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药物治疗为主D. 情志调养答案:C2. 下列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中医护理学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

C.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

D. 中医护理学只适用于慢性病的护理。

答案:D3. 在中医护理中,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其中“木”对应人体的哪个脏器?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D. 脉诊答案:D5.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护理实践中,如何理解这一观点?A. 重视脾胃疾病的治疗B. 注重饮食调养C. 强调情志护理D. 重视药物治疗答案:B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进行干预和护理。

(正确)2. 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过程中,不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

(错误)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护理学的辨证施护原则。

(正确)4. 中医护理学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认为所有食物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错误)5.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来促进健康。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

答: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自然疗法。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辨证施护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个体化护理注重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自然疗法倡导运用自然和非药物疗法促进健康。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及其意义。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切诊主要是通过脉诊来感知患者的脉象。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二)

中医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A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D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从新》D.《神农本草经》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BA.《伤寒杂病论》B.《诸病源候论》C.《难经》D.《金匮要略》4.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CA.扁鹊B.华佗C.陈无择D.刘完素5.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AA.王叔和B.刘完素C.张从正D.李杲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CA.张从正B.李杲C.刘完素D.朱震亨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医家是DA.李时珍B.朱震亨C.张从正D.李杲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BA.张仲景B.张从正C.王叔和D.李杲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CA.李杲B.张井岳C.朱震亨D.张从正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AA.《针灸甲乙经》B.《铜人腧穴针灸经》C.《针灸资生经》D.《针灸大全》1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 D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C.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D.以上都是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A.叶天士B.吴又可C.吴鞠通D.吴琨13.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吴琨14.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B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吴琨15.“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说明了阴阳的CA.相互对立B.相互依存C.相互消长D.相互转化16.“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DA.阴阳的对立B.阴阳的消长C.阴阳的互根D.阴阳的转化17.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BA.水和火B.土和金C.金和木D.木和土18.下列哪项属于阴的症状DA.声高气粗B.多言躁动C.舌苔黄腻D.脉象细涩19.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A.心病及肝B.肺病及肾C.肾病及肝D.肝病及脾2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B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木D.母病及子21.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BA.心B.肝C.脾D.肺E.肾22.心在五行中属于 BA.木B.火C.土D.金E.水23.推动血液循于脉中,周流全身的是 EA.心阴B.心阳C.心脉D.心脏E.心气24.多汗和易感冒,大多是因为AA.肺气虚B.肺血虚C.肺阴虚D.肺阳虚E.肺虚25.把水谷精微通过传输和散精作用上输于肺的脏器是BA.胃B.脾C.肝D.胆E.小肠26.中医的“膻中”是指 CA.心B.肺C.心包D.肝E.肾27.肾藏精,精生髓。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护理答案:D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五脏”之一?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按摩手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揉法B. 推法C. 拿法D. 敲击法答案:D4. 在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食物被认为具有清热作用?A. 羊肉B. 绿豆C. 辣椒D. 猪肉答案:B5. 中医护理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中药外敷方法?A. 贴敷B. 热敷C. 冷敷D. 干敷答案:D二、填空题6.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核心思想是________。

答案:整体观念7.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拔罐方法包括火罐和________。

答案:水罐8. 在中医护理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护理方法,体现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原则。

答案:辨证施护9.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艾灸方法包括直接灸和________。

答案:间接灸10. 中医护理学认为,情志内伤可以影响人体的________系统。

答案:脏腑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2. 阐述中医护理学中“四气五味”理论在饮食护理中的应用。

答案:在中医护理学中,“四气五味”理论指的是食物或药物的四种属性(寒、热、温、凉)和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

