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培训之二:客户身份识别(续)备课讲稿
反洗钱培训课件

客户身份识别
5.基本信息采集
(2)机构客户
要求:营业执照(年检有效)、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法 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开户代理人有效身份证件、授权委托书原 件等,核对并登记,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原件存档,按规定采 集并保存开户代理人的影像资料。
具体信息: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号 码;可证明客户依法设立或可依法开展经营、社会活动的执照、 证件或者文件的名称、号码和有效期限;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 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授权办理业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 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有效期限。
五、反洗钱操作指引
公司反洗钱规章制度 客户身份识别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 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 反洗钱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反洗钱保密工作 可疑报文数据的抽取 反洗钱数据的报送
(一)公司反洗钱规章制度
《反洗钱内控制度》 《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制度》 《反洗钱保密制度》 《反洗钱培训、宣传制度》
(三)风险等级划分
1.哪些是高风险等级客户:
(1)被列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与洗钱及恐怖活动相关的 黑名单的;
(2)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公司协助调查或予以关注的; (3)在日常交易监控中被报送可疑交易的; (4)媒体披露存在洗钱行为或与其关联的个人或机构存在
洗钱行为的; (5)其他有理由怀疑其交易行为与洗钱或其他犯罪行为有
各部门具体职责
财务部:严格落实资金划转制度,负责监控客户资 金存取及大额资金的变化,及时对资金异常变化进 行报告。
交易部:负责客户日常交易监控,落实反洗钱的大 额、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指导各营业部审核交易的 合法性以及对大额、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结算部:负责分析和筛选大额、可疑交易结算数据 等相关信息,协助配合各部门开展反洗钱工作。
反洗钱培训之二: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九要素

反洗钱培训之二: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九要素第二章客户身份识别第一节客户身份识别的基础知识一、客户身份识别的重要性1.概念客户身份识别,也称“了解你的客户”,即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机构了解客户的真实身份。
具体包括3个方面:①了解客户本人的真实身份;②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资金来源和用途;③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2.重要性(3个)①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做好客户风险分类、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工作的基础;②确定客户真实身份。
从源头上杜绝洗钱,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资金安全,为金融机构预防洗钱犯罪,防范金融风险构筑安全防线;③保证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一提供识别客户身份、监测可疑交易、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和恐怖融资活动、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息,有利于:a遏制先前犯罪及其上游犯罪,b追查没收犯罪所得c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3.基本原则(4个)①真实性。
客户的身份资料、交易目的等必须是真实的。
②有效性。
提供的身份证明文件必须是合法有效的。
③完整性。
客户的身份资料、交易记录必需完整保存。
④持续性。
金融机构应持续履行识别义务。
4.完整的客户身份识别流程:(4个)①核对: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②了解:a.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b.交易的实际受益人c.资金来源d.资金用途e.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③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④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和影印件。
5.客户身份识别的基本要求(8个)①建立业务关系识别要求第一,开立账户业务、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需要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第二,应要求客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且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有效性,核对并登记身份基本信息。
②业务存续期间识别要求第一,业业务关系存续期间→持续客户身份识别,客户及其交易的风险发生变化→重新识别客户身份→调整风险分类;第二,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收益人,了解高风险的客户、高风险账户持有人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经营情况。
2024版反洗钱培训PPT课件

01020304定义: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
维护金融秩序:防止非法资金进入合法金融体系,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合法权益。
打击犯罪活动:切断犯罪分子的经济来源,削弱其犯罪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止非法资金跨境流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
反洗钱定义与意义国内形势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不断提高,内控制度逐步健全。
•跨部门、跨地区的反洗钱合作机制逐步形成。
国际形势各国纷纷加强反洗钱立法和监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反洗钱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标准。
国际组织如FATF(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在推动全球反洗钱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是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基本法律。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反洗钱工作。
金融机构应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金融机构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情况。
0102030401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02制定完善反洗钱内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反洗钱培训,增强反洗钱工作能力。
03加强反洗钱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及时传递。
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
对于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存疑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反洗钱客户识别培训课件

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基本规定
(二)开立个人账户的有效证件 中国公民16岁以上出示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军人武警可出示 军人、武警身份证件 16岁以下公民应有监护人代理开户,并出具代理人身份证及使 用人户口薄 香港、澳门居民出具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出具 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或其他有效旅行证件,外国公民出具 护照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其他有效证件:户口薄、护照、工作证、机动车驾驶证、社会 保障卡、公用事业账单、学生证、介绍信 等(进一步确认)
客户身份识别 知识培训
市分行风险合规部
二○一○年八月
1
问题一
1、反洗钱工作的“三道防线”是什么?
