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
护理院临终关怀制度

护理院临终关怀制度引言护理院作为提供照顾和支持的机构,应该为临终患者提供专业、温暖和尊重的护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定和执行一套有效的临终关怀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护理院临终关怀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制定和传达原则1. 尊重和保护患者权益:确保患者的意愿和尊严得到尊重和保护,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考虑患者意愿: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关怀期望,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3. 沟通和教育:向护理院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临终关怀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多学科合作: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如医生、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等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个体化的关怀计划。
实施步骤1. 评估和计划:在患者入住护理院时,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临终关怀计划。
2. 疼痛管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包括合理的药物管理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
3. 心理和情绪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临终过程中的情感困扰。
4. 家庭支持:向患者的家属提供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临终过程,并提供必要的临终恢复服务。
5. 临终护理:提供终身关怀,确保患者在生命最后的阶段得到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6. 社区合作:与当地社区合作,建立社区护理网,为临终患者提供持续的康复和关怀服务。
结论护理院临终关怀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供全面、温暖和尊重的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上述原则和实施步骤,护理院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度过临终过程,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规定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规定1. 背景在临终阶段,患者和其家人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支持。
因此,为了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护理服务,本文档旨在制定相关规范规定。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在临终关怀护理服务中遵守一致的标准和方法,为患者和其家人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支持。
同时,本文档也旨在保护医护人员的权益,提高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质量。
3.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提供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养老院和家庭护理机构。
4. 规范规定4.1 患者权益保障- 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权,确保患者在临终阶段能够享受与其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相符的护理和支持。
- 提供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帮助患者和其家人做出明智的抉择。
-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保护其个人信息。
4.2 医护人员要求-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临终关怀护理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定期培训和提升。
- 医护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
- 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温暖和关怀。
4.3 护理和支持服务- 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确保患者在临终阶段得到最大程度的舒缓。
- 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帮助患者和其家人面对临终的挑战和情绪。
- 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协助家人处理临终事务和关怀患者的需要。
5. 质量保障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监测和评估临终关怀护理服务的质量。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并及时对投诉进行调查和解决。
6. 实施和监督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临终关怀护理服务操作指南,并确保医护人员的遵守。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对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规范规定的执行和有效性。
7. 结论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临终患者和其家人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积极履行规范规定,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临终关怀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在此列出参考文献的引用信息,遵循相关引用格式)。
安宁服务规范

安宁服务规范一、安宁服务也称临终关怀服务,是帮助临终的老年人减少死亡前的痛苦以及死亡后对家属精神意义上支持的过程。
二、服务要求具备相应环境,有必要的设施设备,满足临终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减轻老年人的痛苦,原则上应征求老年人和家属意见,若老年人与家属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以老年人意见为主,注意避免发生误会。
考虑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按照亲属或老年人意愿对老年人的居室进行布置。
