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课件】《公安情报学》比赛课题: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概述公安情报学的研究内容

概述公安情报学的研究内容
公安情报学是指研究公安机关如何应用情报手段,对犯罪活动进行预测、分析
和打击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报搜集与分析:公安情报学关注如何有效获取各种情报信息,并对其进行
分析和加工。
这包括收集开放的情报,如媒体报道、报告和统计数据,以及秘密的情报,如犯罪嫌疑人的背景资料、组织结构和活动等。
通过运用情报分析技术,公安机关能够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的趋势和模式,并提前预测潜在的威胁。
2. 犯罪预测与预防:公安情报学研究如何利用情报手段预测犯罪活动的发生和
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犯罪的特征、模式和环境背景等因素,公安机关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前干预和打击犯罪行为。
这有助于保护社会安全,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3.情报处理与应用:公安情报学强调有效的情报处理和应用。
这包括情报的分类、编码和储存,以及情报数据的挖掘和利用。
公安机关依靠这些技术和方法来建立庞大的情报库,供后续调查和打击行动使用。
同时,情报也可以用于指导和支持公安工作的决策制定。
4. 反情报与保密防范:公安情报学关注如何防范和打击敌对情报机构的渗透和
刺探行为,并保护公安机关内部的情报安全。
这包括加强情报人员的保密意识培养,加强网络安全,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保护和反情报制度。
总而言之,公安情报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情报搜集与分析、犯罪预测与预防、
情报处理与应用以及反情报与保密防范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公安机关能够更好地利用情报手段,提高犯罪打击效率,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第三章 公安情报工作研究

事件二
2008年7月21日, 7月21日7时05分和8时05分, 在昆明市分别发生两起公交车爆炸案件,发生爆炸 的2辆公交车均为54路车。发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公 交车爆炸案件,这起案件发生在奥运会之前在当时 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直至2010年12月24日再次发生 在昆明市一家咖啡屋的爆炸案发生后,经DNA认定 统一证明后发的这起爆炸案炸死的人员李彦就是昆 明市公交车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
相关资料: /a/20081228/000116.htm
事件二
2001年 李彦曾因抢劫犯罪,被释放后曾扬言要报复社会。
2001年
2007年7月 2007年以前 2008年7月2日
李彦在宜良监狱服刑期间,一直从事电工工作,
李彦在省外修筑公路期间曾负责炸药、雷管领取工作,
公安情报收集的原则
• 全面性:搜集情报信息一定有全局观念,全 面搜集,防止重要情报信息的遗漏。遵循完 整性原则,注重全面性。 • 真实性:情报收集要注重准确性,在收集过 程中,公安情报部门在尽可能多获取情报的 同时,要保障情报的质量。对于不够确定的 情报,要进行深入认真的调查研究,仔细做 好分析工作,保证收集到的情报是准确可靠、 可以作为决策依据的。
五、社会服务功能 socila service functions
思考题
公安情报工作如何在打击犯罪方面发生作用?
第三节 公安情报工作流程
公安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情报信息的 搜集、加工和整理、传递存储、分析研判、 整编报道及服务与利用等。这几个主要环 节彼此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 情报工作流程。其中公安情报搜集与获取、 公安情报整理与组织、公安情报存储、公 安情报分析与研判及公安情报利用与服务, 是公安情报工作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侦查与犯罪情报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侦查与犯罪情报分析犯罪侦查和犯罪情报分析是刑事案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破案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刑事案件中犯罪侦查和犯罪情报分析的必要性、方法以及存在的挑战。
一、犯罪侦查的必要性犯罪侦查是指针对刑事案件中的犯罪行为进行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它对于保护社会安全、维护法律秩序至关重要。
在犯罪侦查中,警方需要全面搜集相关证据,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动机和犯罪手段,以便确定嫌疑人并为其犯罪行为追责。
犯罪侦查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一个嫌疑人的罪行,以便将其绳之以法。
通过调查和取证,警方可以收集到丰富的证据,用以指控犯罪嫌疑人。
只有通过犯罪侦查,才能确保罪犯不逍遥法外,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犯罪侦查的方法1. 现场勘查:犯罪现场是犯罪侦查的重要起点之一。
在保护现场的同时,警方可以寻找物证、痕迹等重要线索,并据此推断案发经过和犯罪手段。
2. 取证调查:警方需展开调查取证工作,包括询问证人、调查相关证据等。
通过与证人的沟通和了解,警方可以了解到更多有关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为案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依据。
3. 技术手段: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在犯罪侦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DNA检验、指纹识别、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明,帮助快速锁定嫌疑人。
三、犯罪情报分析的必要性犯罪情报分析是在犯罪侦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推断,以便识别出相关的线索和涉案人员。
犯罪情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犯罪侦查工作,以便尽快破案。
通过对犯罪信息的分析,警方可以了解到案发规律、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等,并相应地采取行动。
四、犯罪情报分析的方法1. 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警方能够更好地利用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犯罪数据的挖掘,警方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线索和规律,有助于犯罪案件的破解。
2. 线索对比:将已掌握的犯罪线索与已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关联和共同点。
