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法实验资料
分批法成本实训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分批法的特点,熟悉分批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掌握简化的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流程。
二、实验要求:(1)根据货币资金支出情况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表。
(2)根据各部门用水、用电资料,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领料凭证,汇总编制领料凭证汇总表。
(4)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5)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6)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资料,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和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7)根据前述各项分配表,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
(8)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其他相关资料,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9)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1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批次产品的完工成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
(11)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三、仪器设备、试剂或材料:课本、计算器、黑色笔、草稿纸四、实验方法与步骤按照产品批别(或生产指令号)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并分别按成本项目设置转行或专栏,用以归集该批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1、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表2、外购动力分配法电费分配率=52200/87000=0.6 水费分配率=44400/22200=2 3、材料费用分配表分配率=3400/20000=0.174、人工费用分配表(表略)生产工人工资计算:按计件算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22340/16000=1.4按生产工时计算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23040/3000=7.69 5、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率=118833.2/4500=26.417、 011产品计算单(略)8、012产品计算单(略)材料费用分配:单台计划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总数=69564/20=3478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完工数量*单台成本=2*3478=6956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69564-6956=62608 人工费用、制造费用与材料费用计算一样,再此省略9、013产品计算单(略)10、014产品计算单(略)材料费用分配: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数量=(442000+1020)/32=13844.375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完工数量*单台成本=32*13844.375=443020人工费用、制造费用与材料费用计算一样,再此省略11、015产品计算单(略)材料费用分配:因为原材料是一次性投入,所以约当产量是投产数量24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约当产量=(420000+952)/24=17539.67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完工数量*材料分配率=10*17539.67=175396.7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420000+952-175396.7=245555.3人工费用分配:因为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约当产量=14*50%+10=17工资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约当产量=(5600+9460.99)/17=885.94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完工数量*工资分配率=10*885.94=8859.4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5600+9460.99-8859.4=6201.59制造费用的计算与人工费用计算方法一致,再次不列示。
分批法

实训资料分批法的核算程序服装加工业的生产技术过程多属于多步骤生产,生产组织可以是大量、大批生产、也可以是小批、单件生产。
根据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可以采用品种法、分批法或分步法。
由于服装加工业一般不对外出售半成品,也不要求计算各步骤成本,所以一般不采用分步法,而采用分批法或品种法技术成本。
本实训专题采用分批法技术产品成本。
所举实例基本接近实际,但是为了便于学习,有些数字和生产情况是假设的,但都反映了实际中的工作经验。
生产概况:宏光衬衫厂生产出口和内销各式衬衫,产品所用原料以化纤为主,也生产一部分布料衬衫。
产品生产根据订货要求,有自产自销和来料加工两种形式。
该厂生产过程分为设计裁剪、缝纫加工、平整包装(包括锁眼、钉扣)三大步骤。
与生产工艺过程相适应,该厂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机电修理小组。
三个基本生产车间是:一车间(裁剪),二车间(缝纫),三车间(锁眼、钉扣、整烫、包装)。
生产过程如图2-8-1所示。
每月投产的产品批别完工程度不同,为了缩短生产战线,集中力量完成每月内能完成的产品生产任务,加速企业资金周转,该厂每月下旬下达截批通知(通知那些批号完工,哪些批号未完工移至下月继续加工),确定当月能完成的生产批号,各部门据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财会部门则根据截批通知对确定应在本月完工的批号,计算完工批号的产品成本。
图2-8-1生产过程图产品成本计算:该厂成本计算采用分批法,产品投产前,由生产计划部门下达生产任务通知单据以组织生产。
财会部门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生产批号开设成本计算单(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各批号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集中计算各批产品成本。
只计算各批号的总成本和按各批产量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
成本项目设有“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厂外加工费”五个项目。
“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是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汇总表,记入各生产批号成本计算单。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是根据工资结算凭证和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月终汇总资料编制分配表记入各批完工成本计算单。
成本会计学第6章分批法(新)

