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宇EX30系列生物显微镜操作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
1、调节光源:
应用间接日光(散射光)。
如天气阴暗,可用人工光源。
先用低倍镜选择合适的亮度。
左眼对目镜,左手转动反光镜,右手转动粗调节器,以得到明暗清晰的视野。
在日光下用平面反光镜为宜,在人工光源下用凹面反光镜为宜。
2、夹载玻片:
将载玻片置于载物台上,并用玻片夹夹住。
3、选定视野:
先用低倍镜寻找目的物(此时必须选用小光圈,否则只见光亮一片,而不能见到目的物),然后把认为合适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心。
4、观察:
用粗调节器缓慢下降镜头,并从侧面观察,使镜头几乎与玻片碰到,但又不能真碰到,以免损坏镜头。
左眼注视目镜,旋转粗调节器,使镜头缓慢上升,直至见到模糊物象时,再用细调节器调到物象清楚时为止。
如视野不够亮可选用大的光圈。
5、整理:
观察完毕后,上旋镜筒,取下玻片。
将接物镜转成“八”字形。
旋转镜身使其垂直。
6、注意:
○1每次使用后应清洁目镜和物镜;
○2向下旋转物镜时切勿使镜头触及玻片或载物台,否则会损伤镜头和玻片。
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

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1.安装生物显微镜首先,找到一个稳定的、平整的工作台面,并将生物显微镜放在上面。
确保显微镜的位置稳固,以防止移动或倾斜。
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支架或夹子将显微镜固定在工作台上。
2.插入镜头和目镜生物显微镜通常配有多个不同放大倍数的镜头和一个目镜。
插入适当的镜头,这取决于您想要观察的样品的大小和细节。
然后,插入目镜,通常目镜的倍数是10X。
确保镜头和目镜安全地插入显微镜的正确位置,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
3.调整照明系统生物显微镜通常具有两种类型的照明系统:传统的透射式照明和倾斜照明。
透射式照明适用于透明的生物样本,倾斜照明适用于不透明的样本。
根据您的样本类型调整照明系统。
确保照明系统调整适当,以便能够获得清晰、明亮的图像。
4.调整焦距使用焦离子进行焦距调整。
通过将样本放在工作台上,并转动焦离子,使镜头靠近或离开样本,直到您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
在调整焦距时,慢慢移动焦离子,以避免过度调整和模糊图像。
5.使用涂片夹固定样本将您要观察的生物样本放在一块适当大小的玻璃涂片上,并使用涂片夹夹紧样本。
确保样本夹紧得适度,以防止在镜头移动时样本移动。
将装有样本的涂片夹放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并将其调整到适当的位置。
6.调整放大倍率根据您的需要和观察的细节,通过转动或更换镜头调整放大倍率。
如果您需要更高的放大倍率,可以选择更高倍数的镜头。
确保调整放大倍率后进行焦距的重新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7.观察和记录通过通过目镜观察样本,在调整焦距的同时慢慢移动显微镜平台,使您能够观察到样本的不同部分。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使用显微镜上的焦调按钮进行微调。
如果您需要记录您的观察结果,可以使用相机或手机等设备进行拍摄或录像。
8.完成观察后的清理观察完成后,关闭照明系统,并将镜头和目镜从显微镜上取下。
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轻轻擦拭镜头和目镜的表面,以去除任何污垢或指纹。
然后,将生物显微镜放回原来的位置或盒子中,以便下次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它的使用方法与步骤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观察样本,并取得清晰的图像。
下面将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工作与基本结构在使用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打开显微镜的外包装,轻拿轻放地将显微镜取出。
在使用之前,需要清洁镜头和目镜,确保其表面干净。
接下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与步骤。
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镜管、平台、鼓风机、聚光透镜、镜头和目镜。
镜管是显微镜的主要部分,包含光学元件;平台是放置待观察物体的地方;鼓风机用于清理镜头;聚光透镜可以调整样品的照明;镜头则是与聚光透镜一同协作以放大样品的主要部件;目镜用于观察样品。
二、放置样品放置样品是使用显微镜的第一步。
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平台上,确保其稳定。
如果样品太大,则需要进行切割或选择合适的部分进行观察。
为了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可以在样品上滴上一滴显微镜油或者透明胶片。
三、调整照明与焦距调整照明与焦距是使用显微镜的关键步骤。
首先,调整照明。
使用聚光透镜将光源聚焦在样品上,确保样品受到均匀的光照。
可根据需要调整光线的强弱以及方向,以获得最佳照明效果。
接下来,调整焦距。
用一个较低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样品,通过旋转镜管上的焦距调节器,将样品聚焦。
