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貌类型齐全
江西地理知识点高考

江西地理知识点高考江西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到江西省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江西地理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江西地理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地理位置江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东临福建省,南接广东省,西连湖南省,北与安徽省接壤。
全省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千米,是一个内陆省份。
二、地貌特征江西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势复杂多样。
主要地貌类型包括丘陵、山地和盆地。
其中,鄱阳湖平原是江西最大的平原地区,以水网密布、湖泊众多而闻名。
三、气候条件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
全年四季分明,夏季雨量丰富,冬季相对干燥。
江西的气温和降水量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沿江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多雨,而山区气温较低,降水量相对较少。
四、资源分布江西地理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
江西有着丰富的稀土、金、银、钨、铜、铁等矿产资源。
此外,江西还拥有优质的水力发电资源和林木资源。
丰富的资源为江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自然灾害由于江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常受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每年夏季,江西常常会发生强降雨,导致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事件。
因此,江西在防灾减灾方面要加强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旅游资源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庐山、井冈山、龙虎山和鄱阳湖等闻名遐迩。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避暑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吸引了无数的革命历史爱好者。
综上所述,江西地理知识点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了解江西地理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分布及旅游资源等内容对于应考者来说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对江西地理知识点的学习和了解,能为您的高考备考提供帮助。
南昌自然地理特征介绍

南昌自然地理特征介绍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赣江下游,东临浔阳江,地理坐标为北纬28°35′-29°29′,东经115°27′-116°35′。
南昌地处江南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地形复杂多样。
南昌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可以从地貌、水系和气候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地貌特征:南昌地貌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
南昌市西部和南部为丘陵山地地貌,主要有龙岗山、三山岛等山脉,山势陡峭,地势起伏。
东部和北部是江河平原,地势较为平坦,主要有鄱阳湖平原和赣江平原。
整体上,南昌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变化丰富。
二、水系特征:南昌地处江河水系的交汇处,涵盖了赣江、浔阳江和鄱阳湖等重要水系。
赣江是南昌市的母亲河,流经市区,将南昌分为南北两岸。
赣江水量丰富,水流湍急,是南昌的重要水利资源和交通要道。
浔阳江是南昌市的南部支流,自南昌市注入赣江,江水清澈,沿江风光秀丽。
此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南昌市东部,湖区水网密布,湖光山色壮丽,是南昌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渔业资源。
三、气候特征:南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以上,多雨多雷电,属于江南的典型夏季气候。
冬季寒冷湿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摄氏度左右,但极端寒冷天气较少。
春季和秋季气候宜人,温暖湿润,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
总的来说,南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地理特征丰富多样。
山地、丘陵和平原交错,赣江、浔阳江和鄱阳湖等水系交汇,气候宜人。
这些自然地理特征为南昌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也为南昌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无论是欣赏山水风光还是感受四季变化,南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
江西自然地理

江西自然地理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赣江中游,南北长约473公里,东西宽约568公里,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
江西全境分为三大自然地域:华东丘陵山地、江南丘陵平原和西南剑南岩溶高原。
1.华东丘陵山地:
华东丘陵山地为江西地势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和中部,是南京长江流域以南的重要山地。
华东丘陵山地地形起伏,坡度大,山顶大多呈阔圆锥形或椎体状。
山地地势高峻、气候湿润,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包括丘陵、盆地、台地、峡谷、断裂等,其中罗霄山脉是华东丘陵山地的主要山脉。
2.江南丘陵平原:
江南丘陵平原位于江西省南部和东南部,主要由赣江中下游和吉水、宜春、萍乡、湘东等河流冲积形成。
江南丘陵平原地势相对较低,海拔一般在20米以下,平原区耕地广阔,是江西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同时,该区域也是江西省主要的经济区,以种植水稻、油茶、桑蚕等作物为主要产业。
3.西南剑南岩溶高原:
西南剑南岩溶高原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和中南部,地势较高,主要由典型的岩溶地貌构成,包括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地貌两种类型,如石林、峰林、溶洞、地下河等。
该区域土地肥沃,适合种植茶叶、草果等作物,同时也是江西省的重要矿产资源基地。
江西地理高一知识点

江西地理高一知识点一、地理位置和边境江西省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东邻浙江省和福建省,南接广东省,西北与湖南省相连,北部与安徽省接壤。
江西的地理位置处于南岭和赣江之间,地势高低起伏,自然风光秀丽。
二、地理特征1. 地形地貌:江西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有南部的亚热带山地和北部的丘陵山地。
