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通用知识

石油化工通用知识

石油化工通用知识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手段,将石油转化为各种有用的化工产品的过程。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燃料、塑料、橡胶、化学品、医药、农药等领域,对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炼油、石化和合成等环节。

其中,炼油是将原油进行分馏和加工处理,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液化气等。

石化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炼油过程中得到的轻质石油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如乙烯、丙烯、苯、甲醇等。

合成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气或煤等非石油资源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如合成氨、合成气等。

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在炼油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蒸馏、催化裂化、重整、加氢等。

在石化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聚合、氧化、烷基化、酯化等。

合成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反应条件的控制等。

同时,石油化工行业还与其他领域的科技紧密结合,如自动化控制、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

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着重要影响。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如建设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厂等。

此外,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也需要注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避免事故和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石油价格的波动使得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寻找替代能源和原料,如天然气、煤、生物质等。

另一方面,石油化工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压力,需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环境友好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石油化工行业需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和创新,推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同时,石油化工企业也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石油化工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石油化工基础常识

石油化工基础常识

一、石油化学工业的含义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

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本书只列到尿素。

二、石油化工的发展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

石油炼制起源于19 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汽油生产。

为扩大汽油产量,以生产汽油为目的热裂化工艺开发成功,随后,40年代催化裂化工艺开发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艺的开发,形成了现代石油炼制工艺。

为了利用石油炼制副产品的气体,1920年开始以丙烯生产异丙醇,这被认为是第一个石油化工产品。

20世纪50年代,在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以制取乙烯为主要目的的烃类水蒸汽高温裂解简称裂解)技术,裂解工艺的发展为发展石油化工提供了大量原料。

同时,一些原来以煤为基本原料(通过电石、煤焦油)生产的产品陆续改由石油为基本原料,如氯乙烯等。

在20世纪3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大量问世。

按工业生产时间排序为:1931年为氯丁橡胶和聚氯乙烯,1933年为高压法聚乙烯,1935年为丁腈橡胶和聚苯乙烯,1937年为丁苯橡胶,1939年为尼龙6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化工技术继续快速发展,1950年开发了腈纶,1953年开发了涤纶,1957年开发了聚丙烯。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为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制造石油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机械、冶金、建材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石油的起源和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产品等方面,深入介绍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

一、石油的起源和组成石油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它是在地壳深部由古代藻类、浮游生物和其他有机物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

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碳氢化合物。

二、石油加工石油加工是将原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分离出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过程。

石油加工包括原油的分离、催化裂化、重整、脱硫、脱氮等过程。

其中,原油的分离是最基本的一步,通过蒸馏将原油按照沸点的不同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分馏产品。

三、石油化工产品石油化工产品是指通过石油加工得到的各种化学品和化工原料。

常见的石油化工产品包括石油气、汽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航空、建筑和农业等。

四、石油化工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在现代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汽油和柴油是交通工具的燃料,润滑油是机械设备的重要润滑剂,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缺的营养供给剂。

此外,塑料、合成纤维、橡胶、颜料、涂料等也是石油化工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

总结:石油化工是利用石油为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制造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石油的起源和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产品是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密切相关,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讲解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讲解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讲解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等烃类化合物作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制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一种行业。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学、农药、医药、塑料、合成纤维等领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呢?本文将做一简单的讲解。

1. 石油和天然气的基本性质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由天然界中烯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它们具有可燃性、挥发性、粘滞性等特点。

石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芳香烃。

而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少量乙烷、丙烷等。

2. 石油提炼和物理性质的表征在石油化工中,石油首先要进行提炼,得到不同的石油分馏产品。

石油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沸点等。

这些性质是自然界中石油来源的基础,并且是进行石油提炼和精炼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对每个石油产品的性质进行准确的表征,可确保正确的使用和混合。

3. 石油化工反应和产物当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被投入化学反应炉中时,一些化学反应会发生。

反应稳定与否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

这些化学反应通常会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这些化合物是石油化工的核心产物。

4. 催化剂催化剂是石油化工反应中必要的元素。

在石油化工中,催化剂是使化学反应发生的重要元素。

它们能够使化学反应过程更加高效,提高反应产物的收率,并且可以有效减少不理想的副反应。

有些催化剂能够使反应发生在亚常温下,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

而其他催化剂则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5. 制备高性能聚合物高性能聚合物是石油化工的另一个重要产物。

这些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且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等产品。

然而,制备高性能聚合物需要特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以上就是有关石油化工基础知识的简单讲解。

