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毕业设计

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毕业设计
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毕业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毕业设计的目的 (1)

1.2 毕业设计要求 (1)

1.3 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 (2)

2 工艺设计 (3)

2.1 主要技术依据 (3)

2.1.1 生产纲领,生产类型 (3)

2.1.2 连杆的功用及主要结构参数 (3)

2.1.3 毛坯的选择及制备 (4)

2.2 工艺分析 (5)

2.3 加工方案 (6)

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3.2 工艺路线方案的确定 (8)

2.3.3 加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10)

2.4 工序设计 (13)

2.4.1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13)

2.4.2 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工时定额 (15)

2.5 工艺规程 (20)

2.6 连杆的检验 (24)

2.6.1 观察外表缺陷及目测表面粗糙度 (24)

2.6.2 连杆大、小头孔圆柱度的检验 (24)

2.6.3 连杆体、连杆盖结合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对称度的检验 (24)

2.6.4 连杆大、小头孔平行度的检验 (25)

2.6.5 小头孔R67槽对连杆轴线的对称度的检验 (25)

3 夹具设计 (26)

3.1 夹具设计的要求 (26)

3.2 夹具设计 (26)

4 组合机床设计 (29)

4.1 组合机床设计的要求 (29)

4.2 组合机床总体设计 (29)

4.2.1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29)

4.2.2 加工示意图 (30)

4.2.3 机床联系尺寸总图 (33)

4.2.4 机床机床生产率计算卡 (35)

结束语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1 绪论

1.1 毕业设计的目的

连杆合件是某企业产品中的关键零件之一,生产量比较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加工效率,需要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关键工序使用组合机床或专用机床进行加工。本课题即以此为背景,要求学生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和连杆合件零件的加工要求,首先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其关键工序之一进行专用夹具及加工用组合机床设计,并完成必要的设计计算。

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环节综合训练,达到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毕业设计要求

本设计要求学生在对连杆合件的加工要求、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做出优化设计,并对其关键工序之一进行专用夹具及加工用组合机床设计。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

(1)调查研究、查阅及翻译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连杆合件加工要求、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3)连杆合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连杆合件关键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5)连杆合件关键工序的组合机床设计;

(6)必要的设计计算与分析;

(7)文档整理、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

设计技术要求包括:

(1)生产纲领:50000件/年;

(2)夹具采用液压驱动;

(3)组合机床采用液压滑台;

(4)每次加工一个零件。

1.3 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

本设计是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关键工序之

一进行专用夹具及加工用组合机床设计,因此需要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

(2)关键工序之一的专用夹具设计;

(3)关键工序之一的加工用组合机床设计。

进行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时,应首先熟悉连杆合件的零件图,依据“先加工基准面,后加工其他表面”、“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先加工主要平面,后加工次要平面”、“先安排粗加工,后精加工”[1],再结合工件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工艺路线。工艺装备包含:刀具、量具、夹具、辅具。工艺装备的选用及设计得依据工序及工件的实际情况。

进行关键工序之一的专用夹具设计时,应首先熟悉本工序的内容及要求及零件尺寸、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和形位公差的要求,了解夹具设计的原则、夹具的构成,依据工件的实际情况设计本工序的夹具[1]。

进行关键工序之一的加工用组合机床设计时,应首先了解机床的构成,依据机床设计的原则,工件、夹具的具体情况,本工序的加工要求,查阅相关资料来设计机床,并完成三图一卡的制作。

2 工艺设计

2.1 主要技术依据

2.1.1 生产纲领,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为50000件/年,属大批量生产[2]。

大批量生产的工艺特征:

(1)零件的互换性:具有广泛的互换性,少数装配精度较高处,采用分组装配法和调整法;

(2)毛坯的制造方法和加工余: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或其他商效方法。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

(3)机床设备及其布置形式:广泛采用专用机床及自动机床,按流水线排列设备;

(4)工艺装备:广泛采用专用夹具,专用组合机床,专用刀具,专用量具或自动检验装置,靠调整法达到精度要求;

(5)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对调整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对操作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6)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或工序卡,关键工序要调整卡和检验卡;

(7)成本:较低;

(8)生产率:高;

(9)工人劳动条件:较好。

2.1.2 连杆的功用及主要结构参数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连杆的功用是将活塞承受的力传给曲轴,从而使得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它受到很大的燃气燃烧爆发力和惯性力的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连杆的总成图如图1连杆总成图。连杆主要参数如表1主要参数表。

