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_风

合集下载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 在:
C
A.M地 C.P地 B.N地 D.Q地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 信息可以看天气。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 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M处在北半球, 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 1月。
D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优化探究】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 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cd C.badc B.abdc D.cbad
D
【精“毅”求精】读右图,完成7~8题。 7、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①若有一条小溪,其流向是从b流向d
②b、d位于山脊上
③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
④a、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精“毅”求精】读右图,完成7~8题。 8、若图示曲线为等压线,且b<d,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优化探究】例7(09全国Ⅰ)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 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 回答(1)~(3)题。 (1)N地风向为:
A.东北风 C.西北风
A
B.东南风 D.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 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 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 压线指向低压,在北半球 右偏形成东北风。
B
①a处吹西北风

高一地理_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一地理_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本节主要内容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 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因存在着气压梯 度,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风向的3种情况: ❖ 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 ❖ 情况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
5
极地高压带
中中纬纬环环流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
西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 压线平行。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西

1.以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C 〕
1000
1008
1008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A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2 1004
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南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2.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

与风向的关系:影响风向和风速。

3.地转偏向力:导致物体
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N:右偏 S:左偏 赤道:不偏)
●高空的风:受,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高空
与风向的关系: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与风向垂直)
4.摩擦力:地面和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
北半球近地面
与风向的关系:与风向相反,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

✧拓展
1.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于等压线的由高压指向低压的虚线箭头。

第二步:画风向。

○1定南北半球:南左北右;
○2画偏转:近地面偏转30-45度,与等压线斜交;高空偏转
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2.风力的判读: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温故知新
结合上节课所学,完成学案 中热力环流示意图。
阅读教材,结合课本31页—32 页图2.5、2.6、2.7,完成学案【自 主探究】。
影响风的三个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30
1010
1030
气压梯度:同一水 平面,单位距离间 的气压差.
1030
B 1010
A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授课老师:魏其娜 永靖县移民中学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习目标:
1、理解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在风的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下形成的风向。 3、能够利用大气的水平运动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 关于风的问题。
C
1030(百帕)
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影响风速和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高
1、试比较两幅图中的气压梯度大小。
(百帕)
1000
1005
1010
A
B
(百帕) 1006 1008 1010
2、判断图中A、B两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A
110001200040
498
50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探究: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在学案【课堂互动区】图中 画出南半球高空的风向。
(hPa) 492 494 496 498 500
情况三: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 力共同影响
北半球近地面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始终与风向 相反 ,使风速 减小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概念: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
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的力。
气压梯度=气压差
水平气压 梯度力
2>特点:
A、是产生风的直接原因; B、垂直于等压线; C、由高压指向低压。
(百帕) 1000 1005 1010
风向形成的3种情况: • 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
B
800pa
1000pa
专题1:判断风速大小?
1、比较A、B两点的风速:
B>A
方法1>.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C 900Pa 1000Pa
D 900Pa 1000Pa
2、比较C、D两点的风速:
C>D
方法2>.气压差相同的两幅等压线图中, 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速小。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课题导入
知识点回顾: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地表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的作用
1、风引起空气流动带来降水、降雪。 2、风能发电。 3、风媒植物的传粉和繁殖。 4、空气净化,扩散污染空气。
专题2: 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线: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 封闭曲线,反应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
高 高压脊
低压槽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①、判断气压场及天气状况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B
(2)A
[题组递进]
读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题。
(1)在图上画出有摩擦力时,A点空气匀速运动的方向F。 (2)F1 是 ________ 力 , 它 与 ________ 方 向 ________ ; F2 是
________力,它与________方向________;F3是________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差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
太 阳 辐 射

地面冷 成 热不均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 垂直运 动
导 致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直 接 原 因
大气的 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 度力,即促使大气由 _________ 高气压区 流
垂直 于 向 _________ 低气压区 的力。该力 _______
(1)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甲 C.丙 B.乙 D.丁
(
)
(2)据图判断下列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
(
)
B.东北地区天气晴朗
C.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析图过程】 从图中获取信息
答案
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 低压(如C处); 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 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 高压指向低压。(如D处)
风向表示方法
5.判断风力大小 在摩擦力一定的情况下,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 气压梯度力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取决于 气压梯度大小。具体分析如下: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 压线稀疏,风力小,如上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 处。 (2)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 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人教版必修一地理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_人教版必修一地理PPT课件_优秀版

