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印刷专业等级考试题及答案

“平版印刷工”理论知识考核题库单项选择题(191题)1、胶印安全生产规X化包括下列哪些方面。
(A )上P54A、防火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质量安B、操作安全、人身安全、防火安全、质量安全C、工艺安全、防火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D、工艺安全、防火安全、质量安全、设备安全2、单机对同一点密度重复数值的允许误差数应小于。
(B)上P48倒数第9行A、2%B、1%C、1.5%D、3%单机对同一密度征得数值允许误差为≤1%单XX度测量线性度的允许误差为≤1%多机对同一点密度值度量数值的允许误差为≤23、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上P46色彩56页印刷品是反射样稿,用D65光源,接近日常照明条件,观察透射样品是用D50,照相获得的照相底片和反转片,A、4000K左右B、5000K左右C、6500K左右D、7000K 左右4、新闻出版署发布平版印刷品质量标准是哪一个。
(D )中华人民XX国新闻出版行业. CY/T 5-1999.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代替CY/T 5-91. 1 X 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在网上查的A、Cy/T—3—1999B、Cy/T—30—1999C、Cy/T—4—1999D、Cy/T—5—19995、平版印刷精细印刷品相对反差值黄色应为哪一个。
(B)上P45A、0.35~0.45B、0.25~0.35C、0.20~0.30D、0.30~0.406、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
(D)上P41HSB颜色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颜色有三个要素:色泽(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Bright ness)。
HSB颜色模式便是基于人对颜色的心理感受的一种颜色模式。
它是由RGB三基色转换为Lab模式,再在Lab模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对颜色的心理感受这一因素而转换成的。
GBT18359-200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使用的各种教科书。
中小学生用教学辅助用书和其他类别的教科书可参照采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50-1989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eqv ISO 186:1985)GB/T 451.1-1989 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法GB/T 451.2-1989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eqv ISO 536:1976)GB/T 451.3-1989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eqv ISO 438:1980)GB/T 453-1989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加荷法)(eqv ISO 1924-1:1983)GB/T 456-1989 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法(别克法)( eqv ISO 5627:1984)GB/T 457-1989 纸耐折度的测定法(eqv ISO 5626:1978)GB/T 460-1989 纸和纸板施胶度的测定法(墨水划线法)GB/T 462-1989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eqv ISO 287:1978)GB/T 1541-1989 纸和纸板尘埃度的测定法GB/T 1543-1988 纸不透明度测定法(neq ISO 2471:1977)GB/T 1545.1-1989 纸、纸板和纸浆水抽提液酸度或碱度的测定法GB/T 2679.15-1997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eqv ISO 3783:1980)GB/T 2679.16-1997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摆或弹簧加速法)(eqv ISO 3782:1980)GB/T 7974-1987 纸及纸板白度测定法(漫射/垂直法)(neq ISO 2470:1977)GB/T 12914-1991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恒速拉伸法)(eqv ISO 1924-2:1985)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GB/T 10739-1989 纸浆、纸和纸板试样处理与试验的标准大气(neq ISO 187:1984)GB/T 17934.2-1999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及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2部分:胶印(eqv ISO I2647-2:1996)GB/T 18358-2001 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CY/T 5-1999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13-1995 胶印印书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28-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CY/T 29-1999 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骑马订装3、类别单色印刷的教科书。