在饮食护理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相应的食物或药物,以达到调和身体阴阳、促进健康的目的。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其次,中医护理学中的多种护理技术,如按摩、拔罐、艾灸等,可以辅助现代医学治疗,提高疗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中药的制备与使用B. 研究中医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C. 研究中医诊断方法D. 研究中医治疗方法答案:B2. 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指的是什么?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触C. 望、闻、听、切D. 望、闻、触、切答案:A3. 以下哪项是中医护理中的常用方法?A. 针灸B. 手术C. 放射治疗D. 化疗答案:A4. 中医护理学中,“治未病”的理念是什么?A. 预防疾病B. 治疗疾病C. 诊断疾病D. 护理疾病答案:A5. 中医护理学中,如何理解“整体观念”?A. 只关注局部症状B. 只关注身体某一部分C. 考虑身体、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D. 只关注心理状态答案:C二、多选题6. 中医护理学在护理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哪些?A. 药膳B. 推拿C. 心理疏导D. 物理治疗答案:A、B、C7. 中医护理学中的“辨证施护”包括哪些方面?A. 根据病人的体质辨证B. 根据病人的病情辨证C.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辨证D. 根据病人的工作环境辨证答案:A、B8. 中医护理学在护理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A. 尊重病人的意愿B.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C. 忽视病人的个人差异D. 只关注病人的生理需求答案:A、B三、判断题9.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病人的护理需求都是相同的。

(错误)10. 中医护理学认为,护理过程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应病人的生理特点。

(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其次,根据辨证施护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再次,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药膳等,促进病人康复;最后,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通过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

五、案例分析题12. 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作为中医护理人员,你将如何制定护理计划?答案:首先,通过四诊了解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其次,根据辨证结果,制定包括药膳调理、针灸治疗、心理疏导等在内的综合护理计划;再次,教育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以缓解焦虑情绪;最后,定期评估护理效果,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B. 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C. 研究护理过程中的中医理论及实践D. 研究中医药物的制备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操作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答案:整体2.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推拿、艾灸、拔罐三、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

()答案:正确2. 中医护理学认为,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解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辨证施护”原则。

答案: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2. 列举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几种食疗方法,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常用的食疗方法包括药膳、药茶、药酒等。

药膳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茶以茶叶为基底,加入具有特定功效的草药,具有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药酒则是将药物浸泡在酒中,利用酒精的渗透性,使药物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其次,中医护理学中的许多传统方法,如推拿、艾灸等,已被证实在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学还注重预防为主,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相契合。

最后,中医护理学的融入,丰富了护理学科的内涵,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和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四诊”?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摸诊答案:E2.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操作不包括以下哪项?A. 刮痧B. 拔罐C. 针灸D. 按摩E. 输液答案:E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食疗方法?A. 药膳B. 汤剂C. 药茶D. 药酒E. 药膏答案:E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对)2. 中医护理学中,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食疗来治疗。

(错)3. 在中医护理学中,情志护理是重要的一环,可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原则。

答: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原则指的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环境和病情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2.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情志护理的重要性。

答:情志护理在中医护理学中非常重要,因为情志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通过情志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四、案例分析题某患者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

请根据中医护理学的原则,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答: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进行情志护理,通过谈心、倾听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

