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

合集下载

圆的标准方程-PPT课件

圆的标准方程-PPT课件

能力提高
1.已知A(-2,0),B(2,0),求过A,B两点的半径最小 的圆的方程.
2.求过A(2,0),半径为2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方 程.
3.求过点A(-1,3),面积为49π的圆的圆心的轨 迹方程.
4.如果实数x、y满足方程(x 3)2 ( y 3)2 6,求:
(1)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x
(2)几何法. 通过研究已知条件,结合圆的几何性质,求得圆的基本量 (圆心坐标,半径长),进而求得方程. 圆的常用的几何性质:①圆心到圆上的点的距离等于半径; ②圆心到圆的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③圆的弦的垂直平分线过 圆心;④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圆心;⑤r2=d2+(2l )2, 其中 r 为圆的半径,d 为弦心距,l 为弦长.
(2)x 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5.设点 P(x,y)是圆 x2+(y+4)2=4 上任意一点,则 x-12+y-12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因为点 P(x,y)是圆 x2+(y+4)2=4 上的任意一点,因此 x-12+y-12表示点(1,1)与该圆上点的距离.
易知点(1,1)在圆 x2+(y+4)2=4 外,结合右图易得 x-12+y-12的最大值为 1-02+1+42+2= 26+2.
a 46 5 b 93 6
2
2
圆心坐标为(5,6)
P1(4, 9) C
P2 (6, 3)
r CP1 (4 5)2 (9 6)2 10
圆的方程为
CM 10 CN 13 10
(x 5)2 (y 6)2 10
CQ 3 10
因此点M在圆上,点N在圆外,点Q在圆内.
圆心:直径的中点
(5 a)2 (1 b)2 r 2
(7 a)2 (3 b)2 r 2

2. 2.1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北师大版必修二)

2.  2.1   圆的标准方程课件(北师大版必修二)

a2(a≠0).
所以圆心为(0,2),半径r=|a|.
(3)原方程可化为(x-3)2+(y-0)2=b2(b≠0). 所以圆心为(3,0),半径r=|b|. (4)原方程化为[x-(-3)]2+[y-(-4)]2=(2 所以圆心为(-3,-4),半径r=2 3. 3)2.
2.写出下列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C(-3,4),半径长是 5. (2)圆心在C(8,-3),且经过点M(5,1).
③解方程组,求出a,b,r的值,并把它们代入所设
的方程中,得到圆的方程. 2.几何法主要是根据已知条件,抓住圆的性质,构 造几何图形确定圆心和半径.
3.△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5,1),B(7,-3),
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解:设所求圆的方程是 (x-a)2+(y-b)2=r2,① 因为A(5,1),B(7,-3),C(2,-8)都在圆上,所以它 们的坐标都满足方程①.于是 5-a2+1-b2=r2, 7-a2+-3-b2=r2, 2-a2+-8-b2=r2,
(y-2)2=1. x-12+y-22=1,化简得(x-1)2+
问题3:方程
x-22+y2=4表示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提示:方程表示(x,y)到(2,0)的距离等4.
1.确定圆的条件 (1)几何特征:圆上任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 定长 . (2)确定圆的条件:圆心和半径. 2.圆的标准方程 (1)以C(a,b)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x-a)2+(y-b)2=r2 (2)当圆心在坐标原点时,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与两坐标轴都相切
(|a|=|b|≠0) 直径的两端点为 (x1,y1),(x2,y2) (x-x1)(x-x2)+(y-y1)· (y-y2)=0

圆的一般方程(优质课)

圆的一般方程(优质课)

解:[方法二]
P O
设 P( x1 , y1 ) , Q( x2 , y2 )
x2 + y 2 - m = 0 x + y -1 = 0
Q
2x - 2x + (1 - m) = 0
2
同理y1 y2 = 1- m 2
1- m x1 x2 = 2
OP OQ
x1 x2 + y1 y2 = 0 (2)