石油化工是一门高科技产业,它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对于石油化工工程师和学习石油化工专业的人来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起点,愈加深入的学习和积累知识,方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

石油化工(知识点)

石油化工(知识点)

石油化工(知识点)石油化工是一门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加工及其衍生化学品的科学与技术。

它涉及到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加工、运输以及产生的各类化学品的制造和利用。

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领域,石油化工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石油和天然气的来源、加工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石油化工进行探讨。

一、石油与天然气的来源石油是地质历史长期演化形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有机质降解、变质而成。

而天然气主要是由生物质在地下埋藏后经过演化形成的。

二、石油与天然气的加工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是石油化工的核心环节,它们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得到各种产品。

1. 石油加工技术石油加工技术包括原油分馏、催化裂化、加氢、聚合等过程。

原油分馏是将原油按照沸点逐级分离为不同馏分的过程,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和采用特殊催化剂,可以提高产品的收率和质量。

2. 天然气加工技术天然气加工主要包括天然气净化和液化两个过程。

天然气净化通过去除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提高天然气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天然气液化则是将天然气经过降温和压缩,转变为液态,以便储存和运输。

三、石油化工的应用领域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1. 石油化工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肥、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颜料等工业领域。

比如,合成纤维制品可以用于纺织行业,塑料制品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具。

2. 石油化工产品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是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和天然气被用于发电、燃料以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需求。

例如,汽车和飞机的燃料大多数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

3. 石油化工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也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洗涤剂、洗发水、牙膏等个人清洁用品都是石油化工产品的衍生物。

此外,石油化工还产生了各种化妆品、香水等。

四、石油化工的发展挑战和前景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安全风险等挑战。

石油化工常识介绍

石油化工常识介绍

石油化工常识介绍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天然气等烃类物质作为原材料进行化学反应,生产出各种有机化学品,从而支撑现代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石油化工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颜料、化妆品、医药、溶剂、油漆、汽油、柴油、煤油等。

1. 石化产品的种类石化产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乙烯、丙烯、苯乙烯、丁二烯、氯乙烯、苯乙烯、甲苯、对二甲苯等。

其中,乙烯、丙烯等烯烃类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丁二烯、氯乙烯等二元单体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共聚反应,生产出比PVC还要好的氯丁橡胶;苯乙烯被广泛用于生产聚苯乙烯。

2. 炼油流程炼油是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种类的石化产品的过程,它是石油化工的基础。

炼油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原油处理、蒸馏、重整、裂化、氢化、烷基化。

原油处理是将原油中的杂质和硫化物去除,以免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影响石化产品的质量;蒸馏是将原油按烷烃分子量进行分离,分离出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液化气等成分;重整是加氢反应将轻质烃类转化为较重烃类,提高产物的含量和质量;裂化是将较重的烷烃分子断裂成较轻的烷烃分子;氢化是利用氢气进行加氢反应,降低石化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烷基化是将烷类烯化、环化反应产生收率高、质量好的化学中间体,它是制取羧酸和合成聚合物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

3. 石油化工的危险性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比如高温高压、爆炸、火灾、污染等。

特别是对于一些危险品的生产,如有机硅、氯气等,更是需要高度警惕,因为这些危险品涉及到的化学反应都有可能出现危险情况,其中尤以氯气为最危险的化学品之一。

4. 硫化铵的应用硫化铵是一种在石化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还原剂,它可以用于还原碱性氧化铜到氧化铜,还原氯气、氧气等作为重要的氧化性物质,以及在染料工业的作为锡化剂、还原剂,在电镀、制剂、橡胶和纺织印染等行业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石油化工是一门技术领域,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和问题,需要进行规范的生产过程和安全措施,以保障生产的安全和稳定,促进石油化工行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石油化工行业知识点总结

石油化工行业知识点总结

石油化工行业知识点总结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工艺过程,生产出各种有机化工产品的行业。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合成纤维、橡胶、塑料、油墨、油漆、涂料、合成洗涤剂、化妆品等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篇文章将从石油化工的基本概念、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加工的过程、炼油工艺、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石油化工的基本概念1. 石油化工的定义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手段,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的工业领域。

它是化工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制造出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化工产品,如塑料制品、化妆品、合成纤维、染料等。

2. 石油化工的发展历史石油化工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从石油中提取的石油产品的巨大潜力。

在20世纪初,石油化工产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促进了石油加工技术的进步。

在二战后,随着石油加工技术和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行业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

