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精准医疗探索
精准医疗给了肿瘤患者一个生命奇迹

精准医疗:从此癌症不再是绝症,还肿瘤患者一个生命奇迹“一些癌症晚期转移的患者,我没有办法治愈他们,但也许我可以将他们的生存周期从6-9个月延长到2-3年,也许这2-3年里面就有新的药物、新的方法被研发出来,能够拯救他们的生命了呢。
”——Dr. Nader Javadi(内德·贾瓦迪)为所有肿瘤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这就是“精准癌症医学”先驱Dr Javadi的Hope Health Center中“希望”的意义。
癌症作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带来的致命威胁是不容小觑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癌症病例1400万例并有820万人死亡,其中,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
世界上每年有数百上千万人死于癌症,而当前全球癌症患者和死亡病例还在令人不安地持续增加,更是使得抗癌之路愈显漫长而崎岖。
在中国,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其中有6成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那么在癌症患者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更早的知道自身是否存在患癌风险,如何在癌症早期就发现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也许,癌症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可以帮到我们。
精准医疗:如何逆转生命,创造奇迹?2015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正式启动了精准医疗计划,该计划将在基因组层面加快对疾病的认识,并将最新最好的技术、知识和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医生,使医生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病因。
如果说2014年是移动医疗的春天,那2015年便是精准医疗的春天。
虽然精准医疗这个概念早在2011年就已被美国国家研究委员提出过,但今年,在奥巴马的推动下,更是引发全球关注。
精准医疗又称为个性化医疗,它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种定制医疗模式。
如今,精准医疗主要着重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以及癌症战争新策略的研究和制定上。
精准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新进展

精准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新进展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精准医疗的出现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个性化医疗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癌症治疗领域,精准医疗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一、基因检测技术的突破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对癌症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的基因测序,能够准确识别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异常,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大幅提高,检测成本也逐渐降低。
新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出现使得一次性检测多个基因成为可能,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基因特征。
例如,在肺癌治疗中,通过 NGS检测可以发现 EGFR、ALK、ROS1 等基因突变,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提供指导。
此外,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也为基因检测带来了新的突破。
液体活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 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等,能够实时监测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耐药,为治疗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基于基因检测的结果,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向。
靶向药物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的靶点,如基因突变产生的异常蛋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相继问世,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以肺癌为例,针对 EGFR 基因突变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靶向药物,以及针对 ALK 融合基因的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药物,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乳腺癌治疗中,针对 HER2 阳性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此外,针对其他癌症类型的靶向药物,如胃肠道间质瘤的伊马替尼、肾癌的舒尼替尼等,也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肿瘤治疗精准医疗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肿瘤治疗精准医疗市场需求分析摘要肿瘤精准医疗市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领域,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治疗精准医疗正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肿瘤治疗市场的需求情况,探讨精准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商机。
1. 简介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方式越来越趋向个体化,并且依赖于患者的基因组等个体特征。
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对个体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 市场需求分析2.1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肿瘤精准医疗市场目前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据预测,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
2.2 患者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患者对个体化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佳,而精准医疗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2.3 医疗机构需求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试错,而精准医疗技术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方案,减少试错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4 保险需求精准医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精准医疗市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保险公司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满足患者的需求。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下降的成本,肿瘤精准医疗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未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的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精准医疗市场的发展。
3.2 数据挖掘与分析精准医疗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基因组数据、临床数据等。
未来,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将使得更多的数据可以被利用于肿瘤治疗,进一步提高精准医疗的效果。
3.3 个人基因组数据的普及化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个人基因组数据的获取将变得更加容易和普及。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杭渤1,2,束永前3,平3,光伟4,金健1,郝5,王培俊2,斌1,2,毛建华1摘要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
肿瘤为一复杂和多样性疾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大异质性,即使一样病理类型的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响迥异,因此肿瘤学科成为精准医疗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组学大数据时代的降临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开展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可行性。