4
1.分配直接费用;2.分配间接费用
3.分配辅助费用;4.分配制造费用
三、一般的分批法
某企业生产五批产品。该厂设有一个 基本生产车间,根据客户的要求按定单分 批组织生产,其成本计算采用一般的分批 法。7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 批号 520 521 产品名称 A B 批量 60件 20件 直接材料 21180 13466 直接人工 2670 1634 制造费用 9750 5668
材料费用分配表
应贷科目 应借科目
原材料(差异率为-3%)
计划成本 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520
9000
5300
-270
-159
8730
5141
基本生 产成本
521 522 601
15000
10000 39300
-450
-300 -1179
14550
9700 38121
602
合计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520产品 —521产品 —601产品 —602产品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8730 5141 14550 9700 39300 -1179
借:基本生产成本—520产品 —521产品 —522产品 —601产品 —602产品 贷:制造费用 13080 10137 14715 43600 13080 94612
产品成本计算单 批号:520 产品名称:A 产量 :60件 开工日期:6月5日 完工日期:7月20日 单位:元 年 成本项目 摘要 合计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月 日
6 30 本月发生 (期初余额) 7 31 本月发生 21180
7 31
总成本
7 31 单位成本
分批法例题

分批法例题
【原创版】
目录
1.分批法的定义和作用
2.分批法的实施步骤
3.分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4.分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正文
一、分批法的定义和作用
分批法是一种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批次进行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能够精确地掌握各个批次的成本信息,以便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结构。
二、分批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批次:首先,企业需要根据生产和经营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批次划分方式。
一般来说,批次可以是按照生产时间、生产数量、订单等划分的。
2.收集成本数据:在确定了批次之后,企业需要收集各个批次的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则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计算成本:根据收集到的成本数据,企业可以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成本法、吸收成本法等),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
4.成本控制:在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后,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以实现成本最优化。
三、分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分批法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批次,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产品结构。
在餐饮业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菜品批次,计算出各个菜品的成本,以便进行菜品调整和优化。
四、分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分批法能够精确地掌握各个批次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分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特点进行调整。
成本会计实训实验报告分批法

成本会计实训实验报告分批法成本会计实训实验报告(分批法)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分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熟悉分批法各种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及相应的账务处理,熟悉掌握分批法的成本核算程序掌握分批法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具体运用。
通过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培养我们对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要求根据模拟单位的实验资料,以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方法独立完成其6月份所发生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分配,全面熟悉分批法在成本计算中的业务流程,掌握成本核算的操作技能。
注意:本次实验为了保证答案的唯一性,分配率能够除尽的可保留五位小数,其余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由此产生的尾差一律计入表格中最后一个承担者。
三、主要仪器设备、试剂或材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分配表、明细表、计算单、草稿纸、计算器、签字笔、铅笔、计算机、EXCEL软件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明细账,来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船舶、精密仪器等。
此外,新产品的实验或试制、专业修理不断变化款式的高档时装生产等也可以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相比,分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的批别,以产品生产周期为成本计算期进行成本计算,一般涉及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批分配费用的问题。
(1)按照产品批次划分成本项目设置成本计算单及成本明细账。
(2)进行生产费用的审核、归集和分配,归集审核无误的生产费用,编制各种分配表,对于各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归集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
(3)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成本计算与管理实训二 简化的分批法

实训二简化的分批法实训目的:检验学生对简化分批法的理解和运用。
实训重点和难点: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的登记方法、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的计算。
一、实训资料晶晶公司是一家小型机械零件制造厂,按照客户订单分批次加工多种机器零件。
由于每月投入加工的批次众多,而每到月末未完工的批次也总是很多,所以,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该企业一直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20XX年4月份该企业的产品批号及生产情况如下:1.各个批次的产量表如下表7-2-1 产量表20XX年4月2.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上累计的数据如下:2月份各批产品应负担的职工薪酬为21785元,3月份为23898元,4月份为47167元;2月份的制造费用为11842元,3月份为11626元,4月份为38432元。
2.各个批次的生产工时和材料费用如下表7-2-2 生产工时和材料费用表二、实训要求1.按照批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并登记期初余额2.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登记期初余额3.217批B零件的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的,生产工时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的完工率为60%4.登记各个批次明细账,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三、实训用表表7-2-3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表7-2-4 201批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产品名称:产品批量:表7-2-5 217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产品名称:产品批量:表7-2-6 303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产品名称:产品批量:投产日期:完工日期:完工件数:表7-2-7 315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产品名称:产品批量:表7-2-8 401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产品名称:产品批量:表7-2-9 405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产品名称:产品批量:表7-2-10 410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产品名称:产品批量:投产日期:完工日期:完工件数:。
分批法实验报告