3. 石油化工的发展地位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石油化工产品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对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因此,石油化工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二、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加工的过程1. 石油的加工过程石油加工是指将从地下开采出的原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处理,分离出各种产品的过程。

原油经过蒸馏、裂化、加氢等工艺,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液化石油气等多种产品。

2. 天然气的加工过程天然气加工主要是通过压缩、冷却和分离工艺,将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杂质分离出来,然后得到天然气液化气(LNG)和管道天然气。

3. 煤炭的加工过程煤炭加工是指对煤炭进行洗选、分级、干燥等处理,使其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的过程。

石化行业常用名词解释

石化行业常用名词解释

石化行业常用名词解释石脑油:常减压工序出来后的部分石油产品,比重约占0.83%,也叫轻汽油或化工轻油,英文名Naphtha,常温常压下呈无色或为微黄色液体,主要是用作催化重整的原料,可以用来生产乙烯、溶剂油、化肥等,其中最常见的是以石脑油生产溶剂油。

蜡油:常减压工序出来的部分石油产品,比重约占29%左右,主要是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生产汽油、柴油等产品,同时也可以用作生产润滑油。

其可以作为常见的催化裂化的主要原料。

渣油:渣油可以分为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常压塔底油统称为常压渣油,该部分为原油蒸馏后所得,比重在60%以上,实际上为在常压蒸馏过程中加热到365度以上不能馏分的常压塔底重油。

常压渣油一般情况下直接进入减压塔继续进行馏分。

减压渣油为减压蒸馏的塔底油,为沸点在540度以上的减压塔底重油,一般情况下作为延迟焦化原料或作为燃料油和石油沥青。

重油:重油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的广义范围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在一个炼化阶段相对于其他馏分比重较重的产品。

燃料油:燃料油一般意义上是指渣油的混合产品,暗黑色粘稠液体,是石油产品中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产品,它是由常减压蒸馏所得的渣油经过减粘或适当加入其他馏分油或二次加工渣油而成。

按照加工流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渣油和混合渣油。

燃料油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所有可以用作燃料的产品都可以称为燃料油;狭义上是指特定类型的部分重油,这里指的是狭义上的概念。

国内通常将燃料油分为三类:1)5-7号燃料油;2)除5-7号之外更轻或更重的燃料油,其中包括250号,也称为重油或工业燃料油;3)其他重油制品(包括按重量计含油超过70%的制品),此项主要指乳化重油,如委内瑞拉奥里油等。

我国燃料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发电、交通运输、冶金、化工、轻工等行业。

其中电力行业的用量最大,占消费总量的32%;其次是石化行业,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业的燃料,占消费总量的25%;再次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船舶燃料,占消费总量的22%;近年来需求增加最多的是建材和轻工行业(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筑及生活陶瓷等制造企业),占消费总量的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具有同一种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均一物质统称为相。

1、相平衡: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保持气液两相共存,此时气液两相的相对量及浓度分布不随时间的改变此时称为相平衡状态。

?3、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某种物质达到蒸汽压时的温度称为沸点。

、临界压力?4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

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

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

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物质的摩尔体积称为临界摩尔体积。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临界温度?5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6、泡点?指的是一定组成的液体,在恒压下加热的过程中,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也就是一定组成的液体在一定压力下与蒸气达到汽液平衡时的温度。

7、露点?露点指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湿球温度的定义是在定压绝热的情况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

答: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不同的蒸汽压(即具有不同的挥发度)的特性,加热液体混合物,借助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在精馏塔内进行气液相的传质和传热,使挥发度打的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明显多于液相中的含量,从而达到将该组分从混合液中分离的目的。

17、回流比的定义,对精馏操作的影响?答:精馏操作中,由精馏塔塔顶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与塔顶产品流量的比值,称为回流比。

增加回流比,对于从塔顶得到产品的精馏塔来说,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但却要降低塔的生产能力,增加水、电、汽(热源物质)的消耗,将会造成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过大,甚至导致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但精馏段轻组分得到提纯,塔底带轻组份较多。

回流比过小,则塔板液相减少,气液传质不好,造成塔底重组份带到塔顶,严重时造成塔顶产品质量不合格、回流的作用?18从塔内取走热量保证温度分布均匀,维护塔内热量平衡,同时为塔内提供液相充分接触,保证塔内传质传热的进行,更好的进行多次汽化、冷凝。

、回流的方式?19循环回流、热回流、冷回流、塔内气相回流、塔内液相回流。

、各塔打回流塔底重沸器加热两者是否矛盾?20不矛盾塔内打冷回流是为了提供液相内回流,塔底加热是为了提供气相内回流,两者都是精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

