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议论文阅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3专题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3专题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石灰岩中含有碳酸钙,遇水很容易被溶解,而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又 有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发育广泛的特点,导致这里的岩石具有更好的 可溶性和透水性,因此桂林的山只要出现一点点缝隙,无孔不入的水就 能溶蚀出一条条通道来,并使山体的裂缝不断扩大。如果石灰岩的裂缝 是直立的,水就沿着裂缝向下溶蚀。最初扩大成漏斗状的凹坑,然后扩 展成碟状洼地;再继续扩展,洼地相通了,剩下没有被溶蚀的岩石,就 成为孤峰残柱。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北斗卫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 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 B.GEO 卫星、IGSO 卫星和 MEO 卫星,分别被亲昵地称作“吉星”“爱星” 和“萌星”。 C.轨道高度最高的是 GEO 卫星和 IGSO 卫星,达 3.6 万公里;其次是 MEO 卫星,达 2 万公里。 D.始终定点凝望、抗遮挡能力强、环绕全球运行分别是 GEO 卫星、IGSO 卫星和 MEO 卫星的个性特点。
海草床生态系统 海南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海草的平 均盖度为 20.7%,平均密度为 363 株/平方米。
海湾生态系统
海湾生态系统多数呈现亚健康状态,杭州湾生态系统 呈不健康状态。
珊瑚生态系统 广西北海和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均呈健康状态。
【材料三】
1.材料一主要介绍 A.海底生物 B.浮游植物 C.浮游动物 D.浮游生物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
材料二:
北斗卫星信息一览表
星下点轨
北斗卫星 全称 昵称 轨道高度
个性特点

地球静止
GEO 卫星
吉星
轨道卫星
深情专一: 3.6 万公里 投影一个

2017重庆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2017重庆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头、结尾以及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根据这些句子的提
示,归纳段意层意,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③通过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
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 什么,这就是论点。
考点2
词语理解[10年5卷4考]
考情搜索
题型一:词语含义及作用[10年3考]:15A、
13A、09
题型二:词语的指代内容[10年1考]:15A
④看直接表述句: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
正面表述句,如“我认为……”。
(2)概括、归纳中心论点:
①通过修改论题得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有论 题但没有明确的论点,这时只需对论题加以修改,
方法指导 将陈述性的词语改为具有主观倾向的谓语动词,写 出对象、限制范围,即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从关键词句中提炼中心论点。特别是文章的开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实战链接】 题型一:见精练版P64《请敬畏规则》第1题,P67
《大度方可识人》第1题。
题型二:见精练版P62《道是缺憾却完美》第1题, P63《谈独立思考》第4题,P63《让“积极网红” 驱逐“粗鄙网红”》第1题,P65《欣赏是一剂良药》 第1题,P66《平常之心》第1题,P66《感恩与善良》
【思路归纳】解答此题可先看文章题目‚怎样的‘水土 ’才养人‛,这明显是一个疑问句,而中心论点往往是 表明观点态度的陈述句。所以可以排除文章标题就是中 心论点的可能性。再看文章开头,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提 出了问题,也就是本文的论题,在文中找到能回答这一 问题的句子,加以总结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第② 段讲到了好的自然‚水土‛对人的心灵的培养作用。最 后,看文章结尾,第⑧段首句讲到‚养人需要社会的好 ‘水土’‛,从上述两点即可得出中心论点:好的自然 ‚水土‛和好的社会‚水土‛才养人。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一、(2018·河池)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①他在早期的从戎生涯中,曾先后任过滇军少将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等诸多要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点燃了他追求革命真理的心灯,1922年7月,他毅然辞去昆明警察厅长官职、拒绝拟任川军师长的邀请,急赴恳求入党。

被拒绝后,他又远渡重洋转赴欧洲,在柏林求见了周恩来,并敞开心扉陈述自己追随共产党的曲折经历和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终于,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实现了人生夙愿。

②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一段入党传奇。

朱德同志何以能舍弃高官厚禄而百折不挠地追随共产党?说到底,是追求理想信念使然。

哲人说,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

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雨而不锈蚀,令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于困境中逆势而上。

③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特别是从事一项艰难的事业,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在。

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④信念能磨出意志的坚忍。

干事创业,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

上世纪80年代,军转干部任正非在经营中被骗200万元巨款,又接连遭到解职、离婚、负债等沉重打击。

凭着顽强的意志,这个陷入绝境的中年汉子集资 2.1 万元起家,经过20多年打拼,竟把小公司打造成为位居世界500强的名牌企业。

这样的辉煌成就虽属个例,但那种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前进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却映照着创业的真谛。

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切事业的成功之道?⑤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

