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3单元测精彩试题

合集下载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3单元测试题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3单元测试题

珙职校 2017-2018 学年上期期末2017 级语文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的文字(5 分)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沉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季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曲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22 分)1.给予下加横线的字注音:( 4 分)苍穹()砂砾()尸骸()栖()息2.依照注音写出汉字( 4 分)(1)健( shu?)(2)(qiú)劲(3)(kù)寒(4)皱( zhè)()(2分)3. 以下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够光临贵校会商会,深表对不起。

B.日前扔掉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谢不尽。

明天我将百忙中特意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学生会经过检查研究,写出了一份检查报告,提出了很多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建议,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生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

4.讲解以下词语:(10 分)(1)翩然:(2)宁谧:(3)因小失大:(4)毛骨悚然:(5)娇嗔:5.依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 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平常他就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可是轻轻地手里的奖券。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抗衡性的,是对世界上所有劫难的感情的迸发。

A、坐在摇动悲鸣鄙视B、坐在晃动悲号小瞧C、蹲坐摇动悲鸣鄙视D、蹲坐晃动悲号小瞧三、阅读理解(33 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5 分)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沉静的。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近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修山,一边面对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可是便于我行走。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回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感觉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退后;回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 3单元测试题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 3单元测试题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 3单元测试题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3单元测试题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至三单元语文试题班级姓名罚球一、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的文字(5分)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就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就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沦为圣人的方法。

我在第一章中表示,沦为圣人就是达至人做为人的最低成就。

这就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后)1.给以下提横线的字注音:(4分后)交相辉映()开拓()筹划()郸()镌刻2.根据注音写下汉字(4分后)(1)功名利(lù)(2)(cuǐ)璨(3)(dú)职(4)并无与(lún)比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茶洞山黄麂露骨b、灵巧仁慈叹息竖笛c、摇身一变无私仁慈攀引d、守御篁竹卸货凶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下了一份调查报告,明确提出了不少改良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

4.解释下列词语:(10分)(1)美不胜收:(2)价值连城:(3)叹为观止:(4)锲而不舍:(5)暧昧:5.下面句子中没运用比喻手法的句子就是()(2分后)a、溪流例如弓背,山路例如弓弦,故远近存有了小小差异。

b、风日里长养育着,把皮肤显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冬至例如水晶。

c、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d、人又那么调皮,例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起凶残事情,从不犯愁,从不动气。

三、阅读理解(33分)(一)写作下面文字,提问文后问题(23分后)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或细长圆。

两侧从果顶上至蒂部存有一条沟,叫作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相同。

旧有记述中除了一些希奇的品种,例如细长例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乏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本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娇嗔(chēn)推搡(sǎng)窸窸窣窣(sū)鲜为人知(xiǎn)B.凛冽(lǐng)笨拙(zhuó)装模作样(mú)锐不可当(dāng)C.誊写(téng) 吮吸(yún)惟妙惟肖(xiào)相形见绌(chù)D.攒动(cán) 埋怨(mán)鞭辟入里(pì)风雪载途(zài)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皱褶辗轧甘败下风迫不及待B.虔诚端祥随声附和眼花缭乱C.蠕动维幕金碧辉煌恃才傲物D.琐碎慰藉前仆后继姗姗来迟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她梦想那些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②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

③所有的男宾都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

A.宽敞精巧注视B.宽大精美注意C.宽敞精美注意D.宽大精巧注视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维珍航空承诺帮助众多莘莘学子在英国展开新生活。

B.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找出所需要的数据相当不容易。

C.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D.竞赛结果出来了,李明的成绩差强人意。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6.下列各句修辞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雨水的灌溉下,禾苗仿佛一夜之间长高了许多。

(比喻)B.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最新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最新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驰骋(chãng)雀跃(yào)寥廓(kuò)B.遏(jiē)制花蕊(xīn)峥(zēng)嵘白垩(â)C.遒(qiú)劲沙渚(zǔ)斥(chì)责休憩(qì)D.潦(liáo)倒宁谧(mì)诅(zǔ)咒潺潺(ch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流恋忘返书声朗朗无与伦比心心相印B.蜚声文坛迫不及待功败垂成洗耳恭听C.世外桃园纯洁无暇和中共济熠熠生辉D.沧海桑田梳装打扮秀外惠中游目骋怀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交通事业由于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②下游河床狭窄,河水容易泛滥。