印刷质量标准讲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血位: 3mm出血位;
3mm
叼牙位(咬口位): 11-15mm叼牙位;
叼牙位 12mm
叼牙位的用处: 纸张在印刷过程中传递是靠一排排活 动叼纸牙传递; 固定纸张向前传递;
规位: 3.5-5mm规位;
规位3.5-5mm
规位的用处: 印刷色套准的校定; 纸张在印刷运行时的拉规;
二、印刷图像质量的概念
印刷图像质量定义:印刷图像对原稿复制的忠实性。
印刷图像质量内容:图像质量和文字质量。
图像质量特征参数
(1)、阶调和色彩再现: 定义——是指印刷复制图像的阶调平衡、色彩外观跟原稿相对 应的情况。
内容——就黑白复制来说,通常都用原稿和复制品间的密度对 应关系表示阶调再现的情况(复制曲线)。就彩色复制品来说,色 相、饱和度与明度数值更具有实际意义。
外观: 印刷位置正确,保证后工序有足够 出血位,有效图文能完整保留在成品上, 无效图文能被修切掉。 水墨保持平衡,不可因水小而脏版或水 大造成颜色变浅、飞水。墨屎明显脏点等 缺陷不得超过以下标准。主要位置杂点面 积不得超过1.0同一页不得超过两个,普通 位置杂点面积不得超过1.5同一页不得超过 三个。 喷粉量适中,不能粘花,也不可因喷 粉太大影响后工序如覆膜生产。不得有刮 花、拖花、墨杠等明显影响产品外观的缺 陷。
(2)、图像分辨力: ——分辨力与清晰度两方面的内容。 分辨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网目线数 ——受承印材料与印刷方法制约的 ——分辨力还受到套准变化的影响 清晰度——是指阶调边缘上的反差。 ——在分色机上,通过电子增强方法,能够调整图像的清 晰度。 ——倘若增强太多,会使风景或肖像之类的图像看起来与 实际不符,但像织物及机械产品的图像却能提高表现 效果与感染力。 (3)、龟纹、杠子、颗粒性:
2024年印刷操作员、制版员、设计员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2024年印刷操作员、制版员、设计员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常用于大型画册,结实,但装订速度慢。
A:锁线胶订B:平订C:骑马订D:无线胶订参考答案:A2.三原色等量混合呈()。
A:黑光B:白光C:紫光D:黄光参考答案:B3.重印书应在版本记录中标明(),每重印一次记录一次,逐次累计。
A:印数B:印次C:变更内容D:印刷目录参考答案:B4.重印书的印数是从()第一次印刷起逐次累计。
A:多版B:再版C:初版D:末版参考答案:C5.周空是指版心四周留出的一般约O宽的空白。
A:4厘米B:1厘米C:2厘米D:3厘米参考答案:C6.印刷企业生产中,用来降低油墨粘度应选择() A:0号调墨油B:3号调墨油C:4号调墨油D:6号调墨油参考答案:D7.润湿液起不到的作用是()。
A:印版空白部分形成均匀的水膜B:形成新的亲水层,维持印版空白部分的亲水性C:控制版面油墨的温度D:提高印刷速度参考答案:D8.胶印机输墨装置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贮存和传递油墨B:周向和轴向上打匀油墨C:将油墨涂敷在印版的图文部分D:减少油墨乳化参考答案:D9.观看彩色印刷品规定光源的色温是多少?O A:5000°KB:6500°KC:7500°KD:4800°K参考答案:B10.复制图像的标准曲线形状应是哪一种?OA:直线B:中间调压缩量大的曲线C:亮调不压缩,中调有一定量的压缩.暗调压缩量大的曲线。
D:浅亮调压缩量大的一条曲线参考答案:C11.如下哪种网点排列时网点中心距始终不变,而网点大小变化OA:调频网点B:调幅网点C:混合网点D:线条网点参考答案:B12.校正原稿中蓝色偏紫,应怎样调整?OA:增加蓝色中黄墨量B:减少蓝色中的青墨量C:减少蓝色中品红墨量D:减少蓝色中蓝色考答案:C13.黄版的根本色是什么色()A:品红色.红色.蓝色B:黄色.红色.绿色C:蓝色.品红色.青色D:红色.黄色.品红色参考答案:B14.哪种原稿在扫描时容易出“龟纹〃OA:画稿B:印刷品C:照片D:天然片参考答案:B15.如下哪一个是用于附加在图像信号上强调图像细微层次反差的信号()。
平版印刷品偏色的解决方案

平版印刷品偏色的解决方案平板印刷偏色在胶印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印刷品与打样样张色彩不相符的偏红、偏黄或偏青现象,轻者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会使整批产品报废。
本文从印前制版、印刷材料、印刷色序等生产过程较全面地分析对印品墨色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防止印刷品出现色偏,准确再现色彩与层次的目的。
一、印前制版时的色偏问题1.校色校色在于再现原稿所反映的色彩。
在操作过程中,主要掌握纠正由原稿或扫描所造成的色偏,保证主体部位的颜色准确,保证基本色准确。
校色调整时要先保证屏幕效果和本单位印刷效果相适应。
