翘苷计≥0.55mg/块 以甘草酸计≥1.8mg/ml
青风藤提取 物 龙胆科植物 秦艽的干燥 根提取物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胜于咽喉肿痛,扁 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 活血散瘀,温经镇痛。用于寒湿瘀阴经络所 致风湿关节痛及关节扭伤 化痰止咳,用于痰浊阴肺,咳嗽痰多;急、 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 肠炎、痢疾;亦用于乳腺炎、疖肿、外伤发 炎、胆囊炎
小儿止咳糖浆 甘草流浸膏、桔 梗流浸膏 川贝枇杷糖浆 川贝母流浸膏 薄荷素油、桉油 正金油软膏 、樟油、丁香罗 北芪五加片 伤湿止痛膏 刺五加浸膏 芸香浸膏、薄荷 脑、颠茄流浸膏
含薄荷脑≥0.2mg/ml 含樟脑0.06-0.1g/g;含薄 120g/30g/80g/30g 荷脑0.16~0.22g/g 50g 以黄芪甲苷计≥0.3mg/片 12.5g/20g/30g 每粒含槐花以芦丁计≥ 12mg
12g/6.4g/40g/8g
0.4g/支/10ml
18 19 20
夏天无滴眼液 夏天无提取物 益心酮片 银杏叶片 山楂叶提取物 银杏提取物 32g 40g/80g
21
银杏叶胶囊
银杏提取物
40g
22
银杏叶滴丸
银杏提取物
16g
含夏天无提取物以原阿片 碱计,应为0.32~0.43mg每 ml 每片含金丝桃苷≥0.13mg, 含山楂提取物32mg 总黄酮醇苷(1)≥9.6mg (2)≥19.2mg; 萜类内酯 (1)≥2.4mg(2)≥ 总黄酮醇苷(1)≥9.6mg (2)≥19.2mg; 萜类内酯 (1)≥2.4mg(2)≥ 总黄酮醇苷 3.84mg~5.84mg; 萜类内酯 0.96mg~.8mg 绿原酸≥1.7mg/ml;黄芩 苷≥18mg/ml

银杏提取物标准

银杏提取物标准

中国药典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我要投稿作者:不详出处:不详时间:2010-11-23类别:银杏叶提取物人气:432 中国药典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制法:乙醇(不是甲醇)回流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喷干,粉碎。

性状:浅棕黄色至棕褐色粉末;味微苦。

检查:水分小于5.0%;炽灼残渣小于0.8%;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即20ppm以下。

黄酮苷元峰面积比,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峰面积比应为0.8至1.5。

(如果超过1.5,则应怀疑被人为添加了槲皮素或者芦丁。

)总银杏酸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即10ppm。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24.0%;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萜类内脂总量不得少于6.0%;萜类内脂总量=白果内脂+银杏内脂A+银杏内脂B+银杏内脂C。

银杏叶提取物 Ginkgo Biloba Extract(1)原料级标准(不可直接用于制剂)(1)Routine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2)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2)CP2005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 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银杏酸<10ppm Ginkgolic acid < 10ppm(3) 低酸银杏叶提取物 EGB761 (3) EGB761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 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银杏酸<5ppm Ginkgolic acid < 5ppm(4)超低酸银杏叶提取物(4)Minimal acid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银杏酸<1ppm Ginkgolic acid < 1ppm(5)中国药典2005标准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5)CP2005( Water soluble)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银杏酸<10ppm Ginkgolic acid < 10ppm溶解度:1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 Solubility:1g extract in 1000 ml water (6) 低酸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 EGB761 (6) EGB761( Water soluble)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银杏酸<5ppm Ginkgolic acid < 5ppm溶解度:1克溶于100毫升水中 Solubility:1g extract in 100 ml water (7)超低酸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7)Minimal acid( Water soluble)银杏黄酮≥24% Total Ginkgo flavone glycosides ≥ 24%槲皮素与山奈酚峰比0.8--1.5之间 Quercatin: kaemperol 0.8--1.5银杏总内酯≥6% Total terpene lactones ≥ 6%银杏酸<1ppm Ginkgolic acid < 1ppm。

