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节日

合集下载

河南的民俗文化与传统节日体验

河南的民俗文化与传统节日体验

河南的民俗文化与传统节日体验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和庆典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河南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以及在其中的体验。

民俗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人们生活习俗和传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在河南,人们崇尚礼仪、讲究节日,保持着许多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延续。

传统婚俗是河南民俗文化中的一大亮点。

婚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看作是人生大事,而河南的婚俗更加庄重而热闹。

结婚前,新郎需要向新娘家送聘礼,以表示对家庭的尊重和善意。

婚礼当天,新娘身穿喜服,戴着喜字头巾,由媒人或者亲友将新娘从家中接出,随后进行一系列传统仪式,如过堂、敬茶等。

整个过程热闹非凡,充满了喜庆气氛。

除了婚俗外,河南还有许多其他的民俗活动值得体验。

例如,河南的年俗庆典非常有名,如庙会、祭祀等。

每逢农历年末,河南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和当地居民。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小吃,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还可以购买到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此外,在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等,河南的祭祀活动也非常盛大,人们会到祖先墓前祭祀、烧纸钱,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祝福。

除了民俗文化,河南还有许多传统节日让人流连忘返。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节日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河南人最重视和热爱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河南的大街小巷都会布置灯笼、挂红艾蒿、贴年画,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人们穿着传统的新年服饰,家家户户贴春联、燃放鞭炮,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河南还有端午节、中秋节等一系列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传承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体验河南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之旅。

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氛围,领略到河南特有的文化魅力。

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

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

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今天给各位分享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河南有哪些民风民俗?2、河南省风俗习惯3、河南的民间习俗有哪些?4、河南的传统民俗文化都有哪些?5、河南民俗文化有哪些?河南有哪些民风民俗?龙抬头节(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或“青龙节”。

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按老年人的说法。

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端午节(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在河南民间,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伴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习俗越发显得丰富多采。

有民谣这样说:“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

”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

从形状上说,其它省市有袋粽、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和九子粽等,而河南主要是角粽,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

过小年(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

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

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

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

这时,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

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之后,人们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

大人们在麦场里猜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公里)八里(4公里),风俗就不大一样。

河南省传统春节习俗一览

河南省传统春节习俗一览

河南省传统春节习俗一览在中国,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春节习俗。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河南省传统春节习俗。

一、贴春联和窗花春节前,河南的每个家庭都会悬挂红色的春联和窗花。

春联通常由对联组成,写有吉祥如意的祝福语,如“春风得意迎新年,家和万事兴”。

窗花则是剪纸艺术的一种,用红纸剪成各种吉祥的形状,如花鸟、福字等,贴在窗户上,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二、守岁除夕夜,家庭成员会一起守岁到半夜,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人们会准备丰盛的晚餐,并燃放鞭炮驱除晦气。

半夜时分,河南的人们会放炮仗、敲锣打鼓,庆祝新年的到来。

在迎接新年的瞬间,家人们会互道祝福,相互拜年,年长者还会发压岁钱给孩子,以祝福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三、舞狮和舞龙在河南,舞狮和舞龙被认为是庆祝春节的重要活动。

舞狮通常由两人扮演一只狮子,他们配合着舞动假狮子的身体,表演狮子驯服蛇和抓拿拱儿的技巧,以及翻滚、跳跃等动作。

而舞龙则是由一组人手持一条长长的龙身串联而成,龙头由表演者控制,整个龙身灵动飘逸,象征着吉祥和幸运。

四、打年糕打年糕是河南省独特的春节习俗,也是一种寓意丰收的仪式。

在传统的年糕制作过程中,人们会搅动糯米粉和热水,直至糯米粉变得柔软有弹性。

然后,人们会用这个糯米团进行搏击,象征着新的一年能够击退一切不顺心的事情,带来好运和幸福。

五、猜灯谜在春节期间,河南的许多地方会举办猜灯谜的活动。

人们将灯谜写在红纸上,贴在灯笼上,供大家猜谜。

猜灯谜不仅考验智力,而且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

一些灯谜还涉及到历史、文化和成语,使人们在娱乐中学习,传承优秀文化。

六、舞狮在河南省的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特殊的春节习俗,叫做“舞狮鞭炮头”。

这是一种集舞狮、击鞭炮和扭腰陀螺为一体的表演形式。

人们会穿着狮子服装,并表演各种技巧动作,如狮子磕头、狮子跑圈等。

这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在向传统文化致敬。

七、拜年河南人过春节十分重视亲戚朋友的团聚,也非常注重拜年礼仪。

河南春节习俗

河南春节习俗

河南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河南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

