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黄精图片
黄精

黄精(《名医别录》)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江西、福建、四川等地。
原植物生于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地。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阴湿环境。
耐寒、对气候适应性强,以半高山或平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最宜生长。
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临床用名有蒸黄精、酒黄精。
【本草汇言】《名医别录》:味甘,平,无毒。
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
《本草纲目》:黄精受戊己之泻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
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
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浊。
《本草经疏》:黄精君,纯得土之冲气,而禀乎季春之令,故味甘气和性无毒。
其色正黄,味厚气薄,土位乎中,脾治中焦,故补中。
脾土为后天生气之源,故益气。
中气强,脾胃实,则风湿之邪不能干,故除风湿。
五脏之气皆禀胃气以生,胃气者即后天之气也,斯气盛则五脏皆实,实则安,故安五脏。
虽非治疗之所急,而为养性之上药。
故仙经累赞其能服饵驻颜,久而弥胜矣。
《本草蒙筌》:味甘,气平。
无毒。
入药疗病,生者亦宜。
钩吻略同,切勿误用。
安五脏六腑,补五劳七伤。
除风湿,壮元阳,健脾胃,润心肺。
旋服年久,方获奇功。
小儿羸瘦,多啖弥佳。
《本草乘雅》:无缘自生,独得土大之体用,故名黄精。
一名戊己芝也。
土位乎中,故补中而益中气。
为风所侵而土体失,濡湿泥泞而土用废者,黄精补土之体,充土之用,即居中府藏,亦藉以咸安矣。
形骸躯壳,悉土所摄,轻身延年不饥,总属土事耳。
《药性解》:黄精,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二经。
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驻颜色。
按:黄精甘宜入脾,润宜入肺,久服方得其益。
实胜于根,花胜于实,但难辨耳。
《景岳全书》:一名救穷草。
味甘微辛,性温。
黄精栽培技术专题培训课件

五、生长发育特性
滇黄精:花期3-5月,果期9-10月。 黄精:花期5-6月,果期8-9月。 多花黄精:花期5-6月,果期8-10月
选地整地
选择湿润荫蔽条件的地块,土壤以质地疏 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宜。于 播前进行土壤耕翻,耙细整平,作畦。
种植方法
1、根状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 挖取地下根茎,选择先端幼嫩部分,截成 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 距22-26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种植 于整好畦内,覆土3-5厘米,稍加镇压后浇 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 润。于秋末种植的,应在上冻后盖一些牲 畜粪或圈肥,以利保暖越冬,第2年化冻后, 将粪块打碎,搂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
时红色。
滇黄精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茎直立 ,单一。叶4~6片轮生,线形,先端渐尖而 卷曲,基部渐狭;无柄。花1~3朵腋生;花
被筒状,淡绿色;浆果球形,熟时橙红色 。
二、黄精生长习性
黄精喜欢阴湿气候条件,具有喜阴、耐 寒、怕干旱的特性,在干燥地区生长不良, 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植株生长良好。耐寒, 幼苗能在田间越冬,在土层较深厚、疏松 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壤土中生长 良好;在贫瘠干旱及粘重的地块不适宜植 株生长。 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为60 %-70%,种子寿命-6枚, 线状 披针形,先端卷曲。花腋生,常2-4朵小花,下垂 ,总花梗长l-2厘米;花被筒状、白色至淡黄色、 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大黄精(滇黄精):茎高l-3米,顶端常作 缠绕状,叶轮生,每轮4-8枚,叶线形至线 状技针形,长6-20厘米,宽0.3-3厘米,先 端渐尖并攀卷。花梗着生花2-3朵,不成伞 形;花被粉红色,长1.8-2.5厘米,浆果成熟
多花黄精和黄精的区别

