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 梁博
地铁基坑中承压降水的控制与处理

地铁基坑中承压降水的控制与处理地铁建设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铁基坑的施工则是地铁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铁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地下水位的不断上涨,降水的增多等。
地铁基坑中承压降水是地铁建设的一个难题,因此,控制和处理承压降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控制和处理承压降水的原因、方法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承压降水的原因地铁基坑中承压降水是由于地下水压力大于分层土壤的抗力所造成的。
在地铁施工中,地下水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有害因素,在基坑土方开挖中,水会进入开挖面,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过量的地下水会引起降水压力,加重基坑的荷载。
造成承压降水的原因有:(1)地下水位高:城市地下水位常常高于地面水位,因此,地铁基坑中的地下水位较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就会进入基坑中。
(2)降雨量大:雨季的到来,经常会带来很多的降水,形成承压降水。
(3)旁通地下水系统:地下水体旁通的地下水系统在地铁开挖中,不仅会引起承压降水,还可能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
(4)土层相互依靠不良:当图中的点是刚性岩石时,是非常稳定的,但土层不同,土层间的界面是动态的,因为土壤是可压缩的,所以当地下水压力大于土壤自重或附近建筑物的荷载时,就会产生承压降水。
二、地铁基坑中承压降水的控制(1)分层打排水带在地下水位高的基坑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分层打排水带,即按照层位开挖基坑并将砂土垫层和防渗屏资料分作分稀,挖至相应深度同时在中空中置放混凝土管,以降低地下水位的水压,达到排水的目的。
排水带一般呈各层连通和分离状,防水屏(或保护层)则覆盖地下水位以上的整个挖孔面。
排水管道和防水屏之间形成稳定的筏基,它是承担地面建筑承载荷载的重要部分。
(2)喷锚支护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艰难困苦的地质条件下,采用钢条、锚杆或钢化玻璃钢管埋固地基或固结土层,然后喷涂混凝土,固结在一起组成大体,组成的大体像一个薄壳,水压使它朝外凸出,于是就防止了地下水的渗透。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降水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周围建筑物密集等因素的影响,开挖深基坑所面临的挑战也较为严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降水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在开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坑底积水、周围建筑物基础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深基坑降水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降水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坑底积水,减轻周围建筑物的基础承载压力,保障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深入探讨降水技术的原理、应用案例以及发展趋势,可以为解决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中遇到的挑战提供参考,推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2 研究意义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引言地铁车站建设是现代都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基坑开挖是地铁车站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工程。
深基坑开挖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地下水位高、土层不稳定、工程安全等问题,因此降水技术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降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开挖效率,降低施工风险,还可以保障地铁车站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对于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其原理和应用案例,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地铁车站建设技术的进步,提升城市地铁交通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2. 正文2.1 开挖深基坑的挑战开挖深基坑是地铁车站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地铁车站通常需要建设在城市的地下深处,因此需要开挖较深的基坑。
这就意味着工程面临着较大的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给开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地铁车站周围通常有大量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开挖深基坑可能会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车站的建设离不开深基坑开挖,而深基坑开挖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地下水涌入,因此降水技术对地铁车站的开挖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其在地铁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提供参考。