校色时应看重图片的具体参数值而不能仅靠屏幕显示。
在对扫描后的数字图像的色偏进行判别的时候,要用到灰平衡的概念,如果知道了生成各种亮度的中性灰所需要的原色成分,就可以利用原稿中的中性灰区域进行颜色校正。
在Photoshop中用屏幕密度工具(Info)测量数字图像中颜色值,如果本应是中性灰的区域,其值却不是灰平衡的值,则说明图像发生了色偏,根据灰平衡的比例,很容易判断是哪种颜色多了,哪种颜色少了。
图像中的高光区域是检查中性灰的最好区域,高光区域并不都是中性灰,但相对于其它亮度的颜色来讲,其灰色成分要多一些,所以从这里检查,可以判断色偏。
另外,对颜色色偏的判别还有很多别的经验,比如记忆色,像蓝天白云、青草绿地等等,这些颜色在人的脑海里有很深刻的记忆,对于专业图像处理人员来讲,更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些颜色的CMYK的比例,记得越多就能更好地去判断图像颜色准确与否。
2.网线角度在制版过程中,如果网线角度的安排不正确,就会影响印刷色彩,严重时还会产生龟纹。
目前的四色制版印刷是以黄、品红、青三原色为主,表现千变万化的色彩,黑版只是加重暗调部分,起骨架作用而已。
从呈色性能看:黄、品红、青、黑四种颜色中,黄色的视觉感应最弱,品红色、青色次之,黑色感应最强。
由于人的视线对于45度角特别敏感,对0度或90度的网点感觉较差,对15度或75度的网点角度感觉一般。
印装产品质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印装产品质量的主要技术标准《印装产品质量的主要技术标准》技术文章,请收藏以便参照和学习。
引用标准GB/T9851-2008印刷技术术语GB/T788-19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18358-2001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标准GB/T18359-2009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CY/T1-1999书刊印刷产品分类CY/T2-1999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CY/T3-1999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27-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精装CY/T28-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平装CY/T29-1999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骑马订装CT/T59-2009纸质印刷品模切过程控制及检测方法CY/T60-2009纸质印刷品烫印与压凹凸过程控制及检测方法质量要求外观1.开本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误差±1.0mm,成品裁切方正,歪斜1.5mm,无明显刀花,无缩帖页(小页)或连刀页;2.书脊平直,书背字居中,书背字平移歪斜以书背中心线为准,允差书背厚度≤10mm以下,误差≤1.0mm>10mm,等于20mm,误差≤2.0mm >20mm,等于30mm,允许误差≤2.5mm,30mm以上误差3.0mm;3.套装书、系列书的书背字高度一致,允差≤2.5mm;4.护封尺寸不得长于或短于书芯或书壳长度≤2.0mm;5.书脊无岗线,书背平整,全书成型平实整齐,书背头无破损;6.精装书壳无拱翘,书槽平直规矩,书背圆势在90°~130°之间;7.平装书勒口平直、前后对称,折边与书芯前口对齐,允差≤1.0mm;8.书口露血图标前后一致,排列线性误差≤1.50㎜;9.书刊封面联折页长度与书芯长度一致,向内折页或向外折页与开本尺寸一致,符合设计要求;10.书芯用纸同类纸张无色差。
印刷1.封面(护封或封套)色相准确,主体部位套印偏差≤0.10mm(精细≤0.1mm,一般≤0.2mm);2.套装书封面色调一致,同色密度偏差青、品红≤0.15,黑≤0.20,黄≤0.10;3.彩色正文、单幅印品或插页(含两色以上印刷品)画面色相准确,套印偏差≤0.15mm;接版色调一致;4.图像轮廓清晰、墨色均匀、层次分明、深浅一致,无色调、阶调失真,亮调网点面积率再现精细2%~4%,一般3%~5%;网纹印迹均匀、无明显墨杠、脏迹、墨皮,无缺网;5.书刊正文印刷全书墨色均匀,版面平实;6.文字书刊内文插图层次分明、阶调完整,亮调网点再现率5%;7.文字印迹清楚完整,无糊字、无缺笔断画等印迹失真的现象,版面无各种脏迹;8.书页正反套合准确,允差≤0.50mm;版面版芯歪斜≤1.00mm;9.版面露血图标正反印刷墨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视觉色差。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看似严肃但其实满是趣味的话题——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听起来像是老掉牙的教科书内容,但咱们轻松点,尽量把这事儿讲得生动点,让你在了解的同时,也能乐一乐,如何?1. 平版印刷的魅力平版印刷,简直是印刷界的小白鼠,凭借着它的高效率和稳定性,一直在各大印刷工坊里“混得风生水起”。
想想看,那些五光十色的杂志、宣传册、甚至是艺术画册,都是出自这个“魔术师”的手。
可是,兄弟姐妹们,光有技术可不够,咱们得确保这些印刷品质量杠杠的,才能让人看得舒服,心情愉快。
1.1 质量要求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到底是什么。
简而言之,印刷品的质量就像一块蛋糕,外表光鲜亮丽,里面的材料和口感才是关键。
咱们常说的质量,主要包括颜色的准确性、图像的清晰度、纸张的平整度和耐久性等。