通过线索对比,警方能够锁定嫌疑人,加快破案进程。
公安警察刑事案件分析工作情况汇报PPT模板

2
地点
3 任务
输入内容 输入内容 输入内容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 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 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阶段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 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 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 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 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 也叫 单 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某某抓捕任务详细分组
成员
张三、李四 赵四、王五
主要任务
输入内容 输入内容
抓捕地图
②王五 ③李四 ①张三
④赵四
嫌疑人
第三阶段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 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 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 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 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 也叫 单 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任务一
输入内容 输入内容 输入内容 输入内容
任务三
犯罪情报与犯罪情报分析

犯罪情报与犯罪情报分析摘要:情报是警务人员侦破案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办案人员确定追踪方向的重要依据,而在收集的情报中,如何确定情报的种类、确定目前以及今后的工作任务也是警务人员应掌握的技能,对其工作有着指导作用。
分析了犯罪情报定义、所包含的内容;犯罪情报分析对于警务人员的作用。
关键词:犯罪情报;情报分析;战术执法人员依靠各种信息源、使用各种方法以应对、预防犯罪以及骚乱问题。
最为典型的当然是战术、战役或战略方法。
情报分析涉及的是关键的、实质性的、能够给予执法决策者支持的情报产品,而犯罪分析则是使用各种地域性、社会人口信息,将空间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预防并解决犯罪与骚乱问题。
一、犯罪情报定义公众对于情报普遍大多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情报是运用技巧来收集信息。
这种观点更被一些传媒所误导。
事实上对于高级执法人员,收集信息与运用情报之间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
对不同的执法人员而言,他们在情报这一术语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许多组织对于这一术语也有自己的解释。
一般来说,可以认为犯罪情报是情报知识的产物,用来帮助执法领域决策、减少犯罪以及预防犯罪。
犯罪情报分析的结果,可以是书面形式的、口头形式的,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
这里有必要进行说明。
不可以将情报局限于某些个人或犯罪团伙。
许多人机械地将犯罪情报视为检测个别犯罪行为或有组织犯罪团伙的行为,还有人认为犯罪情报应该只能用来帮助执法的决策者。
然而有用的情报有助于刑法的实施,同时还可以用于决策分析以减少犯罪量,或者通过以问题为指导的策略为决策者提供预防犯罪的途径。
如前所述,收集隐蔽信息的方法并不是犯罪情报;犯罪情报也不是用无线记录、实施监视、监听电话记录等的过程。
在决策中包含隐蔽情报的可以称之为犯罪情报,确切说可以称为隐蔽(秘密)信息。
在其他信息源公开的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时,隐蔽信息就是犯罪情报。
可以将其他信息源与隐蔽新信息结合而成为情报,这时的情报是公开的。
伦文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技术摘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森林公安工作中需要及时处理的犯罪情报信息数量越来越多;森林公安工作中对高质量的情报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
为了在森林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犯罪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工作的效率,需要构建一套森林公安犯罪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机制,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级各地区森林公安机关进行合理分工、同时规范与激励不同层级与不同地区森林公安机构在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方面相互配合与协作。
关键词:森林公安;犯罪情报分析;森林公安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打击犯罪新机制0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警务工作也逐渐出现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表现为警务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情报信息数量越来越多、警务工作对高质量情报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与此相适应,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技术对于警务工作的支持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建立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开展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是信息主导警务下警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作为警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森林公安工作,也需要应用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技术来提高执法工作的效率。
建立和完善森林公安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工作机制,从宏观层面上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层级警务机构在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方面的合理分工,并制度层面上对不同地区与不同层级警务执法单位在情报共享、传递、分析研判等方面进行协作进行规范与激励。
