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腹有诗书气自华》教案

合集下载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职高、职业中专、中专学校用)[word86页]精编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职高、职业中专、中专学校用)[word86页]精编版

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案(基础模块)下册目录第一单元 (1)一、合欢树 (1)二、善良 (3)三、人生的境界 (7)第二单元 (13)五、科学是美丽的 (13)六、南州六月荔枝丹 (14)七、飞向太空的航程 (17)第三单元 (19)九、边城 (19)十、林黛玉进贾府 (25)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3)第四单元 (36)十三、荷塘月色 (36)十四、世间最美的坟墓 (41)十五、画里阴晴 (45)第五单元 (50)十七、现代诗二首 (50)我爱这土地 (50)雨巷 (53)十八、雷雨 (57)十九、窦娥冤 (60)第六单元 (64)二十一、唐诗二首 (64)二十二、宋词二首 (70)念奴娇赤壁怀古 (70)雨霖铃 (74)二十三、师说 (79)第一单元一、合欢树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反思 以“飞花令”导入比较成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旅游景点的诗词、楹联相对比较 熟悉,依托专业知识,搜集资料也相对容易。只是中职生的诗词创作能力相对较弱,仿写还勉强 能行,创作环节就难以为继了,建议下次减少这部分内容。墙报专栏的活动只能在课后完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歌读写活动
课型
活动课
课时
二课时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2、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以“飞花令”游戏导入,检测学生古典诗词水平,激发学生读写古诗词的欲望,引出主题
——古诗词读写活动。
各个旅游景点的 诗词、楹联作品
组内 演练
活动形式
诵读、仿写、创作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班集体活动内容
1、各组推荐最优秀的代表参加班级竞赛; 2、全班分为创作组——《清淡传香远》和吟诵组——《诗意的航行》,读写结合可以提高欣 赏古诗词的水平; 3、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作品; 4、总结评价。 三、成果展示 1、畅谈“读古诗、写古诗”的感受,写成随笔; 2、举办一个古诗词墙报专栏,将活动作品展示出来。 四、小结
二、任务引领古诗词学习
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古诗词的途径:1、平时的阅读积累;2、尝试仿写创造;3、尝试进行作 品评价,写诗词赏析。
三、分组活动内容
各小组自行分工,搜集各旅游景点的古典诗词作品,然后进行组内的诵读、仿写、创作活动。
活动步骤
活 动
活动范围 内 容
搜集资料(包括 读写技巧)→预 读→解读→品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设计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设计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设计遵义市第二中学申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鉴赏诗歌的作用和意义;2、掌握诗歌鉴赏“八步法”,运用方法解读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通过诗歌鉴赏八步法熟练解读诗歌。

三、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看图猜诗(万紫千红总是春,结合这个抗疫时期特殊的春天来引出本课)2、教学活动一:学生学习诗歌的现象(展示PPT图片)引出问题:为什么读诗,读诗有什么用,怎么才能读懂诗歌?解答:(完成教学目标一的概括总结)以前有句老话: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

现在我把这话改改:不读诗歌,不知道自己懂得少。

话说诗到用时方恨少,读诗真的很重要。

首先诗歌在生活中运用广泛。

(插入日本捐赠新闻图片PPT)当你开心的时候,你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而不是只会得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表情包PPT)- 1-当伤心的时候,你可以一声叹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不是捶胸口:我的心好痛!- 2 -当人生失意时,可以荡气回肠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而不是痛心疾首:(贵州话)唉,啷个没得人赏识我嘛。

- 3-看见大漠戈壁的时候,大可言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而不是说:你看你看,好多的沙子!- 4-看见夕阳余晖的时候,又可温柔讲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夕阳美,夕阳真美,夕阳真的真的很美!-5-登山到顶的时候,可以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不是只会说:这山咋这么高,腿都累抽了!同学们,我们曾经背过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

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

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

当我们经历越多才越发现,所有过去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们,都已经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深情,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如果你不懂诗,是因为活得不够精彩,也许现在的你不太理解诗歌的意思,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种心情会让刹那间明白只有那一句诗歌才能形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

2. 如何快速获取文章主旨。

3. 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本章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

3. 学生练习阅读理解题目。

4. 讲解如何快速获取文章主旨。

5. 学生练习获取文章主旨的题目。

6. 讲解分析文章结构的技巧。

7. 学生练习分析文章结构的题目。

8.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古诗文阅读教学目标:1. 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掌握翻译古诗文的方法。

3. 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古诗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如何理解古诗文的意境。

3. 翻译古诗文的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本章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古诗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3. 学生练习古诗文阅读题目。

4. 讲解如何理解古诗文的意境。

5. 学生练习理解古诗文意境的题目。

6. 讲解翻译古诗文的方法。

7. 学生练习翻译古诗文的题目。

8.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写作技巧与实践教学目标:1. 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2. 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1. 写作的基本技巧。

