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学区联考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学区联考八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分)下列关于杭州亚运会的图片中,属于模型的是()A.亚运会会徽B.三个吉祥物玩偶C.龙舟项目标志D.场馆禁烟标志2.(2分)图甲表示液态水的微观模型图,•表示水分子,则气态水的微观模型图正确的是()A.B.C.D.3.(2分)2022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日落地浙江省温州市水嘉县桥头镇,动力电池领域对氧氧化锂(化学式LiOH)的需求量很大,兴趣小组同学对氧氧化锂及相关的化学用语进行了研究。
如图是锂元素(Li)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B.锂原子的中子数为3C.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4.(2分)2022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浙江省温州市水嘉县桥头镇,动力电池领域对氧氧化锂(化学式LiOH)的需求量很大,兴趣小组同学对氧氧化锂及相关的化学用语进行了研究。
氢氧化锂(LiOH)中锂的化合价是()A.+1B.﹣1C.+2D.25.(2分)2022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浙江省温州市水嘉县桥头镇,动力电池领域对氧氧化锂(化学式LiOH)的需求量很大,兴趣小组同学对氧氧化锂及相关的化学用语进行了研究。
氢氧化锂(LiOH)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氢氧化锂中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个数比是1:1B.表示氢氧化锂由锂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C.表示氢氧化锂由1个锂原子、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构成D.表示氢氧化锂这种物质6.(2分)某项日化学习小组要自制一枝小磁针,并利用这枝针完成电和磁相关实验。
第一阶段:磁化选材,小组同学选用最合适磁化的材料为()A.铁B.银C.铝D.铅7.(2分)某项日化学习小组要自制一枝小磁针,并利用这枝针完成电和磁相关实验。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达标测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达标测试卷可能相对原子质量:K-39;S-32;O-16;N-14;H-1;C-12;I-127;Cl-35.5一、选择题(20×2=40分)1、科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
下面四个研究中,采用“模型法”的是()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B.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C.探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D.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了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2、如图所示,对甲、乙、丙、丁四幅实验装置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是磁场能产生电流B.乙是电磁继电器,它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C.丙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D.丁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放入磁场中,导体中就产生电流3、小明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
如果两插座中均连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A.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 B.只有甲、乙、丁正常工作C.只有甲正常工作 D.只有乙正常工作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
4、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条形磁铁仍然静止。
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A.逐渐增大,方向向右B.逐渐减小,方向向右C.逐渐增大,方向向左D.逐渐减小,方向向左5、如图所示,用手提着一根下端挂条形磁铁的橡皮筋沿箭头方向水平向右缓慢移动时,橡皮筋的长度将()A、越来越长B、越来越短C、先变长,然后变短D、先变短,然后变长6、具有爆炸性的高能微粒N5+阳离子被美国加洲爱德华空军基地空军研究室研究高能的科学家们合成。
关于这种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7、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比地球至少早700万年形成。
八下科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八下科学期中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l O~16 N~14 M n~55一、选择题(2分/题)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磷自燃B、汽油挥发C、水受热沸腾D、玻璃破碎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供人呼吸B、氢气作为人类的理想能源C、电解水制取氢气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3、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各物质的总质量4、下列所列各常用仪器中,通常不能被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量筒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空气C、碳酸钙D、水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A、红磷B、硫粉C、铁丝D、氢气7、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8、下列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KMnO4B、K2MnO4C、MnO2D、Mn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KClO3C、H2OD、Ca(OH)210、厨房炒菜时,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A、立即加水B、撒砂子C、盖上锅盖D、用湿抹布扑盖11、由Cu、O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CuOB、Cu2OC、CuO2D、OCu212、Y2O3(Y是钇的元素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物质的原料之一。
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A、+3B、+2C、+1D、+613、某物质在空气中经过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物质一定是()A、碳单质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C、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D、含碳元素的物质14、在田径运动会上,100米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SO2B、P2O5C、H2O(气)D、CO215、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同的NO和CO,它们的质量相等B、质量相同的H2和H2O,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C、质量相同的CO和CO2,CO2比CO所含的分子数多D、质量相同的镁、铁、锌三块金属,镁含的原子数最多16、为了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成超长轨。
八下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

宜山一中(南校)八年级下科学期中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K---39,Cl---35.5 一、选择题(第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右图是某饮用天然水的部分商标图,图中列出了理化指标。
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 )A .元素B .分子C .离子D .原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 C.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4、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B 核外电子数 C 核内中子数 D 核内质子数5、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9 B.氟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氟元素的质量为19.00 D.氟元素符号为F6、如果用符号“●”表示氧原子,用符号“○”表示氢原子,则下列模型表示化合物的是 ()7、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 A.59 B.57 C.61 D.293第2题8、某班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照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时,有以下四种设计方案,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步骤应是哪一组? (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④③②⑤①⑥B.②③④⑤①⑥C.④②③①⑤⑥D.②④③9、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A、白天B、晚上C、没有光照的情况下D、任何时候10、有一瓶无色气体,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剧烈燃烧起来,说明这种气是()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1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12、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遇冷凝固成冰块,变化前后质量不变。