1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体现了信息主导警务下警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与传统侦查工作中的案情分析相比较,犯罪情报研判的优势之一在于其是由专业的情报研判人员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大量的犯罪情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所得出的结论在科学性与精确性等方面要较传统执法模式下那种由侦查人员个体就数量有限的信息所进行的案情分析强出许多。
2 建立和完善纵向的森林公安犯罪情报研判框架,确定不同层级的森林公安机关在情报专研判方面的科学分工与合作。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工作机制,是从宏观层面上规划不同地区、不同层级警务机构在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方面的合理分工,并规范与激励不同地区与不同层级警务执法单位在情报共享、传递、分析研判等方面进行协作的操作规程。
反情报课件PPT课件

控制信息访问
严格控制对机密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接 触敏感信息。
加密和保护数据
采用加密技术和其他安全措施,保护机密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安全。
发现和应对间谍活动
监测可疑行为
通过监测和分析员工行为、网络流量 等,及时发现可疑的间谍活动。
采取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间谍活动,立即采取措施, 包括调查、制止和报告相关部门。
反情报能力
组织应具备反情报意识、 技术和措施,建立有效的 反情报体系,提高反情报 能力。
反情报的重要性
保护国家安全
反情报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 成部分,能够防止敌对势力获取国家 机密,保障国家利益。
提高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反情报工作能够提高组织整体的 安全防范意识,促进组织内部的安全 管理。
保护商业利益
水平。
强化技术研发
加大在反情报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 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建立协作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之 间的协作,形成反情报工作的合力。
应对新兴威胁和挑战
网络安全威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 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需要加强
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测。
社交媒体威胁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虚假信息和 谣言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 需要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管理和监
在某些情况下,反情报和 保密工作需要相互协作, 共同应对复杂的情报威胁。
02 反情报的主要任务
识别和防范情报威胁
识别情报威胁
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识别潜在 的情报威胁,包括来自敌对势力 、竞争对手和内部威胁。
制定防范措施
针对识别的情报威胁,制定相应 的防范措施,如加强信息保护、 提高安全意识等。
犯罪情报课件主要内容

第一章犯罪情报学概述第一节犯罪情报基础知识一、信息与情报基础知识1、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
2、情报是人们对信息分析加工后形成的、能够指导实战的智力劳动成果。
3、数据、信息、知识与情报的关系二、犯罪情报1、犯罪情报是指为打击、预防和控制犯罪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及其加工品。
2、犯罪情报的类型第二节公安信息化建设一、公安信息化的概念公安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公安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公安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警察个人潜力以及警务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警察行为、警察组织决策和警务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时代意义为专业化警务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严打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为社区警务提供精确的“计量”构建高效的情报主导警务模式第三节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情报主导警务模式是通过整合和协调警察组织内外情报体制、系统与功能,促进情报信息的广泛采集、综合分析和应用,实现情报功能的最大化,并影响各个层次的警务决策,提高警务工作整体效能,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目的的警务运作模式。
第二章犯罪情报的搜集第一节犯罪情报搜集概述1、犯罪情报搜集的基本方法2、犯罪情报搜集的渠道与方法常规性收集:是指在日常警务活动中收集情报信息。
(1)登记(2)提取(3)调查访问(4)电子监控(5)情报交流任务信息采集:任务信息是为了特殊目的而专门查找和收集的信息(1)使用秘密力量搜集(2)使用行动技术侦查手段搜集(3)数据搜索自愿信息采集:自愿信息是指那些由群众自愿提供的信息。
(1)线索征集(2)设立举报电话或信箱3、犯罪情报搜集的要求(1)全面完整;(2)客观准确;(3)快速及时;(4)规范操作;(5)持续不断第二节线索型情报的搜集与评估1、线索型情报的来源渠道(1)监控;(2)特情、耳目提供;(3)知情人举报;(4)犯罪嫌疑人供述;(5)部门、行业登记;(6)公开资料2、线索型情报搜集的方法(1)运用秘密力量搜集;(2)运用技术手段;(3)信息查询;(4)审问在押人犯;(5)各种举报渠道;(6)信息交流3、线索型情报评估是指具有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对收集到的大量犯罪情报信息从来源可靠性、内容真实性及共享与发布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评价并划定等级的一项专门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控人员信息
抓获的外地逃犯信息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倒查
获取 信息
比对 刑嫌
分析 类案
案件 串并
旅馆住宿信息
邮汇信息
网吧上网信息
情报信息 比对
出城登记
暂住信息
民航信息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倒查
获取 信息
比对 刑嫌
分析 类案
案件 串并
案件分析
对在本地有相关记录的犯罪嫌疑人, 通过分析其在本地驻留时段内发案情况, 确定是否有与该涉案人员所作案件相类似 的案件。
个案入手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模式分析过程是一个对模式进行假设、归纳、证 实,并通过演绎应用、持续检验的循环分析过程。
