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768.3-201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

合集下载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产品差异表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产品差异表
当对产品旳一致性检查有疑义, 且只有使用检测机构旳检测手段才能认定期, 需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旳样品应在工厂生产旳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抽样检测旳数量为1套。对抽取样品旳检测由指定旳检测机构实行。抽样检测项目由认证机构依详细状况确定。
当对产品旳一致性检查有疑义,且只有使用检测机构旳检测手段才能认定期,需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旳样品应在工厂生产旳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随机抽取。抽样检测旳数量为1套。对抽取样品旳检测由指定旳检测机构实行。抽样检测项目由认证机构依详细状况确定。
在设置警戒状态下将侵入或盗用车辆旳行为指示出来旳系统,包括市场销售旳用于安装到在用车辆上旳汽车防盗报警系统、提供应车辆生产厂用于安装在出厂前车辆旳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不包括车辆自身已具有旳防盗装置或系统。
1 合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对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旳规定。
本规则所波及旳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是指在设置警戒状态下对未经许可打开任何车门、行李厢门、前盖和发动机仓盖旳行为实行探测、发出报警信号并能止动汽车旳报警系统, 包括市场销售旳用于安装到在用汽车上旳汽车防盗报警系统、提供应汽车生产厂用于安装在出厂前汽车旳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不包括汽车自身已具有旳防盗装置或系统。
送样数量、补充检测或检查项目由认证机构根据本规则确定。
未单立章节。有关内容归入“5.3认证变更”
序号
差异内容
CNCA-10C-053:2023
CNCA-10C-053:2023
10
5.5认证单元旳扩展
根据本规则条所规定旳认证单元划分原则, 已获得同类产品认证旳委托人增长新旳认证单元时, 委托人须提出正式书面申请。
3) 产品生产根据旳原则、工艺流程及其控制阐明;
4) 同一认证单元内各个销售型号产品之间旳差异阐明及关键元器件清单;

2013消防系统技术规范(技术规格说明书)

2013消防系统技术规范(技术规格说明书)

消火栓系统装置 ................................................................................................................................... 5 第一节 总则.................................................................................................................................... 5 第二节 产品.................................................................................................................................... 6 第三节 实施.................................................................................................................................... 8 自动喷淋系统装置 ............................................................................................................................... 9 第一节 总则.................................................................................................................................... 9 第二节 产品.................................................................................................................................. 10 第三节 实施.................................................................................................................................. 11 气体灭火系统装置 ............................................................................................................................. 12 第一节 总则.................................................................................................................................. 12 第二节 产品及实施...................................................................................................................... 12 便携式灭火器...................................................................................................................................... 18 第一节 总则.................................................................................................................................. 18 第二节 产品.................................................................................................................................. 18 第三节 实施.................................................................................................................................. 18 自动和手动火灾报警系统 ................................................................................................................. 2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总则.................................................................................................................................. 20 需报送之文件.................................................................................................................. 20 系统说明.......................................................................................................................... 21 设备规格.......................................................................................................................... 23 实施.................................................................................................................................. 31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
安全信息识系统—第3部分: 设计原则与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01 制定过程
03 内容范围 05 意义价值
目录
02 标准目次 04 引用文件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GB/T.3-2020)是2020年10月1日实施的一项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归口于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GB/T.3-2020)规定了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的系统构成、 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各设计阶段的具体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或工作场所中以静态标志为主构成的安全 信息识别系统的设计。
制定过程
制定背景 编制进程
制定依据 起草工作
安全信息标识系统是指在公共场所或工作场所中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与健康由不同类型安全信息标志形成的标 志系统。安全信息标识系统在工作场所中尤为重要。工作场所是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是与公共场所相对应 的一类场所。工作场所可以是室内场所,也可以是室外场所,或者同时包含室内和室外场所。工作场所中的安全 信息标志系统涵盖工作场所中涉及到的所有安全管理信息,不但警示危险源、强制或禁止某些行为,也包含与安 全操作和安全维护相关的其他标志,是工作场所安全管理的一种图形化手段。因此,制定了国家标准《安全信息 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GB/T.3-2020)。
感谢观看
标准目次
参考资料:
内容范围
《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第3部分:设计原则与要求》(GB/T.3-2020)规定了安全信息识别系统的系统构成、 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各设计阶段的具体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或工作场所中以静态标志为主构成的安全 信息识别系统的设计。
引用文件
参考资料:

DB 33T 896—2013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DB 33T 896—2013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6 路面厚度及典型结构 ................................................................ 5 6.1 路面结构组成 .................................................................. 5 6.2 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 6 7 基层、底基层、垫层 ............................................................... 10 7.1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 ........................................................... 10 7.2 柔性基层、底基层 ............................................................. 11 7.3 垫层 ......................................................................... 12 8 沥青面层 ......................................................................... 12 8.1 一般规定 ..................................................................... 12 8.2 路面材料 ..................................................................... 12 8.3 沥青混合料 ................................................................... 16 9 9 特殊路段路面结构 .............................................................. 19 9.1 9.2 9.3 9.4 软土路段路面 ................................................................. 长上坡路面 ...................................................................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 隧道路面 ..................................................................... 19 19 19 20

浙江地方标准-DB3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_第10概要

浙江地方标准-DB3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_第10概要

120 ICS 13.310A90备案号:DB3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0部分:学校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curity &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Part 10: School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768.10—2009 I前言DB33/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按部分发布,目前分为13个部分,以后视实际情况可增补。

——第1部分:一般单位重点部位;——第2部分:危险物品存放场所;——第3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第4部分:商业批发与零售场所;——第5部分:公共供水场所;——第6部分:供变配电场所;——第7部分:燃油供储场所;——第8部分:城镇燃气供储场所;——第9部分:旅馆业;——第10部分:学校;——第11部分:医院;——第12部分:住宅小区;——第13部分:娱乐场所。

本部分为DB33/ 768的第10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金盾楼宇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市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宁波市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曾文、王国强、叶立军、闵国华、陈锡苗、黄志刚、黄蔚民、冯刚强、戚国伟。

DB33/T 768.10—2009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0部分: 学校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学校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具有办学资质的高等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

其它教育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 76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DB33T 704-201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DB33T 704-201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10
路段和节点 ....................................................................... 23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平曲线路段 ................................................................... 23 竖曲线路段 ................................................................... 23 隧道路段 ..................................................................... 25 桥梁路段 ..................................................................... 27 互通区和服务区 ............................................................... 27 连接道路和交叉口 ............................................................. 32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T 704—2013


前言 ................................................................................ IV 1 2 3 4 范围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术语和定义 ........................................................................ 2 一般规定 ..........................................................................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5 高速公路名称和编号设置规定 .................................................... 信息发布规定 .................................................................. 指路体系 ......................................................................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 ............................................................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 ............................................................ 标志速度的设置 ................................................................ 高速公路重点路段 .............................................................. 特殊车辆通行管理 .............................................................. 新技术、新产品应用 ............................................................ 文件编制 ..................................................................... 交通安全设施质量 ............................................................. 4 4 4 4 4 4 5 5 5 5 5

浙江省关于能耗的地方性标准

浙江省关于能耗的地方性标准
2009-11-03
2010-01-01
25
DB33/ 768.6-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6部分:供变配电场所
2009-11-03
2010-01-01
26
DB33/ 768.7-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7部分:燃油供储场所
2009-11-03
2010-01-01
27
DB33/ 768.8-2009
2009-11-03
2010-01-01
30
DB33/T 768.11-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1部分:医院
2009-11-03
2010-01-01
31
DB33/ 768.12-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2部分:住宅小区
2009-11-03
2010-01-01
32
DB33/T 768.13-2009
35
DB33/T 224-2009
无公害菜竹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224-1998
2009-11-25
2009-12-25
36
DB33/T 770-2009
会展行业服务规范
2009-12-25
2010-1-25
37
DB33/T 771-2009
电梯能源效率评价技术规范
2009-12-25
2010-1-25
38
DB33/T 772-2009
家具售后服务规范
2009-12-25
2010-1-25
39
DB33/T 773-2009
纺织品甲壳胺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009-12-25