河南的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并与其他地区有一些差异。

以下是河南春节习俗的一些特点:
1. 守岁:除夕夜,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守夜到半夜,这被称为“守岁”。

人们通过守岁来祈求一家人来年平平安安、幸福吉祥。

2. 贴春联:河南人在春节期间,会在家门口贴上对联,其中一副贴在门楣上,另一副贴在门柱上。

对联上通常写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以祈求来年好运。

3. 贴窗花: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用红纸剪制各种花样的窗花,然后贴在窗户上。

窗花的形状通常是花朵、鸟、鱼等,象征着吉祥如意和美好的生活。

4. 年夜饭:除夕当晚,全家人会共聚一堂,品尝丰盛的年夜饭。

河南人的年夜饭中通常有饺子、鱼、鸡、面条等食物,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5. 红包:春节期间,长辈会给小辈们发放红包,里面放着一定金额的钱。

红包象征着祝福和祝福收藏,也是传递财富和幸运的一种方式。

6. 舞狮龙: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舞狮龙的表演。

舞狮龙能够辟邪驱鬼、祈求丰收和平安。

7. 拜年:在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道喜,送上祝福和礼物。

这是人们表达祝福和关怀的方式,也是增进感情的时刻。

8. 烟花爆竹:除夕夜和正月初一的深夜,人们会放烟花爆竹,用巨大的声响和绚丽的烟火来驱逐晦气,辞旧迎新。

河南的春节习俗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浓厚的民俗风情,是河南人民热爱、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

通过这些习俗的过程,人们向往幸福和美好,也希望来年能够充满好运和平安。

河南人过春节的传统

河南人过春节的传统

河南人过春节的传统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河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过年传统。

本文将介绍河南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年夜饭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也是河南家庭团圆的象征。

在河南,人们会提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如饺子、鱼、腊肉、汤圆等。

其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在河南人的传统观念中,饺子寓意着团聚和团结。

此外,河南人还常常会倾囊相助,为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去爱心年夜饭,这也是他们独特的传统之一。

二、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河南人还会举行祭祖活动。

祭祖是河南人对祖先的一种敬仰和传统习俗,他们会在家中供奉祖先牌位,并且在除夕夜燃放鞭炮,以示敬意。

此外,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还会组织祭祖大典,包括行山祭祖和祈福仪式,更加彰显了河南人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观。

三、舞龙舞狮河南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省份,舞龙舞狮是河南春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舞龙舞狮活动往往伴随着锣鼓声和烟花爆竹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庆和欢乐。

在河南,每逢春节,人们会穿上五颜六色的龙狮服装,手持龙狮道具,载歌载舞地表演出来,彰显了河南人勇敢和拼搏的精神。

四、拜年和红包过年期间,河南人还会进行亲朋好友的拜年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河南人会亲自到亲友家中拜年,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祝福。

在拜年过程中,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这是河南人过年的传统之一。

红包里装着一定数额的压岁钱,象征着祝福和吉祥,也为河南人增添了过年的喜庆氛围。

五、庙会和花市春节期间,河南各地还会举办盛大的庙会和花市活动。

庙会是人们祈福和娱乐的场所,各种表演和游戏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而花市则是河南人购买年花和年货的场所,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花卉和小吃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热闹的庙会和花市为河南的春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六、灯笼和鞭炮在河南的春节期间,人们会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和灯笼,点亮家园和街道,烘托出红红火火的喜庆氛围。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2024年)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2024年)

河南传统文化之岁时节俗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海上桥村民的春节活动从腊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中旬,是本村最隆重的节日。

进入腊月,尤其小年后,各家开始采购年货,以备春节享用。

民间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窑洞;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肉猪;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蒸馒头;年三十,包饺子",节前安排忙碌而有序。

除夕守岁,包年夜饺子,拜年,烧香祭神。

正月初一开始,则是互相拜年、走亲访友的日子。

社戏、民间娱乐活动也从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九,年味方尽。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寓意一元复始,大地回春。