模式归纳 特征模式 剧情模式 时间模式 地图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时间:20XX年X月 地点:XX省XX市XX区
事件:嫌疑人又来到XX区作案
分析 类案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犯罪嫌疑人范围分析
调查 甄别
范围 比对
获取 信息
信息
搜索
正查 倒查
特征 提取
案情 分析
案件 串并
比对 刑嫌
分析 类案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倒查
获取 信息
比对 刑嫌
分析 类案
情报信息来源
抓获现行的犯罪人员信息
协查通报
案件 串并
各地破案信息 通缉令
嫌疑人-甲和嫌疑人-乙 一起乘坐出租车离开上XX小区
地点:XX小区外
嫌疑人甲、乙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调取上和城小区外 的监控录像
我家的 购物袋
被盗人认出嫌疑人手 中所提购物袋系从被 盗人家里所取
锁定嫌疑人及 其乘坐出租车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连线分析法
一致连线
同一连线
直接连线
类似连线
互补连线
路径连线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通过出租车管理部门支持下,使用GPS 圈定租乘的大致地域和时间段。
符合条件
8辆 该类型出租车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数据碰撞
分色排序
公式判别
批量比对
数据碰撞
轨迹碰撞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经过现场勘查 多为技术性开锁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20XX年XX月XX日,XXX小区 居民卜某等3户居民家被盗
《公安情报学》专题七:Fra bibliotek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调取视频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正查
案情 分析
特征 提取
现场勘查 刑事技术检验 调查访问 信息技术
……
信息 搜索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犯罪嫌疑人 情报信息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正查
案情 分析
特征 提取
信息 搜索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特殊体貌特征
特殊职业特征
特殊关系特征
特殊行为特征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犯罪嫌疑人范围分析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获取 信息
信息
搜索
正查 倒查
特征 提取
案情 分析
案件 串并
比对 刑嫌
分析 类案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犯罪嫌疑人范围分析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获取 信息
信息
搜索
正查 倒查
特征 提取
案情 分析
案件 串并
比对 刑嫌
分析 类案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倒查
获取 信息
比对 刑嫌
分析 类案
案件 串并
通过对各类案件信息资源的分析 与研究,分析推断哪些刑事案件是同 一类人或同一伙人所为的情报分析活 动。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案件串并分析流程
进行串并 确定分析指标
提取代表性表征要素
分析所有表征信息
条件的人员数据
A
B
C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正查
案情 分析
特征 提取
信息 搜索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确切性 可靠性
评估 筛选
确定犯罪 嫌疑人范围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犯罪嫌疑人范围分析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获取 信息
信息
搜索
正查 倒查
特征 提取
案情 分析
案件 串并
比对 刑嫌
正查
案情 分析
特征 提取
信息 搜索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犯罪嫌疑人 特征分析
有驾驶汽车技能 在双阳和伊通有落脚点
作案中使用手机通信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正查
案情 分析
特征 提取
信息 搜索
范围 比对
调查 甄别
犯罪情报研判平台
利用数据碰撞技术:交叉比对分析
列出符合三个条件
、二个条件、一个
经过细致的排查找到拉乘嫌疑人的出租 车司机!
嫌疑人在车上打电话问第三人在哪里 对方回答:在科技城。
科技城
出租车司机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经监控查询嫌疑人—甲和乙乘 坐嫌疑人—丙的夏利N5向南离开。
北N 南S
嫌疑人--甲、乙、丙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通过对嫌疑人手机的技术勘察!
碰撞出一对 四平电话号码
确定嫌疑人是 伊通人
使用该号码的 即是嫌疑人
调取话单 通讯分析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犯罪嫌疑人 行动轨迹
交通信息(民航、火车) 住宿信息
网络信息(QQ等) 通话信息
视频监控信息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在市局技术行动九队的支持下,发现了犯罪嫌 疑人乘坐的黑色比亚迪轿车。车内只有一个司机。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12:30
双阳市 实施拦截
在附近小区搜索嫌疑人
伊通县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双阳区分局刑警大队 经侦查,获取嫌疑人丙的 QQ号码。当日下午发 现该人正在上网,并显示 IP地址为: 长春市双阳区 222.161.89.205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公安情报学
2020/9/9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复习
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的基本原理 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的主要内容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时间:20XX年X月——4月 地点:XX省XX市双阳区
事件:部分开放管理的居民区,多次发生入室盗窃案件
嫌疑人丙QQ号 码IP地址
嫌疑人甲QQ号码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抓捕 成功
抓捕 成功
抓捕 成功
《公安情报学》
专题七:犯罪情报分析与研判
情报分析过程中的优缺点,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应用, 有哪些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