2
答案
反洗钱工作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第二道防线: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资料保存制 度 第三道防线: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3
提纲
一、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的重要性和 基本要求 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基本规定 三、客户身份持续识别 四、联网核查异常处理 五、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告
14
一、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的重要性 和基本要求
(四)禁止性要求 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 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 或者假名账户。 (五)非面对面识别要求 金融机构利用电话、网络、自动柜员机以及 其他区方式为客户提供非柜台方式服务时, 应实行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采取相应的技 术保障手段,强化内部管理程序,识别客户 身份。
一方面,金融机构应要求客户提供的身份证明文件必须合法有效;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制定的客户身份识别具体实施办法必须根 据国家法政策及经营管理的需要适时进行修改完善,以有效地 落实客户身份识别工作。
反洗钱工作会议讲话稿

反洗钱工作会议讲话稿篇一:反洗钱工作会议讲话反洗钱工作会议讲话李卓(2010年11月17日)反洗钱工作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划入内控合规办事处管理,(但各支行还在保卫部门管理)。
为了使各支行对这项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好地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为了对前期反洗钱工作检查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通报,更是为了做好迎接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已经开始的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检查的准备。
今天由市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谭百岩同志提议召开了这次反洗钱工作会议.我认为十分必要,非常及时.反洗钱工作在市行保卫部门管理的时候,刘科长和保卫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控合规办事处接管后,衔接的比较顺利,郭燕同志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特别是圆满完成了省行安排的反洗钱检查工作任务,取得了反洗钱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使在座的各位行长和科长对反洗钱工作有较深刻认识, 我想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洗钱反洗钱二、反洗钱意义三、当前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四、做好反洗钱工作的几点建议我想与大家共同重温一遍什么是洗钱、什么是反洗钱? 通俗的讲,洗钱就是将犯罪所得的“不干净"的非法收入变成“干净”的钱。
通常,犯罪收益,被称为“黑钱”或“赃钱",对犯罪收入进行清洗,使之披上合法外衣的活动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洗钱".概括起来说,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破坏金融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和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洗钱,依照《反洗钱法》的相关规定,对洗钱行为和洗钱犯罪的控制和打击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这里面就包括我们日常的开户、存取款等金融活动的身份认证,可疑交易的上报等等.二、反洗钱意义(一)反洗钱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一)从国际政治形势来看,反洗钱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声誉,加强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反洗钱业务知识培训

与金融机构职员有关的特征
1、金融机构职员的生活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与其经济收入明显不符; 2、金融机构职员没有合理的理由拒绝本机构提 供的休假安排或者不愿意退休; 3、金融机构职员的业绩突然间有了显著的或不 可思议的增长。
与保险有关的特征
5、以支票付款,但保单持有人、签字人和被保险人并 非是同一个人; 6、客户提出的投保要求不带有明显的目的,并且不愿 透露此目的; 7、有意投保的保户对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毫不关心, 只想知道提前退保的手续; 8、保户在保单到期之前解除合同,兑现退保金并要求 支付现金或把保险金支付第三者的(提前兑现一般 是指在保单生效后两年内进行的兑现)。
与贷款有关的特征
1、客户取得贷款后,还款期内即发生不明原因破产; 2、客户取得贷款后,还款期内由担保单位代为偿还; 3、客户取得贷款后不久即偿还贷款; 4、客户取得贷款后,贷款资金的实际用途与申贷用途 不相符; 5、突然偿还一笔大额贷款,但无法合理解释还贷资金 来源;
与证券交易有关的特征
1、在几个不同的法律管辖区内进行大量的证券交易; 2、与投资者的正常活动以及投资者从事的业务活动不 符的交易; 3、没有明确目的而买卖有价证券; 4、买卖证券的活动明显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 5、同一最终客户进行数次同一种有价证券的少量交易, 以现金买进再卖出,将所得的资金以信用方式存入 另一个不同的客户;
与账户有关的特征
7、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集中转出, 集中转入、分 散转出或分散转入、分散转出,且与客户的身份或 经营性质不相符; 8、发生大量资金交易,且与客户的经营活动不相符; 9、频繁发生大量资金交易,持续一段时间后,账户 突然停止交易; 10、企业通过其外汇账户频繁大量发生以票汇(支票、 汇票、本票等)方式结算的出口收汇; 11、企业外汇账户资金快进快出,当天发生额很大, 但账户余额很小或不保留余额;
公司内部反洗钱宣传培训