R会回流比会==L/D R、换热器的开启顺序21启用先引冷流再引热流先开出口再开入口停用先停热流后停冷流先关入口后关出口、影响塔顶冷后温度的原因?22冷却水温度的变化冷却器的负荷塔顶温度的变化、塔顶产品流出量回流量的变化空冷是否起到效果。

冷却器是否结垢、开工过程中引起各塔超压的原因?23进料量大幅变化压控阀失灵冷后温度过高升温过快、分馏的基本依据?、2417液态烃混合物内部组分沸点不同,挥发度不同,受热时轻组分优先汽化,冷却时重组分优先冷凝的特点。

25、分馏的主要原理?根据液态烃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特点进行分离。

26、液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液态上浮现象,俗称淹塔,塔内上升的蒸汽所产生的压差阻止液体沿溢流管下流,致使下层塔板与上层塔板相连破坏力塔的正常操作。

.、冲塔:精馏塔内受操作条件影响(如加热量大、回流量小、开车初期气化速度过快等)27,气相大于液相,导致重组分上升,影响精馏段操作.现象:淹塔时会使塔顶温度下降,回流罐液面下降,塔底液面和压力增高。

原、淹塔:28)沉降管堵死。

回流液无法下流。

开工时铁屑、焊渣等杂物,正常生产中设备腐蚀1因:)液体量太2物的沉积,或者液体中的固体析出,溶液的自聚物,都易引起降液管堵塞。

2)如设备故障,则停工处大,使降液管超负荷。

方法:1)适当降低进料量和回流量。

,液相大于气相,导理。

精馏塔内受操作条件影响(如加热量小、进料量大、回流量大等)(漏液)以至于塔釜液位满量程致轻组分下降,当汽液相负荷都过大时,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增大,会使降液管中液面高度增、冲塔29:加,液相负荷增加时,出口堰上液面高度增加,当液体充满整个降液管时,上下塔板液体连成一片,分馏完全破坏,出现冲塔冲塔原因:形成塔内汽液项符合过大的诸因素,都.冲塔现象:发生冲塔时,因塔内分馏效果变坏,破坏正常的传质传热,致使可引起冲塔.冲塔处理:处塔顶温度、压力、侧线馏出口温度、回流温度均上升,塔低液位突然下降..理原则是降低汽液负荷30、雾沫夹带:雾沫夹带是指板式分馏塔操作中,上升蒸汽从某一层塔板夹带雾状液滴到上一层塔板的现象。

雾沫夹带会使低挥发度液体进入挥发度高的液体内,降低塔板效率。

分馏塔正常操作中,气液相负荷相对稳定。

当气液相负荷都过大时,气体通过塔板压降增大,会使降液管中液面高度增加;液相负荷增加时,出口堰上液面高度增加。

当液体充满整个降液管时,上下塔板连成一片,分馏完全被破坏,即出现冲塔。

形成塔内气液相负荷过大的因素都可引起冲塔。

、精馏的基本原理?31精馏塔中的气液两相在塔盘上的逆流多次接触中,气相中的重组分多次部分冷凝,液相中的轻组分多次部分气化,使用这种多次的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分离混合物,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得到理想的产品。

、分馏的基本依据?32液态混合物内部组成的沸点不同,受热时轻组分优先汽化,冷却时重组分优先冷凝的特点。

、蒸汽压?33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气液平衡时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精馏塔的组成?34进料段、提馏段、精馏段。

提馏段的作用:将进料段液相部分提浓以保证塔底产品质量而提高塔顶产品的收率。

精馏段的作用:将进料段和提料段来的轻组分进一步提浓,在塔顶得到合乎质量要求的轻组分产品。

.、精馏的必要条件?35液体混合物中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差异是实现精馏过程的首要条件。

)进料(12)塔内要装设有塔板或填料,提供传热和传质场所。

(气液两相必须具备相同组分浓度和温度差别。

(3))为创造相间组分的浓度差别和温度差别必须具备气液两相逆向接触。

(4)液态烃的性质决定分离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5)热源(6、塔盘的作用?36每一块塔盘就是一个混合分离器,在进入塔盘的气流和液体之间发生传质传热的过程,气相物流发生部分冷凝,同时放出热量使流夜升温并部分气化,结果使两相各自得到提浓,经过的塔盘越多浓度越高。