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开挖会导致周围地下水位上升,从而影响地表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对周围环境和交通造成影响,采取有效的降水技术对保障地铁车站建设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降水技术可以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稳定,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的影响,为地铁车站的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目前,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主要有排水、降水井、井壁减压等方法。
排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将地下水抽到地表进行排放;降水井则是通过在深基坑周围地表设置降水井,使用井中泵将地下水抽出;井壁减压则是在深基坑周围地表设置压井,从而降低周围地下水位。
在实际的地铁建设中,各种降水技术常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降水效果。
如在深基坑周围同时设置降水井和井壁减压,从而实现对地下水位的有效控制。
在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地下水源、不均质土层等影响降水效果的因素。
地下水源的不稳定性会导致降水难度加大,不均质土层则导致地下水的渗透性不一致,影响降水效果。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也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为进一步完善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应当加强对地下水和土层的勘察和分析,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地下水源的流动和土层的性质,以准确把握地下水的分布、流动规律和水质状况;引入先进的地下水调控和处理技术,如利用先进的地下水抽取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地下水进行有效抽取和处理,从而实现降水的目的;还应引入新技术手段,如地质雷达勘察技术和施工中的在线监测技术,及时监控地下水位和土层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降水措施。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利用,深基坑的开挖日益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常见现象。
但是,在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降水是一个常见的技术难题,也是一个影响工程进度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降水问题,是当前亟待探讨的问题。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降水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首先是地下水位超出了开挖面以上的地面水位,导致地下水向基坑内渗透。
其次是基坑周边的土层及岩层中含有大量的地下水,当开挖下行深度超过该层所在深度时,地下水就会涌入基坑内部,增加了降水的难度。
此外,由于开挖所在地下岩土层的透水性和渗透性不同,也会导致基坑周边地层的地下水压力不同,进一步加剧了降水难度。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2.1 现场勘探和分析在开挖前进行现场勘探和分析,掌握该区域的地质、水文和水动力等方面的情况,评估并制定降水方案。
2.2 基坑抽水基坑抽水是一种常见的降水方式,通过基坑周围挖掘井点或井道,将地下水泵入集水池后排入外部排水沟(或雨水管道)中。
基坑抽水是一种有效的降水方法,可以迅速降低基坑内部的地下水位。
常用的抽水泵泵流量为20~50m3/h,可满足日常排泵需求。
2.3 地下障壁法地下障壁法是采用水泥浆或沥青等材料在基坑周围挖一个密封壁,形成一个不透水带以防止地下水进入基坑内部,防止发生地下水受力状况破裂等现象。
地下障壁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效果稳定的优点,但是施工周期长,费用较高。
2.4 喷浆注浆喷浆注浆法是将浆液喷淋到需要加固的土体中,通过控制浆液的量和压力,将浆液注入土层中形成固体,有效地加固地层,防止水从缝隙、裂缝渗漏。
注浆技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方案。
地下冻结法是将钢筋网等材料放入需要安全的土层中,继而注入防水液,将钢筋网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空间内的水通过冷却过程形成冰块,将土层冻结成为一个不渗水的固体结构。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

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水技术探讨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是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其规模巨大,施工难度高,安全风险大。
其中,降水问题是开挖工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因为车站深基坑一旦开挖,就会出现大量的水流,对施工安全和工期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降水,是保障车站深基坑开挖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降水类型车站深基坑开挖中的降水,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泉水和渗水。
其中,泉水是从地下温泉或地下水脉中迸发出来的,流量大、稳定性好,可采用自流式降水;而渗水是通过土体自上而下的渗透导致,流量小、水质劣,常采用井点式降水处理。
二、降水技术车站深基坑降水的关键在于水的有效控制。
下面分别探讨泉水和渗水的降水技术。
泉水与开挖区域之间的距离会影响降水的难度,距离越近处理难度就越大。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降低泉水影响:(1)围堰隔离。
在深挖区域周围建造围堰,将泉水隔离在围堰之外,降低对开挖工程的影响。
(2)加固隔离。
因为泉水通常会带着大量的沉积物,容易造成围堰的冲破,进而淹没开挖区域。
因此,需要对围堰加固,使其能够承受泉水的冲击。
(3)水准管控制。
通过高精度的水准管控系统,控制开挖区域内的水位,防止泉水冲击导致的险情。
渗水又分为强渗水和弱渗水两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渗水,可采用不同的降水技术。
(1)强渗水降水技术。
强渗水主要是由于地下水脉源源不断地流入开挖区域,对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一般要采用井点式降水方式。