人生就像一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浪漫主义音乐的奇迹。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道理 论据
等。用来作论据的言论应该有一定的权威性。 作用: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加权威性,增强论证的 说服力,使论证更准确、严密。
举例:如:《敬业与乐业》中引用孔子的话就是道理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内容 运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 使论证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标志 常含有“如”“比如”“……就是一个例子”之类的词 举例 词 句。 论证 如: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
式 神的三间小屋的方法:盛放爱恨、盛放事业、安放自
论证 结构 类型 对照
身,这三个方法是平行的、并重的。 论述中把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正一反的两种意 思)加以对照,或用一种事物来陪衬、烘托另一种事 物,以见其是非美丑。在议论文中更多地体现为正反
式 对比论证。如:《论教养》中第⑤~⑩段论述了“无
教养”的表现,第⑪⑫段论述了“有教养”的表现,
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 举例 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愚蠢到了极点!(《论
教养》)运用举例论证,举“无教养”的事例,论证“一 个人的教养体现在对亲人的了解和关心上”的观点。
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
内容 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
证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
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的观点。
四、议论文的结构
基本结构形 引论——本论——结论。在思路上体现为: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文章的层次、段落、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如:
并列 《精神的三间小屋》中第⑦~⑱段详细论述了建设精
3.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第四段画线句的理解。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 留一分超脱。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我们在学习时,失去了玩耍的时间,失去了和朋 友畅谈的时间,我们不必彷徨,不必忧伤,我们应朝理想的大道上积极 奋进,心怀豁达,处事淡然。

中考议论文阅读(3.10)

中考议论文阅读(3.10)

议论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8分)正是青年读书时①青年人既不能做“书呆子”,也不能做“清谈客”,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与现实对接,书本中的文字需要在纸张外落地生根。

②人年轻时,无论多么忙碌或是贫穷,有一种快乐谁都无法剥夺,那便是读书。

但青年人读书,有时会有热情、少方法,战略上异常重视、战术上捉襟见肘,不得其门而入。

关于如何读书,前人进行了诸多总结,依我看,如下四点能做到便十分不易,却也十分有益。

③首先,要追求把书“读完”。

当年,金克木先生写《书读完了》,让人大吃一惊。

别说书海无边、时间有限,就算只- 1 -读2019年初至今出版的中文书,正常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

为何金克木先生敢说“书读完了”?其实,这背后是对读书的系统思考。

比如中国古书,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有据可循,其中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金先生举例说,如果研究“红学”,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捷径,非读不可。

④以此类推,青年人读书,应当从源头去读。

在青年时期、记忆力最强时,先尽量“输入”,快速吸收基础知识,打好底子。

书当然是看不完的,但在年轻时打下广博的基础,却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⑤其次,要仰仗经典之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

”这话听着刺耳、偏执,背后却有一番考量。

- 2 -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却同样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

阅读经典,是进入人类知识殿堂的捷径。

⑥此外,还要经常打开新书。

我们关于读书的经验,大都来自前人。

然而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又有些不同。

知识更新速度爆炸性增长,一日不学便有跟不上之感。

即便当下互联网如此发达,人类最优秀的知识结晶,依然倾向于以出版的方式固化。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直指当下或未来、瞄准过去被忽视的真问题的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有益的指导。

⑦读书得读其闪光点,尤其对当下出版的书更要抱以宽容与理解之心。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备相关文体知识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备相关文体知识
因为……、由于……、这是由……造成的、换句话 诠 语言标志
说…… 释
作用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特征 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并逐一说明。 分
一种(方面、类)……另一种(方面、类)……、首先…… 类 语言标志
其次……再次……、表序数的词。 别
作用 使事物关系、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摹 特征 通过描绘事物形状、外貌的方法表现事物的特征。 状 语言标志 类似于记叙文里的描写语句,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摹。 貌 作用 使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生动。
引用具体的事例、数据,名言、格言、谚语,以及神话 特征
传说、新闻报道、谜语、逸事趣闻等进行说明。 名言诗文、传说民谣、新闻报道、逸闻趣事等各类资料, 引 语言标志 一般有引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 用 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又增添 作用 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章开 头引用资料有时还起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明论点。有时作者的分析论述也是道理论证。 道理
它是经验的总结,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具有 论证 作用
权威性和说服力。 多用冒号、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有时也有“×× 标志词 曾说过”之类的提示语。
拿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 内容
点。 对比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可以使是非曲直明确,突出强调 论证 作用
画 特征 用画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图 语言标志 各种类型的图片、表格、照片等。 表 作用 直观具体地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说明顺序
特征 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一般文中会出 时间顺序 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判断 找时间名词:早、晚、年、月、季节、时代、朝代、世 纪、工艺程序的先后等。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一般有从上到下、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件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件

方法指导 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本论部分分为两大类:总—分—总和总—分。 如何概括论证思路: (1)提出论点。明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阐释或证明论点。明确论证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得出结论。 (4)要考虑论证的角度,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 答题格式:用……方法提出中心论点(话题);然后,从几个方面(用…… 论证方法)证明……观点;最后,得出了……的结论。
(3)综合分论点法。一篇议论文有时会提出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 和证明中心论点。我们可以抓住分论点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明确中心 论点。
考点2 词语理解(11年4考)
考向1:词语指代(2015A)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 (“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方法指导
(1)判断论证方法。 (2)分析作用。
方法指导
论证方法
辨析
作用
举例论证
【15A、13B】
有典型、代表性 的事例或事实
举了……的例子,具体详细地论证 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趣味 性)
用(某某资料/史籍/名言/俗语等)充
引用(道理) 论证
真理、原理、定 律、公式、名言 警句等
分论证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 采)※引用名言警句、权威数据(说服 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
考点1 中心论点
考向1:辨析论点(2015A)
1.(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D.社会的总体是良善的,人们的言行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中考语文试题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素

中考语文试题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素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素材(2013重庆A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游宇明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

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

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

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人是为梦想活着的。

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

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进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

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

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

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的日子。

鲁迅先生一生的....、靠.水水流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林·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

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