2 + Dx + Ey + F = 0 x2 + y
左边配方,得
D 2 E 2 D 2 + E 2 - 4F (x+ ) + (y+ ) = 4 2 2
(1)当 D2+E2-4F>0 时,
2 2
它表示以
D E , 2 2
为圆心,
D + E 4 F 以 r= 2
为半径的圆;
2
(-1,0) O
.
.
A(3,0)
x
62 - 4 (-9) 0 该曲线为圆.
直译法
举例 例3:
已知线段AB的端点B的坐标是 2 2 (4,3), 端点A在圆 ( x + 1) + y = 4 上运动,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 方程。
练习
x + y - 8x - 6 y + 21 = 0
圆的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的关系:
(1)a=-D/2,b=-E/2,r=
1 D 2 + E 2 - 4F 2
(2)标准方程易于看出圆心与半径 一般方程突出形式上的特点: ①x2与y2系数相同并且不等于0;
②没有xy这样的二次项

《圆的标准方程》省优质课比赛优秀教案

《圆的标准方程》省优质课比赛优秀教案

圆的标准方程一、教材分析本小节是人教版数学必修2第四章的起始节,只安排一个课时.本节的学习是建立在初中已经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以及前面几节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圆是一种特殊的圆锥曲线,所以学习了圆的方程,也为后面学习其他的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本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本节的学习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依据不同条件求得圆的方程;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形成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维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欣赏和体验圆的对称性,培养数学美感.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特点的明确.难点: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由于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议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师生的有效互动将使学生容易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明确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教学时充分利用课本上提供的两个例题,引导学生做好总结,通过例题的妥善解决使学生初步熟悉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的一般方法.四、学情分析由于本节课用到初中的圆的知识和前面几节的内容,因此在课前必须先做好充分的预习,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以提高听课效率.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对圆的方程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性原则,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中,还不时补充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紧紧与考试相结合.五、教学环境分析由于本节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学生比较熟悉且容易接受,因此不需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建议在普通教室教学即可.六、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引言:我们知道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呢?那么圆的方程如何求呢?【设计意图】通过直线想到圆,引出课题——圆的标准方程.(二)新课探究1.旧知回顾:(1)已知两点A (1,-2),B (3,5),如何求它们之间的距离?若已知C (3,-8),D (x ,y ),又如何求C 、D 的距离?(2)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称为圆?(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是什么?那么确定一个圆的条件是什么呢?【设计意图】复习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为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做铺垫.2.新知探究:探究1:已知圆C 的圆心坐标C (a ,b ),圆的半径为r ,我们能否写出圆C 的方程?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圆C 的方程,教师引导提示.学生不难找出圆的方程为222)()(r b y a x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上面复习过的有关知识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若点),(y x M 在圆C 上,则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吗?(2)若点),(y x M 坐标满足方程(*),则点M 在圆C 上吗?【设计意图】让学生验证探究出来的圆的方程具有充分性和完备性两个方面.教师指出:方程(*)就是圆心在C (a ,b ),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探究2:圆的标准方程有什么特点?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求出的方程(*),找出它所具有的特征.可以请学生合作交流.个别学生展示答案,教师总结归纳.【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为识记和熟练应用做准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探究3:如果要求一个圆的标准方程,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怎样确定一个圆的标准方程呢?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教师请个别学生回答,及时鼓励评价.【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分析寻找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为圆的标准方程的熟练应用做铺垫.探究4: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如何判断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分析:点到圆心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影响.学生总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三种情形及判断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圆的标准方程在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的方便之处,体会到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和魅力.(三)应用分析例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1)圆心坐标为(-4,-3)半径为6;(2)圆心坐标为(2,5)半径为3;(3)经过点P(1,2),且圆心在(2,-1);(4)圆心在C(1,3),且和直线0+yx相切.-1=师生活动:(1)(2)学生口答,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3)(4)可以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在需要时给予提示.教师展示学生解答,并板书详细过程.【设计意图】熟悉圆的标准方程的简单应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2.写出圆心在A(-2,1),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并判断点M(0,2)和N(-1,1)和圆的位置关系.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本题.教师巡查指导解决疑难.【设计意图】巩固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进一步熟悉圆的标准方程的简单应用.例3.△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师生活动:学生先思考,找出思路,教师分析总结.学生写出解答过程,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答案,并给予评价和鼓励.然后教师板书完整解答过程.最后教师总结提炼方法——待定系数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待定系数法在求圆的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方式.(四)练习巩固本节练习1、2.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查指导,展示答案,及时评价.【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点?(2)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3)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有什么话想说吗?师生活动:学生总结,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设计意图】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反思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六)作业巩固习题4.1第2、3、4题.【设计意图】课后复习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提升迁移能力.七、教学反思: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一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适时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见解.本节课的设计通过适当的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问题做链,环环相扣,运用前段时间学习的求曲线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方程,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标准方程的求解都是在问题的指引下,通过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由学生探究完成并走向成功.。