③他已经失败了多次,并不灰心。

④听说老人家身体欠安,特来看望。

A.然而故而因而从而B.从而因而然而故而C.故而然而因而从而D.故而从而然而因而4.下面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破晓或入暮,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②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⑤③②①④D.⑤③②④①5.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A.“娘”我悲切的问:“您要把它们……”B.我想到伟的大禅师庞蕴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C.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之能长达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D.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回忆他母亲的一篇文章,B.《卖白菜》不能因贫穷而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单元练习职高高一上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单元练习职高高一上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单元练习职高高一上册语文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13级高考班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验卷姓名:班级:一、基础题(40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 分)戳破()摞书()喷嚏()虾蟆()砌墙()奢望()滂沱()伺候()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订正(4)司空见贯相应成趣口诛笔伐和睦相处毛骨悚然鲁殿灵光闲情逸志等闲视之人间苍桑漠不关心误正3、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或短语(4 分)自得其()乐观豁()油然而()聚蚊成()惶悚不()数见不()安士重()逆来顺()4、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 分)(1)名为“雅舍”,其实简陋不堪,()作者却自得其乐,表明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和不为外物所屈的品格。

(2)屋顶湿印到处都有,()如碗大,()扩大如盆,()滴水乃不绝。

(3)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

(2)“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是代表中国人的懒惰()的态度。

(3)推窗展望,()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4)前面是阡陌()的稻田。

A、简单容忍俨然交错B、经济隐忍俨然螺旋C、简单隐忍诚然交错D、经济容忍诚然螺旋6、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6分)(1)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

”()(2)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

()(3)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7、完成下面句子填空。

(6分)(1)各人自扫门前雪,。

(2)同是天涯沦落人,。

(3)问君能有几多愁,。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___复习试题___附含答案解析

高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___复习试题___附含答案解析

测试题(一)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一、字音考查)1.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鲜. xiān :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 qiǎng :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 gōng :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D.当. dāng :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溃.(kuì)烂冻疮.(chāng)挎.(kuà)包粗糙.(zào)B.印戳.(chuō)清冽.(liè)侍弄.(lòng)牛犊.(dú)C.打蔫.(niān)嗅.(xiù)味黑黢黢.(qū)拽.(zhuài)段D.踽.踽(jǔ)而行过称.(chèn)点数.(shù)瞥.(piě)见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A.允诺.懦.弱糯.米搦.战B.嗥.叫蚝.油狼嚎.号.哭C.蠕.动茹.素儒家孺.子D.艾蒿.缟.素藁.城槁.木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捎.带眉梢.稍.微艄.公B.点缀.辍.学拾掇.赘.述C.蹁.跹翩.然偏.爱篇.章D.缥.缈剽.窃漂.白饿殍.(二、字形考查)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清清爽爽敷衍款待惦念嘱咐B.干干净净抚养殷勤好象候车C.不辞劳苦搜索铜活高梁欢渡D.爱屋及屋挣扎筹划安详揉合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

B.从他的像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

C.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凝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D.这套子竞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嘟哝爆躁唾沫划算B.核准清冽秤杆忧伤C.连络蹒跚磨难感概D.罗嗦抽噎粗造哽咽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碾轧储存粘亲娇嗔B.短暂粗糙震颤推搡C.惆帐帮腔嘟囔磨蹭D.慷概分辩怜悯凛冽(三、词义考查)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中职技校语文学案基础模块上册各单元测试题试卷共216页

中职技校语文学案基础模块上册各单元测试题试卷共216页
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我们的工作,我们不会聘用你。 应答:如果您能给我这次机会,我就能做到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写作
20.请以“回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必须是记叙文,恰当地进行选材与组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回眸”本义是指“向后看,转头看”,引申义为“ 回味、回忆”。我们“回眸”的可以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一个人、一株花草;可以是 心灵中最值得珍藏的某种情愫;还可以是某个让自己铭记的点滴画面、某个引发自己心灵 触动的历史瞬间……总之,只要是值得回味的,就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构思时可以 写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挖掘其中包含的情感,凸显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等,在此基础上 还要彰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这样,以叙述为主,适当议论、抒情,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 题。注意一定要写成典型的记叙文。
C 解析 A项,“修养生息”应改为“休养生息”,“不拘小结”应改为“不拘小节”, “献身说法”应改为“现身说法”。B项,“五彩斑烂”应改为“五彩斑斓”,“无是生 非”应改为“无事生非”。D项,“秀外惠中”应改为“秀外慧中”。
基础知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C 解析 A项,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合语境。B项,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 歌声高亢嘹亮。本句用来形容力气大,用法错误。C项,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符合 语境。D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巧妙。本句用来形容自然风 景,对象错误。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 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 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 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 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三)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三)及答案解析