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与尊严,保护老年人及亲属隐私。
三、人员资质服务人员为社会工作者、护士、医生、心理治疗师或养老护理员(取得养老护理员四级或更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服务内容1.症状控制(1)安宁疗护的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腹胀、水肿、发热、厌食/恶病质、口干、睡眠/觉醒障碍(失眠)澹妄等。
(2)安宁疗护的症状应尽早评估和干预,并给予连续的全程管理。
宗旨是以尊重和关注“人”为中心,减轻或缓解症状,减少身体痛苦。
(3)应制定常见症状的评估、诊断、干预和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应记录。
2.心理疏导(I)针对患者,在充分控制症状的基础上,服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a)维护患者的尊严和生命价值;b)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利,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C)与家属或监护人一起,共同探讨和实施患者的心理支持;d)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评估是否存在抑郁、焦虑以及程度,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对于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转介至专科医院给予必要的药物干预;e)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以多学科团队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心理资询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分散注意力,淡化患者角色,引导宣泄,使患者在感情上得到释放和支持。
(2)针对家属和监护人:a)向家属宣教,帮助其理解提高患者终末期生命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依从性;b)鼓励和指导家属与患者充分沟通,促进彼此理解和表达爱与关怀;C)对于存在精神心理困扰的家属及监护人,给予支持、陪伴和心理疏导。
养老院临终服务规范

养老院临终服务规范1. 引言养老院是为了照顾年迈的老年人而设立的机构,其中包括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养老院。
临终关怀是指在老年人生命接近尽头时,提供医疗、心理和宗教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他们在最后的时刻能够得到尊严和舒适的照顾。
本文档旨在规范养老院临终服务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老年人得到适当的关怀。
2. 目标养老院临终服务的目标如下:•为老年人提供尊严和舒适的临终照顾;•提供医疗、心理和宗教支持,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与老年人和其家人保持紧密联系;•为老年人和家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
3. 程序3.1 接受和评估当老年人的病情恶化,需要临终服务时,养老院应该及时接受并评估其状况。
评估包括收集老年人的医疗记录、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以及与他们的家人进行讨论。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临终照顾计划。
3.2 提供医疗支持在老年人的生命接近尽头时,养老院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包括:•定期监测病情,提供合适的药物和治疗;•确保疼痛管理的有效性,提供舒适的环境;•与医生和护士保持密切合作,确保老年人得到专业医疗照顾。
3.3 提供心理支持临终阶段的老年人常常需要心理支持。
养老院应该提供以下服务:•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团队,包括心理专家和辅导员;•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帮助老年人处理丧失和死亡的问题。
3.4 提供宗教支持对于有宗教信仰的老年人,养老院应尊重他们的宗教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宗教支持。
包括:•提供宗教仪式和祷告场所;•安排宗教领袖或教士进行宗教活动和心灵慰藉;•尊重老年人的宗教信仰,不强迫或干涉他们的宗教行为。
3.5 沟通和协调养老院应与老年人及其家人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他们得到所需的支持和关怀。
这包括:•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与家人讨论老年人的状况和需求;•提供临终规划咨询和指导,协助老年人和家人做好准备;•向家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一)组织架构及职责临终关怀服务由护理部、各临床科室、门诊部、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实施。
主要职责:1、护理部:负责制定临终关怀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对护理人员及志愿者临终关怀知识培训,负责评价与改进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2、科室护士长:组织对护理人员及临终患者家属临终关怀知识培训,负责实施临终关怀服务,负责评价与改进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3、门诊及志愿者:负责丧亲者访视。
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展电话随访,有条件时,去家中随访,必要时给予丧亲者提供支持与辅导。
4、护理人员: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包括为临终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护理,为临终者家属提供咨询、心理辅导及随访等支持性服务。
(二)服务对象及服务程序1、服务对象:住院临终患者及其家属2、服务程序(1)临终判定标准:通常指生存时间有限(3~6个月)患者。
(2)临终护理的基本原则①关怀生命的原则②维护尊严的原则③尊重临终者权利的原则④满足临终者意愿的原则⑤全人关怀的原则(3)生理护理①病室环境: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将临终者搬入单间病房,同时创造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可放置一些绿色植物与鲜花。
可依患者喜好在其房间墙上或床头摆放一些素雅的装饰画等。
②饮食护理:给予足够合理的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尝试新的花样,少量多餐。
③口腔与皮肤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口腔内有无改变。
保持患者舒适的体位,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④睡眠护理:保证睡眠环境安静、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夜间护理操作,遵医嘱可给予患者镇静剂或安眠药。