慢慢调整焦距,直到样品清晰可见。
然后,可以逐渐增大放大倍数,继续调整焦距,以获得更高放大倍数下的清晰图像。
四、观察和记录当样品清晰可见时,可以开始仔细观察并记录所见。
使用目镜观察样品,通过镜管上的调节器可以调整视野。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细节并移动镜头,以获得更全面的观察结果。
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可以使用文具记录所见。
可以使用素描或者文字描述,将重要的细节记录下来。
同时,也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者手机相机拍摄照片,以便后续分析或者与他人共享。
五、结束观察与清理当观察完成后,需要关闭显微镜并进行清理工作。
首先,将焦距调节器旋转至最低倍率。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生物的结构和形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材料
1. 生物显微镜
2. 玻璃载玻片
3. 双孔光学表
4. 活的或者固定的生物标本
5. 小刀和剪刀
6. 染色液
7. 96% 乙醇
8. 显微镜玻璃盖片
9.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
1. 检查生物显微镜:打开灯光,调整镜头高度,通过目镜观察放大镜头,检查显微镜是否需要清洁或调整。
2. 准备玻璃载玻片:将生物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在玻片上放一滴染色液或者液体介质。
3. 放置盖玻片:将一个大小合适的盖玻片轻轻地放到放射不出在载玻片上,使其不产生气泡。
4. 调整镜头:通过调节物镜镜头或者双孔光学表,使样品清晰可见。
5. 观察样品:使用目镜观察样品,调节焦距和光线,观察样品不同部分的结构和形态。
6.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标本图纸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形态,标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在学生手册上撰写实验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生物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镜片的清洁和干燥,避免镜片被指纹或者水渍污染。
2. 在观察生物标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者压力造成生物标本变形或者损坏。
3. 实验后,将显微镜及其配件清洁干净,保持存放整洁。
通过本规程的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生物显微镜,并且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生物标本的结构和形态,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认知,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和保养

XSP----30 系列生物显微镜
操作说明:
1、将标本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切片压片压紧。
2、将各倍率的物镜顺序装入物镜转换器,将所选用的目镜插入目镜筒中。
使用双目时,应使双目间距离调至适合瞳距。
3、转动反光镜,使照明光线射入镜筒(或接通电照明光源),然后调节聚光镜下光栏的孔径大小,使视场明暗适度。
4、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观察物,然后将被观察物移至视场中心,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当使用100×(油弹)物镜时,应先用干净的细木棒蘸少许香柏油滴于的物镜端部,再转入视场。
必须使物镜端部和盖玻片之间充满香柏油液体,方可观察操作。
5、调焦时,一般先用粗调焦旋钮调节物镜至能看到标本轮廓,然后再用微调旋钮进行调节,直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使用高倍物镜时最好由下到上进行调节,以避免镜头因碰到切片而损坏。
6、调节聚光镜的高低和孔径光栏口径大小,至标本像对比度适宜,像质清晰。
7、观察时,可拉动目镜滑板至瞳距位置,调节目镜调节圈,使目镜筒升降位置与目镜滑板在标尺上所处的位置相一致,直至调节像质清晰为止。
保养:
1、仪器使用完毕后,用吹风球吹去镜头上的灰尘,用细软布蘸二甲苯擦拭镜头上的油污。
用清洁的细软布擦拭整机上的灰尘和污迹。
运动部分应随即涂上薄薄一层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然后放入泡沫包装,装回木箱,并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和元酸碱蒸汽的地方。
2、显微镜出厂前已经过仔细的检验和调整,物镜和目镜不要自行拆卸。
3、物镜使用后必须装入物镜盒中,以防碰损和沾污。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确保我们获得清晰、准确的观察结果,下面将介绍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生物显微镜前需要对显微镜进行基本的调节和准备工作。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镜筒和物镜,使其处于合适的位置。
然后打开光源,调节光源强度和聚光镜,以确保样本能够被充分照亮。