多花黄精和黄精的区别
一、茎的区别
多花黄精的根状茎较肥厚,通常为连株状或者结节成块,很少有圆柱形,茎最高可达1米。
而黄精的根状茎为圆柱状,结节较膨大,因此节间是一头粗一头细,茎高约50-90厘米,有时也能达到1米以上。
二、叶片区别
多花黄精的叶片互生,呈椭圆形或者卵状披针形后至矩圆状披针形,长约10-18厘米,宽约2-7厘米。
而黄精叶片为轮生,呈条状披针形,相对前者要小些,长约8-15厘米,宽约6-16毫米。
三、花色区别
多花黄精为伞形花序,花朵颜色为黄绿色。
而黄精花颜色为乳白色后至淡黄色。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黄精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黄精概述:别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黄精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f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黄精温补平补,且蒸煮后,除去涩感,味道甜,所以很多人用黄精泡茶泡酒或煲汤,每天吃一点,用于补气健肾。
有关黄精的记载始见于《名医别录》其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证。
黄精属植物在全球分布很广,大约有40多种,我国约有31种,分布于全国各地,野生资源有限,但适应性较差、生境选择性强,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云南等省区。
基源鉴定: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根状茎近圆柱形或近连珠状,结节有时作不规则菱状,肥厚,直径1-3厘米。
茎高1-3米,顶端作攀援状。
叶轮生,每轮3-10枚,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 -20(-25)厘米,宽3-30毫米,先端拳卷。
花序具(1-)2-4(-6)花,总花梗下垂,长1-2厘米,花梗长0.5-1.5厘米,苞片膜质,微小,通常位于花梗下部;花被粉红色,长18-25毫米,裂片长3-5毫米;花丝长3-5毫米,丝状或两侧扁,花药长4-6毫米;子房长4-6毫米,花柱长(8-)10-14毫米。
浆果红色,直径1-1.5厘米,具7-12颗种子。
花期3-5月,果期9-10月。
根状茎也作黄精用。
本种变异相当大,在我国标本中,花丝可由短而扁至长而成丝状,但这种变异与其它性状的分化和地理分布上均无相关连,因而不足以作为区分种的特征。
黄精种植演示课件

茎痕圆形,直径5-8cm
大黄精
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 10cm以上,宽3~6cm,厚2~3cm。 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 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 周凹入,中部突出。质硬而韧,不易折 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
味甜,嚼之有黏性。
姜型黄精
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 状结节相连,圆盘状茎痕突起,直径 0.8―1.5cm
载 有 : 滇 黄 精 、 黄 精 、 多 花 黄 精 三 种 , 均 以 干 燥 的 根
物 分 类 。 黄 精 为 百 合 科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 《 中 华 药 典 》
黄
精 的
壹
概
述
颠黄精
秀 丽 古 城
黄精
夜 景 古 城
多花黄精
黄精按照形状区分
鸡头黄精
呈结节状圆柱形,长3―10cm,直径0。 5―1。5cm结节长2―4cm,一端常膨 大,略呈圆锥形。形如鸡头,有短分支, 表面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
荫蔽
3月下旬黄精即将出苗,无荫蔽条件则需搭设荫棚,荫棚高2m,四周通风, 到10月中旬左右“秋老虎”基本消退,除去荫棚。林下间作黄精遮荫效果好, 遮阳网次之,人工搭设荫棚也可,调节其透光率在30%最佳
修剪打顶
黄精花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中旬,果期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结果实,茎枝节腋生 了许多朵伞形花序和果实,到11月果实才开始成熟,漫长的生殖生长阶段对营 养造成了大量的耗费,所以应该对以地下根状茎为收获目标的黄精在花蕾形成 前期及时将其摘除,以促进阻断养分向生殖器官聚集,从而使养分向地下根茎 积累。一般在5月初即可将黄精花蕾剪掉。这个过程就叫营养返回种植,可以提 高黄精的单产,增加经济效益。
黄精种类图文

多花黄精:为同属植物多花黄精的根。
生于山林,灌丛、沟谷旁的阴湿肥沃土壤中,或人工栽培。
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地。
生长于海拔500米至2,100米的地区。
热河黄精:为同属植物热河黄精(又名多花玉竹)的根。
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山西、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1,5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林下及阴坡. 和玉竹的区别仅在于根状茎较粗壮,花序具较长的总花梗和较多的花。
滇黄精:为同属植物滇黄精的根。
生于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坡。
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产云南、四川、贵州。
生林下、灌丛或阴湿草坡,有时生岩石上,海拔7`00-3600 米。
越南、缅甸也有分布卷叶黄精:叉名老虎姜,钩叶黄棒。
为同属植物卷叶黄精的根。
茎高30-90厘米。
叶通常每3-6枚轮生,细条形至条状披针形,少有矩圆状披针形,花序轮生,通常具2花,苞片透明膜质,花被淡紫色。
浆果红色或紫红色,具4-9颗种子。
花期5-7月,果期9-10月。
西藏(东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甘肃(东南部)、青海(东部与南部)、宁夏、陕西(南部)。
尼泊尔和印度北部等也有分布。
生与海拔2000-4000米的林下、山坡或草地。
该种变异幅度和轮叶黄精一样大,不但与湖北黄精和黄精之间有中间类型,同轮叶黄精之间亦有中间类型的存在。
长梗黄精: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福建、江西、湖南、江苏、广东、安徽、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6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灌丛、林下以及草坡。
湖北分布:宣恩,鹤峰,恩施,利川,巴东,秭归,五峰,长阳,神农架,通山。
五叶黄精:状茎细圆柱形,直径3-4毫米。
茎高20-30厘米,仅具4-5叶。
叶互生,椭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7-9厘米,具长5-15毫米的叶柄。
花序具(1-)2花,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2-6毫米,中部以上具一膜质的微小苞片;花被白绿色,全长2-2.7厘米,裂片长4-5毫米,筒内花丝贴生部分具短绵毛;花丝长3.5-4.5毫米,两侧扁,具乳头状突起至具短绵毛,顶端有时膨大呈囊状;花药长4-4.5毫米;子房长约6毫米,花柱长15-20毫米。
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