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气候、土壤、水C. 植物区系、动物区系、微生物区系D. 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2.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释放的气体是什么?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个过程是物质循环的一部分?A. 热能转换B. 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所有上述过程4. 地球大气层中的哪种气体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的叶子中。
(错)2. 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对)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对)4. 食物链中,能量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
(对)5. 水循环不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流。
(错)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
2. 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阳光、水和______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3.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______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的。
5.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保护生物种类、______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解释温室效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描述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4.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5.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解释这对湖泊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2. 描述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3. 解释为什么保护森林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卷试卷编辑:树人学校王前松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O:16 S:32 N:14 C:12 Cl:35.5 Ca:40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1、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A 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 核外电子数C 核内中子数D 核内质子数2、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H eB、 C C 、H D、H2O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证明了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D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
U夸克的带电量为2/3基元电荷,d夸克的带电量为-1/3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A 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B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C 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D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6、酸根阴离子R2O72-中R的化合价是()A +8B +7C +6D +57、人们发现自然界中有一系列与甲烷(CH4)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依次递增,如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戊烷(C5H12)……依据它们分子组成变化的规律,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的癸烷分子式是C10H24B 这一系列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数每增加1个,氢原子数随之增加2个C 这一系列化合物分子组成可用C n H2n+2(n≥1)表示D 这一系列化合物中结构最简单的是甲烷。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Cl—35.5 K—39 Fe—56 Mn—5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A.警告标志 B.足球烯 C.地球仪 D.玩具机器人2、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A.MG B.CA C.Fe D.f3、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A.质量减少 B.质量增加 C.化学性质改变 D.化学性质不变4、下图是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A.向试管方向移动B.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C.先移向试管后远离试管D.保持不动5、同种元素的原子都具有相同的(▲)A.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和中子数 D.核电荷数6、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稀有气体7、下列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钙(OCa)B.氧化镁(MgO2)C.三氧化二铁(Fe3O2) D.氯化钡(BaCl2)8、如图(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A.H B.H2 C.2H D.2H210、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取氧气,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加热高锰酸钾 B.分离液态空气 C.电解水 D.分解过氧化氢11、纳米碳化硅(SiC)与金刚石都是正八面体结构,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强耐磨性,且透明有光泽等性能,可用于制作人造金刚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温馨提示:1、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2、共四大题,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有效!3、认真审题,相信自己,合理利用时间,考出最佳成绩!4、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O--16 K--39 C--12 Cl--35.5卷I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2、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SO 2排放有关的是---------------------------( ▲ ) A 、温室效应 B 、光化学烟雾 C 、酸 雨 D 、臭氧空洞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干冰”升华B .车胎爆炸C .铁生锈D .灯泡通电发光4、 下列物质的用途,属于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5、据报道2005年5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核外电子数为111,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 A 、433 B 、111 C 、272 D 、1616、谁是混合物------------------------------------------------ ( ▲ )A .液化气作燃料B .铝材做高压锅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钢材制作铁轨7、中国人中有数十万人患“缺铁性贫血”这里所说的“铁”是-----------(▲)A、铁原子B、金属铁C、铁元素D、铁分子8、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反应是----------------------------------(▲)A.呼吸作用B.食物腐烂C.钢铁生锈D.蜡烛燃烧9、下列图中,甲装置是验证在有光照条件下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乙、丙、丁3个装置中,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A、只有乙B、只有丙C、只有丁D、乙、丙、丁都不是10、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C.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1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下列电路元件符号(图)表示电铃的是A .B .C .D .2. 下列控制和减弱噪音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 . 在公路边种植树木B . 安装双层玻璃窗C . 在耳内塞棉花团D . 开摩托车时加大油门3. 皮肤上有多种感受器,能感受不同的刺激,引起不同的感觉。