接下来,将待观察的生物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一到两滴显微镜溶液。
用镊子轻轻将盖玻片盖在样本上,确保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没有气泡。
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用夹子夹紧,以确保样本不会移动。
调节镜筒和物镜,先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逐渐转动物镜,观察样本的细节。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焦距和光源强度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在观察完成后,需要将显微镜进行清洁和保养。
首先关闭光源,将载玻片取下并清洁干净,然后用布轻轻擦拭镜筒和物镜。
最后将显微镜放回原位,确保它处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总之,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细节和耐心。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生物显微镜,深入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显微镜,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一、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一)使用环境与习惯1、使用环境显微镜的工作场所应当清洁、干燥、无震动、无腐蚀性气体存在。
2、工作习惯(1)台面和凳子的高度要适当。
(2)镜检时,即便用单目显微镜,也须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观察。
以便右眼绘图或记录。
如一只眼睁,一只眼闭,眼睛容易疲劳,无法久看。
工作时间较长时,可两眼轮流观察。
(二)使用前的准备1、光学系统的安装对新购或已经卸掉光学系统的显微镜,使用前必须先将显微镜安装起来。
安装时,为了防止向下掉灰尘,应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即按照目镜、物镜、聚光镜、反射镜的顺序来安装。
图10-3-1为显微镜的安装图。
箭头所示为光学元件的安装位置。
安装物镜时,应先将镜筒升高或载波物台下降,使转换器与载物台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然后,握往物镜,把它放入转换器的螺丝口处,先略向反时针方向旋转,待物镜配上丝纹后,再按顺时针方向旋入,旋至中等程度松紧即可。
安装物镜时,应根据物镜的放大倍数,从小到大顺时针安装。
转换物镜时,不要用手推着物镜旋转,那样会使物镜的光轴歪斜。
最好用手捏着转换器的转动盘旋转,或用手扶着与物镜转换器衔接处的滚花外圆旋转。
目镜和物镜装好后,再将聚光镜插入载物台下面的聚光器支架内。
插入的高度应使聚光器升至最高时,聚光镜上透镜的端面稍低于载物台的平面,以免载玻片与聚光器的镜头相碰。
然后,将聚光器的固定螺丝旋紧。
对非电光源的显微镜来说,最后要把反射镜插入聚光器下面的插孔内。
2、校正光轴校正光轴的意义在于使物镜、目镜、聚光镜的主光轴和可变光栏的中心点重合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又叫做合轴调节或中心调节。
如果光轴歪斜,会使像差增大,分辨率和清晰度都要下降。
检查方法是将可变光栏开至最大,把低倍物镜旋入光轴,降低镜筒,使物镜与载物台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物镜的工作距离(5mm以下)。
显微镜操作规程

显微镜操作规程一、引言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细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为了保证显微镜的正常使用和操作的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保显微镜处于稳定的工作台上,并连接电源线。
2. 检查显微镜的光源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 准备好适当的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镜片和显微镜液等实验用品。
三、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1. 打开显微镜,调节光源亮度适宜,以确保观察的物体清晰可见。
2. 调节目镜,将其移至最低位置,以便观察物体。
3. 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适量显微镜液。
4.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物镜下方,轻轻转动调节盘,将物镜移至最低位置。
5. 通过转动调节盘,逐渐将物镜向上移动,直到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6. 使用调焦手轮或调焦旋钮,微调物镜的位置,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7. 如需放大倍数,可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8. 观察完毕后,将物镜移至最低位置,关闭显微镜。
四、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应保持仪器干燥、清洁,避免灰尘和污垢进入。