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份宣传册上颜色偏差,或者图像模糊得像隔夜的豆浆,那可真是让人头疼不已!1.2 检验方法那咱们该怎么检验这些印刷品的质量呢?首先,得从视觉上进行检查。
就像挑水果,颜色鲜艳的往往更能引人注目。
咱们可以用肉眼检查颜色是否饱满,图像是否清晰,边缘是否整齐。
其次,拿起纸张,感觉一下手感。
平滑、挺括的纸张,绝对是个好印刷品的标准。
而且,别忘了检验一下纸张的耐水性,遇到水也不掉色的,才算是“真材实料”!2. 细节决定成败印刷品质的好坏,往往在于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
就像生活中,我们总是被一些小事感动,有时候一份真挚的关心胜过千言万语。
同样,印刷品的小细节,比如拼版的准确性、对齐的精确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
2.1 拼版检查在印刷前,拼版就像是一场舞蹈,讲究的是步伐的协调和节奏的把握。
如果拼版不精确,后面的印刷就像打乱了节奏的舞步,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让人捧腹。
咱们要确保每个元素的位置都准确无误,绝不能出现重叠或者空隙,这样才能保证印刷的顺利进行。
2.2 色彩校正色彩校正也是个技术活,绝对不能马虎。
2020年平版印刷工(初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平版印刷工(初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实操考试满分100分,每题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核心。
[单选题]为人民服务(正确答案)以人为本互帮互助人人为我2. 职业道德不仅是本行业人员的行文准则,也是这个行业对社会担负的()。
[单选题]义务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义务(正确答案)自觉3. 光的颜色变化是依据光的()。
[单选题]反射色散透射(正确答案)波长4. 胶印机的产品型号是由()和辅助型号组成。
[单选题]汉语名称主型号(正确答案)英文名称英文缩写5. 构成印版图文部分的基本要素是()。
[单选题]感光树脂图画.文字复制还原网点(正确答案)6.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
[单选题]填料植物纤维(正确答案)胶料色料7. 印刷品上所有的色彩信息,如饱和度、明度等都是用()表现的。
[单选题] 油墨密度色调网点(正确答案)8. 颜色的三属性是()。
[单选题]色度、明度、饱和度色相、密度、饱和度色相、明度、饱和度(正确答案)色相、明度、着色力9. 出现空张,输纸部件立即停止输纸,起主导作用的是()。
[单选题]输纸离合器前规电眼(正确答案)双张控制器互锁装置10. 印前制版主要是解决()问题。
[单选题]色彩合成色彩分解(正确答案)色彩传递制作分色片11. 目前我国国家发布的彩色印刷质量标准是()。
[单选题]《平版印刷品质量标准》《平版印刷品检验办法》《平版印刷品管理办法》《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办法》(正确答案)12. 一般来讲,图像中网点覆盖率在0%~10%之间的区域称为()。
[单选题] 高光部分(正确答案)亮调部分中间调部分暗调部分13. 生产通知单是()实施流程单。
[单选题]设计环节生产环节(正确答案)检查环节谈判环节14. PS版修版膏适用于修复PS版()和正图文部分不需要的信息的。
[单选题] 脏点(正确答案)划伤油墨润版液15. 校版时应尽量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时间: 2003-11-18
--------------------------------------------------------------------------------
前言
本标准是在CY/T 5-91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标准依照既要向国际标准靠拢,又要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对前版标准的“质量要求”、“实地密度”、“套印误差”、“网点增大值”和“相对反差值”等项数据作了适当的修改。
其中,主要是调整了套印误差和实地密度的范围。
本标准与正在实施的CY系列书刊印刷行业标准在内容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在本标准前版发布后陆续制定的一批CY行业标准中,多项内容和技术指标数据都引自本标准前版,因此,在实施这类CY标准时,应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CY/T 5-91。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以附录动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印刷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廉洁、徐世垣、郭雄。
本标准的首次发布日期:1991年7月1日。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平版图像印刷品。
其他平版印刷品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9851-1990 印刷技术术语
CY/T 3-1999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3.分类
