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李白杜甫比较
古代十大诗人

2.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
3.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
8.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9.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10.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古代十大诗人:白居易
大家平时会关注古代十大诗人吗?关于古代十大诗人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十大诗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十大诗人:屈原
屈原
1)促成楚齐联盟
2)创立“楚辞”文体
3)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4)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5)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3.前期为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4.后期为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
5.诗如画卷,美不胜收
6.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7.诗渗禅意,流动空灵
7)画作评价:
1.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7)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8)郭沫若评价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9)闻一多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10)《中国文学史》评价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杜牧、王维、白居易、杜甫和李白的资料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后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诗宋词代表作家及风格流派

唐诗宋词代表作家及风格流派内容:唐诗、宋词、大家唐诗部分:初唐四杰(风气、贡献、为什么如此著名、地位) 盛唐两大诗派:1.山水田园诗;2.边塞诗。
(作品特点;王维、孟浩然) 李白——浪漫主义、古风、乐府;杜甫——诗史、诗圣李白&杜甫的比较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理论、代表人物) 白居易的讽喻诗的特点考试的题型: 一、填空(背诵&文学史知识) 二、名词解释三、问答题(条理清楚,有适当展开论述) 四、作品赏析(几百字)补充:〖唐〗七绝圣手——王昌龄,字少伯,曾任江宁丞、龙标尉。
七绝“绪密而思清” ,初唐四杰——王勃、深婉而隽永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世贞盛唐七绝唯王。
宋词部分:柳永(雅到俗,对俗文学的执着&回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李白与王昌龄,为“神品” 归,慢词长调,铺叙手法) 李清照 ; (女性词人特点) ; 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擅长描写壮阔场景秦观(柔婉表现在哪里) ;苏轼(贡献:题材、音高的诗人,官小而才深沉的历史感律) 大,名高而位卑,心“秦时明月汉时关” 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风格雄浑激越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 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是针对争构纤微的上官体的流弊而言的,这是当时诗风变革的关键,也是以“四杰”为代表的一般士人的诗风与宫廷诗风的不同所在。
“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特点——1.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向往闲逸的思想。
2.风格:大多偏于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3.形式:长于五言,多五绝、五律、五古。
王维——1.善于捕捉形象,从抒情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然美的景物入诗,构成情景交融的完整浑成的意境。
“诗不患无景,而患景烦” 。
大学语文第四讲 王维 李白 杜甫..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 以这里称“楚塞”。 “三湘”, 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 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 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头思故乡。”(《静夜思》)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 舟在空中行。”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 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 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 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 思君意何深。” (《望月有情》)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即汉水。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 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 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感悟李白饮酒诗
述志抒怀与行乐思想,深沉哀愁与豪放风采,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的古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更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的真实记录和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四位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
1. 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其中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为主要特点。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经常描绘醉酒仙乐,放浪形骸的情景,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
他的代表作《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十载”的诗句,表达出他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2. 杜甫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篇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以抒发对社会苦难和人民疾苦的关怀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登高》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来征战几人回?长安一片月”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思考和感怀。
3. 白居易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抒发对人生、自然和爱情的感悟和追求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4. 王维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物、山水田园和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中“天淡星稀深深月,海风吹我欲何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和友谊的情感。
总结回顾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四位诗人及其作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他们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更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的真实记录和表达。
他们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写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许多精彩诗篇,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王维、李白、杜甫、苏轼

画作评价
人物评价
王维诗选
王维墓
展开人物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另一说699年-761年)[1],字摩诘(mójié),号摩诘居士,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王维画像
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王维青少年时期即拥有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盛唐诗坛三巨星(王维、李白、杜甫)