2. 在调节物镜位置时,应轻轻转动调节盘,避免过度力量导致损坏。
3. 使用显微镜液时,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液体,并避免使用过量。
4. 在更换物镜时,应注意不要碰触到镜片表面,以免留下指纹或损坏镜片。
5. 操作完毕后,应关闭显微镜,拔掉电源线,并将仪器归位。
五、常见故障排除1. 图像模糊:检查光源亮度是否合适,调节物镜位置和焦距。
2. 光源不亮: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更换灯泡。
3. 显微镜不稳定:检查仪器底座是否平稳,调整仪器位置。
4. 其他故障:如遇到其他故障无法解决,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修复。
六、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过度疲劳。
2. 在操作显微镜时,应避免触摸到热的部件,以免烫伤。
3. 不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放置在显微镜的光路上,以免损坏仪器或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舜宇EX30系列生物显微镜基本操作
1.目的
制定EX30相差显微镜操作规程的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指导EX30相差显微镜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止EX30相差显微镜操作规程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坏,并保证测试的数据准确。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EX30相差显微镜操作规程的使用与维护。
3.实验室仪器职责
3.1 实验室检测人员使用本操作规程。
3.2 项目负责人对检测情况进行监督。
4.操作过程
4.1 照明
4.1.1 接通电源,将显微镜侧面的主电源开关置于(接通)状态。
4.1.2 调节调光手轮,将照明亮度调到观察舒适为止。
顺时针转动调光手轮,使电压升高,光亮增强。
逆时针转动调光手轮,使电压降低,光亮减弱。
(在低电压状态下使用灯泡,能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
4.2 安放切片
4.2.1 往后推标本支架夹上的扳手。
4.2.2 将切片的盖玻片朝上,放入切片夹中,轻轻松开扳手,将
切片夹住。
4.2.3 转动载物台的纵向、横向手轮,将标本中心位置移至光路中。
4.3 调焦
4.3.1 将10X物镜移入光路。
4.3.2 将限位螺钉旋到最上面,用右眼观察右目镜,转动粗动手轮,直到视场内出现观察标本的轮廓。
4.3.3 转动微动手轮,使标本的细节清晰,然后再将限位螺钉锁紧。
(限位螺钉可防止调焦时,物镜和切片相碰。
)
4.4 调焦机构松紧度调节
4.4.1 如果在粗调时手感很重,不舒适或者调焦后样品很快离开焦平面,载物台自行下滑等,这些可通过调节松紧调节手轮来解决。
4.4.2 按面向自己的方向转动松紧调节手轮,使调焦机构锁紧,按相反方向转动松紧调节手轮,则使调焦机构放松。
4.5 视度调节
将一边视度可调目镜上的视度圈的“0”位与目镜滑座上刻度线对齐,通过调焦使其成像清晰。
然后观察另一边目镜,如果不清晰,旋转视度圈,使其成像清晰为止。
(视度圈上有 5个屈光度,与目镜滑座上刻度线对齐的数值就是眼睛的视度值。
)
4.6 瞳距调节
4.6.1 双眼观察时,捂住左右棱镜座绕转轴旋转,来调节瞳距,直到双目观察时,左右视场合二为一,观察舒适为止。
4.6.2 目镜座上方的指示点“。
”指向瞳距指示牌上的刻度,表明瞳距的大小。
4.6.3 瞳距调节的范围:50~75mm
4.6.4 (此铰链式目镜筒可360度旋转,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身高条件选择相应的眼点高度,如当瞳距为65mm时,通过将目镜筒前部向上旋转180度即可将眼点提高34mm) 。
4.7 聚光镜对中
4.7.1 按自己的前方方向转动聚光镜升降手轮,将聚光镜上升到最高位置。
4.7.2 将10X物镜转入光路,并对标本进行对焦。
4.7.3 旋转视场光缆调节环,将视场光阑开到最小位置。
此时,在目镜中能看到视场光阑的成像。
4.7.4 转动聚光镜升降手轮,将视场光阑的图像调至最清晰。
4.7.5 调节聚光镜中心调节螺钉,将视场光阑的图像调整到视场中心。
4.7.6 逐步打开视场光阑,如果视场光阑的图像一直处在视场中心,则表明聚光镜已正确对中。
4.7.7 实际使用时,稍加大视场光阑,使它的图像刚好与视场外切。
5.维护及注意事项
5.1 所有镜头表面必须保持清洁,落在镜头表面的灰尘,可用吸耳球吹去,也可用软毛刷轻轻的掸掉。
5.2 当镜头表面沾有油污或指纹时,可用脱脂棉蘸少许无水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液(3:7)轻轻擦拭。
5.3 不能用有机溶液清擦其它部件表面,特别是塑料零件,可用软布蘸少量中性洗涤剂清擦。
5.4 在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不能用棉团、干布块或干镜头纸擦试镜头表面,否则会刮伤镜头表面,严重损坏镜头,也不要用水擦试镜头,这样会在镜头表面残留一些水迹,因而可能滋生霉菌,严重损坏显微镜。
5.5 仪器工作的间歇期间,为了防止灰尘进入镜筒或透镜表面,可将目镜留在镜筒上,或盖上防尘塞,或用防尘罩将仪器罩住。
5.6 微镜尽可能不移动,若需移动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5.7 不允许随意拆卸仪器,特别是中间光学系统或重要的机械部件,以免降低仪器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