⑤排泄护理:患者发生腹胀、便秘时,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同时注意保持患者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症状控制①控制疼痛观察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止痛效果并记录。
协助患者选择减轻疼痛最有效的方法。
告知服用止痛药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止痛药,切勿自行增减用量;与医护人员沟通,说出疼痛减轻或加重的情况及其它不适。
临终关怀和临终病人护理管理制度

临终关怀和临终病人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护理工作能够科学、规范、人性化进行,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并敬重其尊严,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相关科室对临终病人的关怀和护理工作。
第三条临终病人关怀和护理应遵从敬重生命、人性化、重视病人权益和家属需求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责任第四条医院应设立临终关怀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亲自挂帅,下设相关部门、科室的重要负责人作为成员,具体职责为:1.订立和完善临终关怀和临终病人护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2.协调相关科室间的合作,确保临终关怀工作的顺利进行;3.引导和推动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和护理技能提升;4.定期评估和改进临终关怀和护理工作。
第五条临终关怀工作领导小组需订立认真的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第六条各科室应设置相应的临终关怀工作专职人员,负责临终病人的综合护理和心理支持工作。
临终关怀工作专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素养和本领。
第三章临终关怀的内容和方法第八条医院应订立完善的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疼痛缓解:针对临终病人的疼痛症状,采取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确保病人的舒适度;2.精神支持:予以病人情感上的关怀和劝慰,陪伴病人度过难关,供应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服务;3.生活照料:供应合理的营养饮食、个人卫生、床位翻身等基本护理,保障病人的生活品质;4.社会关怀:帮助病人解决法律、社保、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供应必需的帮助和支持;5.家庭支持:与病人家属保持紧密联系,供应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服务,帮忙家庭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第九条临终关怀工作应依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订立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确保病人的个人权益和尊严得到充分敬重。
第十条临终病人的家属在医院供应的关怀中占有紧要地位,医院应乐观与家属沟通,了解他们对病人护理的看法和建议,并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5篇)

临终关怀工作制度图片来源于网络01临终关怀的内容1.针对濒死老人的病痛和症状予以相应专业的治疗和全面身心照料;2.帮助濒死老人维持正常的生活形态;3.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使用的药物及其服用剂量;4.鼓励临终老人之间的彼此沟通和互助;5.鼓励护理人员发挥内在力量给予濒死老人的情感、身心最大安慰和最有力的支持;6.向临终老人、家属和所有受死亡阴霾笼罩的亲人提供温暖的照料和帮助,并考虑他们的处境;7.向濒死老人提供保持他独立性、隐私性需要的生活空间。
02临终关怀的责任1.帮助老人正确地面对死亡的现实当老人的生命已无法拯救,且其病情又在不断恶化时,老人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复杂的。
护理人员要抱有对老人的同情心,鼓起勇气,采用老人可以忍受的比较容易接受的渐进的方式方法,逐渐向老人家属和老人本人透知真情。
一般老人疾病比较笃重,在治疗上有麻烦,但护理人员一定尽心尽力给予诊治,开始先让老人有一个身患重疾需作长时期治疗的思想准备;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老人一般都慢慢地冷静地面对已面临死亡的事实;这时候护理人员可以表明,老人的死亡不至于会立即来临,可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要真诚地、坦率地与老人沟通心理,理解和鼓励他们,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这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2.帮助老人减轻痛苦对于濒死老人,减轻或控制疼痛是第一位的,通常要给予足量的有效的止痛药物。
死亡的前奏症状包括意识模糊、呼吸变快或变慢、脉搏变快或变慢、血压下降、肌肉麻痹、口渴、出汗、瞳孔逐渐散大、大小便失禁等。
护理人员要努力保持濒死老人的舒适,这包括:(1)改善老人异常口渴的痛苦;(2)要注意保持清静无杂,因为听觉是人体最迟消失的感觉功能,许多濒死老人对各种刺激均已无反应,但仍有听觉,仍然为床边的嘈杂声的骚扰而苦恼;(3)要保持高度警觉,满足老人的体位要求,因为老人全身肌肉松弛,平躺在床,不能自己改变体位,也不会开口请求帮助,护理人员要帮助老人垫好四肢,拉平被褥,洗抹口腔和鼻部排泄物;(4)要做好床褥保洁工作,因为老人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松弛,易引起大小便失禁。
临终关怀护理常规

临终病人护理常规一.临终病人心理分期及护理:1.震惊与否认:否认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语言上不要急于揭穿病人2.愤怒:愤怒多由失落引起的,满足病人需要,给病人心理支持,允许病人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3.协议祈求:用真挚的情感尊重病人,为病人提供耐心的护理,对于病人提出的请求,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满足其心理需要。
4.抑郁:鼓励病人表达悲伤,应用各种交流方式,鼓励病人的家属多陪伴病人,并与病人多交流沟通;对病人表示同情,关注和安慰,支持病人,用音乐或其他其他娱乐分散病人注意力。
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予以对症心理支持。
5.接受:帮助其家人和朋友理解病人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下降,体谅病人的苦衷,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和实际的支持,创造安静,舒适,祥和的环境:帮助病人完成未了的心愿。
二.濒死护理:1. 生理方面:患者进入濒死阶段会出现肌张力消失,活动能力受限制或活动能力消失,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疼痛加剧,躁动不安等濒死症状,护士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及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晚期患者舒适。
2. 心理方面: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安排患者与想见的亲人见面,设法满足晚期患者最后的愿望。