井点式降水是通过建立水井和水管系统,将地下水引出,并排入排水管内进行处理。
该技术需要根据渗透性能计算井点位置和数量,以确保施工区域渗水系数不超过安全值。
(2)弱渗水降水技术。
弱渗水通常只需采用地下水泵泵出,或将地下水汇入桶隔内,然后排放到排水管中。
这种降水方式施工简单,成本低,并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三、案例分析在深圳地铁4号线车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泉水降水问题。
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研究

2020年5月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研究唐晓(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当中,这给本就拥挤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地铁作为一种地下交通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局面,可是地铁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水位 较高且地质条件不好的话,很容易引发塌方事故,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人 员伤亡。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2095 -4085(2020)05 -0096 -021工程概况1. 1工程简介该工程位于某市的一个交叉路口,作为和后期的 地铁4号线换乘点,该车站整体结构都采用的框架设 计模式,两层三跨箱型站体,并设置了停车线和交叉渡线。
车站的南面是两座高层建筑,北面是绿地和道 路,整个施工过程采用的明挖法。
标准段的基坑深度为23. Im,深度为16. 6m,基坑开挖的深度达到了20. 22m,盾构井的宽度为27. 3m,主体顶面土层厚度约为3m 。
整个车站主体隧道都采用的盾构作业, 在车站两端还分别设置了盾构井,外侧采用降水井和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进行排水山O1. 2地质、水文条件1.2. 1地质条件结合本工程施工区域地形地貌特征以及现场钻探所揭示的地层状况确定该车站属于黄河冲洪积平原, 地基土在50m 范围内都属于第四系沉积地层,在实际开挖过程中会遇到的主要包含有粉质黏土、杂填土 和粉砂,换乘节点底板主要出于细砂层当中,三轴搅 拌桩止水帷幕和地连墙出于粉质黏土层当中。
1. 2. 2水文地质条件距离该地铁车站最近的地表水深度可以达到3. 5m 。
施工区域上层的土壤主要为粉质黏土和粉土,属于弱透水层,而且这里最近地表水底部铺设了膨润 土防渗毯。
地下水径流、水位、补给、动态特征和排泄条件主要都是粉粉砂、粉质黏土层、砂(黏)质 粉土和细砂,富水层和透水层都属于弱中等,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地下水径流和大气降水,由于地面长时间 之后出现了一定的硬化现象,下渗量不太大,所以最为重要的补给方式就成了地下水径流。
地铁深基坑降水方案确定及降水控制措施

地铁深基坑降水方案确定及降水控制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铁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而建设地铁,离不开深基坑的施工,而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非常需要考虑降水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本文将围绕地铁深基坑降水方案确定及降水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铁深基坑降水方案的确定1.地质勘察与分析在选择地铁深基坑降水方案之前,必须先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和分析,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含量、土层固结性、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等情况,以确定降水的具体方案。
建筑施工中,如果没有对地下水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就会在后期施工中面临种种困难和安全风险。
2.降水方式的选择确定了地质情况之后,就可以选择降水方式了。
目前常见的降水方式有井点降水法、板壁中间夹层降水法、井点加板壁相结合法等。
对于降水方式的选择还需要分析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施工时间、基坑周边建筑物环境、地下水流动状态和地质构造等。
3.降水施工方案制定降水方式确定之后,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制定和调整。
如此不断迭代,直至确定出最终可行的施工方案。
同时,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进行细致的监测和记录,及时调整和修改,确保降水施工的效果和质量。
二、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措施降水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对地下水位、土层固结性等方面进行调控,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地铁深基坑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最常用的降水控制措施包括下列几种:1.孔隙水位控制法当基坑进入下方的低渗透土层或高渗透岩层时,可以采用孔隙水位控制法,即通过降低孔隙水位的方法进行降水。
该方法可以使得周围地下水向降水井点收敛,从而减小地下流量。
降低孔隙水位的方法通常包括水井降水法和钻孔降水法。
2.板壁中间夹层降水法当基坑涉及到相对较厚和稳定的低渗透土层或地层时,可以采用板壁中间夹层降水法,即在板壁中夹入透水性的深层土、砾石或沙包,降低土体的垂直水渗透系数。
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地下水层呈现出逐层下降的趋势,从而缩小降水范围,减少土体沉降。
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

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王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摘要:目前,地铁基坑深降水技术逐渐被视为项目的同时,城市的发展要不断深化,加强建设,许多城市的地铁建设中,有许多限制因素,如降水,深基坑的事故往往与降水有关。