弱电智能化行业现行规范标准大全

弱电智能化行业现行规范标准大全

弱电智能化行业现行规范标准大全!绝对有用!2018-10-12 07:00一、入侵报警系统(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4)《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5)《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GB10408.2—2000)(6)《微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GB10408.3—2000)(7)《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4—2000)(8)《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5—2000)(9)《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10408.6—2009)(10)《振动入侵探测器》(GB/T10408.8—2008)(11)《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15209—2006)(12)《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13)《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2012)(14)《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2010)(15)《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2002)(16)《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算编制方法》(GA/T70—2014)(1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1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三、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5)《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2012)(7)《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2010)四、可视对讲系统(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5)《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2012)(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2010)五、电子巡查系统(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644—2006)六、停车场管理系统(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七、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DB32/T1198-2008)(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6)《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12)《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6—2012)(1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15)《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15)(16)《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6—2010)(17)《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2—2014)(1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1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20)《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21)《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2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23)《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GB4327—2008)(24)《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2005)(25)《消防词汇》(GB/T5907.5-2015)(2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执行)(2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八、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九、智能化系统集成(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十、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3)《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11318.9—1996)(4)《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5)《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十一、公共广播及紧急广播系统(1)《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8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5)《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6294)(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十二、综合布线系统(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5)《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CECS119—2000)十三、弱电常用图像符合(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合》(00DX001)(2)《电工术语》(GB/T2900)(3)《消防文件用设备图形符合》(GB/T4327—2008)(4)《消防词汇》(GB/T5907.5-2015)(5)《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合》(GB/T4728)(6)《电气设备图形符合》(GB5465.2—2008)(7)《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GB/T6988)(8)《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GB7947—2010)(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11)《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合》(YD/T5015—2015)(12)《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合》(GA/T74—2000)(13)《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合》(GAT229—1999)(14)《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合》(GB/T6567.1—2008)(15)《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重要办公场所窗、财务室保险箱存放处
实体防护
21
事故风井口、通风亭(口)
围墙和栅栏
22
站道两旁,轮渡停泊处等危险部位
23
检票,出入口过道,站台、码头护边
24 应急广播系统
应急广播 客流密集处
25
无线对讲系统 中心控制室,值班室,各警卫点
应设 宜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宜设
2
5 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I
DB33/ 768.3—2013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长途汽车站与客运码头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其他汽车站可 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1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应符合国家法规和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及有 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4.2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应纳入汽车站与码头和火车站工程建设总体规 划,并应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 4.3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使用的产品和设备应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技术标 准,并经法定机构检验、生产登记批准。 4.4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选用稳定可靠、成熟先进和优化集成的技术和设备。 4.5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 防爆安检系统、实体防护装置和监控中心。 4.6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技术防范设施基本配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a) 宜安装周界入侵报警装置,周界入侵报警装置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具备防拆、防破坏 报警功能,应 24 h 设防;
b) 重点部位应设置室内入侵报警装置,室内入侵报警装置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具备防拆、 防破坏报警功能,应能分区域或独立布撤防;
c) 声光告警器应安装在醒目处,当入侵探测器被触发时,声光告警器应发出声光报警,室内报警 声压应不小于 80 dB(A),室外报警声压应不小于 100 dB(A),报警持续时间应不小于 5 min。
GB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9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DB33/T 334 安全防范系统 DB33/T 629(所有部分) 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汽车站、码头监控中心
X 射线安全检 候车(船)室出入口,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出 16 防爆安检系统
查装置
宜设 宜设 宜设 宜设
宜设
应设 宜设 宜设
宜设
重要物资储存场所,计算机中心
应设
17
电子巡查系统
旅客候车(船)区,车站、码头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宜设
18
财务室,计算机中心,售票室
防盗安全门
19
值班室,驾乘休息室
3
DB33/ 768.3—2013
5.1.3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 GB 50348、GB 50395 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 求:
a) 实时监控图像水平分辨率不少于 300 TVL,主观评价应不低于 4 级要求; b) 视频安防监控设备的压缩格式为 H.264/AVC 或者 MPEG-4 以及更先进的编码技术,录
ICS 13.310 A9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 768.3—2013
代替 DB 33/ 768.3-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curity &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Part 3: Long-distance bus station & ferry terminal
5.2.2 入侵探测器安装要求
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 GB 50348、GB 50394 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周界入侵探测器在安装时应充分考虑气候对有效探测距离的影响,实际使用距离不超过产品额 定探测距离的 70%;应采用交叉安装的方式,即在同一处安装两只指向相反的发射装置或接收 装置,并使两装置交叉间距应不小于 0.3 m;
2013 - 07 - 09 发布
2013 - 07 - 09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3/ 768.3—2013
前言
DB33/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按部分发布,目前分为13个部分,以后视实际情况 可增补。
——第1部分:一般单位重点部位; ——第2部分:危险物品存放场所; ——第3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 ——第4部分:商业批发与零售场所; ——第5部分:公共供水场所; ——第6部分:供变配电场所; ——第7部分:燃油供储场所; ——第8部分:城镇燃气供储场所; ——第9部分:旅馆业; ——第10部分:学校; ——第11部分:医院; ——第12部分:住宅小区; ——第13部分:娱乐场所。 本部分为DB33/ 768的第3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的4.2、4.3、5.1.1a)、5.1.1b)、5.1.1c)、5.2.1、5.2.3、5.2.4a)、5.2.4b)、5.2.4e)、 5.3g)、5.4b)、5.5d)、5.6、5.7a)、5.7b)、5.7f)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4.6表1中“应 设”为强制性配置要求,“宜设”为推荐性配置要求。 本部分代替DB33/ 768.3-2009,,与之相比技术内容未发生变化,仅发布年号发生了改变。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亿视电子系统工程公司、浙江广信智能建 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浙大信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天工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大 盈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杭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刘蓝、徐力、钱小鸿、顾功尧、舒唯敏、刘锦海、陆云杰、徐全铭。
宜设 应设 应设 宜设
宜设
6
发车(船)位,车辆、渡轮上下客处
7
车站、码头控制室,调度室,停泊场所
8
电梯轿厢,人行(含楼梯、自动扶梯)通道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拐角、楼梯等监控死角
财务室,重要物资储存场所,计算机中心,停泊场所等重要部
11
入侵探测器