-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以促进气血流通。

- 推荐患者服用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等。

- 建议患者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结束语:通过本次中医护理学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的护理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随意护理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湿D. 燥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切、摸C. 问、切、摸、听D. 望、闻、听、切4. 以下哪种病症在中医护理中不主张使用热敷?A. 寒性腹痛B. 热性腹痛C. 瘀血腹痛D. 虚寒腹痛5.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治疗“肝郁”?A. 疏肝解郁C. 调肝养血D. 清肝泻火6. 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食物属于“温热性”?A. 绿豆B. 薏米C. 羊肉D. 冬瓜7.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五行”之一?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8.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味”是指?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辣、咸C. 酸、甜、苦、辣、咸D. 酸、苦、甘、辣、淡9.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四气”中的“寒”类药物?A. 黄连B. 薄荷C. 石膏D. 黄芪10. 在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宜进行足浴?A. 感冒发热C. 脚部扭伤D. 脚部湿疹答案:1. D2. C3. A4. B5. B6. C7. E8. A9. D 10. 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色”分别对应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护理学试题二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二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二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各项属正治法则的是A.标本兼治B.塞因塞用C.寒者热之D.因人制宜E.通因通用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与A.辨症论治B.辨病论治C.辨证论治D.同病异治E.异病同治3.以人体脏腑分阴阳,则六腑属A.阴B.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阳E.厥阴4.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的A.相互对立B.相互依存C.相互转化D.相互消长E.以上均错5.用五行的特性归类事特的五行属性,下列属“金”一行的是A.肝B.心C.脾D.肾E.肺6.位于头部的腧穴是A.关元B.至阴C.曲池D.合谷E.百会7.肝其华在A.发B.爪C.面D.鼻E.唇8.直刺时,针体与所刺皮肤表面的角度是A.5度B.25度C. 35度D.90度E.190度9.下列与心同一行的是A.舌B.骨C.皮D.爪E.胆10.同是外感风寒,在冬季则应重用辛温解表药,体现了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急则治标E.标本同治11.水谷之海是指A.胃B.大肠C.小肠D.三焦E.心12.下列哪项属于肝的生理功能A.主呼吸B.主统血C.通调水道D.主纳气E.主藏血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功能A.滋润作用B.固摄作用C.推动作用D.温煦作用E.防御作用14.贯注于心脉助心行血的气是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E.浊气15.下列哪条经脉被称为“阳脉之海”A.任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络脉16.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津液的范畴A.汗液B.肠液C.尿液D.唾液E.痰液17.在经脉系统中,下列哪项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A.十二经脉B.奇经入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E.经别18.下列何脏主气A.肝B.心C.脾D.肺E.胃19.下列何脏主疏泄A.心B.肝C.肾D.肺E.胃20.百病之长是指A.热邪B.风邪C.寒邪D.温邪E.燥邪21.湿邪侵犯人体常先影响A.心B.肝C.脾D.肺E.胆22.暴怒最易伤A.心B.肝C.肺D.脾E.胃23.下列为六腑的是A.脑B.肾C.脾D.心E.小肠24.少阳病多见A.恶寒发热B.壮热C.潮热D.寒热往来E.微热25.诊断为正常舌象,哪一项是错误的A.舌体柔软B.舌体胖大C.舌质淡红D.舌苔薄白E.舌质滋润26.神志不清,语无论次,声高有力者称之为A.谵语B.郑声C.狂言D.独语E.哮喘27.阴虚发热的特点是A.壮热B.五心烦热C.身热不扬D.寒热往来E.弛张热28.寒证患者,多见A.迟脉B.弦脉C.数脉D.细脉E.浮脉29.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属于A.浮脉B.沉脉C.迟脉D.虚脉E.实脉30.表证的发热,多是A.寒热往来B.恶寒发热C.壮热D.潮热E.弛张热31.沉脉主A.表证B.肝病C.热盛D.里证E.实证32.在舌诊中,舌尖对应A.心肺B.脾胃C.肝胆D.肾E.三焦33.假神多见于A.脾气虚弱者B.肝气郁结者C.痰迷心窍者D.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竭者E.实证34.在脉诊中,右关侯A.心B.肝C.肾D.脾E.气35.睡则汗出,醒则汗止为A.盗汗B.自汗C.大汗D.微汗E.战汗36.红舌主A.热证B.寒证C.痰饮D.水湿E.瘀血37.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A.君药B.臣药C.佐药D.使药E.反佐药38.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A.胆B.大肠C.骨D.脉E.髓39.辨别表证和里证的关键是A.有无发热B.有无恶寒C.有无头痛D.有无口干E.有无汗出40.黄苔主A.寒证B.热证C.痰饮D.虚证E.结石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41.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是A.《难经》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E.《脉经》42.脾的生理功能是A.主血脉B.主神志C.布散卫气D.主统血E.主运化43.属于外感病因的有A.痰饮B.疫疠C.饮食不节D.六淫E.七情44.四气包括A.甘B.寒C.热D.温E.凉45.五色主病中,白色所主的病证是A.虚证B.寒证C.失血证D.湿证E.惊风证46.奇经八脉包括A.络脉B.督脉C.冲脉D.带脉E.阴维脉4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离决48.左手寸口脉候A.心B.肝胆C.肾D.肺E.脾49.胆属于A.孤府B.六腑C.血府D.玄府E.奇恒之腑50.燥邪的特性是A.重浊B.开泄C.易伤津液D.主动E.易伤肺三、是非题(每题1分, 共10分,正确填“A”,错误填“B”)51.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基础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伤寒杂病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1.《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巢元方 B孙思邈 C王叔和 D吴甫谧 E陈无择
2.首倡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仲景B秦越人C巢元方D陈无择 E王清任3.属“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医家是()。