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是百合科黄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块茎肥厚,通常呈连珠状或结节成块,少有近圆柱形,直径1—2厘米。
茎高可达100厘米。
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2—7厘米,先端尖至渐尖。
伞形花序,花被黄绿色,总花梗长1—4厘米,花梗长0.5—1.5厘米。
5—6月开花,8—10月结果。
浆果黑色,具3—9颗种子,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为60%—70%,种子寿命为2年。
多花黄精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地域广,自然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
生长于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耐寒,但不耐干旱。
多花黄精主要利用器官为地下块茎,药食同源,主要药效成分为多糖、皂苷、黄酮等。
味甘、性平,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可用于脾虚胃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病症。
块茎蒸晒、烘干后食用或泡制、增值加工,嫩芽、花、块茎也可作蔬菜食用。
技术要点林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近水源,交通方便的毛竹、杉木、板栗、锥栗、山核桃、香榧、油茶、阔叶林等林分进行多花黄精林下复合经营。
环境空气、土壤和灌溉水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林地清理:在多花黄精引入前,人工或机械劈除林下杂灌草,以利多花黄精引入和抚育管理。
为保障多花黄精根状茎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林分结构调控:多花黄精良好生长的适宜透光率为45%—75%。
过密林分需间伐去除枯死、倒伏、生长势差、干形差、病虫为害等立木,降低林分密度,并使立木在林中的分布相对均匀;对于密度适宜但透光率偏高的林分,可通过修枝方法调控林分透光率。
如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毛竹林,通过季节性留笋养竹和选择性伐竹来调控林分结构为立竹密度100—120株/亩,立竹胸径10厘米以上,立竹年龄结构为1度、2度、3度竹数量比例为4∶4∶2,立竹在林中分布均匀。
黄精产业发展趋势和栽培技术课件

黄精产品利用
3、营养成分
多糖!!!
黄酮
皂苷
木脂素
低聚糖
醌类
氨基酸
4、资源分类
黄精植物全世界有60种,广布于北温带和北亚热带。 我国有31种。
《中国植物志》8个系----苞叶系、互叶系、滇黄精 系、独花系、点花系、短筒系、对叶叶系、轮叶系。但诸 多原因使黄精属植物的种间区别趋于复杂,种间划分较困 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药典中的黄精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2015年版)
黄精
多花黄精
多花黄精植株特征
叶互生,苗高可达2.5m,茎杆粗壮抗倒伏
多花黄精根茎
块茎肥厚根须多,因形状似生姜别称(姜形黄精)。
滇黄精
5、生产现状 5.1、主要产区
大黄精:(滇黄精)主产于西南各省,以云 南产量最大。 鸡头黄精:(黄精)河北、内蒙等地。 姜形黄精:(多花黄精)主产于湖南、湖北、 安徽、江西等地。
翻耕
2、 整地
结合施肥进行。每亩先撒施腐熟土杂肥或腐熟 的农家肥1000~1500 kg,深翻30cm。
2、 整地 做畦
耙平整细, 畦面宽1~1.2m,畦高20cm,坡 地可做平畦,因地制宜、挖沟排水。
3移栽
选种
选择生长2年以上、无破损、芽头完好的根茎做种栽 种茎重500g左右,将选好带芽头的种茎截成3~4节长的段 且每段带有一个芽头(其余做商品),用800~1200倍液 多菌灵浸种15~30分钟,阴干,阴干后将草木灰涂于伤口
湖南黄精产业发展趋势和栽培技术
提纲
• 一、黄精简介 • 二、生产现状 • 三、发展态势 • 四、栽培技术 • 五、产品利用
1、形态特征
一、黄 精 简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