本标准的本章及其它章节采用GB/T 9851的定义。
3.1 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3.2 一般印刷品:除3.1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4.质量要求
4.1 阶调值
4.1.1 暗调
暗调密度范围见表1。
4.1.2 亮调
亮调用网点面积表示。
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为2%~4%网点面积;
一般印刷品亮调再现为3%~5%网点面积。
4.2 层次
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
4.3 套印
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10mm;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20mm。
4.4 网点l
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
精细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0%;一般印刷品50%网点的增大值范围为10%~25%。
4.5 相对反差值(K值)
K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4.6 颜色
颜色应符合原稿,真实、自然、协调。
4.6.1 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青(C)、品红(M)≤0.15;黑(B)≤0.20;黄(Y)≤0.10。
4.6.2 颜色符合付印样。
4.7 外观
4.7.1 版面干净,无明显的脏迹。
4.7.2 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精细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0.5mm,一般产品的尺寸允许误差为<1.0mm。
4.7.3 文字完整、清楚,位置准确。
5.检验
5.1 检验条件
5.1.1 作业环境呈白色。
5.1.2 作业环境防尘、整洁。
5.1.3 作业间温、湿度的要求
温度:23℃±5℃;相对湿度:(60+15-10)%。
5.1.4 观样光源符合CY/T 3的规定。
5.2 检验形式
印刷过程中检验和产品干燥后抽检。
5.3 检验仪器或工具
——密度计(具体要求见附录A)。
——30~50倍读数放大镜。
——常规检验用10~15倍放大镜。
——符合规定的计量工具。
——网点增大值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
——相对反差值(K值)的计算方法见附录C。
——测控条(见附录D)。
——对光谱无选择、漫反射、具有1.50±0.20 ISO视觉反射密度的黑色底衬。
5.4 检验方法
5.4.1 测量法:用规定的仪器和工具检验印刷品质量,印刷品应放置在符合要求的黑色底衬上,如果印刷承印物透光程度很高,则应使用白色底衬。
5.4.2 计算法:用专用的数学模型检验印刷品质量。
5.4.3 目测法:目测或借助工具检验印刷品质量。
5.4.4 比较法:以常规条件印刷的色标、梯尺和测控条为参照物,检验印刷品质量。
5.4.5 专家鉴定法:由出版、设计和印刷专家检验印刷品质量。
附录A
(提示的附录)反射密度计
密度计是用于测量产品的实地密度和网点积分密度的仪器。
配合相应的测控条,还能测量图像密度反差、网点增大值、相对反差值等,是检验图像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仪器。
密度计误差范围如下:
1.单机对同一点密度重复数值的允许误差为≤1%。
2.单机密度测量线性度的允许误差为≤1%。
3.多机对同一点密度量度数值的允许误差为≤2%。
附录B
(提示的附录)网点增大值的计算方法
网点增大值是指印刷品某部位的网点面积与相应分色片上的网点面积之间的差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印刷品的网点面积
A(%)=100×[1-10-(Dt-D0]/[1-10-(Ds-D0)]
式中:D0为印刷品上非印刷部位的反射密度值,
Ds为印刷品上实地的反射密度值,
Dt为印刷品上网点部位的反射密度值。
分色片的网点面积
A(%)=100×[1-10-(Dt-D0)]/[1-10-(Ds-D0)]
式中:D0为空白网目调胶片的透射密度值,
Ds为胶片上实地的透射密度值,
Dt为胶片上网点部位的透射密度值。
附录C
(提示的附录)相对反差值的计算方法
相对反差值,简称K值,是控制图像阶调的指标。
计算方法如下:
K=(Ds-Dt)/Ds
其中,Ds为测出的实地密度值,
Dt为测出的网点积分密度值。
附录D
(提示的附录)测控条
测控条是用已知特定面积的几何图形作参照物来测控产品质量的,是供目测、测量、计算、专家鉴定使用的检验产品质量的工具。
D1 测控原理
D1.1 网点面积的增大与网点边缘的总长度成正比。
D1.2 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相等,阴、阳相反来测控网点的转移变化。
D1.3 图形变化时,夹角处比弧长处变化明显,起放大作用。
D1.4 利用等宽或不等宽的折线测控水平和垂直方位的变化。
D1.5 利用等距同心圆测控任意方位的变化。
D1.6 能够提供测试单元图形。
D2 使用条件
使用测控条的条件要与晒版、打样和印刷的条件一致。
D3 使用方法
应使用长条测控条,放置在印张的末端,与印刷机滚筒轴向平行,以便测控图像着墨的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