图1 连杆总成图

表1 主要参数表

2.1.3 毛坯的选择及制备

(1)根据零件用途确定毛坯类型;

(2)根据批量(生产纲领)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3)根据手册确定表面加工余量及余量公差。

根据技术要求,零件材料为QT450—10,即球墨铸铁,表2成分及特性表,表3力学性能表。

表2 成分及特性表[4]

表3 力学性能表[5]

抗拉强度σb/MPa 屈服强度

σ0.2/MPa

伸长率

δ(%)

硬度

HBS

≥450 ≥310 ≥10 160~210 毛坯的制备方法:

根据毛坯的材料,生产类型,生产纲领及零件的复杂程度,连杆毛坯采用金属型铸造成型。

零件并不复杂,因此毛坯可以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而且采用连杆体连杆盖整体铸造,之后经加工分离再分别加工。连杆盖、连杆体上的螺栓螺纹孔可不铸造出来而直接加工。大头孔直接铸造,尺寸为Φ75mm。毛坯尺寸可以通过加工余量确定。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2版) [6]第一卷表3.2—23)

连杆端面加工总余量:(1.5+1)× 2 = 5;连杆毛坯厚度:48mm。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2版) 第二卷)

连杆长度:178mm;连杆大头孔圆形部分:Φ75mm。

2.2 工艺分析

工艺分析的目的:一是审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等的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便于加工和装配;二是通过工艺分析,对零件的工艺要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规程[7]。

(1)零件材料:QT450—10。球墨铸铁切削性能较差,宜采用高速钢(较低切削参数下)、硬质合金钢刀具(较高切削参数下)以降低成本。刀具几何参数可根据不同刀具类型依据相关手册查取;

(2)零件的表面组成:两端面,大小两个通孔,螺纹、螺栓孔,键槽,倒角,连杆体、连杆盖结合面;

(3)主要表面分析:Φ20mm的小头孔表面、Φ81mm的大头孔表面为零件最重要的工作面;

(4)主要技术要求:小头孔精度要求为IT7、粗糙度要求Ra1.6μm,大头孔精度要求为IT6、粗糙度要求Ra1.6μm,大小头孔中心距为1.0

85 mm。大小头孔之一为

零件上的重要基准,两侧端面也为重要基准;

(5)零件总体特点:连杆合件由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组成。

2.3 加工方案

加工零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内容:

(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2)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3)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及其他方面的表面质量要求;

(4)热处理及其他技术要求。

在连杆加工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加工精度:

(1)连杆本身的刚度比较低,在外力(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

(2)连杆是铸件,孔的加工余量大,切削时将产生较大的残余内应力,并引起内应力重新分布。

因此,在安排工艺时,就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即把粗加工安排在前,半精加工安排在中间,精加工安排在后面。这是由于粗加工工序的切削余量大,因此切削力、夹紧力必然大,加工后容易产生变形。粗、精加工分开后,粗加工产生的变形可以在半精加工中修正;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可以在精加工中修正。这样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逐步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条件。

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路线,确定加工方案中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否、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8]。

在选择定位基准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以哪一个表面作为加工时的精基面或统一基准,才能保证加工精度,使整

(完整版)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陆国豪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王磊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 车发 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 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 运转 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 的耐 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 转化 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abstract

The crankshaft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car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utomobile engine quality and life. The crankshaft engine for maximum load and all of the power,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powerful changing bending moment and torque, and suffering from long time reciprocating linear mo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nto the rotary motion, thus realize engine by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output. 绪论 对轴类零件及夹具结构设前言计,不仅在加深我们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而且在加强对解决加工实际问题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我们可以够将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两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一些新知识。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意义重大的课程,可以培养我们广泛查找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养成严

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汽车制造工艺学 题目: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系别:机械工程 班级:车辆0903 姓名:薄利杰 学号:20094152 老师:原老师 2012 年6 月8日