间歇精馏和连续精馏。

37、碳四馏分中含碳三的原因?塔底温度低塔顶压力高回流量过大回流温度低38、影响塔压的因素?进料组分的变化塔底温度回流罐压力回流温度回流量39、影响塔底温度的因素?塔顶温度的变化热源的波动塔底液位大幅波动进料量的变化回流量的变化40、精馏塔为什么设三个进料口?是因为考虑到温度和进料组分的变化,当进料温度升高或组分变重时,进料口下移反之上移。

41、一个塔的操作压力是什么决定的?是由被分离的物质的最轻组分在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决定的。

42、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回流比回流温度进料状态和温度进料组分43、如何判断超负荷?低温不高压力不低但顶温上升.塔底轻组分含量高塔顶总组分含量高分离效果不好。

改变塔的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回流对产品无明显影响。

44、影响塔顶产品质量的因素?进料量及组分的变化进料口的选择回流比的大小气液两相负荷的变化塔底重沸器蒸汽流量及压力的变化塔顶和塔底压力的变化塔底液位的变化塔盘的效率45、影响流量的变化?塔内压力的变化流量在自控位置的等幅震动机泵抽空仪表失灵塔顶回流罐液位过高或过低。

46、塔压对精馏的影响?影响产品质量和物料平衡导致组分间相对挥发度不同引起温度和组分间的相对应关系的变化影响塔生产能力的变化47、开工进料后如何使产品质量尽快合格?塔底温度缓慢提升进料量要小打全回流各塔参数要稳定48、回流罐满或空时对操作的影响该如何处理?空时的影响:回流中断塔顶压力温度上升产品质量不合格回流泵抽空系统超压处理:停回流泵关闭装置外甩防止超温超压降低塔底温度待液位30%时开始打回流液位60%时开始外甩满是的影响:回流罐满塔内压力温度急剧上升,热旁路系统压力那一稳定处理:降低塔压,加大外甩49、如何平稳塔底温度?平稳塔压平稳塔进料量塔底温度缓慢提升平稳热源50、塔顶冷后温度对操作的影响?冷后温度高容易使塔顶压力上升,塔底产品量增加质量下降,塔顶纯度升高产量下降。

易造成塔顶温度的变化冷后温度低易塔压提不起来塔顶带重组分冷后温度的变化对三大平衡都有影响51、影响液位的因素?进料量的变化.调整塔底温度进料组分的变化进料温度的变化系统压力变化引起的液位变化。

52、进料温度对操作的影响?进料温度低增大了重沸器的负荷使塔底温度降低进料温度高增大塔顶冷却器的负荷使冷后温度上升进料温度波动大大时影响塔内温度的分布,改变了原来的气液平衡影响分馏效果进料温度高塔顶易带重组分产量上升质量下降进料温度低塔底带轻组分塔顶产量下降质量上升、汽油重整的原理?53将其中(如铂、铼、铱)答:辛烷值较低的汽油(或石脑油)馏分,在高温下经过贵金属催化剂所含的环烷烃及烷烃经过六元环烷脱氢反应、五元环烷或直链烷烃的异构化反应、烷烃的脱氢环化反应,以及芳烃脱烷基等反应,转化为苯、甲苯、二甲苯类、乙苯类等芳烃,以提供芳烃等化工原料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这种在重整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汽油就叫重整汽油,由于其中芳烃含量高,可以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组分。

54、馏程?在标准条件下,蒸馏石油所得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

即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油品数量和温度的标示。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

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温度计水银柱在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停止高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

在试验中,当到达干前瓶内尚有微量液体烃类和胶状物质,因局部过热而分解。

生成的气体与烃类蒸汽在瓶形成白雾,并在瓶底下沉积一些积碳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失的量,100m油减去液和残留量即得。

56、热旁路的作用?屚|]v.@-q9塔顶压力热旁路调节阀的特点是:塔顶冷凝器比回流罐低,塔顶液化气经冷凝后基本全凝,冷凝液罐底部进入回流罐液相,热旁路管线及其调节阀罐气相,不会形成液封。

g8H)Q2`-)热旁路调节阀的开度不仅改变热旁路气体的流量,而且还改变此调节阀的压降(ΔP=P1-P2.#b'X+I'x)N3、塔压力调节主要取决于冷凝器管束被浸没的面积,而不是通过冷凝器热旁路的气体流量。

在束,只起冷却作用9C1M5k/N1s.O*V4、热旁路压力控制是通过调节阀开度,改变调节阀压降,改变冷凝器管束浸没面积,调节冷凝器取热负荷,从的压降增大,由于压力平衡关系,冷凝器与回流油罐中液位差(H)随之增大(Δ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