其中有许多名山,如武夷山、龙虎山等。
2. 气候: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3. 水系:江西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
此外,还有吉水江、信江等河流。
4. 自然资源:江西地下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
其中以煤炭、铜、锌、铀等矿产储量较大。
三、主要城市江西省的主要城市有南昌、九江、赣州等。
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九江是江西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赣江上游,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是江西的第三大城市,位于赣江下游,以红色文化和历史古迹而著名。
四、旅游资源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山水景观和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
1. 武夷山:位于南昌市辖区以北,被誉为中国东南风景最旖旎的名山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2. 庐山:位于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其巍峨壮丽的山容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知名。
3. 龙虎山:位于南昌市,以道教文化和自然风光而闻名。
其中的庐山道教圣地和龙虎山佛教圣地吸引了大量的信众和游客。
4. 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还包括井冈山、兴国梅岭、瑞金等地,这些地方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场所,对于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五、经济发展江西省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导,农业方面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粮食作物和烟草、茶叶等经济作物。
工业方面,江西省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铜、锌、铀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发达。
六、环境保护江西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江西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环境污染防治的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江西地质概况 六

江西地质概况六江西地质概况2004年3月19日17:9一、地层江西地层发育齐全。
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部主要分布于赣北及赣中南的北部;震旦系多分布于赣北及武夷山区,其他地区有零星分布;寒武系—志留系除赣北分布较广外,赣中南地区的寒武系多分布于赣中、赣西一带;奥陶系分布于湘赣边境;志留系在赣中南缺失;晚古生代地层全省都有分布,但由西往东、由新到老逐次超覆,岩相由海相变为陆相;中新生代地层,全省均有分布,但东部较西部更发育,多以断陷盆地形式出现,东部多夹火山岩,西部多为陆源碎屑沉积;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在山岳地区出现冰川堆积,河谷平原多为河湖沉积,低山丘陵地带洞穴中分布着洞穴堆积。
根据全省各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生物群特征沉积相和古地理环境的分析,可划分若干地层地理区。
中元古界—奥陶系划分为江西北部和南部两个地层地理区,其中震旦系的北部地层地理区又进一步划分为武宁—彭泽、德兴—上饶两个分区;奥陶系北部地区又分为九江、武宁—玉山两个分区;志留系仅分布于赣北;泥盆系划分为赣北区、莲花—上高区、崇义—龙南区、于都区;石炭系划分为九江区、安福—乐平区、崇义—于都区、龙南区;二叠系划分为九江区、宜春—乐平区、铅山—信丰区;三叠系划分为修水—瑞昌区、萍乡—上饶区、信丰区;侏罗系划分为河桥区、吉安—铅山区、于都安远区;白垩系、第三系分布于各断陷盆地中,均为陆相堆积,未进行分区。
上述各时代地层分区,基本上反映了我省岩相变化和分布的特点。
江西变质地层,分布很广。
赣北地区的双桥山群初步划分为上下两个亚群,四个岩组,并在德兴铜厂下亚群中获1401百万年同位素年龄数据,在赣西北、赣东北尚获大量微古植物化石,根据鉴定,双桥山群大致可与河北蓟县剖面的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相当。
赣中南地区的变质地层,划分为晚元古界下部、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
其中震旦系顶部的硅质岩,可作为与寒武系划分的明显标志;寒武系采获大量小型无铰腕足类、海绵骨针化石,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群;奥陶系笔石相地层层序完整,笔石丰富,进行了笔石建组工作。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江西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江西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赣江中上游,东与浙江、福建接壤,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濒长江,是一个自然景观优美、资源丰富的省份。
在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江西有着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丰富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江西地理高考的重点知识。
一、地理位置和省情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中上游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界广东,西靠湖南,北濒长江。
江西地理地势复杂,有西南山地、中部丘陵、东南平原三大地貌。
此外,江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赣江、信江、抚河等众多河流交织成网,为江西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江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宜。
受洪水频繁、山体滑坡的影响,江西也是一个易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地区。
在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江西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也有大量的茶叶、丝绸、水果等特色农产品。
二、地理界址和行政区划江西东北部的信州地势较高,可作为地理的分水岭。
江西共辖11个市、1个市辖区和1个地级行政单位,他们分别是: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宜春市市区、赣州市市区。
这些行政区划在经济和地理文化交流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地理资源江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大自然赋予了她许多宝贵的地理资源。
首先是矿产资源,江西是中国的稀土资源大省,稀土产量居全国第一。