分批法实验报告分批法实验报告一、引言分批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用于研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探讨最佳浓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和设备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植物种子、肥料、土壤和水。
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皿、量杯和称量器。
2. 实验步骤首先,准备不同浓度的肥料溶液,分别标记为A、B、C和D。
然后,将培养皿分为四组,每组放置相同数量的种子和相同量的土壤。
接下来,分别向每组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肥料溶液,并保持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每天浇水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植物生长情况在肥料浓度A的组别中,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呈现黄色。
在肥料浓度B的组别中,植物生长较为正常,叶片呈现深绿色。
在肥料浓度C的组别中,植物生长迅速,叶片呈现鲜绿色。
在肥料浓度D的组别中,植物生长过快,叶片呈现淡绿色。
2. 植物根系情况在肥料浓度A的组别中,植物的根系发育不良,根长短且细弱。
在肥料浓度B 的组别中,植物的根系发育正常,根长适中。
在肥料浓度C的组别中,植物的根系发育良好,根长且粗壮。
在肥料浓度D的组别中,植物的根系过度生长,根长过长。
四、讨论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肥料浓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肥料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适量的肥料浓度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则会导致植物生长异常。
2. 最佳肥料浓度条件根据实验结果,肥料浓度C的组别中植物生长最为良好,叶片和根系发育均达到最佳状态。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肥料浓度C为最佳肥料浓度条件。
3. 肥料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适量的肥料浓度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其正常生长。
然而,过高的肥料浓度可能导致植物吸收过多的养分,从而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过低的肥料浓度则会导致植物缺乏养分,生长受限。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肥料浓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品种法和分批法范文