2010年版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中国药典

(一)2010版品种
• 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4567种 (2165+2271+131),基本覆盖基本药物目录(307 种——补遗是下一步重点)。 • 新增——1386种 • 中药(新增1019种,即药材种、饮片439种、植 物油与提取物种、中成药种)特别是饮片标准的 大幅增加,主要解决饮片标准较少、各地炮制规 范不统一等问题。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 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中药饮片产业健 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 化药新增330种、生物制品新增37种,均为临床常 用、标准完善、成熟稳定的品种;
二、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凡例总则
◊ 6.首次明确附录的法律约束力。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 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所指定的指导性规定,不作为 法定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附录中收载的指导原则,是 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新版药典虽然也有类似规定,但结合凡例总则之二明确药 典收载的“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国家药品标准具 同等效力”的规定,附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导性规定。 以上4、5、6使药典收载的凡例约束力得以扩大、附录 法律地位及其约束力得以确立,由此,《中国药典》作为 国家要品标准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
(二)2010版附录
(对所有药品标准具有法定约束力——同品种同时废止)
• 中药 新增 个附录 新增14个附录 个附录(如:黄曲霉素测定法、异常毒性、 微量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修订 个 修订47个 修订 • 化药 新增 个附录 新增14个附录 个附录(如:溶血与凝聚、注射剂安全性检 测指导原则、离子色谱、电导率、NMR、拉曼光谱等); 修订69个 渗透压/明确正常血液渗透压285修订 个(如:渗透压 渗透压 310mOsmol/kg,静脉注射液、滴眼液必检;可见异物/深 于7号比色液宜选用色差计测定,明显异物/2mm以上/不 得检出,细微异物复试;过敏反应/坚毛、发抖、干呕、 连喷3声现象之二、或二便失禁、步态不稳或倒地、抽搐、 休克、死亡之一则不合规定) • 生物制品 新增 个附录 新增18个附录 个附录(如:残留溶剂、牛血清白蛋 白残留量测定),修订 个 修订39个 修订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修订说明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修订说明

709 321 429
12
33 a 3
184 1138 505
14
15
47 8
饮片的定义及质量标准的建立
• 定义: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 质量标准:由2005年版的13个,增加到439个品种822个饮片标准,基本覆盖了
中医临床常用饮片目录,解决了长期以来饮片缺乏国家标准的问题。 • 定位:明确了中医临床配方和中成药投料所用的均为饮片,并将中成药处方中
二、加强安全性检查项目
• 树脂残留物检查(复脉定胶囊) • 有害元素检查(紫血散)
• 重金属、砷盐检查(黄连上清片等7 个品种)
• 乌头碱限量(二十五味珊瑚丸等32个 品种)
• 三氧化二砷检查(六应丸等10个品种)
a
21
二、加强安全性检查项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加强中药注射液安全性检查项目
• 如注射用灯盏花素
相关物质、注射剂有关物质、异常 毒性、降压物质、过敏反应、溶血 与凝聚检查
• 一项鉴别同时鉴别二味以上药材,如 桂林西瓜霜、脑得生胶囊、百合固金
口服液
a
10
一、建立中成药专属性鉴别
对照物质
对照品 对照药材 对照提取 物 合计
新增
191 151
5
2010版药 2005版药


473
282
369
218
16
11
347
858
511
a
11
例如女金丸薄层色谱鉴别
T: 20.8℃, RH: 24.9%
16
47
31
22
499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

原子 TLC-S 滴定 吸收
38 33 1 2 38 53
2010年版 1265
(三)增订剂型品种
新增 露剂品种:金银花露 涂膜剂品种:疏痛安涂膜剂
增修订内容与特点
(一)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
2005版收载中成药564种 2010版收载中成药1063种
(一)收载品种数量大幅度增加


2010版药典标准起草技术要求及编写细则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要求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复核技术要求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编写 细则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起草与复核工 作规范 《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正文各论编写 细则
药典编排格式

凡例 正文 附录
2010版药典标准正文内容—药材和饮片
(一)增修订品种
中药材及饮片
种类
药材 饮片
2005版 530 746
2010版 592 809
增幅(%) 12 8
收载标准数量
2005版 530 70 2010版 592 809
种类
药材
增幅(%) 12 1056
饮片
中成药增修订品种
2010年版收载总数: 1063
2010年版新增品种数:499
(三)专项研究课题 (1)含朱砂、雄黄中成药中游离砷、 汞检测方法研究; (2)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3)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 (4)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研究; (5)生物活性测定法研究。
2010年版药典一部立项情况
不上的原则: (1)品种增加的越多越好,但不降低要求、不破 规矩,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的品种不上; (2)含保护动、植物的不上; (3)含龙骨的不上; (4)含人中白、紫河车、五灵脂的不上; (5)含鲜活动物的不上。 (6)处方药材基源不清楚或基础工作薄弱的品种 原则上不收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0年版,按照第九届药典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体委员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编制大纲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及具体要求,在全体委员和常设机构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及有关部门和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编制完成。