唐代文学教案(王维、李白、杜甫三部分)王志清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教学目的:了解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把握盛唐山水群落诗歌的艺术特点。
重点:王、孟山水诗风异同。
难点:山水诗与庄禅精神。
教学课时:6课时。
一、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1、国力强盛。
盛唐五十年,太平盛世。
唐人郑綮《开天传信记》载云:“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自开远门西行,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
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
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余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
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奇瑞叠应,重译麇至,人情欣欣然,感登岱告成其事。
上犹惕励不已,为让者数四焉。
”盛极的大唐帝国声威远扬,百夷臣服、诸邦来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可以想见那种光明璀璨、仪态万千的声威形势。
在大唐极盛时朝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回忆起昔日的辉煌依然是一往情深的,其诗《忆昔》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东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百姓殷富,四方太平,国力极其强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农耕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也相应发达起来,并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涌入城市。
商品经济的异常活跃,仓储丰裕,城市繁荣,交通便利,使长安、洛阳、开封及太原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盛唐的盛世安定和繁荣给大多数地主文人提供了尽情享受人生的物质基础。
不但百官时兴筑建郊馆山池,成为“休沐”之所,连一般中小地主都有别业。
池园文会的集体吟咏与山程水驿之间的个人放歌共生。
每逢节假日,“所游地推曲江最胜……朝士词人有赋,日即流传京师。
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
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有什么特点呢?关于李白王维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哪里?唐玄宗时代,大唐辉煌达到顶点,同时又是由盛转衰的开始。
经历了唐玄宗与杨玉环浪漫的歌舞升平,也遭遇过安史之乱的社会痛苦剧变。
个人命运在巨大的社会反差之中跌荡起伏,孕育了唐代三位伟大的诗人——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言志,诗的风格与人生境遇,自我心镜习习相印。
王,李,杜生活在同一时期,王维生于公元700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杜甫生于公元712年。
他们都追求功名,渴望在官场一展平生之志,李白官至翰林,待于玄宗左右;王维少年得志,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然而,他们又屡屡受挫,都遭遇过逮捕入狱之苦,李白还遭流放。
杜甫一生不得志,穷困撩倒,颠沛流离。
他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压抑中度过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诗人心中的郁闷与悲愤催生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诗歌多流淌着悲喜交加的矛盾之美,这正是诗人作品流芳百世的精华所在!三人所处时代相同,都有过悲喜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们各自的思想修养与人生理念却各有不同。
王维研究佛学,心系禅机,诗,画,书法,音乐造诣颇深,他的诗有一种空灵,清新,深刻的简洁与透析;李白追求道家的飘逸自然与剑侠的豪爽,他的诗作流淌着仙气与浪漫;杜甫以儒家圣人为楷模,严谨自侓,他的诗作对仗工整,严谨。
这里,我们选取诗人们以相同题材为对象的作品,比较三人不同的诗歌风格。
在以送友为题的诗中,李白有《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毕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在好友孟浩然登船远去时,表现的仿拂是神仙之间的交往,飘忽而来,乘鹤而去,远逝天际,渐无踪影。
没有凡人离别的悲伤,没有难分难舍的愁怅。
诗人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望远去的白帆,陶醉其中,飘飘欲仙。
我们再比较王维送友诗作《渭城曲》,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出身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对封建统治阶级有一种天然的包容性; 且在他的一生中,虽有仕途不得志的时候,但总的说来,其一生都是 比较悠闲安乐的。在他大约四十岁以后,开始过着那种半官半隐生活, 吃斋奉佛,焚香独坐,念诵禅经。正如他自己所言,“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所以他对现实生活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 漠不关心的态度,到了晚年,他甚至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 何处消”(《叹白发》),完全变成了一个“以禅诵为事”的佛教徒 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王维的诗作中充满了空灵、虚无之感。在加 上隐居生活的宁静悠然,形成了独有的清新之感。 王维山水诗的总体特点:一是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 即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 二是追求画意,将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之美的手法运 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就如苏轼所评价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形成王维这种山水田园诗的很大因素是王维受佛家思想,禅念的影响。
杜甫生活在唐朝中后期,那时国家经济开始趟下坡路,国内战乱, 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在他的诗中安史之乱前后各种各样的社会 矛盾和现实生活,都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历史的真实和艺术 的真实在他的诗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 盾是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之一;忧念时局,关心社稷 是杜甫诗歌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表现。杜甫爷爷父亲都是做官的, 自小就受两个人这样影响,杜甫的仁义思想异常浓厚,诗就带了 性格特点; 所以杜甫的诗总是忧国忧民,悲痛伤感。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李白生平浪迹天下,而大起大落的身世遭遇又使他广泛接触了生活的各个层 面。他的鲜明的个性就是在充 分吮吸时代气息的基础上形成的。李白自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 “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范传正《唐右拾遗 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他具有很强烈的任侠作风:尚武轻儒,脱略小 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李白的 诗歌正是通过他的个性投影,折射出时代的风容神采,从而成为盛唐的最强 音。 李白的山水诗的总体特色有:雄奇、豪放。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 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如黄河、泰山作为描写对象,给人以阳刚之美 的享受。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的山水诗总是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及积极浪漫 主义精神,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大量运用等,如 《蜀道难》等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王维、李白、杜甫三人都是处在盛唐,是 古代中国封建文化诗歌创作达到繁荣的高 潮时期,在这样国力强大,思想解放的社 会背景下,作为诗歌重要题材及流派的山 水创作在总体上也是达到了高潮。王维、 李白、杜甫三人都做过官而后又被贬过, 可以说他们三个的经历大致上都是相同的, 按道理来说三人的感受也应相同,但他们 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却大不相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其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