入侵报警系统
12
紧急报警装置 售票场所,财务室,值班室
14
监控中心
15 出入口控制系统
b) 脉冲电击式围栏上应有明显的警告用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设置应符合 GB 2894 的相关规定; c) 壁挂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应在 2.2 m 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
视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宜成 90°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域覆盖 范围确定; d) 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为 2.2 m 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视 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宜成 45°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域覆盖范 围确定; e) 吸顶式入侵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需要防护部位的上方且水平安装; f) 入侵探测器的视窗不应正对强光源或阳光直射的方向; g) 入侵探测器的附近及视场内不应有温度快速变化的热源,如暖气、火炉、电加热器、空调出风 口等; h) 入侵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i)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应安装在门、窗开合处(干簧管安装在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 两者间应对准),间距应保证能可靠工作。
3 术语和定义
部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汽车站 long-distance bus station 从事公路客、货运输业务和汽车作业的处所。汽车站分为客运站和货运站,本部分主要针对客运站。 3.2 客运码头 ferry terminal 海边、江河边专供乘客上下的建筑物。
1
DB33/ 768.3—2013 4 建设原则
台枪机、吸顶式半球,应满足逆光、夜晚等环境要求。摄像机的安装数量与点位要保证没有监 控死角; c) 安装于售票处和旅客接待处的摄像机,其监控图像应能清楚显示对来客的接待过程、回放图像 应能清晰显示旅客的面部特征和售票交易过程;售票处和旅馆接待处应配置声音复核装置,配 置的声音复核装置应与该处安装的摄像机在位置和数量上应一一对应,音视频信号应同步记 录,回放时应能清楚辨别客户与服务人员的对话内容; d) 与外界相通出入口、监控中心等其他重点部位应选用固定焦距和方向的彩色摄像机; e) 安装于主要通道(含楼梯口)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覆盖主要通道的道口,监控图像应能清 晰显示进出道口人员的体貌特征; f) 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及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选用低照度带强光抑制功能 的彩色固定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头,应能清楚的辨别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 g) 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能覆盖整个电梯厅,不应有盲区,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 电梯厅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体貌特征;当楼梯口与电梯厅处在同一区域且通过同一个进出口 时,可通过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实施统一监控;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的左 上方或右上方,其监控图像应叠加楼层显示,视频信号应该采取防干扰措施; h) 在满足监视目标现场范围的情况下,摄像机安装高度要求:室内离地不宜低于 2.5 m,室外离 地不宜低于 3.5 m;摄像机安装角度宜减小监控图像俯视程度;室外摄像机如采用立杆安装, 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及安装场所设备所需的防护等级的要求; i) 摄像机的安装宜避免或减少逆光对监控图像的影响;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应与环境相协调,彩色 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 10 倍,黑白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 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 100 倍。在环境照度较低区域宜采用低照度摄像机或采用补 光措施,增设辅助照明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宜高于 5 lx,但最低不低于 3 lx。如环 境不宜采用补光措施时,可选用红外摄像机。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区域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