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内容摘要: 在现代的各个生产部门中所使用的机械,虽然是多种多样,其构造、用途和性能也个不相同,但各种不同的机械切用可能有相同的运动系统,即具有相同的机构。例如蒸汽机、内染机、火塞泵和曲轴冲床等不同机械,他们的主要组成都有曲柄滑块机构。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杆状构件、销轴、滑块、导轨等组成。本文主要介绍连杆的功用与结构、连杆的工艺特点。 关键词: 一、连杆机构的结构和形式 1、构件的形式 连杆机构的构件大多制成杆状,但根据受力和结构等需要,并不一定都做成杆状,常见的形式为; (1)杆状,它的构造简单,加工方便,一般在杆长(运动)尺寸R胶大时采用。(2)盘状,有时它本身就是一个皮带轮或齿轮,在圆盘上距轴心R处装上销轴,以便和其他构件组成回转副,尺寸R为杆长。这种回转体的质量均匀分布,故盘状结构能比杆转的更适于较高的转速,常用做曲柄或摆杆。 (3)桁架和箱形梁,当构件较长或受力较大,采用整体式杆件不经济或制造困难是可采用这种结果形式。 (4)曲轴,结构简单,与它主成运动副的构件可做成整体式的,但由于悬臂,强度及杆度较差。当工作载荷和尺寸较大,或曲柄安置在转动轴的中间部分时,此形式在内燃机、压缩机等机械中经常采用,曲柄在中间轴劲处与连杆相连,连杆必须部分为连杆体和连杆盖,然后用螺栓将其拧紧。 2、运动副的形式 (1)回转副,可利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组成回转副。滑动轴承的结构简单,但轴承间隙会影响构件的运动性质,当构件和运动副较多时,间隙引起的积累误差必增大。如采用滚动轴承作回转副,则磨檫损失小,运动副间隙小,启动灵敏,但专配复杂,两构件接头处的颈向尺寸较大,可用滚针轴承解决着一矛盾。 (2)移动副,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和各种导路的形式。带有调整板的T型导路:圆柱形导路:带有侧板棱柱形导路:V型导路:可调整的带有燕尾形的组合导路:滚珠的滚柱导路:带有滚柱的滚柱导路。 二、连杆的结构、材料与主要技术要求 连杆是较细长的变截面非圆形杆件,其杆身截面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以适应在工作承受的急剧变化的动截荷。中等尺寸或大型连杆是由连杆体和连杆盖两部分组成,连杆体与连杆盖用螺栓和螺母与曲轴主轴劲装置在一起,而尺寸较小的连杆(如摩托车发动机用连杆)多数为整体结构。图1-1所示为柴油机的连杆零件图。 为了减少磨损和磨损后便于修理,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中装有薄壁巴氏合金轴瓦。

017-工艺、工装设计与验证规定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L.801.036-2017 工艺、工装设计与验证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工艺及工装的设计、验证的要求和方法等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需做产品技术准备的全部产品。 2.职责 技质科负责对产品工艺、工装的设计、验证与管理工作,并对车间进行技术和业务指导。 3.工艺文件的分类 3.1工艺文件 3.1.1指导性文件 3.1.1.1各种工艺方案 a)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 b)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 3.1.1.2各种工艺卡片(表) a)过程卡; b)操作指导卡或工艺卡; c)工序质量分析表; 3.1.1.3产品工艺流程图 3.1.1.4通用性工艺文件 3.1.2管理性工艺文件 3.1.2.1各种明细表 a)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b)特殊工序明细表 3.1.2.2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 3.2材料定额文件 a)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b)外购、外协件明细表 c)标准件汇总表 3.3工艺装备图样与文件 a)工艺装备图样 b)工艺装备明细表 c)外购工艺装备明细表 3.4检验规范 4.编制工艺文件的原则 4.1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符合工艺文件成套性的要求。 4.2编制工艺文件,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当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冲突时,适当权衡,效益服从质量。 4.3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工艺特长,扩大经济效益。