传统习俗吃元宵,象征一家人团圆和陛,幸福美满。

3、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开始,雨水渐多,天气转暖,春雷催雨,万物复苏。

农村有“二月二,吃炒豆”的习俗,中午则吃油炸食品。

人们还选择这天剃头理发,图个好兆头。

4、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当天早上,家人给小孩手脖、脚腕佩戴五色线,身上佩戴香草袋,寓意免毒虫伤害,虎虎生威,健康成长。

海上桥有吃粽子、门上插艾蒿、炸糖糕和菜角、娘家人到出嫁姑娘家走亲戚的习俗。

6、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相传,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世间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对着星空祈祷姻缘美满幸福。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明月高照,秋高气爽,农家小院摆上月饼瓜果,祭月赏月,喜庆丰收,阖家团圆。

人们把圆月视为团圆美满的象征,所以也叫“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

当日,民间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习俗。

9、腊八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河南各地民间的庙会和节日

河南各地民间的庙会和节日
举办时间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初二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每年4月1日-5月10日 每年4月28日-30日 每年4月28日-5月5日 每年5月16日-18日 每年5月18日-25日 每年5月22日-6月6日 每年6月26日-7月2日
每年8-10月 每年8月20日-26日 每年8月26日-28日 每年8月28日-30日
名称 商丘火神台庙会
太昊陵庙会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南阳玉雕节 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 郑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 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豫商大会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
每年9月6日-8日 每年9月8日-10月8日 偶数年农历九月初九 每年9月21日-10月7日 每年10月18日-11月 每年10月20日左右
每年11月5日-7日 每年1承办城市 商丘市 周口市 郑州市 洛阳市 信阳市 南阳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安阳市 郑州市 焦作市 焦作市 郑州市 各省辖市 驻马店市 商丘市 商丘市 南阳市 开封市 南阳市 郑州市 信阳市
中国·宁陵酥梨采摘节 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 南阳诸葛亮文化节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 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
中原根亲文化节

河南详细庙会大全

河南详细庙会大全

河南详细庙会大全河南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省,也是中国的五大古都之一。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年都会举办许多传统的庙会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河南的庙会大全,让您对这里的庙会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1. 郑州庙会。

郑州庙会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庙会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郑州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

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传统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美食小吃应有尽有,让人流连忘返。

2. 开封庙会。

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庙会文化也是十分发达的。

开封庙会以元宵节为主要节点,持续时间较长,内容丰富多彩。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传统的舞龙舞狮、灯谜猜谜等活动,更有各种地方特色小吃等着您品尝。

3. 洛阳庙会。

洛阳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庙会文化源远流长。

洛阳庙会以庙会游园会、花灯会为主要形式,每到春节期间,各大庙宇都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4. 安阳庙会。

安阳庙会以牛皮灯会最为著名。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安阳各大庙宇都会悬挂起五彩牛皮灯,璀璨夺目,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庙会上还有各种传统表演、民俗活动等,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传统世界之中。

5. 许昌庙会。

许昌庙会以花灯会最为有名。

每年春节期间,许昌各大庙宇都会悬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此外,庙会上还有传统的民俗表演、地方特色小吃等,让人大饱眼福,享受美食。

以上就是河南详细庙会大全的内容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了解和启发。

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大家在参与庙会活动的同时,能够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河南节日
篇一:河南节日活动
河南节庆活动明细
附录:
郑州
月季花会5月1日至5月20日
每年这一时间,郑州都将举办月季花会。

不仅有主办单位拿出的各色月季花,而且城中百姓也可以把自己家里培育多年的名品拿出来,届时满城皆花,公园、街巷处处都是美丽的鲜花,香气馥郁。

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9月1日至9月5日
河南民风尚武,少林寺的功夫更是天下扬名。

本着“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以(:河南节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郑州市每年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和登封是武术节的主要场所。

武术节期间,
将举办规模宏大、隆重热烈的迎宾仪式、大型文体表演、少林武术精英擂台赛、文艺演出、旅游观光等活动。

这时你既能欣赏明星荟萃的文艺表演,又能看到各路高手在擂台赛上展露绝技,还能游览郑州、登封的各处景点。

炎黄文化旅游节4月20日--22日(农历2月29-2月3日)
在黄帝故里——新郑市具茨山黄帝大宗桐举行朝拜大典,然后瞻仰轩辕庙、嫘祖洞、拜华盖童子处、风后城,观看民间文艺表演。