(二)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
5.关于保存期限的其他注意事项 ➢如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涉及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调查 ,且调查工作在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支付机构应 将其保存至调查工作结束。 ➢同一介质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 录的,应当按最长期限保存。 ➢同一客户身份资料或者交易记录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 少应当按照上述期限要求保存一种介质的客户身份资料或者 交易记录。 ➢法律、行政法规有更长保存期限要求的,遵其规定。
(二)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
1.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标准 ➢能够完整准确重现每笔交易。
2.需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及保存期限 ➢客户身份资料包括: (1)各种记载客户身份信息的资料; (2)辅助证明客户身份的资料; (3)反映支付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资料。
➢保存期限: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公司内部反洗钱 宣传培训
内控部
一、洗钱和反洗钱的定义
洗钱的定义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
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 骗犯罪等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 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反洗钱定义:
三、反洗钱工作的监管
监管主体
1.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全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 下设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大额交易、可疑交易) 2.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 (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
(一)客户身份识别(持续了解客户情况)
反洗钱客户识别培训课件

合规检查
分享如何制定合规检查清单,确保 有效的客户识别措施。
团队协作
探讨反洗钱工作中的团队协作和沟 通管理。
反洗钱客户识别培训课件
欢迎参加本次反洗Biblioteka 客户识别培训课件!反洗钱意义和背景
推动全球金融安全
了解反洗钱对于预防恐怖融资和打击犯罪活动的重要作 用。
保护金融系统稳定
探索背后的原因,从而了解为何反洗钱对金融系统的稳 定至关重要。
反洗钱法规概述
1
国际组织的角色
介绍国际组织在制定反洗钱法规方面的重
国内相关法律
2
要性和作用。
了解中国的反洗钱法律和法规,以及其对
实施反洗钱措施的影响。
3
金融行业标准
概述金融行业针对反洗钱采取的自律标准 和最佳实践。
客户识别的重要性
风险预防
了解为什么客户识别是预防洗 钱风险的首要步骤。
合规要求
介绍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应遵 守的客户识别合规要求。
信任建立
探讨通过客户识别建立信任, 保护企业声誉的重要性。
3
匿名交易
探讨匿名交易的特点,并解释如何增加对其的警惕。
反洗钱识别工具和技巧
1 数据分析软件
2 机器学习算法
3 行业经验分享
探索现代数据分析工具在识 别洗钱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了解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 提高洗钱识别的准确性。
分享反洗钱领域的专家技巧 和实际案例。
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
虚假交易案例
分析虚假交易案例,了解洗钱手法 和识别措施。
客户识别流程
数据收集
介绍收集个人和企业相关信息的客 户识别流程。
实名验证
了解各种验证手段,确保客户身份 真实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客户身份识别(续)第五节 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一)基础知识1.如何理解客户洗钱风险管理· 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是在考虑成本收益的前提下,更有针对性、层次更高级、方法更细致、效果更明显的客户身份识别。
·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是银行开展反洗钱预防和控制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合理涉及洗钱风险交易的重要基础。
2.概念银行按照客户涉嫌洗钱风险因素或涉嫌恐怖融资活动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等方法,将客户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和采取不同措施的过程。
3.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的目标① 全面、真实、动态地掌控本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程度; ②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可疑线索,有效控制洗钱风险; ③为本机构对洗钱风险进行全面管理提供依据。
4.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必要性①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是我国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
银行进行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是一项法定的义务,应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账户的属性,并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划分洗钱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②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有助于银行在成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风险控制效果。