下列感觉都属于皮肤感觉的是A . 触觉、听觉和痛觉B . 味觉、嗅觉和触觉C . 压觉、痛觉和冷觉D . 触觉、温度觉和视觉4. 下列事例中,属于固体振动发声的是A . 吹笛子发出的声音B . 电铃发出的声音C . 潮水涨落发出的声音D . 自行车爆胎发出的声音5.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B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 .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6. 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B . 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接”C . 两表都不能将正负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D . 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7.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 .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 .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D .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8. 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B . 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C . 带电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D . 电阻中有电流,两端一定有电压9. 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D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A . A和CB . A和BC . B和DD . C和D10.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丙A . 一定不带电B . 带正电C . 带负电D .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11. 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 . 倒立、缩小的虚像B . 正立、缩小的实像C . 倒立、缩小的实像D . 正立、缩小的虚像12. 下列关于眼的结构和视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瞳孔是靠巩膜来调节的B . 视觉是在视网膜上产生的C . 晶状体的曲度是靠睫状肌来调节的D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易患远视眼13. 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
下列光路图中,能用来解释上述现象的光路图是A .B .C .D .14. 如图所示,在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当在行驶中(开关S闭合)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下列电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A .B .C .D .15. 如图为一只眼成像的示意图。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此眼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的眼镜B . 此眼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做的眼镜C . 此眼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做的眼镜D . 此眼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的眼镜16. 某同学画出了如下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④只将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A . 只有②可行B . ②和④都可行C . ①和②都可行D . ③和④都可行18. 将电阻R1与100欧的电阻并联后,它们的总电阻小于10欧。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R1一定小于10欧B . R1一定等于10欧C . R1一定大于10欧D . R1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9.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I-R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A .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这段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C .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D . 电压一定时,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20. 下列四个图中,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图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21. 雨后初晴的晚上,路面上有许多小水坑。
当我们迎着月光行走时,发暗处是________;当背着月光行走时,发亮处是________(均选填“水坑”或“路面”)。
22. 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如图)。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23. 如图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如图所示,近视眼患者正在看________(选填“近”或“远”)处的物体。
(3)某患者眼球结构完好无损,但却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_。
24. 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A点,水中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保留作图痕迹)25. 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Ω。
26. 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跟电阻R1两端电压的比值________(选填“大于1”、“等于1”或“小于1”)。
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观察到两表示数之差从6V变到9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3A,则电阻R1=________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27.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1)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材料、横截面积、________、温度有关。
(2)实验时,同学们用如右图的实验装置分别把a、b、c、d四根金属丝接入电路A、B两点之间,探究情况如下表:序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灯泡亮度a铝丝21较亮b镍铬合金丝20.5最暗c铝丝20.5较暗d铝丝11最亮当选用________(填序号)两根金属丝,可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
(3)如图的实验,可探究导体电阻与________的关系。
2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乙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调节。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cm处时,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动,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镜片,在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
29.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明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滑片P的位置为P1。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最终应滑到位置P1的________(选填“左边”或“右边”)。
(4)实验结束后,小明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明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
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30题6分,第31题4分,第32小题7分,第33小题9分,共26分)30. 小科同学在学过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后,对课本上“物体经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产生了怀疑.怀疑的依据是:她发现人离平面镜越近,看到的像越大;反之,人离平面镜越远,看到的像越小。
(1)请你帮助小科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她的想法是否正确。
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2)小雨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什么?31.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1=5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求:(1)电源的电压;(2)通过R2的电流。
32. 小洋和同学们通过暑期的勤工俭学为残疾人老王买了一辆电动轮椅。
为了帮助老王正确使用,小洋研究了说明书,电动轮椅的原理简图如图所示。
他了解到,操纵杆可操纵双刀双掷开关S以及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
前推操纵杆时轮椅慢慢前进,继续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快速前进;后拉操纵杆时轮椅慢慢后退。
蓄电池的电压U=24V (保持不变),R2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
(1)原理图中双刀双掷开关S中间的连接物(深色部分)为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2)从原理图和以上描述可知,当开关接到________两个接线柱时,轮椅前进。
(3)当轮椅后退时电流表示数为0.5A,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33.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R2是规格为“20Ω3A”的滑动变阻器。
图中正确连接有一个电压表(图中未画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b处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选用的量程乙图与丙图不同)。
请分析计算:(1)电压表并联在________两端;并说明理由________;(2)R1的阻值;(3)电源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