【一】:成本会计实训心得 5000字成本会计实训心得实训目的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实际训练与模拟,很难提高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成本会计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更需要在实践中学会针对特定的企业环境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与客观理性的成本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信息。
为了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开设了成本会计实训课程。
这次实训,通过实际案例模拟各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环境,把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所用的各种费用分配表和明细账结合起来,不仅掌握了三种成本核算基本方法的特点,还进一步理解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同时熟练掌握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核算的会计处理,提高并加快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全面地理解制造企业中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培养了我们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严谨客观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态度;缩短我们从学校到单位、从学生角色到会计人员角色的适应期与调整期。
实训内容实训教程主要是针对《成本会计学》中的各种成本核算方法而编写的综合训练,我们主要从中选取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核算方法。
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它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来汇集生产费用,并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程序体现着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品种法主要适用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企业;同时也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糖果、饼干等生产企业。
品种法的主要特点是⑴以产品的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⑵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
⑶成本计算按月定期进行,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而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
⑷采用品种法的企业月末一般没有在产品,或有很少在产品,一般可忽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果企业有月末在产品,可采用较简便的方法,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批法实验资料
启业制衣厂属于来单加工服装企业,按生产定单生产服装。
该企业设有三个流水线车间:裁剪车间、缝制车间、整理车间。
裁剪车间的生产任务是将布料按照服装样板进行裁剪,然后将裁剪好的布料送到缝制车间进行下一步加工;缝制车间的生产任务是将裁剪好的布料进行缝制,在缝制过程中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将布料做成成衣,然后将成衣送到整理车间进行整理;整理车间的生产任务是对成衣进行整理、熨烫、定型、包装等工序处理,经检验合格
图2—1 生产工艺流程
该企业还设置一个辅助车间:机修车间。
机修车间为全厂提供修理服务。
该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分批法。
产品成本核算要求如下:
1.该企业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明细账,按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燃料动力费、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所需的辅助材料、包装材料随着生产进行逐步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包装材料费用直接计入各批产品成本;工资及福利费、燃料动力费、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2.产品成本计算单按产品订单批号分别设置,月末不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分配,月末如果有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
一批产品全部完工后,计算该批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机修车间为全厂提供修理服务,该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通过“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账户核算,月末按其提供的劳务量比例将费用直接分配给各受益车间和部门。
启业制衣厂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一)200×年10月期初资料
1.休闲外套(生产批号050801)
200×年8月20日根据生产订单投产3 000套,8月份没有完工产品,9月份生产完工产品1 000套,每套按计划单位生产成本150元结转(明细资料见表2—1),10月初有在生品2 000套,在产品成本资料见表2—2。
2.牛仔裤(生产批号050901)
200×年9月接到外贸出口定单生产牛仔裤4 000件,9月25日根据生产定单本月先投产1 000件,9月份全部未完工。
10月初有在产品1 000件,在产品成本资料见表2—24。
3.计划单位生产成本(见表2—1)
表2—1
计划单位生产成本
单
位:
表2—2
在产品成本资料
单
位
:
(二)本月生产情况
1.休闲外套(生产批号050801)。
10月份生产完工产品2 000件,该产品截止10月份已全部完工。
2.牛仔裤(生产批号050901)。
10月份又投入生产3 000件,本月完工3 200件,每件按计划单位生产成本80元结转(明细资料见表2—1),另800件仍在车间进行加工。
3.女士毛料套装(生产批号051001)。
10月5日根据生产订单投产1 500件,当月投产当月全部完工。
4.10月份生产月报统计,本月完工产品产量及工时情况见表2—3。
表2—3
(三)本月生产费用发生情况
1.10月份材料消耗情况(见表2—4)
表2—4
材料消耗汇总表
200×年10月30日
2.10月份外购动力情况
本月用银行存款支付动力费42 000元,共耗电35 000度,明细见表2—5。
表2—5
10月份耗电明细表
200×年10月30日
单位:元
3.10月份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情况(见表2—6)
表2—6
工资结算汇总表
200×年10月30日
4.200×年10月1日固定资产原值资料(见表2—7)
表2—7
固定资产原值明细表
单
位:
1%
5.10月份以现金支付其他费用情况(见表2—8)
表2—8
其他费用表
单
位
:
6.10月份待摊费用情况
1)本月应摊销保险费1 600元。
其中:生产车间负担1 000元,机修车间负担400
元,行政管理部门负担200元。
2)本月应摊销劳动保护费3 000元。
其中:生产车间负担2 000元,机修车间负
担1 000元。
7.10月份预提费用
1)本月计提短期借款利息3 000元。
2)本月预提大修理费用1 000元,其中:生产车间800元,机修车间200元。
8.10月份机修车间劳务提供情况(见表2—9)
表2—9
实验要求
1.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明细账。
2.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
3.月末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有关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户。
4.月末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登记有关账户。
5.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编制产品完工入库业务的记账凭证。
6.分配率保留4位小数,金额保留2位小数。
解题思路
一)材料费用
1.根据材料消耗汇总表编制材料分配表(见表2—9)。
2.根据材料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及成本计算单。
(二)外购动力费用
1.根据外购动力情况编制外购动力分配表(见表2—10)
2.根据外购动力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及成本计算单。
(三)工资费用
1.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见表2—11)
2.根据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及成本计算单。
(四)折旧费用
1.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见表2—12)
2.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五)其他费用
1.根据其他费用表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六)待摊费用
1.根据待摊费用情况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见表2—13)。
2.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七)预提费用
1.根据本月预提费用情况编制预提费用计算表(见表2—14)。
2.根据预提费用计算表编制记账凭证。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八)辅助生产费用
1.按照本月所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记账凭证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明细账簿,并结算出该车间本期费用发生额。
2.按照机修车间劳务提供情况以及该车间本期费用发生额采用直接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2—15)。
3.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4.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
(九)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1.按照本月所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记账凭证登记“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明细账簿,并结算出制造费用本期发生额。
2.根据制造费用本期发生额,按照生产工时比例(生产工时见表2—2)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见表2—16)。
3.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
4.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及成本计算单。
(十)“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明细账簿1.按照本月所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记账凭证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明细账簿(见表2—17)。
2.按照本月所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记账凭证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簿(见表2—18)。
3.按照本月所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记账凭证登记“制造费用成本”明细账簿(见表2—19)。
(十一)成本计算单
1.根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明细账归集的生产费用及相关费用分配表按照产品批别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2—20、表2—21,表2—22)。
2.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见表2—23)。
3.根据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4.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明细账。
参考答案
1.10月份辅助生产明细账发生额26 050元;
2.10月份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明细账发生额50 740元;
3.休闲外套10月份完工产品成本417 085元;
4.牛仔裤10月份完工产品成本256 000元;
5.毛料套装10月份完工产品成本102 599元。
分批法实验用表表2—10
材料分配表
表2—11
外购动力分配表
表2—12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表2—14
待摊费用分配表
表2—15
预提费用计算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
表2—18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表2—19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明细账
表2—20
产品成本计算单——休闲外套(生产批号050801)
投产日期:200×年8月30日
表2—21
产品成本计算单——牛仔裤(生产批号050901)
投产日期:200×年9月25日
产品成本计算单——女式毛料套装(生产批号051001)
投产日期:200×年10月5日
表2—23
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