5.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的原则(4个):①全面性:银行客户范围和业务种类的广泛性决定了客户洗钱风险分类工作必须以“了解你的客户”为原则,在综合考虑和分析客户的地域、行业、身份、交易目的、交易特征等各类因素及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对客户国籍、行业、职业等定性指标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同时对客户资金流量、交易规模等定量因素进行分析。
③持续性: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市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的等级以及分类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④保密性: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标准属于银行内部保密信息,尤其是风险因素和评分标准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客户风险分类,须严格保密。
(二)客户洗钱风险分类管理的参考因素(4+1): ①国家、地区 ②行业因素 ③客户因素 ④业务因素1.国家或地区因素指客户所属的国家或地区。
①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等国际反洗钱组织成员国或其公布的反洗钱不合作地区。
②被联合国、美国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等列入制裁名单的国家或地区。
③赌片贩卖猖獗的国家和地区;④欺诈或腐败猖獗的国家或地区;⑤被称为“避税天堂”的国家和地区。
2.行业因素指客户所属的行业。
a.赌场或其他赌博机构;b.彩票销售行业;c.贵金属、稀有矿石或珠宝行业;d.武器相关行业;e.房地产行业;f.艺术品、古董批发、零售交易商;g.汇款机构、外币对换行等;h.进出口贸易公司;i.典当行;j.拍卖行;k.离岸公司;l.现金使用密集的行业和业务;m.(卡拉OK、夜总会、按摩、桑拿等)特殊服务行业;n.(律师行、会计师行、投资顾问行、旅游经济公司等)中介机构。
3.客户因素A.个人客户:客户职业、职位、收入、背景、地位、信誉和外界评价等。
B.企业客户:企业的组织架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所处行业、信用评级以及中介机构的评价等。
个人因素:a1.外国政要、政党要员、国企高管、司法和军事高级官员等;a2.洗钱高风险行业,如行业因素中涉及的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员或重要部门,如财务人员;a3.被联合国、政府部门等列入“黑名单”的客户;a4.已经或正在接受行政或司法调查的客户;a5.有犯罪嫌疑或其他犯罪记录的客户。
企业因素:b1经营活动或资金来源合法性受到怀疑的客户;b2股权结构过于复杂,使实际收益人难于辨认的客户;b3与高风险国家、地区或客户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客户;b4被联合国、政府部门列入“黑名单”的客户;b5已经正在接受行政或司法调查的客户;b6有犯罪嫌疑或犯罪记录的客户。
4.业务因素(9种)指客户所办理的业务类型。
自助业务电子银行业务跨境汇款、票据业务 代理业务 投资性业务团体性业务,如批量开户等 无记名业务 汇兑业务5.其他因素(9个)包括客户在办理业务过程的行为或交易习惯等。
办理电子银行业务; 要求开立匿名账户 要求开立虚假账户;拒绝提供金融机构所要求信息和文件; 利用虚假账证件办理业务;在一定时期内频繁办理一次性金融业务;资金收付金额、频率与业务规模、所处行业不符;在一定时期内,现金交易累计金额超过本机构同类客户平均值的一定倍数; 在一定时期内,交易频率超过本机构同类客户平均值的一定倍数。
(三)客户洗钱风险评估及等级确定 1.客户洗钱风险评估评估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 评估具体步骤:2.客户洗钱风险等级①正常类客户:所处的国家、地区、行业、职业等均不涉及洗钱风险,以及身份背景情况正常、交易符合其身份情况。
②关注类客户:所处的国家、地区、行业、职业等均不涉及洗钱风险,但在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监评估客户洗钱风险划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细化参考因素对每一类客户的每一项参考因素进行评分确定参考因素价值加总各项评分得总评分根据自身实际,将国家或地区因素、行业因素、客户自身特征、业务种类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细化。
如,将个人自身特征分解为:客户职业、职位、收入、外界评价等。
③可疑类交易客户:可指来自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的国家或地区的非居民客户,或与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薄弱的国家或地区的客户发生频繁大量交易的客户;还可包括国内执法侦查或调查的涉嫌上游犯罪的客户。
④禁止类客户:一般指联合国决议、OFAC(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全面禁止的客户或发布的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的客户,以及我国认定的“东突”等恐怖组织。
3.分类风险控制措施客户洗钱风险分类是对客户身份识别更高层次的识别和分析。
①标准型尽职调查(SDD):识别客户身份的一般程序,对全体客户都应履行的尽职调查程序,如核对客户身份证明文件。
②加强型尽职调查(EDD):不仅要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而且还应了解该客户或有关账户更多信息,包括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经营状况,了解公司的所有人或实际控制人、拥有该账户的人等。
(1)对正常类客户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标准型尽职调查(SDD)①开户识别:按照本机构客户身份识别的一般措施处理,审核客户身份证明文件和资料等,并按照正常业务处理程序进行。
②持续识别:a.定期对正常类开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资金交易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更新客户身份信息资料,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b.定期审核的频率可依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建议审核时间不超过2年;但期间如发现了法律规定的重新是别的情形,应及时作出身份资料的审核,并调整风险等级。