本文介绍精准和个体化医疗的概念、根底和意义,简述近年来在此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实施精准医疗的方法和技术进展分析和归纳,首次将其分为间接方法〔生物标志物检测及诊断〕和直接方法〔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在抗癌药物直接筛选的应用〕,最后扼要阐述精准医疗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分子组学生物标志物检测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Concept, technology and perspectivesHANG Bo1,2, SHU Yongqian3, LIU Ping3, WEI Guangwei4, JIN Jian1, HAO Wenshan5, WANG Peijun2, LI Bin1,2, MAO Jianhua1Abstract Precision medicine is defined as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mics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Human cancer is a plex and intrinsically heterogeneous disease in which patients may exhibit similar symptoms, and appear to have the same pathological disease, for entirely different genetic reasons. Such heterogeneity results in dramatic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 cancer drugs. Therefore, oncology is one of the best fields for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The availability of omics- based big data,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paves a way for precision medicin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and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n, various current available biotechniques in precision medicine are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into indirect (biomarker-based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and direct(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s for direct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 categories. Finally, perspectives of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its facing challenge are briefly discussed.Key words:precision medicine personalized medicine omics biomarker detection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202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迈向精准医疗: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体系〞报告中,对“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和措施做了系统的论述[1]。
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基因检测和基因细胞治疗:精准医疗通过对患者肿瘤细胞的基因组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和疾病进展的预测。
基因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
方案和预测治疗效果。
基因细胞治疗则是通过对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使其
具备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治愈肿瘤的效果。
2.药物研发和个体化用药:精准医疗可以帮助研发人员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分子变异和
药物反应机制,从而加速新药的研发。
个体化用药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肿瘤早期筛查和预防:精准医疗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组信息和生物标记物,对
潜在的肿瘤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早期筛查和预防的关键在于发现肿瘤发生的早期迹象,
因此精准医疗在早期筛查和预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组合治疗和治疗监测:精准医疗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选
择最合适的药物和治疗剂量,并且可以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反应来调整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
还可以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肿瘤,提高治疗效果,降低
治疗风险和副作用,并且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
的进一步发展将为肿瘤治疗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有望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发挥更重
要的作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感。
精准医疗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精准医疗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研究方案:精准医疗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1. 研究背景和目的肿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无法针对不同个体的特异性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疗的出现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但目前对于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仍存在较多研究空白。
本研究旨在探索精准医疗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效果,为促进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和定制化提供有力支持。
2. 研究内容(1)梳理国内外关于精准医疗在肿瘤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
(2)通过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选取一种或多种肿瘤类型进行研究对象,并确定研究进程。
(3)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基因组学资料、临床病理数据和治疗结果等相关数据。
(4)针对不同肿瘤类型和治疗手段,采用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评估精准医疗在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5)通过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评估精准医疗的优势和短板。
(6)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对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3. 方案实施(1)确定研究组织架构,并进行团队组建,确保研究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
(2)推动与医院、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确保研究所需的资源和信息能够得到有效获取。
(3)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时程,并开展人员培训,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建立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规范化、安全和可靠性。
(5)开展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确保数据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6)开展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的编撰工作。
4. 数据采集和分析(1)确定数据采集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个人信息、基因组学资料、病理数据、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等。
(2)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采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和分析不同治疗手段在患者生存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