此外,江西还拥有大量的铁、煤、铜等矿产资源,是中国的重要矿产基地之一。
江西还是一个林木资源丰富的省份,尤以丰富的竹资源闻名。
江西的林木资源开发利用很早,是国内重要的竹木制品生产基地之一。
最后,江西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赣江、信江和抚河等众多河流为江西发展水电能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江西的水能资源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水电之乡”。
四、旅游资源江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资源,使得旅游发展成为江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江西的自然景点包括庐山、龙虎山、井冈山等,这些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
江西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江西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资源江西位于中国东南地区,地处江淮平原和华南丘陵地带交汇处。
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
1.水资源:江西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
境内有鄱阳湖、修水、赣江等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河流,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较高。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江西的明珠”。
2.矿藏资源:江西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境内有铁、煤、铜、铝、锌等多种矿藏资源。
其中,铁矿资源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七分之一。
3.能源资源:江西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
境内有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资源。
煤炭是江西的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境内煤矿分布广泛。
二、自然地理环境江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性和典型性。
1.地貌特征:江西地势多为中低山地和平原地带。
其中,南部地区多为丘陵和盆地,中部地区多为盆地和高原,北部地区多为平原。
2.气候特征: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气温适中,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分布不均,南部地区降水多,北部地区降水少。
3.植被分布:江西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
南部丘陵地带主要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部盆地地带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北部平原地带主要是湿地和耕地。
三、经济地理特征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工业基地。
1.农业特征:江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
江西是中国的水稻主产省份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的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
2.工业特征:江西是中国的重要的工业省份之一。
主要产业有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
特别是冶金和化工产业发达,江西是中国的铝产量第一大省,也是中国的钢铁和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之一。
3.旅游资源: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境内有庐山、井冈山、婺源等众多风景名胜区。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山水之城”。
结语:江西地处中国东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性的自然地理环境。
同时,江西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和工业基地。
航拍中国江西地理知识点(自理)

航拍中国江西地理知识点(自理)
江西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省会是南昌市。
下面是一些江西地理的知识点:
1. 地理位置:江西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东临浙江省和福建省,南接广东省,西邻湖南省,北界湖北省和安徽省。
2. 地形地貌:江西省地势较为复杂,主要分为三个地形地貌带:中央高原东缘的赣南丘陵地带,中南部的鄱阳湖平原和赣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北部的武夷山、井冈山和南京泗阳黄土高原。
其中,赣江是江西省最长的河流,穿越全省北部。
3. 气候特点:江西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夏季降雨充沛,年降水量较高,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有时会发生台风。
冬季相对干燥。
4. 水资源:江西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河流有赣江、鄱阳湖和信江等。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的内陆湖,是江西省的重要水源地。
5. 自然景观: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婺源、庐山、井冈山和三清山等风景名胜区。
庐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以奇峰怪石、温泉瀑布闻名于世。
井冈山是中共革命的重要纪念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6. 资源矿产:江西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铜、铅、锌、银、锑、钨等金属矿,以及铁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
7. 农业特色:江西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稻米、小麦、玉米、油菜、茶叶等。
江西省还是中国著名的烟叶产区,长有优质的烤烟。
8. 工业发展:江西省工业以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电力和建材等为主导。
铜业、锑业等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江铜集团、江西铜业集团等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地貌类型齐全,区差异显著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从外向内,由南向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红色盆地。
地形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江湖交织。