4.4工艺方法力求先进、符合质量的要求,对不成熟或难掌握的先进工艺技术应慎用。 5.产品工艺方案 5.1试制阶段的工艺方案 5.1.1全新设计系列产品的试制,主要验证工艺、工装的设计。通过试制,为编制批量生产工艺方案打下基础。 5.1.2试制阶段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a)产品结构、性能特点及工艺的分析; b)外购、外协件明细表; c)工艺文件目录 d)工装明细表 e)标准件汇总表 5.2批量生产阶段的工艺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 a)对试制阶段的工艺总结 b)工艺文件和工装的进一步修改、完善 c)有关新材料、技术、工艺、设备的采用意见。 5.3工艺方案编制的程序 5.3.1编制时间 5.3.1.1全新设计系列产品试制工艺方案,从新产品技术设计方案评审通过后开始编制,到产品工艺性审查时完成。 5.3.1.2批量生产工艺方案,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编制,到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时完成。5.3.2工艺方案由技质科科长组织专业人员制订,确定工艺草案,并由技质科组织评审,技质科根据评审结果组织对工艺方案进行修改,按规定程序审批签字后归档。 6.工艺卡片 6.1工序卡 对产品中主要零部件的加工或关键工艺,需编制工序卡,对其它的加工编制指导卡。 6.2操作指导卡 6.2.1零部件制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工序卡不足以说明的关键工序,应编制操作指导卡。 6.2.2操作指导卡的内容,包括工序操作、工序控制、设备、工艺装备及检测方面的要求等。操作指导卡以图形和符号为主,符号应符合有关规定,文字叙述应简明扼要。 6.3工序质量分析表 工序质量分析表由工艺人员按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编制,报技术副总批准。 7.工艺流程图 按具体工艺编制(略) 8.管理性工艺文件 8.1各种明细表 明细表是工艺文件的汇总与登记,是必备文件。 8.2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 产品工艺文件总目录根据《产品工艺文件的完整性表》编制。 9.工艺守则 工艺守则的内容包括: a)范围; b)与工艺过程有关的工艺材料的牌号、名称、规格及配方等;

连杆加工工艺

任务7 连杆零件加工 1、教学目标 最终目标:会连杆零件的加工。 促成目标: 1、能分析连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2、会拟定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3、会合理选择夹紧着力点; 3、牢记安全文明生产规范要求。 2、工作任务 按拟定工艺完成图9所示连杆类零件加工。 零件名称:连杆 材料:45,40cr 生产纲领:大批。 图7-1 连杆 3、相关实践知识 连杆是活塞式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大头孔和曲轴连接,小头孔通过活塞销和活塞连接, 将作用于活塞的气体膨胀压力传给曲轴,又受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连杆 承受的是高交变载荷,气体的压力在杆身内产生很大的压缩应力和纵向弯曲应力,由活塞和 连杆重量引趄的。惯性力,使连杆承受拉应力。所以连杆承受的是冲击性质的动载荷。因此 要求连杆重量轻、强度要好 3.1 选择机床和工件安装方式 连杆加工的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两端面,连杆盖与连杆体的接合面和螺栓等。次要表 面为油孔、锁口槽、供作工工艺基准的工艺凸台等。还有称重去重、检验、清洗和去毛刺等 工序。 连杆的加工工序多,采用多种加工方法,主要有:磨削,钻削,拉削,镗削等。各种加

工刀具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加工中所采用的机床。 3.1.1连杆加工中所采用的机床 连杆加工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机床,分别是:双轴立式平面磨床、立式六轴钻床、立式内拉床,双面卧式组合铣床,双面卧式钻孔组合机床,金刚镗床。 其中双轴立式平面磨床的型号是:M77;立式六轴钻床的型号是:Z2;立式内拉床的型号是:L51;立式外拉床的型号是:L71;双面卧式组合铣床的型号是:双面卧式钻孔组合机 床:金刚镗床的型号是:T70 有关机床代码的编号规则如下: 符号意义: “○”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 “□”为阿拉伯数字; “( )”无内容时可不表示,若有内容,则不带括号;“◎”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而有之。 (1) 类别代号 机床的类别分为十二大类,分别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位于型号的首位,表示各类机床的名称。各类机床代号见表7-1。 (2) 特性代号 特性代号是表示机床所具有的特殊性能,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位于类别代号之后。特性代号分为通用特性代号、结构特性代号。 1)通用特性代号 当某类机床除有普通型外,还具有某些通用待性时,可用表2-2所列代号表示。例如: “CK ”表示数控机床;“MBG ”表示半自动高精度磨床。 类型代号 特性代号 组别系别代号 主参数 第二参数 重大改进顺序号 其他特征代号 表7-1 类别代号

杠杆工艺和工装夹具_课程毕业设计论文

武威职业学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杠杆工艺和工装设计 姓名向学校 学号 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学习 完成日期 2013.10.30 教学系 xxxxx

摘要 本设计的零件为杠杆零件,选用45号钢。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其加工工艺,多采钻床加工。通过对零件的分析,此工件外形轮廓尺寸小,重量轻,加工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不大。因此在保证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结构,做到经济合理。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关键字:钻床加工;杠杆零件;尺寸精度