3. 家属方面:理解家属的情绪反应,促进家属间的相互支持,帮助家属患者度过死亡过程。
三.哀伤的护理:1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正确理解家属的悲痛心理,同情,安慰疏导家属,耐心倾听他们对病人的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告诉其家属病人病情的进展情况,并积极参与病人的护理,尽量为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处的机会和环境,减轻病人的孤独情绪,家属也可得到安慰。
2.指导并帮助病人家属在病人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对方明白自己良好的情绪能给病人安慰和支持,同时对家属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为其提供发泄内心痛苦的机会并给予安抚。
3.尽量满足家属提出的有关对病人的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要求,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对家属悲伤过激的言语给予容忍和谅解,避免发生纠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
(一)组织架构及职责
临终关怀服务由护理部、各临床科室、门诊部、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实施。
主要职责:
1、护理部:负责制定临终关怀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对护理人员及志愿者临终关怀知识培训,负责评价与改进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2、科室护士长:组织对护理人员及临终患者家属临终关怀知识培训,负责实施临终关怀服务,负责评价与改进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3、门诊及志愿者:负责丧亲者访视。
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展电话随访,有条件时,去家中随访,必要时给予丧亲者提供支持与辅导。
4、护理人员: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包括为临终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护理,为临终者家属提供咨询、心理辅导及随访等支持性服务。
(二)服务对象及服务程序
1、服务对象:住院临终患者及其家属
2、服务程序
(1)临终判定标准:通常指生存时间有限(3~6个月)患者。
(2)临终护理的基本原则
①关怀生命的原则
②维护尊严的原则
③尊重临终者权利的原则
④满足临终者意愿的原则
⑤全人关怀的原则
(3)生理护理
①病室环境: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将临终者搬入单间病房,同时创造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可放置一些绿色植物与鲜花。
可依患者喜好在其房间墙上或床头摆放一些素雅的装饰画等。
②饮食护理:给予足够合理的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尝试新的花样,少量多餐。
③口腔与皮肤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口腔内有无改变。
保持患者舒适的体位,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④睡眠护理:保证睡眠环境安静、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夜间护理操作,遵医嘱可给予患者镇静剂或安眠药。
⑤排泄护理:患者发生腹胀、便秘时,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同时注意保持患者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症状控制
①控制疼痛
观察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止痛效果并记录。
协助患者选择减轻疼痛最有效的方法。
告知服用止痛药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止痛药,切勿自行增减用量;与医护人员沟通,说出疼痛减轻或加重的情况及其它不适。
护理人员应同情、安慰、鼓励患者,多与患者交谈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②呼吸困难/气促
调整舒适体位,可取半卧位、坐位或前倾位。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环境安静。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加重气促。
衣着宽松。
根据呼吸困难程度给予氧气吸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协助排痰,应用雾化吸入,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吸痰。
(5)心理、精神护理
①有条件时护士应多陪伴患者,可采取握手聆听患者倾诉、目光交流、抚触额头,给予适当的反馈,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创造安全、接纳的环境,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疏导其内心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②鼓励临终患者的亲友探视、陪伴,以给予患者更多来自亲人的抚慰。
鼓励患者与亲友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联系。
③满足临终患者文化与宗教信仰的要求。
④协助患者完成未了心愿,允许患者约见重要人物、办理重要事宜。
(6)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
①聆听家属的叙述,教会他们简单的护理患者的知识,使家属尽可能在自己亲人去世前充分尽义务,从而得到心理慰籍。
②进行死亡相关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家属正确面对和接受患者临近死亡的现实。
(三)善后护理
1、尸体料理
护士要严格按规定的操作程序料理好尸体。
尊重家属习俗,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始终对死者持尊重态度。
2、居丧期护理
(1)减轻哀伤反应可让家属参与尸体料理,进行认真整容、着装,并安排向遗体告别,这可减轻家属的哀痛。
可以遵照家属的意愿播放患者生前喜爱的音乐。
(2)对丧亲者访视与心理辅导: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展电话随访,有条件时,去家中随访。
护士在对丧亲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时,用理解尊重的态度和适当的沟通交流技巧,允许丧亲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悲伤情感,使其经历一个正常、健康的悲伤反应过程。
指导家属学会调整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以使家属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情绪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
(3)必要时给予丧亲者提供咨询以及其他项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