|迁移应用|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是诸葛亮借来 “东风”火烧曹营。 (1)从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成功,可知两军中孙刘联军位 于赤壁东侧。
(2)试分析火烧曹营当天赤壁附近的气压状况、等压线走
向。下图中,最可能正确反映赤壁之战气压(单位:hPa)形
势的是
()
A
B
答案:B
C
D
探究点一 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此地风受到三个力作用:水平气 压梯度力(决定风向)、地转偏向 力(与风向垂直)和摩擦力(与风 向相反)
信息2
图中各箭头的方向指向:c 与b方向大体一致;c与d相 互垂直;c与a相反
c为风向,b为水平气压梯度力,d 为地转偏向力,a为摩擦力
风向c与地转偏向力d相互 信息3 垂直,并相对于水平气压
梯度力b向左偏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②每一条等压线都是 的(但是受图幅限制,可能出现不闭合的情况)。
日本
B.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②在图中分别画出甲、乙两地风向:甲地为 风,乙地为 风。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也是风的原始方向)总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而摩擦力总是和风向相反。
【例1】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
根据①处在等压线图中的位置,过①点作垂直于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是诸葛亮借来“东风”火烧曹营。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
⑤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可能相差一个等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的差距),也可能 。
解析:根据等压线的数值,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比较图2.17中甲、乙两地的风向和风速大小。 ①从气压梯度看,甲地 大于 乙地,因为甲地等压线密集 , 单位距离内气压差 大 。 ②在图中分别画出甲、乙两地风向:甲地为 偏北 风,乙地 为 偏东 风。(提示: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根据地 转偏向力,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 ③ 甲 地 风 速 大于 乙 地 , 主 要 原 因 是 甲 地 等 压 线 密 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

航空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

航空气象学 第四章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
Page 15
3、自由大气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
气温冷热--气压高低: 热空气柱上方,单位气压高度差变大,气压高于低温区。
(冷气柱--气压低) 两地间如果发生了冷热的差异,就会相应地引起气压的差异,冷热差异越大, 气压差异也越大。 两地间气压差加大-气压梯度力增加-风。 冷和热--气压高低变化--风的运动(热运动转化成为风的机械运动)
(Geostrophic Wind)。其流向大约与等压线平行。
Page 13
2、风的形成-梯度风
梯度风是地转风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另一种大尺度的系 统风。
圆形的气压场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三力平衡时,风沿等压曲线作惯性等速曲线(圆周)运动,即 梯度风。
Page 14
2、风的形成-摩擦风
当空气在近地面运动时,地表对空气运动要产生阻碍作用,即产生 摩擦力。
R = - kV k 为摩擦系数,V 为空气运动速度。
摩擦力的作用可通过空气分子、微团的运动向上传递,一直到摩擦 层顶部。
Page 11
1、形成风的力-惯性离心力
(4) 惯性离心力C(inertial centrifugal force)
2. 气层等温线与等压线平行,暖区对应下层低压区,冷区对应高压区。气 层水平温度梯度与气压梯度方向相反,随高度增加,起初风向不变,风 速逐渐减小;某高度风速减小到0,再往上,风向相反,风速逐渐增大。
3. 气层等温线与等压线垂直,下层空气由暖区流向冷区。暖平流,随高度 增加,风向做顺时针偏转,风速逐渐增大;
G= -
1 ρ
ΔP ΔN
Page 8
1、形成风的力-地转偏向力
(2)科氏力 Coriolis Force(地球自转偏向力) A 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使相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偏离原来运动方向 的力。 科氏力是一种惯性力--不改变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而只改变其方 向。它是虚力,但具有实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回顾: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
气的
大气 上界

热 过程
地球
二、热力环流
高 低压

1020hp a
1060hp a
1100hp
a
地 面
高压
C
冷却
高压
低压
A
受热
低压
高压
B
冷却
2、热力环流过程

根本

能量 原因 空 水
来源 地
气 的
平 面
















大 气 的 水 平 运 动
4、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近地面风)
判断A和B地的风向 B
北半球
A
B.高空的风
北半球
水平气压 梯度力 (hpa)
1000 1005 1010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A.垂直于大气 的运动方向
B.随物体运动速 度增大而增大
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
—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南左)
存在于高空( 高空摩擦力为0 )
1020(hp a)
1040


1060

108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转偏 向力
1100
风向
c、近地面的风
✓ 摩擦力:地面与空气,或不同运动 状态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 力
✓ 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
✓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高空 摩擦力为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北 半 球
地面摩擦力
(百帕) 1000 风向 1005 1010
地转偏向力
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
✓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 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20(hpa) 1040
风向
1060 1080
1100 A、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
A 1000
B
1005
1010
A、B 两点哪个风速较大? A点风速较B点大
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 越大,风速越大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1)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 相等的点连线
高空
低压
A热 B冷 高压 地面
同一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
(1)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 气压相等的点连线
热 A 低压
冷 B 高压 (2)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2)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比较下面三图的气压梯度(力)大小:
擦力 —— 最终三力平衡,风向斜交等压线
发生在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20(hp a) 1040
1060
1080
1100
(北半球)
总结:影响风向的因素
1产生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
垂直等压线 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
影响 ——风向平行与等压线(高空风)

异异热力环流第三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考纲要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纲解读: 1、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与特点(重点) 2、风向的判读与绘制(难点)
预习: • 1、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哪些力的影响?
• 2、这些力对风向的影响?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风形成的几个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2、地转偏向力 3、摩擦力
1008(hpa) 1004(hpa) 1004(hpa)
1010
A
1010
B
答案:C >B >A
1010
C 气压差 水平距离
(3)水平气压梯度力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1010
分析风力大小和风向, 首先找气压梯度力
(4)对风向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