目录 摘要.................................................................................................. I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关键字.............................................................................................. I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目录................................................................................................. I I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前言..................................................................................................1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1.毕业设计的目的...........................................................................2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 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与要求......................................................2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2.1设计基本任务............................................................................2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2.2、设计要求.................................................................................2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2.2.1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2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3 毕业设计说明书的编写..............................................................2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3.1基本任务....................................................................................2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3.2设计要求:................................................................................3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3.3生产纲领....................................................................................3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3.4零件图审查................................................................................3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4任务实施.......................................................................................4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4.1设计任务....................................................................................4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4.2 设计方法和步骤.......................................................................6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4.3 夹紧装置的设计.......................................................................9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4.4 导向装置的设计及其他装置结构.夹具体的确定..............10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4.5 绘制夹具结构图................................................................... 11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 4.6 确定夹具技术要求和有关尺寸,公差配合.........................12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 4.7 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12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结论................................................................................................13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致谢................................................................................................14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参考文献........................................................................................15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长江大学 YANGTZE UEIVERSITY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业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严鑫 指导教师管志强(数控指导老师) 院校站点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好的编程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紧接着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接下来主要是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然后用西门子840D仿真软件指令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最终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工艺编程

连杆工艺工装设计论文

摘要 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障。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部分,工艺对夹具的要求也会提高,专用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都朝着柔性化、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加工要求。所以对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连杆;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Abstract 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the main driving medium of diesel engine, this text expounds mainly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precision of size, the precision of profile and the precision of position ,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demanded highly ,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not enough, easy to deform, so arranging the craft course, need to separate the each main and superficial thick finish machining process. Reduce the function of processing the surplus , cutting force and internal stress progressively , revise the deformation after processing, can reach th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the part finally Keywords: connecting rod;deformination;processing technology;design of clamping device

工艺工装设计原则

工艺、工装的设计原则 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 对机床夹具的基本要求 1、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机械加工的劳动生产率 3、降低工件的成本 4、使工人具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5、排屑方便 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6、机械设计前的准备 7、工作 掌握必要的设计资料如 a、设计任务书、毛坯图、零件图、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 b、机床方面的资料, c、了解本工序所用机床的主要参数、规格及安装夹具的有关连接部分的尺寸。 d、刀具方面的资料, e、了解本工序所用刀具的种类、主要结构、尺寸、精度与技术条件等。 f、夹具方面的资料如夹具零部件标 g、准(国标 h、、部标 i、、企标 j、、厂标 k、)夹具图册、夹具设计手册及现有的同 l、类夹具图纸等。 m、其它设计资料如标n、准件、通用件资料等。 清楚和了解下列情况 o、所需加工零件的数量及对夹具的需用情况。 p、有无通用或借用零部件可供选用。 q、国内外有关夹具制造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进行工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图纸及有关的技术文件,明确设计要求,了解毛坯与工件的情况。编制出合理的工艺文件,明确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定位夹紧方案,本工序所用的机床、刀具、辅具、量具、加工余量及切削用量等为确保夹具方案做准备。 8、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根据六点定位原则决定定位方式、定位装置的类型、元件尺寸、元件数量及精度要求。 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根据加工时切削用量决定且削力的大小,按夹紧原理决定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及大小,最后定出夹紧装置的结构、尺寸和精度要求。 确定刀具的引导方式,设计引导元件或对刀装置。 确定其它元件或装置的结构形式如定位键、分度装置、过渡盘等。 确定各元件间的连接方式及夹具体的结构形式完成该夹具的总体布局 对于比较复杂的夹具在考虑夹具结构时应该考虑几个不同方案,分别画出草图经过评审讨论后从中选出较优方案。 9、对夹具零件的精度、粗糙度的要求 夹具总成图的绘制 10、夹具总成图上要有必要的尺寸标11、注与技术条件、零件图号、零件明细表、标12、题栏等内容。 13、绘图比例尽量按1:1选取,14、以便使图形有良好的直观性。也可按国标15、规定比例放大或缩小。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下达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 开始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 完成日期: 2007 年 6 月 8 日 指导教师:韩小峰 学生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班级:材料0401 学生姓名:李春晖 教研室主任: 材料工程系