在复杂的地下施工条件相对较差,为了避免在这种情况,对基坑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结构,制定严格的规定,保障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对地铁深基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策略研究1前言一般来说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的应用意义和技术,保持地铁的确保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地铁车站工程深埋在地下,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在地铁基坑支护结构,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地铁深基坑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地铁深基坑问题地铁深基坑发生施工的事故不在少数,这些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影响。
地铁基坑工程施工事故产生了严重的消极的社会影响,拖延了工期,产生严重的后果。
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在井下施工的过程,以避免地铁深基坑问题。
2给排水工程设计2.1制定的降水分析地质资料其他项目根据降水试验进行,比较地质条件,分析其合理性,同时考虑到基坑开挖的影响。
一个方法是广泛深入;二是通常选择8—50m。
首先是设计潜水水位,并且开挖和疏构建地下水干涸。
降水的目的和要求:1)根据地面排水基坑开挖地下水位,从而把基坑控制在0.5~1.0米以下再施工,2)基坑开挖的要求。
通过提高整个地面降水的强度,以抵抗水平位移、基坑及周围地表及建筑物沉降,便于机械化施工。
2.2布局本工程基坑平面两侧的矩形平行排列;根据降水层主要是测量基坑底部的深度。
对大型矿山的特点进行调查,每个方法有不同的优点,根据不同的施工选择不同的方法,结构完成后,安排好路面的施工工期,保障不影响正常的交通,尽可能开挖施工后建设,以便利的空气作为输入模式的两端,加深盾构井。
2.3主要的施工技术和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排水和钻井泥浆密度,从而而避免废水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梁博
发表时间:2017-04-18T11:21:20.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梁博
[导读]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基坑降水是十分关键的技术之一,其不仅能够利用水分来固结土体,同时还能够强化土体的强度。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610000
摘要:通常来说基坑开挖深度大于6m则被成为深基坑。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期我国基坑开挖工程深度一般都在5m以内,应用一般施工技术设备以及降水控制技术均满足使用需求。
然而伴随着建筑工程的需求变化以及施工技术的进步,各种开挖深基坑的工程越来越多。
其中,在地铁施工建设中深基坑是不可避免的施工内容。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深基坑降水是十分关键的技术之一,其不仅能够利用水分来固结土体,同时还能够强化土体的强度。
因此,针对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与策略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策略
1引言
地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铁工程质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从某个方面来讲,深基坑施工效果对于地铁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地铁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深基坑施工工艺的改进。
降水技术是深基坑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技术,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地铁施工环境比较复杂,降水技术的合理应用就成了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地铁深基坑使用降水控制技术的必要性
地铁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地铁的建设与施工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如需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施工区域挖深基坑就会使得地下含水层被切断,在伴随着水压的影响导致地下水进入深基坑中,给地铁建设的施工埋下安排隐患。
如果不及时开展降水排水处理则会使得深基坑中出现严重积水,施工环境恶化,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地铁地基的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管涌、流砂等各种安全事故出现,对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地铁工程建设要重视深基坑降水控制工作,始终秉持以下原则开展施工技术:第一,尽可能减少深基坑内的含水量,强化土体的强度,避免地铁深基坑外的土层出现严重沉降的情况。
第二,疏导地铁深基坑中含有的地下水,为地铁机械设备施工创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
第三,全面提高深基坑边坡的稳固性,避免深基坑边坡土层出现滑落的情况。
第四,完善地铁深基坑承压降压工作,避免地铁深基坑地面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以及对地铁深基坑周边的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危害。
3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特点及其实践
3.1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特点
地铁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地铁的深基坑降水相对于一般建筑的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来说要复杂的多,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降水控制技术难度大。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实施降水控制技术难度显著大于其他建筑的降水控制技术。