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 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 儿沟的姑娘不再( )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 )。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 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 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解析:B项,《两个朋友》的作者是莫泊桑。
二、阅读分析
(一)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 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 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 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 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 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 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 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 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 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 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 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 盒子。
2.下列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A.钢筋铁骨 刻意斟酌 喜怒衰乐 B.昂首阔步 捍天动地 自作主张 C.成帮搭伙 一惊一乍 理直气壮 D.心不在焉 不知所措 磨磨蹭蹭
捍磨天 磨动蹭地蹭—:—[m撼ó天m动ó c地è(n[ghàcnèntigā]n行d动òn迟g缓dì,]天做地事受拖到拉震。 动。形容声势浩大)
4.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B.风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 C.“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D.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 不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至三单元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的文字 (5分)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我在第一章中指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二、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4分)
辉映()开辟()酝酿()苛()刻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4分)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茶洞山岨黄麂暧昧
B、敏捷怜悯羞惭竖笛
C、俨然慷慨怜悯攀引
D、屯戍篁竹起卸残忍
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
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

4.解释下列词语:(10分)
(1)美不胜收:
(2)价值连城:
(3)叹为观止:
(4)锲而不舍:
(5)暧昧:
5.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句子是()(2分)
A、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B、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的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D、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三、阅读理解( 3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3分)
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顶端叫果顶,浑圆
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希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宽“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有的则微带黄色。

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果皮。

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

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

味道微酸,适宜于生食。

有的纯甜。

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

荔枝晒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o C至5o C,可储藏30天左右。

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储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

因为荔枝不耐储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许多痛苦。

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

唐代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宗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

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

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

……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爱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

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宋徽宗时,福建“以结实者置瓦其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

”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孽”。

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1.(1)“果形”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说明内容的?(4分)
(2)这种说明顺序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4分)
2.“贮藏”是运输问题,而果肉和果核是生态问题,“荔枝不耐贮藏”一节放在果肉和果核两节之间,是否破坏了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6分)
3.在写荔枝“不耐贮藏”和“移植”时,引入唐明皇、汉武帝的事,目的何在?(6分)
4.将末段“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删去,“将来也许
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改为“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你以为怎样?(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供成桃花色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

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

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

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

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

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

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

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于是胡思乱想:
“我想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1.黄昏到来,边城温柔、美丽、平静,翠翠心中却凄凉、痛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2分)
A.杜鹃叫个不息,啼叫令人悲愁
B.热气蒸人,各种气味令人烦闷
C.生意人杂乱声音,使人心里烦乱
D.生活太平凡,不能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无法表达。

2.在寂寞难耐之下,翠翠想离家出走,表现了怎样的心态?(4分)答:。

3.节选文字在刻画人物心理时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分)答:
四、应用文(10分)
2009级数控专业的张红同学9月12日在学校操场捡到一个黑色钱包,内有80元钱,一张餐卡和一张银行卡,她写了一则招领启事贴在学校门口,希望找到失主。

请指出这则招领启事及内容的5处错误并改正。

我9月12日在学校操场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镀金拉链的,内有80元钱、一张餐卡、一张银行卡,希望失主看到启事后,速到我这里认领。

此致
敬礼
2011年9月13日
张红
(1)
(2)
(3)
(4)
(5)
五、作文:(30分)
请以“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附:参考答案
二、1. 映(yìng)辟(pì)酝酿(niàng)苛(kē)
2. 禄璀渎伦
3.A
4. (1)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2)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3)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好到了极点。

(4)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弃。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5)暧昧:指(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

5.C
三、(一)1、(1)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2)“通常”“还有一些”
2、荔枝不耐贮藏,主要与荔枝肉有关系,所以把这一自然段紧接在介绍荔枝肉的后面。

如果把这一节移到介绍荔枝核的后面,行文就不如现在的安排自然。

3、充实文章内容,丰富相关的知识,使文字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寓科技知识于文学写作之中。

4、删去转折句,将否定句改为肯定句,这就使文意变为荔枝可以南移,与段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相矛盾。

(二)1.D
2.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

3.对比,衬托
四、
1.无标题,应在首行居中写上“招领启事”;
2.钱包样式及物品数量不应写明,以防冒
领;
3.认领地点及联系方式不明确,应具体;
4.删去“此致”、“此致”;
5.时间应与署名位置对调。

(珙职校王泽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