摘要 铸造是一种将金属熔炼成流动的液态合金,然后浇入一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的型腔之中,凝固冷却后成为成为所需要的零件毛坯的一种制作方法。 本文通过对铸造这一特殊工种的诠释和此铸件的特点相结合给予了比较合理的方法。从铸造工艺的设计到整个铸造工艺的设计我们对此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对比、数据和计算,并且从中选择较优的方法和方案给以了较合理的应用和实施。 首先我们对所设计的的铸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读懂零件图的几何形状、主要结构和特殊部位以及铸件的工艺要求、工装要求等给以较合理的思考。其次设计此铸件的整个工艺过程:其中包括铸造方法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及确定、浇注系统的选择及计算设计、铁液的凝固、以及对所要产生缺陷的防止方法和补缩等问题上午考虑设计。然后对所设计的工艺过程进行工装设计:其中包括模样的设计、模底板的设计、芯盒的设计、砂箱的设计等,而且对这些工装的定位及夹紧等问题进行解决。最后对所设计的整个过程给以检验、总结。进一步对此设计的成功率给以进一步的保障。 关键词:铸造,工艺,工装,缺陷 BEARINGSEAT TECHNRQUE FROCK DEVISE

ABSTRACT Making the smelt metal become the mobile liquid state alloy, pouring-in solidifies in the type cavity having the certain geometry form and dimension, becoming something be needed part blank after cooling down. This making method is called cast-on outwell. This passage has given comparatively rational method through the annotation to one peculiar kind of work in production combining with this casting characteristic .And in entire casting technique design, we have all made comparatively detailed demonstration , contrast, and compute , have chosen the best method and scheme , have carried out more rational application and be put into effect。We have carried out conscientious analysis on what be designed that casting first , have read the geometry form , main structure and peculiar location knowing part picture, casting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 frock request etc.,giving more rational thinking. Secondly, design the casting entireness procedure including cast-on outwell method choice, mark type choice and for sure, teeming system choice and secretly scheme against design, iron liquid solidification, and face to face need to come into being defect preventing from method and fill a vacancy and so on . The frock being in progress to what the designed procedure is designed, it includes the appearance design , model bottom board design , core box design , the sand box design etc., the problem such as fixing position and clamping to these frocks is in progress solve. Finally we checked and summed up entire process of the designs, Give a further guarantee further to the success rate that this designs. KEY WORDS:casting,technique,frock,defect 目录

连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成及工艺装备设计方案

此套设计有全套CAD图和卡片,有意者请联系我索取522192623@https://www.360docs.net/doc/1b9953607.html,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详细阐述了对连杆端面10mm槽的专用铣床夹具设计,采用一面两销进行定位,通过综合分析与设计,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通过此设计,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充分结合,在这次课程设计涉及了机床类型的选择、加工方式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夹具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进一步添加计算机绘图的经验。 综合该次设计的全过程,体会到了设计路途的迷茫和艰难,作为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充分考察了我们独立设计,计算,绘图和分析的能力,尤其提高了我们查阅各种设计手册的和相关资料的能力,深刻体会了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为将来参加工作,熟悉工艺打下坚实基础。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design detail of the connecting rod slot dedicated 10mm Face milling fixture design, using a two-pin position,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esign, design verific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this desig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re fully integrated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volves the choice of the machine tool type, processing, selection, tool selection, locatio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error, the folder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specific design problems, and so on. Add further experience in computer graphics. Integrated desig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design

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任务书…………………………………………………………………………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正文 序言 一、零件分析与工艺路线拟订……………………………………… 二、工艺参数确定及工艺文件填写………………………………… 三、拟订夹具结够方案……………………………………………… 四、夹具设计………………………………………………………… 五、设计总结………………………………………………………… 六、参考文献…………………………………………………………

机制专业工艺工装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曲轴箱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生产纲领10000) 设计内容:1.零件图 1份 2.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 1套 3.夹具设计装配图 1份 4.夹具设计零件图 1~2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 学号