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大于500米的山地占总面积的36%,海拔500~100 米之间的丘陵占41%,海拔小于100米相对高度80米以下的岗地与平原占20%,水域占3%。
省境西北及西部有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罗霄山脉,西南及南部有万洋山、诸广山、大庚岭、九连山、东北及东部有怀玉山和武夷山脉,高度一般为海拔1000~1500。
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高达2157.7%米,为全省最高峰。
全省地理地形和土地利用的比例轮廓大致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形成一个四周有自然屏障,内有完整体系结构的地理单元。
江西水资源丰富,特点有三:一是水系完整。
江西省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18400公里,构成一江五河的水系格局。
“一江”为长江,它流经江西北部边缘,过境长度150公里。
这一段称为九江或浔阳江,以湖口为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
“五河”为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
它们流入鄱阳湖,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一个完整的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向心水系。
其中赣江流域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江西简称“赣”,由此得名。
二是湖泊众多,水域辽阔,人均可养水面比全国平均高出一倍。
鄱阳湖是全国水面最大的淡水湖。
利用水面养殖形成产业,最成功的要数位于鄱阳之滨的共青城。
这个垦殖场由养鸭子起家,以单纯饲养发展成为一个以鸭子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乡村都市,板鸭行销东南亚,鸭鸭牌羽绒产品名闻全国。
今天,一座崭新的城市在垦殖场崛起。
小水禽形成了大产业,并且为开发大水面昭示了广阔的前景。
淡水面积与山地、气候条件一道形成江西农业资源的三大突出优势。
但江西已利用的资源单产水平低、产品单价低。
三是水力资源总量巨大,蕴藏丰富,赣江上游与湘鄂西、汉江上游一样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主要集中地。
江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比较分明,春秋短夏冬长。
年平均气温27~19.7℃。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7~8.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高达27~29.9℃。
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5~-12℃之间,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在40℃以上,日温稳定在≥10℃的初终间隔日数为235~274.5天。
初日通常在3月7~27日,赣南出现于3月上旬,赣中和赣北出于3月中、下旬;终日各地先后出现于11月中、下旬。
全省稳定通过10℃的年积温为5034~6343℃,气温自北向南递增。
年降水量一般为1400~1900毫米,局部地区略小于1400毫米或略大于1900毫米。
各季降水量不甚均匀;10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不多,约为全年降水量的25%,至“雨水”季节前后降水量逐渐增加;3~6月降水量猛增,约为全年的55%,降水量多而集中时常发生洪涝灾害;7~9月有地方性雷阵雨,夏末秋初偶有1~2次台风暴雨,降水量约为全年的20%;12月或1月降水量最少,一般只有40~60毫米,少雨年份个别地区甚至全月无雨。
年平均相对温度,山区多在80%以上,尚江滨76冲积平原和湖洲地区一般为75~79%。
月平均相对温度,春夏季常达80%以上,秋冬季多在70~75%。
全年无霜期约240~307天。
自然土壤以红壤分布最广,位于500~100米以下的丘陵岗地和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6%;次为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和草甸土;局部山间盆地或山腰低洼积水处尚有沼泽土分布。
耕作土壤以水稻土居多,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旱地土约占15%。
江西省简称赣,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赣江两岸,省会南昌。
辖南昌、景德镇等11个地级市,瑞金等10县级市和70县。
面积16万多平方千米,总人口4140万。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可分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赣东南、西南山区,赣东北山地和赣西北山地等5部分,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7米。
赣江为纵贯南北的省内最大河流,鄱阳湖为我国最大淡水湖。
赣中南广大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
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竹林、经济林面积分居全国第二、三位。
矿产中铜和钨的储量均居全国首位。
工业以冶金、机械、食品、纺织为主,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占优势,德兴有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大余钨精矿的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首位。
日用陶瓷业以景德镇瓷器著名。
农业主产水稻,鄱阳湖平原是全国著名的商粮生产基地。
淡水渔业较发达,鱼虾量居全国前列。
江西旅游资源多分布在南昌、九江周围和赣南、赣东北地区。
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等。
革命遗址有南昌“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井冈山革命遗址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昌有近年重建的滕王阁,与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还有百花洲和青云谱等。
九江的庐山,自古为我国游览和避暑名山,德清三清山、贵溪龙虎山和南城麻姑山均为道教名山,赣西南井冈山革命圣地,又是拥有林云泉瀑的风景名山。
赣东北有瓷都景德镇。
特产有名茶庐山云雾茶,南丰蜜橘被誉为橘中之王,景德镇瓷器名扬海内外。
江西,东邻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是中国所有省市中毗邻省市最多的省,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以上海、杭州、宁波、广州、苏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温州、福州、海口、三亚、香港、澳门、台北等各经济重镇、港口为依托,。
航空发展迅速、水运交通便捷。
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人口4503.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35%。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76.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4%。
全年出生人口60.5万人,出生率13.46‰;死亡人口27.6万人,死亡率6.14‰;自然增长率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