A张仲景B张景岳 C张从正 D张锡纯 E张完素
4.属“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A朱震亨 B张从正 C 李杲 D刘完素 E 李中梓
5.“金元四大家”中,被称“脾胃学派”的医家是()。

A 李杲
B 李中梓
C 张从正
D 刘完素
E 朱震亨
6. “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

A 朱震亨
B 李杲
C 刘完素
D 张从正
E 张景岳
7.认为“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A 刘完素
B 朱丹溪
C 张子和 C 张子和 E李东恒
8.认为“邪去正安”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景岳 C张锡纯 D张从正 E刘完素
9.《瘟疫论》的作者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李中梓 D李杲 E叶天士
10.《医林改错》的著者是()。

A王清任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张从正 E张景岳
11.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日与月 B天与地 C水与火 D升与降 E左与右12.不宜区分其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 脏与腑 B气与血 C上与下 D左与右 E标与本
13.在下列相反事物中,不宜划分阴阳属性的是()。

A反与正 B上与下 C动与静 D明与晦 E左与右
1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寒与热 B邪与正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1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6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相互对立 E阴阳相互为用
17.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水 B火 C木 D金 E土
18分别清浊是何脏的功能?()。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9.鼻为何脏之窍()。

A心 B脾 C肺 D肝 E肾
20.五脏不包括()。

A心 B脾 C胃 D肝 E肾
21.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着滋润作用的称()
A水液 B津 C液 D汗 E泪
22.血之余为()。

A齿 B筋 C发 D毛 E爪
23.能生化营气、卫气的是()。

A元气 B宗气 C中气 D清气 E胃气
24.有“生痰之器”之称的脏是()。

A肺B脾C小肠D肾E心
25.血府是指()。

A脉B肺C冲脉D心E肝
26.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B肾肺肝C肾肺脾D肾脾肝E心肾肺
27.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朝血脉B肺主一身之气C肺司呼吸
D肺主宣发和肃降E肺输精于皮毛
28.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

A心B肝C脾D肺E肾
29.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其属于阳的脏是()。

A心B肝C脾D肾
3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31.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2.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33.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
34.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35.两目干涩多因()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36.血液的组成包括()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37.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38.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39.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40.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二.填空题.
1. 1.七情致病的共同病机是(). (). (). ()。

2.抢救车的五定是(). (). (). (). ()。

3.Barthel评分在5分时,患者在进食时有合适餐具可以(),放好洗澡水后()。

4.基础药品和高危药品交接记录本以及抢救物品药品清点本在科室保存
()年。

5.氧气筒四防是(). (). (). ()。

6.艾灸在施灸过程中顺序是(). (). (). ()。

三.名词解释。

1.既病防变:
2.中风
3.中医学
4.辩证
5.藏象
四.简答题。

1.简述艾条灸的注意事项?
2.简述脑出血患者的一般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