(4)通过生存分析、多变量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估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一、肿瘤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肿瘤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传统肿瘤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段,这些治疗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蔓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治疗方法并不能对每个患者产生相同的疗效,因为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对治疗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传统治疗方法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并不能解决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等问题,临床上复发和转移的情况依然比较常见。
针对传统治疗存在的问题,精准医疗技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精准医疗技术可以通过对患者基因、表型、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具体而言,精准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检测和分析:精准医疗可以通过对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和分析,发现肿瘤的致病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医生可以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免疫治疗个性化:精准医疗技术还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免疫系统状态,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免疫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难治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蔓延的目的。
3. 微环境因素考虑:肿瘤的生长和蔓延受到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精准医疗技术可以对肿瘤微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为患者选择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些肿瘤可能通过血管生长因子等因素来实现血供,而这些因素又可以成为药物靶点进行精准治疗。
4. 预测肿瘤发展趋势:通过对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的分子分析,精准医疗技术可以帮助医生预测肿瘤的发展趋势,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和随访方案,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三、精准医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目前,精准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应用。
国际上已经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基因检测可以为肺癌、乳腺癌等肿瘤患者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的帮助。
KRASEGFR检测:精准医疗新视角

KRAS EGFR检测:精准医疗新视角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明的中年男性,他被诊断出患有非小细胞肺癌。
在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后,李明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经历了多次化疗和放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医生建议对李明的肿瘤进行KRAS EGFR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李明的肿瘤细胞KRAS基因突变阳性,EGFR基因突变阴性。
根据这个结果,医生为李明调整了治疗方案,采用了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
这个新的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李明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KRAS EGFR检测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KRAS EGFR检测是一种针对肺癌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KRAS和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为医生提供精准的治疗依据。
以我国为例,据统计,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阳性的比例约为2030%。
而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曲美替尼等,仅对KRAS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有效,对KRAS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则无效。
因此,通过KRAS EGFR检测,医生可以明确患者是否适用于这些靶向药物,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除了肺癌,KRAS EGFR检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阳性的比例约为40%。
通过检测KRAS基因突变,医生可以针对性地选择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KRAS EGFR检测并非万能。
目前,尚有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需要克服。
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尚不统一,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费用较高,可能限制了其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对于KRAS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仍需寻找其他有效的治疗靶点。
KRAS EGFR检测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这一检测,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精准医疗仍处于发展阶段,有许多挑战和局限性需要克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肿瘤精准治疗的现状和思考
精准医疗的概念来源于个体化医疗,Mirnezami等认为,精准医疗是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疾病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从而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国较早提出如何构建精准医疗体系的夏锋和韦邦福认为,精准医疗模式以患者最大获益和社会医疗投入的高效配置为宗旨,结合现代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学、治疗学、分子医学、医学信息学技术、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社会学等,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走向整合化,为每个人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2015年,国部分专家对精准医疗的定义达成共识:“精准医疗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畴[3]”。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精准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力图从疾病的预防、检测、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等层面,对疾病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进而针对患者个体特征制定并实施医疗
决策和处理方法,以期实现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我国之所以也要发展精准医疗,从广义上来说,这个政策最终会减少政府的医疗费用支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得资金也能够被“精准”使用。
而且,精准医疗所涉及的医疗技术均居当前最先进水平,我国应当紧跟世界科学技术的潮流。
从狭义上来说,精准医疗从个人层面实现个体化医疗,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重大意义。
一、在肿瘤方面的发展方向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据最新统计,全球每年肿瘤新发病例1 400万,死亡820万,全球患肿瘤病例超过2 500万[4]。
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2011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337.2万,因癌症死亡约221.3万。