(公开课)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公开课)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4.1.1《圆的标准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圆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曲线,初中平面几何对圆的基本性质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本节之前又学习了建立直角坐标系求直线方程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的必要的基础。

再者,经过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高一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了解,具备了初步的观察、类比、归纳、概括、表达能力。

通过五种直线方程的学习,对坐标系下建立方程进行了反复训练,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能力和方法上的准备。

教法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推导圆的标准方程,掌握圆的标准方程;(2)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利用已学知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圆标准方程特征的理解与掌握。

2.难点: (1)由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2)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实际生活中圆的模型,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圆的几何图形 “ 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日出东方,车行天下,这些都是圆的具体表现形式。

圆的标准方程(ppt课件)

圆的标准方程(ppt课件)
外三种情形.
思考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x0,y0)和圆C: ,如何判断点M在圆外、圆上、
圆内?
提示: (x0-a)2+(y0-b)2>r2时,点M在圆C (x0-a)2+(y0-b)外2=;r2时,点M在圆C (x0-a)2+(y0-b)上2<; r2时,点M在圆C 内.
例5.已知两点P1(3,8)和P2(5,4),求以P1P2为直径的
(1,0)
6
(-1,2) 3
(-a,0) |a|
特殊位置的圆的标准方程
例1. 求以C(4,-6)为圆心,半径等于3的圆的方程. 解:将圆心C(4,-6)、半径等于3代入圆的标准
方程,可得所求圆的方程为
(x 4)2 ( y 6)2 9.
例2.已知两点M1(4, 9)和M2(6, 3),求以M1M2为直 径的圆的方程.
例4 求经过A(1,3),B(4,2)两点,且圆心C在直线l:x+y3=0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几何法 如图,连接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 D,则圆心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l 的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3xy-5=0.
探究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思考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提示:三种.分别为点在圆内,点在圆上和点在圆
圆的方程,并判断M(6,3),Q(8,1)是在圆上,圆外 还是圆内?
解 所:以5圆由方P1程P2为为(直x-径4可)2知+圆(y心-的6)坐2=标5为,(4,6),半径为 ,
把M,Q两点坐标代入圆的方程 (6-4)2+(3-6)2=13>5 (8-4)2+(1-6)2=41>5 所以M,Q两点均在圆外.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 P={M | p(M)};

人教高中数学 必修二 4.1.1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教案)

人教高中数学 必修二 4.1.1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教案)

《4.1.1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
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反之,
会根据圆的标方程,求圆心和半径;
②会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③会用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
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
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三、内容分析: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四、教具学具的选择:多媒体、圆规、直尺、课件.
五、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圆的标准方程PPT(修改好的优质课一等奖)

圆的标准方程PPT(修改好的优质课一等奖)