2.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3. 写作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本章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

3. 学生练习写作题目。

4. 讲解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5. 学生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的题目。

6.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7.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

8.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听说训练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交际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听说训练的基本方法。

2. 交际技巧的培养。

3. 听说能力的实际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本章教学目标和内容。

高教版高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教版高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歌读写实践活动一、活动描述本活动围绕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古诗文诵读展开。

要求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搜集资料、唱古诗、对古诗、诵古诗、演古诗、赛古诗、画古诗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活动目的(一)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激趣游戏导入:以诗词接龙的形式,由老师向每组第一位同学布置接龙的内容,然后传给第二位同学。

以完成时间最少的一组为优胜。

(诗词接龙内容可以是古诗、词、曲。

)(二)任务引领1.教师明确目的任务:“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走进“古典诗词读写活动”,在诵读和品鉴中领略古典诗词的优雅醇美,在模仿、创作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2.小组分工:按“唐诗”、“宋词”、“元曲”三个专题,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组成员又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能力的不同细分为“吟诵”、“品鉴”、“制作”和“创作”四个小组。

各组在自己的诗专题围内广泛收集材料(诗人、诗歌、典故等),然后精选几首诗歌进行诵读、品鉴、制作。

吟诵组:由诵读水平较高的同学组成。

精选五首诗歌,查阅古典诗歌诵读方法,搜寻相关的名家朗诵音频资料,先聆听、模仿、学习,然后自主诵读。

品鉴组:由阅读、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组成。

精选五首诗歌,查阅古典诗歌鉴赏方法,然后自主品鉴,写出鉴赏心得,制作鉴赏卡片。

创作组:由古典文学修养较深的同学组成。

查阅古典诗歌的格律知识,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进行仿写。

水平更高的同学,可进行自由创作。

制作组:由书法、美术或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组成。

将以上三组同学所选择、创作的诗歌、典故等书写出来(毛笔、钢笔均可);给诗歌配上适合诗意的图画(手绘、电脑制作均可),制作成册,并结合各自的专题,给册子取个诗意的名字。

《腹有诗书气自华》课件

《腹有诗书气自华》课件
培养积极心态,学会有效沟通 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Q&A和讨论
我们欢迎您提出问题和分享您的见解。一起探讨如何运用《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理念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成就。
《腹有诗书气自华》PPT 课件
欢迎来到《腹有诗书气自华》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诗书之美 如何激发个人潜能和创造力,以及如何将这些品质体现在您的日常生活和工 作中。
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个中国古代成语,意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内在和丰富 自己的知识,达到开发潜能和展现自身魅力的目的。
重要概念和术语解释
1 腹有诗书气自华
成语,意为凭借修养和知 识提升个人魅力和能力。
2 修养
指个人内在素质的培养和 提升,包括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3 知识积累
通过学习、阅读等方式获 得的信息和经验的积累。
案例研究
1
杜甫:诗人的声音
探索杜甫的诗歌,了解他如何通过作品
孔子:智慧的书写
2
表达内心世界和社会观察。
学习孔子的思想和著作,了解他对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和影响。
3Hale Waihona Puke 乔布斯:气场的力量研究乔布斯作为一个领导者和创新者, 他如何以其气势和魅力影响整个行业。
提高技能和实践建议
学习与思考
持续学习和思考,积累知识和 提升思维深度。
创造与表达
发挥创造力,通过诗歌、绘画 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积极与沟通
该课件的目的和用途
本课件旨在帮助您理解以及运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念,从而提升个人 能力和自信心,改善与他人的沟通和互动,以及在职场中获得成功。
内容概述
诗:内在修养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欣赏2. 实用文体的阅读与写作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3.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2. 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3. 纸质教材,提供学习资料4. 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果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2. 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3. 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3.2 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思考2. 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3. 课后交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和需求第四章:教学安排与进度4.1 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时2. 课堂时间管理:确保教学活动高效进行4.2 教学进度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2. 调整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5.1 教学资源1. 教材: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3. 网络资源:收集与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5.2 辅助材料1.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2. 练习题库:制定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学习工具:提供相关的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方便学生查阅第六章:第一单元教学内容6.1 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 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 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内容:1. 教学文章:《呐喊》、《彷徨》、《沉默的羔羊》等。

2. 阅读技巧: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练习与作业:1. 阅读指定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2. 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阅读其他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的阅读效率,对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古文阅读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古文的基本内容,把握古文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能够分析古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教学内容:1. 教学古文:《庄子》、《孟子》、《史记》等。

2. 古文阅读技巧:了解古文的背景和文化,掌握古文的词汇和语法,理解古文的意境和修辞。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古文,理解古文的基本内容。

2. 分析古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把握古文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运用所学的古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练习与作业:1. 阅读指定古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2. 运用所学的古文阅读技巧,阅读其他古文,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能力,对古文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的古文阅读效率,对古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写作技巧与实践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写作任务,表达清晰、连贯、有条理。