地铁工程的施工区域位于地下十几米深,十分容易出现交叉地点接近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加深基坑降水施工难度。
第二,技术含量高。
在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多层潜水的状况,有的地铁工程降水区域较厚,附件的众多复杂管道对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施工造成了干扰,因此需要运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技术才能够顺利完成。
第三,风险因素众多。
在地下深度较深的区域进行施工地质环境会明显复杂许多,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安全风险威胁着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的实施。
3.2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
一般来说基坑降水控制技术包括真空井点、轻型井点、管井等多种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地铁深基坑土质的渗透系数、降水深度以及土层地质来具体选择使用的将会控制技术。
例如,在降水深度超过10m,渗透系数在6-10范围内1粉质粘土、砂质黏土、砂砾土质均可以使用管井技术来进行降水控制。
要实现理想的降水控制效果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技术方面:
3.2.1施工材料的选择
为了使得降水井可以达到理想的降水效果就必须要重视建筑材料的选择。
选择满足降水井施工规范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能够满足降水井的强度需求。
所选择的管材、滤网等所有建筑材料都需要达到相关部门的质量要求方可进入施工贡献出。
3.2.2降水井施工
降水井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井深与井身结构应该严格控制在±20mm的范围中。
降水井的管井填料方面,深基坑含水层滤料需要具备一定的磨圆度,如在含水层上方的砾料则可以适当降低滤料的磨圆度要求,但切忌使用尖锐物体。
各个区域在填料过程中要保持均匀的速度,避免滤管产生偏移,滤料在孔洞内架桥的情况。
在完成下管与填料施工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洗井工作。
一般情况下会选择隔离塞分段洗井,假如井中泥浆泥沙含量过多则可以先开展捞渣处理后再洗井。
如一般洗井技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则可以适当添加洗井剂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3.2.3密切监测降水控制效果
首先,在进行开展降水工作前要对井内的水位进行统一的监测工作,在进行降水工作后需要在每十分钟对动水位与出水量进行监测,如出水为与动水量处于稳定状态时则可以每隔2-3小时进行观测。
其次,当降水井的水位已经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却尚未达到水位下降值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水泵出水量,以辅助达到降深值。
最后,为了保证地铁深基坑施工周边建筑的安全,降水控制施工应该要始终保持均衡的进行状态,实行连续抽水,切忌突然抽水。
定期对周边建筑物开展检测工作,以避免地下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给周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
3.2.4试验
在洗井完成后,可以通过开展单井试抽的方法,明确每个井管的基本情况,如有必要,应重新进行洗井、试验。
3.2.5安装排水管
排水管沟应合理设置在基坑边缘,并把各个井的排水管置入其中,以方便进行维护,另外,还应在排水管经过的部分合理设置保护套管,防止外力对其造成严重破坏。
3.2.6施工问题处理
在地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如突然遇到不明外来水则需要第一时间停止深基坑的开挖工作,并且进行引流回填,避免地层出现坍塌。
同时,检查不明外来水补给源头,使用切断水流源头。
位于出水范围中的深基坑内壁则必须要加以加固处理技术,力使用土钉加固技术、导
管注浆技术来进行加固处理。
4案例分析
以某地铁工程为例,其总长为215米,结构顶板覆土埋深与开挖施工深度分别为5米、20米。
该工程分为三层,其中,三层深基坑施工时开挖深度为10米,连续墙厚度和深度分别为0.8米、30米,降水施工中采取自流井方式。
钻孔直径为0.7米。
降水井深度设计方面,一级基坑围护结构外一排深度为19米,剩下的井深均为16米,二级基坑的钻孔深度均为28米。
该工程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法,依照科学公式计算了基坑面积以及抽水量。
在钻孔环节,采取一径到底的钻孔方式,实际钻孔深度比设计值深了0.3米左右。
泥浆比重约为1.12。
实际填料在计算量的96%。
在封闭井口环节,对粘土进行了捣碎处理,粒径在3厘米以下。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地铁施工中深基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地铁的安全运营与使用。
在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降水控制技术则十分关键。
地铁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与策略在施工中运用应该及时根据施工环境进行优化改革,及时采取有效的效果监测手段,以保证降水控制技术可以发挥效用,保证地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剑峰.河床砂石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降水及开挖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249.
[2]詹晓萍.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150-152.
[3]郭享,张明飞,王占生.苏州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施工运行技术[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5(05):52-54.
[4]张永.浅谈城市地铁深基坑降水施工[J].民营科技,2015,11:81-82.
[5]李显.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技术探讨[J].科技视界,2015,09:7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