0)的圆心,半径是?
典型例题
例1 写出圆心为 A(2,3) ,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 程,并判断点 M1 (5,7) , M 2 ( 5 ,1)是否在这个圆上。
解:圆心是 A(2,3) ,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标准方 程是:
( x 2) 2 ( y 3) 2 25
2 2 ( x 2 ) ( y 3 ) 25 把 M1 (5,7)的坐标代入方程 左右两边相等,点 M 1的坐标适合圆的方程,所以点
变式三、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A(5,1),
B(7,-3),C(2, -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 解:设所求圆的方程是 ( x a) 2 ( y b) 2 r 2 (1)
因为A(5,1), B(7,-3),C(2, -8) 都在圆上,所以 它们的坐标都满足方程(1).于是
)
B (x – 3 )2+(y + 1)2=25 D (x + 3 )2+(y – 1 )2=5
变式一 圆心在C(8,-3),且经过点M(5,1)的 圆的方程? 尝试高考(2012重庆高考题) 变式二 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 3x-4y+5=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
A (x – 2 )2+(y +1 )2=3 C (x – 2 )2+(y +1 )2=9 B (x + 2 )2+(y -1 )2=3 D (x + 2 )2+(y – 1)2=3
圆心:两条直线的交点 半径:圆心到圆上一点
例3 己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点A(1,1)和B(2,-2),且 圆心在直线l:x-y+1=0上,求圆心为C的圆的标准方 程. 解:∵A(1,1),B(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作业布置
P120 P124
练习1、 习题A组2
实用文档
你对本节课哪个知识点 还有些疑惑???
将标准方程展开,是一个什么形式? 它有什么特点?
实用文档
(x0-a)2+(y0-b)2>r2时,点M在圆C外.
M (x0, y0 )
M (x0, y0 )
M (x0, y0 )
O(a, b)
O(a, b)
O (a,b)
实用文档
练习:
点P( 1,5)与圆x2+y2=25的位置关

()
A在圆外 上
C在圆内 上或圆外
B在圆 D在圆
实用文档
变式演练
圆心为A(3,1)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程 ( )
M
R
C(a,b)
3; y2=2的圆心A的坐标为__,
半径r =__.
2圆(x+1)2+(y - 3 ) 2=a2,(a 0)的圆心,半径是?
实用文档
典型例题
例1 写出圆心为 A(2,3),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方
程,并判断点 M1(5,7), M2( 5,1)是否在这个圆上。 解:圆心是 A(2,3,) 半径长等于5的圆的标准方程
A (x – 3 )2+(y – 1 )2=25 B (x – 3 )2+(y + 1)2=25 C (x – 3 )2+(y + 1 )2=5 D (x + 3 )2+(y – 1 )2=5
变式一 圆心在C(8,-3),且经过点M(5,1) 的
圆的方程?
实用文档
小结:
一、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y




x
基 本
O


实用文档
书舟少成天成天才功山就小=才功艰是有!苦百不在分路的之劳勤学于一动的为+习正勤灵感径,确,,老的奋百学方,分法来努之海+九少无徒力十谈九崖空伤才的话汗苦水悲能作!
实用文档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探究一
已知圆的圆心c(a,b)及
圆的半径R,如何确定圆的方程?
y
P={M||MC|=R}
是:
(x2)2(y3)225
实用文档
怎样判断点 M0(x0在,y0圆) 圆上?还是在圆外呢?
(xa)2(y内b)呢2?r2
y
M3
M2
C
o
x M1
实用文档
知识点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x0-a)2+(y0-b)2<r2时,点M在圆C内; (x0-a)2+(y0-b)2=r2时,点M在圆C上;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石激起千层浪 奥运五环
实用文档
乐在其中 福建土楼 小憩片刻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实用文档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实用文档
师生互动探究
1、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确定圆有需要几个要素?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定位)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定形)
实用文档
圆在坐标系下有什么样的方程?
y
M
C
O x
圆心C(a,b),半径r
则圆的标准方程,特别地,若圆心为O(0x,20)y2 r2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为:
(1)点P在圆上 x0a2y0b2r2 (2)点P在圆内 x0a2y0b2r2
(3)点P在圆外 x0a2y0b2r2
三、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1 代数方法:待定系数法求
2 几何方法:数形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