③异常情况处理:立即采取加强型尽职调查报告;重新对客户洗钱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及时调增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2)对关注类客户的风险控制措施·在标准型尽职调查(SDD)基础上,适当进行加强型尽职调查(EDD)①开户识别:a.按照本机构客户身份识别的一般措施处理,审核客户身份证明文件和资料等,并按照正常业务处理程序进行。
b.对个别参考因素风险评估偏高,但总评分相对不高的客户,可在采取标准型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加强型尽职调查措施,并按照本机构正常的或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办理。
②持续识别:a.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等信息,关注客户的金融交易活动。
b.定期对其身份呢信息以及资金交易状况进行审核,并根据结果更新客户身份信息资料,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
c.定期审核频率可根据各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但应高于对正常类客户的审核频率,建议审核周期不超过1年。
③异常情况处理: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调查和检查措施;重新对客户洗钱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调增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进一步控制客户的交易种类与额度;调减关注类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必须经过本机构反洗钱管理部门的审批。
(3)对可疑类客户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型尽职调查(EDD)①开户识别: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采取加强型尽职调查措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办理。
②持续识别:a.全面了解客户的身份、背景、经营、经济状况、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人信息。
b. 对可疑类的身份信息及资金交易状况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③异常情况处理: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出现可疑交易,应当持续进行报告。
(4)对禁止类客户的风险控制措施原则上应不予办理业务或拒绝建立业务关系。
a.如遇客户与禁止类客户同名,但经过进一步调查分析,并经本机构反洗钱管理部门和高级管理层审批后,派出禁止类客户嫌疑的,可与其建立业务关系;如本机构无法判断,还应上报总部审批。
b.对已有客户被确认为禁止类客户的,应立即全面停办业务并按规定进行报告。
第六节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一)基础知识1.保存制度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资料与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妥善保管客户身份资料、交易记录等文件资料和数据,便于反洗钱调查、侦查和监督管理,杜绝非法修改客户资料。
2.保存原则(5个)①制度原则:应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及内部操作规程。
②完整原则:应全面、完整、能够还原客户身份识别的全部过程和结果。
③真是原则:应当真实、准确,严格识别和审核。
④安全原则:应采取必要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如多介质保存、异地备份、规范调阅流程等。
⑤从严原则:对保存期要求更长的,应当遵守其规定。
3.保存内容①客户身份资料:a.客户身份的各类信息、资料;b.反映金融机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情况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②客户交易记录:a.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薄;b.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4.保存期限(1)一般情况下:a.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一次性交易记录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b.客户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起至少5年。
注意事项:a.如正在被反洗钱调查的可疑交易,且反洗钱调查工作在前款规定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应保存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
b.同一介质上有不同保存期限的,应按最长期限保存。
c.同一客户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至少有一种介质符合保存期限。
d.有更长期限要求的,应遵守。
(2)特殊情况金融机构破产、解散→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金融机构违反《金融机构客户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规定的,将受处罚:①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即中国人民银行)或其授权的社区的市一级以上派出机构责令期限改正;情节严重的,对金融机构处20万以上50万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以上5万以下罚款。
②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并致使洗钱后果发生的,对金融机构处50万以上500万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管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以上50万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反洗钱主管部门(即人民银行)可以建议有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银监、保监、证监)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其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