经第九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审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版药典。

本版药典分一部、二部和三部,收载品种总计4567种,其中新增1386种。

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品种共计2165种,其中新增1019种(包括439个饮片标准)、修订634种;药典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品种共计2271种,其中新增330种、修订1500种;药典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品种共计131种,其中新增37种、修订94种。

本版药典收载的附录亦有变化,其中药典一部新增14个、修订47个;药典二部新增15个、修订69个;药典三部新增18个、修订39个。

一、二、三部共同采用的附录分别在各部中予以收载,并尽可能做到统一协调、求同存异。

本版药典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本版药典积极扩大了收载品种范围,基本覆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范围。

此次收载品种的新增幅度和修订幅度均为历版最高。

对于部分标准不完善、多年无生产、临床不良反应多的药品,也加大调整力度,2005年版收载而本版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共计36种。

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

除在附录中扩大收载成熟的新技术方法外,品种正文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

如附录中新增离子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等。

中药品种中采用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DNA分子鉴定、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方法,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专属性,解决常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化药品种中采用了分离效能更高的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总有机碳测定法和电导率测定法被用于纯化水、注射用水等标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2
抗宫炎片
广东紫珠干浸膏 、益母草干浸膏 、乌药干浸膏 广东紫珠干浸膏 、益母草干浸膏 、乌药干浸膏 槲叶干浸膏
167g/44g/39g
13
抗宫炎胶囊
334g/88g/78g
14 15 16
泌石通胶囊
17
治咳川贝母枇 川贝母流浸膏 杷露 珍黄胶囊(珍 黄芩浸膏粉 黄丸) 茵陈提取物栀子 提取物黄芩提取 茵栀黄口服液 物(以黄芩苷 计)、金银花提
9
血栓心脉宁胶 人参茎叶总皂苷 囊 红药贴膏 利肝隆颗粒 刺五加片 西瓜霜润片 颠茄流浸膏 刺五加浸膏 刺五加浸膏 10g 150g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薄荷素油、薄荷 脑 金果片 薄荷素油 金莲花润喉片 薄荷素油 注射用灯盏花素灯盏花素 复方川贝精片 麻黄浸膏、甘草浸膏 复方苦参肠炎康片 颠茄流浸膏 复方草珊瑚含 薄荷素油、肿节 片 风浸膏 姜酊 姜流浸膏 脑乐静 甘草浸膏 35.4g 益心宁神片 人参茎叶总皂苷 10g 消糜栓 人参茎叶总皂苷 25g 桑菊感冒片 薄荷素油 1ml 维C银翘片 薄荷素油 1.08ml 跌打镇痛膏 薄荷素油 30g 舒康贴膏 强肾片 镇咳宁糖浆 颠茄片 麝香痔疮栓 山楂核精
小儿止咳糖浆 甘草流浸膏、桔 梗流浸膏 川贝枇杷糖浆 川贝母流浸膏 薄荷素油、桉油 正金油软膏 、樟油、丁香罗 北芪五加片 伤湿止痛膏 刺五加浸膏 芸香浸膏、薄荷 脑、颠茄流浸膏
含薄荷脑≥0.2mg/ml 含樟脑0.06-0.1g/g;含薄 120g/30g/80g/30g 荷脑0.16~0.22g/g 50g 以黄芪甲苷计≥0.3mg/片 12.5g/20g/30g 每粒含槐花以芦丁计≥ 12mg