设计人员 指导教师 序言 工艺工装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综合性锻炼。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能从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还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分析与工艺路线拟定 1.零件的作用 曲轴箱是箱体类零件,它是运动的主体部件,主要起支撑、保护和防尘作用,以及保证主轴回转精度,从而保证机器运转正常。该曲轴箱ф98.4和ф52的孔同轴度的保证对机械性能的保证尤为重要,而且两孔的精度等级分别为7级和6极,加工难度很大。为保证精度要求我们采用浮动镗保证。其它表面加工为次加工表面,容易保证。 2.零件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曲轴箱的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⑴曲轴箱上下面以及左右端面,ф98.4和ф52的同轴孔,4-M8、 6-M8-25、6-M6的螺纹孔及4-ф9通孔。 ⑵平面表面粗糙度均为3.2,螺纹孔及ф9孔表面粗糙度为6.3, ф98.4和ф52的孔粗糙度为1.6且两孔有同轴度和圆柱度要求,左右端面与ф98.4和ф52的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以底面为基准粗加工顶面,再以顶面为基准加工底面。以顶面作为精加工基准加工ф98.4和ф52的同轴孔,设计专用夹具,保证位置和尺寸要求。再根据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曲轴箱没有复杂的加工表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3.工艺规程设计 ⑴选择定位基准 a.粗基准选择:以零件底面为主要定位粗基准,以箱体外行为 辅助基准。 b.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 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曲轴箱顶面半精加工后的表面为基准,以顶面两对角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的定位基准精基准。 ⑵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经内确定的情况

阀堵工艺工装设计及CADCAM

摘要 本毕业设计题目是阀堵工艺工装设计及CAD/CAM,来自岫岩××机械有限公司。××公司专门从事国外机加工生产,主要的加工对象是阀体类零件,在精密铸造方面也有着他们自己的先进技术。 分析零件特点拟订合理的工艺规程,依据工艺规程设计,选择机床和设计合理的夹具。 设计内容:利用Pro/engineer的零件模块建造实体模型;利用CAXA电子图版绘制零件的工艺规程表和夹具设计图;利用MasterCAM模拟上表面各槽的加工路线和生成数控代码,利用CIMCO Edit对生成的数控代码进行仿真。 设计难点:在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中,零件下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通过精磨可以达到要求。零件中心孔的粗糙度要求也较高,通过磨销即可达到要求。零 的专用铣刀完成。零件下表件上表面0.38深圆槽较难加工,在加工中心用38 .0 面4.83宽圆槽也比较难加工,利用加工中心完成。 关键词:模具;夹具;模拟制造;实体造型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this design is designing the assembly and craft of valve base. It also relate to CAD/CAM. This subject task comes from Xiuyan ××Machinery CO.LTD which works in machining production for abroad. Its main machining objects are parts like types of valve base. It has advanced technology in investment casting. The feature of the parts is analyzed so as to plan the reasonable process and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machine and inspection. Content of design: The parts module of the Pro/engineer is used to build the work piece. CAXA electric plate is used to draw the accessory's stipulation chart of technic and design of jig. MasterCAM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ing route of every trough of above surface and turn into the numerical control code. CIMCO Edit is used to carry on simulation to the numerical control code produced. Difficulties in design: In the simulation design of technic, low roughness is requested for the accessory's undersurface which can be achieved by carefully grinding. The roughness of the core bore should also be low, and it can be realized by grinding too. On the components the superficial 0.38 deep circular slot are difficult to process, and a special-purpose milling cutter is used in the machining center. The components undersurface 4.83 wide circular slots are also quite difficult to process, and it can be completed using the machining center. Key words:mould;jig;simulating manufacturing;physical model

桥壳铸造工艺设计规范

桥壳铸造工艺设计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铸钢桥壳工装、模具、检具等设计制图及铸造工艺设计工作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戡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JB/T 5106-1991 《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 GB/T 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3术语和定义 3.1铸件的最小壁厚: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铸造合金液能充满铸型的最小厚度。 3.2铸件的临界壁厚:当铸件的厚度超过了一定值后,铸件的力学性能并不按比例地随着 铸件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是显著下降,存在一个临界厚度。 3.3铸钢件相对密度:浇注钢液重量与铸件三个方向最大尺寸的乘积之比。因而往往小于 铸件密度。 3.4吃砂量:模样与砂箱壁、箱顶(底)、和箱带之间的距离。 4铸造工艺设计原则 4.1铸造工艺设计必须满足产品铸件质量和对环保的要求,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耗, 改善劳动条件,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 4.2铸造工艺设计必须能够提供清晰、完整、正确、统一的资料输出:过程流程图、铸造 材料清单、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控制计划、铸造工艺图、铸造工艺卡、作业指导书等。 5铸造工艺设计程序 5.1铸件结构工艺和铸件的先期质量策划 5.1.1 铸造产品的设计阶段,应组成产品设计人员和铸造工艺设计人员的项目小组进行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铸件质量对产品结构的要求,铸造工艺对产品结构的要求及铸造工艺对环保的要求是否全部满足。 5.1.2 铸件质量对产品结构的要求 5.1.2.1 铸件的最小壁厚(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