全国每分钟就有6.4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9 216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5]。
当前严峻的现状,促使医疗专家尽快突破传统模式,寻找新的肿瘤治疗方式。
因此,精准医疗的理念提出后,肿瘤科学就成为精准医疗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精准肿瘤医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在精准肿瘤医疗模式中,对肿瘤的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重要保证。
与以往通过特殊染色、光学或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等方式对肿瘤进行分类、分型和分期不同的是,精准医疗时代下是利用各种基因测序方法对肿瘤进行诊断。
在对肿瘤进行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技术对肿瘤患者进行较好的治疗。
1.预防性外科治疗方法:
对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Ⅰ和Ⅱ型乳腺癌易感基因、导致家系结肠腺瘤息肉病的腺瘤性息肉病基因、导致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或Lynch综合征)的错配修复基因和导致多发性分泌腺瘤的RET基因等,均可以基于精准医疗来改善手术切除率,缩小手术围,提高突变基因携带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或提前对该肿瘤进行监测,动态观察肿瘤的变化,及时进行对症处理[6]。
2.特异性药物靶向治疗方法:
特异性靶向药物在提高肿瘤临床疗效方面的作用已经有目共睹。
如HER2靶向制剂(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ABL抑制剂(伊马替尼、尼洛替尼)、MEK 抑制剂(曲美替尼)等。
这种针对在肿瘤生存、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异常分子而设计的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
尤为典型的是索拉非尼,在晚期肾癌、食管癌和肝细胞癌的治疗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7,8,9]。
3.精准细胞免疫治疗方法:
吴孟超院士所带领的团队在国最早提出该治疗方法。
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及大数据分析,获得针对癌细胞特异性新抗原和具有高效应的精准T细胞(PNA-T),富集PNA-T对肿瘤患者进行精准免疫治疗。
该团队已获得细胞治疗的相关批文,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10]。
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是肺癌,其次为乳腺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恶性肿瘤死亡率前几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5]。
因此,我国实施精准肿瘤医疗的近期目标应包括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以肺癌、乳腺癌和肝癌等为代表的恶性肿瘤进行精确诊断后,利用已有的特异性靶向药物进行创新性治疗、支持创新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制定针对肿瘤耐药性的解决方案等。
而在远期,精准医疗则应创建大规模的患者志愿者队列,对基因数据、生物样本、生活信息及所有的电子健康信息进行收集和共享。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在DNA组学、RNA组学、蛋白组学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对更多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究,真正实现“精准”[11]。
二、所遇难点
1.前沿技术问题:
虽然精准医疗的主要技术是全基因组测序与全外显子测序技术,但精准医疗的具体运用还需依赖其他技术的完善。
单个人全序列基因组的数据为3 G,为保证准确性,测序系数至少是5。
因此,具备PB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储存能力也是精准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也需要强大的硬件与软件设施的支持。
2.伦理隐私问题:
当代精准医疗发展的基础,就是建立大量人群的全基因组数据库。
而在采集基因信息时,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与疾病、保险及就业等方面息息相关。
因
此,如何保障受试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政策规层面,都将是发展精准医疗所要面临的难题。
3.法律、标准问题:
医学发展带来的挑战是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体系还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一般参照欧美国家进行制定,缺乏中国特色。
因此,及时修订和调整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才能够加速精准医疗技术的进步,造福更多患者。
4.医疗费用问题: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测序的费用在1 000美元左右。
但目前用于治疗肿瘤的靶向药物每疗程的费用为70 000~130 000美元[12]。
这对于我国绝大部分肿瘤患者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此外,大部分靶向药物并不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却需要巨额费用,引发了伦理和经济方面的讨论。
基于以上原因,在肿瘤靶向药物费用达到患者可以承受围之前,精准肿瘤医学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5.精准医疗利益分配问题:
随伴着精准医疗的推进,医疗改革也将进入深水期。
对于这样一个可能影响中国医疗体系的改革,必将是以政府为主导、医疗机构承担、企业跟随的模式。
那么,怎样保证政府、企业、医疗机构、患者等参与方的利益分配,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大量资本聚集激发了精准医疗市场,但我们仍需冷静看待当前
的市场环境。
毕竟精准医疗关系全民健康乃至国家基因安全,应认清现实,以免被商业绑架。
三、讨论与展望
在精准医疗理念的指导下,以精准诊断为基石,充分判断肿瘤分子分型或分子诊断,再从预防性治疗和对症治疗等方面全程监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力图把肿瘤扼杀在萌芽中,以充分体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
就当前来看,预防型外科治疗方法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
至于肿瘤的治疗,无论是特异性药物靶向治疗还是精准细胞免疫治疗,均是针对患者本人的个体化医疗方式,旨在为每位患者从基因水平上量身制定治疗方案,使患者达到“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剂量,服用合适的药物”的层次[13]。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计划可以参照欧美国家,但绝不能一味照搬,而应该结合我国基本国情。
在与国际先进技术和前沿理念接轨的同时,也要注重以向人们提供更精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为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系列国产新型疫苗、药物、器械和设备等,并形成一些中国制定、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等[14]。
总而言之,与传统肿瘤防治策略不同,精准肿瘤医学是以患者为中心,利用精准医疗的技术为患者提供靶向的、生物学合理的及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案,力图减少药物治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随着各种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精准肿瘤医疗的目标将大大提前,但临床上具体运用效果还待时间的检验。
不可否认的是,精准医疗确实能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兼顾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崭新的医疗理念和方法。
但由于当前伦理、法律、技术及社会等问题的存在,要想通过精准医疗全面提升国民医疗福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等依旧任重而道远。
同时,精准医疗如何与中国国情、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体系相结合,如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有效控制医保费用等问题均亟需解决。
我国当前除了要研究精准医学本身外,还要同时加强相关的政策研究。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精准医学是系统工程,是通过全面认识疾病的状态,进而对整个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最优化的诊治。
因为在精准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之后,还得依赖药物研发去实施患者的治疗,不能仅凭基因测序就了事。
精准医疗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需要医患双方、政府相关部门等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准医疗的全部目标,给每个人提供个体化医疗,达到在社会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每一个人享有最大的健康保障,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