1 2 3 4 5 6 7 8
十一味能消丸 沙棘膏 十滴水软胶囊 桉油 小儿清热片 薄荷素油
38g 31.25g 0.47G 150ml、30ml 45ml
以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 计,不得不于1.8mg/丸 含樟脑53.0-71.8mg;含桉 油精≥15.7mg 以连翘苷计≥0.55mg/块 以甘草酸计≥1.8mg/ml
0.4ml 0.8ml 0.98ml 62.5g
黄芩苷不得少于90% 每粒含黄芩苷9~11mg 含紫苏烯不得少于20%,含 紫苏醛不得少于25%
本丸含人参提取物以人参 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 量计,不得少于40ug
药典统计-以植物提取物投料中药制剂(无检测标准) 序号 药品名称 提取物 投料量(每处方) 含量测定
28
清开灵泡腾片 黄芩苷
黄芩苷9~11mg每片
29 30 31 32 33 34 35
清开灵注射液 清开灵胶囊 藿香正气口服 液
黄芩苷 黄芩苷 紫苏叶油(甘草浸 膏、广藿香油) 紫苏叶油(甘草浸 藿香正气水 膏、广藿香油) 藿香正气软胶 紫苏叶油(甘草浸 囊 膏、广藿香油) 藿胆片 广藿香叶提取物 麝香保心丸 人参提取物
23
银黄口服液
金银花提取物\黄 2.4g/24g 芩提取物
24
银黄颗粒
金银花提取物\黄 2.4g/24g 芩提取物
绿原酸≥10.1~14mg/袋; 黄芩苷≥0.1~0.14mg/袋
25
清开灵口服液 黄芩苷
黄芩苷≥3.5mg/ml
26
清开灵片
黄芩苷
黄芩苷18~22mg
27
清开灵软胶囊 黄芩苷
每粒含黄芩苷(1) 18~22mg(2)9~11mg
12g/6.4g/40g/8g
0.4g/支/10ml
18 19 20
夏天无滴眼液 夏天无提取物 益心酮片 银杏叶片 山楂叶提取物 银杏提取物 32g 40g/80g
21
银杏叶胶囊
银杏提取物
40g
22
银杏叶滴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银杏提取物
16g
含夏天无提取物以原阿片 碱计,应为0.32~0.43mg每 ml 每片含金丝桃苷≥0.13mg, 含山楂提取物32mg 总黄酮醇苷(1)≥9.6mg (2)≥19.2mg; 萜类内酯 (1)≥2.4mg(2)≥ 总黄酮醇苷(1)≥9.6mg (2)≥19.2mg; 萜类内酯 (1)≥2.4mg(2)≥ 总黄酮醇苷 3.84mg~5.84mg; 萜类内酯 0.96mg~.8mg 绿原酸≥1.7mg/ml;黄芩 苷≥18mg/ml
药典统计-以植物提取物投料中药制剂(附检测标准) 序号 药品名称 1 2 七叶神安片 三黄片 提取物 三七叶总皂苷 黄芩浸膏 投料量(每处方) 含量测定 50g 21g 以人参皂苷计(1)≥5mg, (2)≥10mg;三七叶总皂苷 (1)50mg(2)100mg 以黄芩苷计,小片≥ 13.5mg大片≥27.0mg/片 以黄芩苷计,水蜜丸≥ 55mg/g;大蜜丸≥70mg/ 丸;含白芍以芍药苷计, 水蜜丸≥0.7mg/g;大蜜丸 以黄芩苷计,≥38mg/粒; 含白芍以芍药苷计,≥ 0.6mg/粒 每片含盐酸青藤碱20mg,以 青藤碱计,应为 16.0~19.0mg 每粒含龙胆苦苷80mg,每粒 应为标示量的90%~110%。 (1)含总生物碱15mg/ 片;含蝙蝠葛碱≥6mg/片 (2)含总生物碱30mg/ 片;含蝙蝠葛碱≥12mg/片 (1)含总生物碱15mg/ 粒;含蝙蝠葛碱≥6mg/粒 (2)含总生物碱30mg/ 粒;含蝙蝠葛碱≥12mg/粒
3
牛黄降压丸
黄芩提取物
4
牛黄降压胶囊 黄芩提取物
5
正清风痛宁片 盐酸青藤碱
20g
6
艽龙胶囊
龙胆总苷
80g
7
北豆根片
北豆根提取物
120g
8
北豆根胶囊
北豆根提取物
120g
9
10
辣椒流浸膏、颠 200g/120g/40 含辣椒素不少于0.50% 茄流浸膏、薄荷 杏仁水/百部流浸 杏仁止咳合剂 膏/远志流浸膏/ 40ml/20ml/22.5ml (杏仁止咳糖 甘草酸≥0.15mg/ml 陈皮流浸膏/桔梗 /15ml/20ml/15ml 浆) 流浸膏/甘草流浸 关节止痛膏 连蒲双清片 蒲公英浸膏 188g 按干燥品计,含咖啡酸≥ 0.03% 每片含广东紫珠干浸膏以 连翘酯苷计,(1)≥ 2.0mg(2)≥4.0mg(3) ≥3.0mg; 以金石蚕苷计 (1)≥1mg(2)≥2mg 以连翘酯苷计≥4.0mg; 以 金石蚕苷计≥2mg 每粒含槲叶干浸膏以槲皮 素计≥0.27mg 7ml 56g 薄荷脑≥0.1mg/ml 黄芩苷≥5.0m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