巩义雪花洞拍手定情节——民间情人节
农历三月初三巩义老庙(浮戏山俗名老庙山)三月三拍
手节,起源于纪念爱情故事,每年在桃花盛开的季节,聚集在马头崖下的桃花林中,青年男女排成长队,绕山一圈。

他们在跑山中,谈情说爱,增进了解,满山遍野,笑声串串,青年男女联手攀崖,双双涉涧,情歌唱答,歌声一片,或一人领唱,或众人合唱,或男女对唱,情歌没有固定的内容,大都见景生情,随口唱出。

如此一代代相沿成俗,因为这个时期的男女定情盛会中唱歌跳舞均有拍手动作,所以人们就逐渐把定情节改叫拍手节了。

现在的三月三,虽然还叫拍手节,但内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仍以定情为主,其他为副的盛开会,演变为以物资交流为主要的形式的经济盛会。

古代流传的踏花、歌舞、定情活动,已成为物资交流大会的
一个固定内容。

现在老庙邻近县份的未婚青年仍喜欢在这一天到拍手节上踏花、相恋、定情,今天的拍手定情比古代更加富有情趣和文化色彩
登封嵩山卢崖瀑布泼水节农历五月初五
为庆祝登封“天地之中”申遗成功,20XX年,登封嵩山卢崖瀑布景区举行首届“狂欢泼水暨亲水避暑节”,让广大
游客在炎炎夏日体验到清凉与快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该节日,让游客清凉消暑。

荥阳河阴石榴文化节9月份
荥阳市首届河阴石榴文化节于20XX年举行,以后每年
举行一次,到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

文化节的举办,激起了石榴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河阴石榴已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刘沟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榴专业村。

河阴石榴因原产河阴县而得名,有“宫廷贡品、历史名产、中州名果”之美誉。

近年来,荥阳市将河阴石榴作为农业主导项目予以扶植,引进改良新品种,突出河阴石榴的特殊品质,河阴石榴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荥阳的特色品牌之一。

20XX年,河阴软籽石榴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果品协会授予荥阳“中国石榴之乡”称号。

截至目前,荥阳市石榴种植面积已经从1982年的600
余亩发展至4.3万余亩,年均产量2000万公斤,年均效益1.6亿元,形成了从广武镇到高村乡长达15公里的河阴石榴
产业带。

在石榴产业的带动下,旅游、运输、农家乐、石榴酒及石榴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也相继成熟并茁壮发展起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开封
菊花花会10月28日至11月28日
每年此时,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绚丽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把开封装点成一片花海。

花会主要展点有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禹王台等几处,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00余种。

花会期间还将开展各种经贸活动,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开封。

开封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盛极一时,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等活动在开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元宵灯会农历正月十五前后
这一传统活动从宋代至今已延续千年。

灯会上的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璀璨夺目,为古城的上元夜色增光添彩。

现在又增添了用新型材料制成的花灯,融入了许多现代科技,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此外,开封民间还流传着斗鸡比赛、放风筝、东京禹王大庙会、打盘鼓等活动。

洛阳
牡丹花会4月15日至5月8日
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洛阳历来都有举办牡丹花会的习俗。

花会的主要场所有市内的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等。

洛阳种植牡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到了宋代,洛阳牡丹已经有了90多个品种。

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一睹号称“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的风采,当时的洛阳太守组织了“万花会”。

花会期间,人头攒动,满城皆花。

1982年9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牡丹花为市花,并确定每年牡丹盛开的4月15日至5月8日举办“牡丹花会”,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鲜花资源,既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又能加强洛阳与中外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可谓一举两得。

河洛文化节九月份
河洛文化旅游节要继续坚持“以节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和“节会搭台、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广泛参与、企业和群众受益”的办节方针,按照“隆重、热烈、节俭、求实”的原则,努力把河洛文化旅游节办成中外文化交流、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办成洛阳人民和游客的盛大节日。

新乡
新乡——卫辉“太公文化节”9月2日。

卫辉是姜太公故里。

每年九月初举办文化节暨姜太公诞辰纪念大会。

安阳
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
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创办于1999年,已成功举办了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