3. 能够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歌读写实践活动
一、活动描述
本活动围绕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学习重点古诗文诵读展开。

要求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搜集资料、唱古诗、对古诗、诵古诗、演古诗、赛古诗、画古诗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活动目的
(一)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游戏导入:以诗词接龙的形式,由老师向每组第一位同学布置接龙的内容,然后传给第二位同学。

以完成时间最少的一组为优胜。

(诗词接龙内容可以是古诗、词、曲。

)(二)任务引领
1.教师明确目的任务: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走进“古典诗词读写活动”,在诵读和品鉴中领略古典诗词的优雅醇美,在模仿、创作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2.小组分工:
按“唐诗”、“宋词”、“元曲”三个专题,将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组成员又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和能力的不同细分为“吟诵”、“品鉴”、“制作”和“创作”四个小组。

各组在自己的诗专题围内广泛收集材料(诗人、诗歌、典故等),然后精选几首诗歌进行诵读、品鉴、制作。

吟诵组:由诵读水平较高的同学组成。

精选五首诗歌,查阅古典诗歌诵读方法,搜寻相关的名家朗诵音频资料,先聆听、模仿、学习,然后自主诵读。

品鉴组:由阅读、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组成。

精选五首诗歌,查阅古典诗歌鉴赏方法,然后自主品鉴,写出鉴赏心得,制作鉴赏卡片。

创作组:由古典文学修养较深的同学组成。

查阅古典诗歌的格律知识,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歌,进行仿写。

水平更高的同学,可进行自由创作。

制作组:由书法、美术或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同学组成。

将以上三组同学所选择、创作的诗歌、典故等书写出来(毛笔、钢笔均可);给诗歌配上适合诗意的图画(手绘、电脑制作均可),制作成册,并结合各自的专题,给册子取个诗意的名字。

(三)方法指导
1.出示几个赏析案例,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怎样品读古诗词,怎样制作鉴赏卡片。

卡片示例:
示例1:分类卡片(关于秋、月、柳、愁等不同内容和角度的诗句)
关于秋天的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关于愁的诗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秋浦歌》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示例2:诗歌赏析卡片
诗名:《归园田居》
诗人:陶渊明
内容: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古人赏析:“质而实绮,瘦而实腴”(苏轼)
“冲淡深邃,出于自然”(杨时)
“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萧统)个人观点:朴素简约,性情真挚,意蕴深厚。

2.从押韵、平仄、对仗等知识点入手,让学生了解创作古诗词的格律知识,储备一定的创作基础。

知识点(古诗分类、押韵、平仄、对仗):
⑴古代诗歌分类。

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

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

⑵押韵
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

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句末一字上。

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韵脚就是“光”、“霜”、“乡”。

⑶平仄
平仄,是声调的讲究。

平声即阴平、阳平,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

简单地说就是平声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仄声就是三四声。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①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②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对仗
对仗就是结构相同,使诗词在形式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

词义同属一类,如山川对河流;词性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词数相同,单对单,合对合,要避免同字相对。

3.“咬文嚼字”案例示范及练习。

(1)老师出示几首典型的古诗或对联“推敲”的例子,让学生试填重要的字词。

示例:“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咏早梅》)(“数”改为“一”)
理由:“一”枝正可显示出梅花的高标绝伦,拔俗不群,孤芳独秀的神韵。

(2)老师出上联,学生试对下联。

示例1:题湖南岳阳楼联(李白)
上联:水天一色;
下联:风月无边。

示例2:明·徐渭对联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说明:上联指年少时好读书却不爱好读书,下联指年老时爱好读书却不好读书。

示例3: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3)出示经典诗句,学生仿写。

(4)教师出示图片或限定一定的题材,让学生创作诗词。

(四)小组活动
1.各小组按计划和分工进行准备活动。

2.各小组组内展示,并推选出优秀朗诵两名、优秀鉴赏两篇、优秀创作两篇,参加全班的比赛。

经小组讨论后,为推选出来的作品写出推荐简介。

(五)班级活动
1.“诗意的航行”诗歌吟诵比赛。

(1)在全班进“诗意的航行”朗诵会前一天,各组推介的优胜者经老师再一次指导,作好比赛的充分准备。

(2)老师选出主持人,准备好串词。

(3)各组推选2-3名同学担任评委,给各小组打分。

评选“最佳表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效果奖”等。

2.“清淡传香远”诗歌创作、制作比赛。

(1)开辟“展示台”,展示各组“精品赏析”、“佳作欣赏”、“鉴赏图册”。

(2)各小组代表发言,宣读推荐理由。

(3)评委对创作作品进行打分,评选“最佳创意”、“最佳内容”、“最佳制作”等。

3.综合评价,评出“最有创意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

(六)拓展延伸
1.建立班级读书角,配置经典古诗词读本。

2.坚持每周开展一次读诗心得交流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